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含前提:在大多数语境中,论证基于双方具有共同的 有关知识背景,而在陈述中省略了对某些信息的表达。有时 候,某些论证者为了掩盖其论证前提的可疑性而有意不明确 陈述该前提。当我们发现了理由与结论之间的差距,即从已 表达出的理由向结论的有效过渡还缺乏某些环节时,就应分 析论证的隐含前提 例如,小张是个赶时髦的人,所以,小李不喜欢他。 隐含前提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隐含事实性前提 例如,我们对鸭嘴兽的繁殖方法虽不完全了解,但凭借 调查针土龙(鸭嘴兽目针土龙科的哺乳动物)的繁殖方法, 应该也可以了解鸭嘴兽的繁殖方法。它们两者都是哺乳类 生蛋、没有乳头、有分泌母乳的部位
16 隐含前提:在大多数语境中,论证基于双方具有共同的 有关知识背景,而在陈述中省略了对某些信息的表达。有时 候,某些论证者为了掩盖其论证前提的可疑性而有意不明确 陈述该前提。当我们发现了理由与结论之间的差距,即从已 表达出的理由向结论的有效过渡还缺乏某些环节时,就应分 析论证的隐含前提。 例如,小张是个赶时髦的人,所以,小李不喜欢他。 隐含前提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隐含事实性前提。 例如,我们对鸭嘴兽的繁殖方法虽不完全了解,但凭借 调查针土龙(鸭嘴兽目针土龙科的哺乳动物)的繁殖方法, 应该也可以了解鸭嘴兽的繁殖方法。它们两者都是哺乳类、 生蛋、没有乳头、有分泌母乳的部位
这个论证的隐含前提是“身体构造相似的动物,繁殖方法也 类似”这样一个事实性断言。 第二,隐含价值性前提。如:东北虎濒临绝种的危机, 所以,我们必须保护东北虎。这个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是 “我们应该保护有绝种危机的物种/动物”。 第三,隐含标准性前提,即被省略的是关于某事物的标 准、语词定义等规定的前提。例如,张三像个阔太太,你看 她浑身珠光宝气。该论证的隐含前提是关于事物归类的标 准,即:“穿金戴银是阔人的标志”。 17
17 这个论证的隐含前提是“身体构造相似的动物,繁殖方法也 类似”这样一个事实性断言。 第二,隐含价值性前提。如:东北虎濒临绝种的危机, 所以,我们必须保护东北虎。这个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是 “我们应该保护有绝种危机的物种/动物”。 第三,隐含标准性前提,即被省略的是关于某事物的标 准、语词定义等规定的前提。例如,张三像个阔太太,你看 她浑身珠光宝气。该论证的隐含前提是关于事物归类的标 准,即:“穿金戴银是阔人的标志
认清隐含前提的类别是正确补充前提的先决条件。误认 隐含前提的类别可能导致重构论证时,把本来正确的论证重 构为错误论证。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隐含前提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隐含性,即它们在论证中没有被明确陈述出来。 第二,论证者先行承认之或视之为理所当然。 第三,影响论证的结构与结论的确立。如果隐含前提为 假或可疑或有争议,则整个论证的效力就降低,结论的可接 受性也受到影响。 第四,它可能具有可争辩性,也可能有潜在的欺骗性 第五,摧毁论证往往要澄清隐含前提并予以批判
18 认清隐含前提的类别是正确补充前提的先决条件。误认 隐含前提的类别可能导致重构论证时,把本来正确的论证重 构为错误论证。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隐含前提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隐含性,即它们在论证中没有被明确陈述出来。 第二,论证者先行承认之或视之为理所当然。 第三,影响论证的结构与结论的确立。如果隐含前提为 假或可疑或有争议,则整个论证的效力就降低,结论的可接 受性也受到影响。 第四,它可能具有可争辩性,也可能有潜在的欺骗性。 第五,摧毁论证往往要澄清隐含前提并予以批判
例1.分析下面论证中的理由。 随着甲流疫情的进一步升温,是否该接种疫苗,成了很多人尤其是 学生家长犹豫的话题。也有一些专家表示,由于甲流疫苗的临床实验例 数较少,其安全性尚须加强监测。在上海,根据卫生部门不完全统计, 自愿接种甲流疫苗的中小学生约占80% 卫生部长陈竺“力挺”甲流疫苗。他表示,截止10月21日,中国报 告接种甲流疫苗人数22.16万,接种后异常反应发生率为每10万人18.5 例,且异常反应多为轻型反应。他还强调,大力接种甲流疫苗是减少重 症、死亡病例最有效的途径。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截止10月31日,已 有16万人接种疫苗,累计报告疑似不良反应210例。截止11月1日,上海 市也有近7万人接种甲流疫苗,累计报告疑似接种不良反应60余起。 WHO亦在10月31日发布信息称,目前尚未观察到甲流疫苗会产生不寻 常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状况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似
19 例1.分析下面论证中的理由。 随着甲流疫情的进一步升温,是否该接种疫苗,成了很多人尤其是 学生家长犹豫的话题。也有一些专家表示,由于甲流疫苗的临床实验例 数较少,其安全性尚须加强监测。在上海,根据卫生部门不完全统计, 自愿接种甲流疫苗的中小学生约占80%。 卫生部长陈竺“力挺”甲流疫苗。他表示,截止10月21日,中国报 告接种甲流疫苗人数22.16万,接种后异常反应发生率为每10万人18.5 例,且异常反应多为轻型反应。他还强调,大力接种甲流疫苗是减少重 症、死亡病例最有效的途径。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截止10月31日,已 有16万人接种疫苗,累计报告疑似不良反应210例。截止11月1日,上海 市也有近7万人接种甲流疫苗,累计报告疑似接种不良反应60余起。 WHO亦在10月31日发布信息称,目前尚未观察到甲流疫苗会产生不寻 常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状况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似
此前,中国十家疫苗生产企业在七个省份实施了共1.3万余人参加 的甲流疫苗临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接种一剂次15微克的甲流疫苗, 保护率超过15%。 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中心主任梁晓峰表示,中国既往 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0%-70%,因此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近。对于疫苗功效的持久性问题,余宏杰表 示,“目前正在观察之中”,“抗体至少可以维持到今冬明春”。 北京CDC副主任贺雄对《财经》记者分析,疫苗可能导致发热等全身 性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情况下会在短时间内消退。而感染了甲流以后, 可能导致重症病例,并传染他人,“这其间的利弊,大家可以比较。” 他还强调,接种疫苗其实也是对身边的人负责。 [以上摘编自《财经》2009第23期第91页]
20 此前,中国十家疫苗生产企业在七个省份实施了共1.3万余人参加 的甲流疫苗临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接种一剂次15微克的甲流疫苗, 保护率超过15%。 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中心主任梁晓峰表示,中国既往 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0%-70%,因此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近。对于疫苗功效的持久性问题,余宏杰表 示,“目前正在观察之中”,“抗体至少可以维持到今冬明春”。 北京CDC副主任贺雄对《财经》记者分析,疫苗可能导致发热等全身 性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情况下会在短时间内消退。而感染了甲流以后, 可能导致重症病例,并传染他人,“这其间的利弊,大家可以比较。” 他还强调,接种疫苗其实也是对身边的人负责。 [以上摘编自《财经》2009第23期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