2、辨识理由的困难 A.论证中的理由通常与定义、说明、解释、背景陈述等交织 在一起。 定义、说明、解释、背景陈述等对于论证是必要的,但 不是论证的理由,而是论证的辅助性内容。 在辨识理由时,要先确定主张,再寻找理由。通过抓 紧主张和理由,并关注理由对主张的支持关系,从而把理由 与其他辅助性内容区分开来
2、辨识理由的困难 A.论证中的理由通常与定义、说明、解释、背景陈述等交织 在一起。 定义、说明、解释、背景陈述等对于论证是必要的,但 不是论证的理由,而是论证的辅助性内容。 在辨识理由时,要先确定主张 ,再寻找理由。通过抓 紧主张和理由,并关注理由对主张的支持关系,从而把理由 与其他辅助性内容区分开来
例如,在前面的“重庆打黑审判”案例中,“从10月26 日至31日,51岁的黎强站在了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刑事 审判庭的被告席上。”就是辅助性内容(属于背景信息), 不是理由。这个论证的理由是:“他是重庆市渝强实业(集 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是重庆市人大代表,他被控‘组织 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九项罪名…公诉机关为此案准备 的预案长达50万字,证据案卷240多本,举证材料装满了6个 航空皮箱。每日的庭审从早上九时半延续到晚上九十点钟, 最后一天更审至深夜十一点。”支持的主张是论述的第一句 话:“这是一场艰难、复杂的审判
12 例如,在前面的“重庆打黑审判”案例中,“从10月26 日至31日,51岁的黎强站在了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刑事 审判庭的被告席上。”就是辅助性内容(属于背景信息), 不是理由。这个论证的理由是:“他是重庆市渝强实业(集 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是重庆市人大代表,他被控‘组织 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九项罪名……公诉机关为此案准备 的预案长达50万字,证据案卷240多本,举证材料装满了6个 航空皮箱。每日的庭审从早上九时半延续到晚上九十点钟, 最后一天更审至深夜十一点。”支持的主张是论述的第一句 话:“这是一场艰难、复杂的审判
B.论证中有些理由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们可以把这些理 由称为假设(或预设)。 在分析理由时,我们必须考虑论证者所默认或认为理所 当然的假设,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背景假设和隐含前提。 背景假设:因为论证总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做出,例如, 不同的哲学学派的论证是以不同的基本假设为基础进行的, 所以有一些论证者预先假定的东西并不在论证中以明显的形 式出现,但论证的成功却离不开它们。背景假设主要有两 类:被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念或理念,推论规则集
13 B.论证中有些理由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们可以把这些理 由称为假设(或预设)。 在分析理由时,我们必须考虑论证者所默认或认为理所 当然的假设,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背景假设和隐含前提。 背景假设:因为论证总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做出,例如, 不同的哲学学派的论证是以不同的基本假设为基础进行的, 所以有一些论证者预先假定的东西并不在论证中以明显的形 式出现,但论证的成功却离不开它们。背景假设主要有两 类:被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念或理念,推论规则集
例如,如果我们的对手相信某些矛盾是可能的,你还能 用归谬法来普遍地反驳其结论吗?因此,运用归谬法的效 力,不仅取决于从对手的主张得出矛盾,还要考虑对手是否 也假设矛盾一定是荒谬的 背景假设往往涉及到价值观或价值优先性的选择。例 如,不应该兴建核电站,因为它污染环境。这一论证的合理 性以“环保优先于效率”为假设。对于坚持环保理念的人来 说,这一假设是成立的;而对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人来 说,则可能会论证:即使对环境有所损害,也要先提高发展 效率 所以,在透彻理解一个论证的时候,常常需要理解论证 者的整个思想体系及其方法论
14 例如,如果我们的对手相信某些矛盾是可能的,你还能 用归谬法来普遍地反驳其结论吗?因此,运用归谬法的效 力,不仅取决于从对手的主张得出矛盾,还要考虑对手是否 也假设矛盾一定是荒谬的。 背景假设往往涉及到价值观或价值优先性的选择。例 如,不应该兴建核电站,因为它污染环境。这一论证的合理 性以“环保优先于效率”为假设。对于坚持环保理念的人来 说,这一假设是成立的;而对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人来 说,则可能会论证:即使对环境有所损害,也要先提高发展 效率。 所以,在透彻理解一个论证的时候,常常需要理解论证 者的整个思想体系及其方法论
另外,对不同的推理/论证系统来说,它们关于推理/论 证有效性的假设也是不同的。 例如,逻辑系统普遍假设的有效推理在论证系统中并不 被假定为恰当的论证方式,例如,“p且q,所以,q且p。” 再如,不同知识领域假定了不同的论证方式,作为其确 立知识的手段。数学定理的证明只认可演绎的论证方式,而 有的领域承认合情推理的正当性 因此,当我们在论证中采用了某种自己认为合理的推理 形式时,其他人却可以反对使用这种推理规则(集)
15 另外,对不同的推理/论证系统来说,它们关于推理/论 证有效性的假设也是不同的。 例如,逻辑系统普遍假设的有效推理在论证系统中并不 被假定为恰当的论证方式,例如,“p且q,所以,q且p。” 再如,不同知识领域假定了不同的论证方式,作为其确 立知识的手段。数学定理的证明只认可演绎的论证方式,而 有的领域承认合情推理的正当性。 因此,当我们在论证中采用了某种自己认为合理的推理 形式时,其他人却可以反对使用这种推理规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