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届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 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 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 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巸愿择文臣识 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 西,掠商、邓、均、房,焚光化军,署其旧职,兼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 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 骚然。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 以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 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 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 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 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 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 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右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 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 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 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 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 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 B.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 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 C.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 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阻/ D.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 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吐/ 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取得做官的权利。 B.“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也可以解释为发布 檄文,发布文告。 D.夏,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后来李 元吴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 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一、【18 届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 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 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 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 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 西,掠商、邓、均、房,焚光化军,署其旧职,兼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 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 骚然。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 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 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 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 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 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 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 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右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 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 夏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 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 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 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 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C.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 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 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取得做官的权利。 B. “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 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 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也可以解释为发布 檄文,发布文告。 D. 夏,唐朝中和元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封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后来李 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 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 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 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 到酋长 D.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 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 (2)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 【答案】 1.C B 4.(1)行旅驻扎在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2) 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 (使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学科@网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 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 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 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査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杜杞字伟长。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聪敏有才 能。闽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情 况者处重罪。多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 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朝廷派兵讨伐。杜杞上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 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 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阡。希望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 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改任通判真州,调任解州知州。京西出现强 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运、按察使。 任职数月,盜贼被平定。学科.网 恰逢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蛮蒙赶反叛,有数千人,攻进环州、带溪普义镇宁三 寨,岭外骚动。提升杜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 行旅到达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入驻宜州,蛮 没有一个前来投诚的。杜杞找到州中军官,放出狱中囚犯,去掉他们身上的刑具, 派他们到洞中去劝说贼人,贼人仍不肯听从。于是率兵攻进白崖、黄坭、九居山 寨及五峒,焚毁了囤积的物资,斩首一百多级,收复环州。贼人四散逃走,区希
B. 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 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 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 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 到酋长。 D. 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 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 (2)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 【答案】 1.C 2.A 3.B 4.(1)行旅驻扎在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2) 贼人因走投无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 (使他们被感化),所以屡次反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学科@网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 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 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 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 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 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杜杞字伟长。父亲杜镐,杜杞靠父恩荫补任将作监主簿,任建阳知县。聪敏有才 能。闽地风俗,老年生子就不抚养。杜杞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有再发生类似情 况者处重罪。多次升职为尚书虞部员外郎、横州知州。当时安化蛮人侵犯边境, 杀掉宜州知州王世宁,朝廷派兵讨伐。杜杞上奏:“岭南各州,没有城郭甲兵的 防备,长官也没有才干。横州是邕、钦、廉三州咽喉,地势险阻,可驻兵以为后 援。邕管对内控制广源,对外控制交阯。希望挑选机智权变而又熟悉岭外事务的 文臣,担任长官,负责边境事务。”改任通判真州,调任解州知州。京西出现强 盗,抢掠商、邓、均、房等地,焚烧光化军,朝廷任命他为京西转运、按察使。 任职数月,盗贼被平定。学科.网 恰逢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蛮蒙赶反叛,有数千人,攻进环州、带溪普义镇宁三 寨,岭外骚动。提升杜杞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 行旅到达真州,先派人紧急递送信件告诉蛮人,允许其改过自新。入驻宜州,蛮 没有一个前来投诚的。杜杞找到州中军官,放出狱中囚犯,去掉他们身上的刑具, 派他们到洞中去劝说贼人,贼人仍不肯听从。于是率兵攻进白崖、黄坭、九居山 寨及五峒,焚毁了囤积的物资,斩首一百多级,收复环州。贼人四散逃走,区希
范逃往荔波泂,杜杞派人诱降,蒙赶前来投降。杜杞对将佐说:“贼人因走投无 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所以屡次反 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于是杀牛马,酿曼陀罗酒,在环州大聚会,伏兵发 动,诛杀七十多人。三日后,又捕获区希范,乱刀剁死后送给诸部蛮人,因年老 有病而被释放的,才一百多人。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杀害降兵不守信用,朝廷诏令 他引以为戒,担任两浙转运使。第二年,调任河北,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 略安抚使、庆州知州。杞上奏说:“杀掉降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 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受任命。”朝廷因此而进行赏赐。蕃人首领率领 一千多人投奔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夺取牛马,朝廷下诏责 备杜杞。杜杞说:“他们违背盟约发动战争,酋长不能交给他们。”就用文书通 知夏人,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不久夏兵也就撤走, 杜杞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晓阴阳数术,自己说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了。一天在 厕所,见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斥责道:“你们狂妄僭越,背叛王命, 依法当杀,还敢诉冤!”不久去世。 二、【18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的 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 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 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 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 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 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自讨之,自旦及暮不下,基请 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其龙兴守将胡美 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 江西诸郡皆下。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寻拜御史中 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 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又 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 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 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惟庸皆败。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 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明年赐 归老于乡。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 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基惧入 谢,乃留京,不敢归。未几,惟庸相,基大慼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 忧愤疾作。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 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 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 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范逃往荔波洞,杜杞派人诱降,蒙赶前来投降。杜杞对将佐说:“贼人因走投无 路来投降我们,如果威力不能制服敌人,那么恩惠也不能使之降顺,所以屡次反 叛,不如全部杀掉他们。” 于是杀牛马,酿曼陀罗酒,在环州大聚会,伏兵发 动,诛杀七十多人。三日后,又捕获区希范,乱刀剁死后送给诸部蛮人,因年老 有病而被释放的,才一百多人。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杀害降兵不守信用,朝廷诏令 他引以为戒,担任两浙转运使。第二年,调任河北,担任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 略安抚使、庆州知州。杞上奏说:“杀掉降兵的是我,犯了过错不敢推诿。将吏 们有功劳却没有登录,我不能接受任命。”朝廷因此而进行赏赐。蕃人首领率领 一千多人投奔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夺取牛马,朝廷下诏责 备杜杞。杜杞说:“他们违背盟约发动战争,酋长不能交给他们。”就用文书通 知夏人,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不久夏兵也就撤走。 杜杞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晓阴阳数术,自己说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了。一天在 厕所,见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斥责道:“你们狂妄僭越,背叛王命, 依法当杀,还敢诉冤!”不久去世。 二、【18 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 12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 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 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 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 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 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 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自讨之,自旦及暮不下,基请 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其龙兴守将胡美 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 江西诸郡皆下。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寻拜御史中 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 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又 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 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 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惟庸皆败。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 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明年赐 归老于乡。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 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基惧入 谢,乃留京,不敢归。未几,惟庸相,基大慼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 忧愤疾作。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 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 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 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B.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 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C.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 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D.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 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纬之学,指的是象数谶纬之类的学问,古人研究星象经纬等的天文现象, 也研究谶纬卜象吉凶预兆等。谶纬是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 称。 B.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 马扎。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中的“床”便是此意 C.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 员过失诸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设都御史、副都御史,行使监察职责。 D.顿首,古时的一种最重的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及地即起。通常用 于下对上以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臣子上朝见君王时所用的 拜礼,拜师礼、拜祖,民间的拜贺、拜别,也用此大礼。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 或结尾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基善于谋略,明太祖多用其策,龙兴守将胡美意欲投降后要求不解散旧部, 用钱财买通关节,对此太祖十分生气,刘基暗地踢胡床提醒后,太祖终于答应。 B.当太祖询问继任宰相人选时,刘基提出了一些见解,评论胡惟庯时用一比喻, 就像驾车时可能掀翻车辕一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暗示不可用。 C.刘基与李善长有些构怨,但在太祖责罚李善长时,刘基为他说好话,用大柱 木喻之,而把自己比喻为小木柱 D.胡惟庸拿一块地做文章,唆使一些官员在太祖面前诋毁攻讦刘基,皇上虽然 没有罪怪,但心存芥蒂,停了刘基的俸禄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 ②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答案】 8.①译:我过于憎恨坏人坏事,又忍受不了繁琐的工作,如果当了丞相,将辜 负皇上的隆恩。 ②太祖说:“他多次想害你,你竟然为他的处境着想吗(或为他说话)?我将要 拜你为丞相。” 【解析】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 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 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
B.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 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C.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 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D.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 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象纬之学,指的是象数谶纬之类的学问,古人研究星象经纬等的天文现象, 也研究谶纬卜象吉凶预兆等。谶纬是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 称。 B.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 马扎。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中的“床”便是此意。 C.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 员过失诸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设都御史、副都御史,行使监察职责。 D. 顿首,古时的一种最重的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及地即起。通常用 于下对上以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臣子上朝见君王时所用的 拜礼,拜师礼、拜祖,民间的拜贺、拜别,也用此大礼。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 或结尾。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基善于谋略,明太祖多用其策,龙兴守将胡美意欲投降后要求不解散旧部, 用钱财买通关节,对此太祖十分生气,刘基暗地踢胡床提醒后,太祖终于答应。 B. 当太祖询问继任宰相人选时,刘基提出了一些见解,评论胡惟庸时用一比喻, 就像驾车时可能掀翻车辕一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暗示不可用。 C. 刘基与李善长有些构怨,但在太祖责罚李善长时,刘基为他说好话,用大柱 木喻之,而把自己比喻为小木柱。 D. 胡惟庸拿一块地做文章,唆使一些官员在太祖面前诋毁攻讦刘基,皇上虽然 没有罪怪,但心存芥蒂,停了刘基的俸禄。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 ②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答案】 5.C 6.D 7.A 8.①译:我过于憎恨坏人坏事,又忍受不了繁琐的工作,如果当了丞相,将辜 负皇上的隆恩。 ②太祖说:“他多次想害你,你竟然为他的处境着想吗(或为他说话)?我将要 拜你为丞相。” 【解析】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 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 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
6.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 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D项,“顿首是古时最重的拜礼”错, 还有“稽首”;上朝臣子见君王、拜师礼、拜祖礼等正式场合行“稽首”礼。本 文太祖与刘基私下谈话,在非正式场合,故可“顿首”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 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 参考译文: 刘基,字伯通,青田县人。刘基小时候聪明异常。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征召他,他推辞离开。刘基见识 广博,通晓经史,对于书没有不阅览的,尤其精通天象地理。学科.网 等到明太祖听说刘基和宋濂等人的名声,拿礼物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总制 孙炎又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出山。到任后,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 大喜,修筑了礼贤馆来安置刘基等人,他受到很髙的礼待和尊崇。恰逢陈友谅攻 陷了太平镇,气焰十分嚣张,诸位将领有议论投降的、也有议论逃跑退守钟山的, 刘基睁着眼只是不说话。太祖把刘基召入内室,太祖说:“先生的计策怎么谋 划?”刘基说:“贼寇骄狂,等他们深入的时候,埋设伏兵拿下他们,就容易了 太祖用他的计谋,诱使陈友谅军队到来,然后打败了他,并且把攻克敌军的奖赏 赏给刘基。刘基推辞不受。(不久)陈友谅的军队又攻陷安庆,太祖想要自己带 兵讨伐他,向刘基征询意见。刘基极力赞成,于是太祖亲自带兵攻打安庆。从早 晨打到黄昏一直攻克不下,刘基请太祖直趋江州,捣毁陈友谅的巢穴,于是全军 得以西上。陈友谅出乎意料之外,带着他的妻子儿女向武昌逃奔,(接着)江州 投降。驻守龙兴的大将胡美派他的儿子表达诚心归顺的意愿,请求不要遣散他的 部属。太祖感到为难。刘基从后踢太祖床榻,太祖突然明白过来,答应了他的请 求。胡美投降后,江西诸郡县随后全部攻下。之后太祖攻取张士诚,北伐中原, 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不久,太祖拜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起初,明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功勋老臣,能够协 调诸将德关系。”明太祖说:“他多次要陷害你,君却替她说话?我要让你做丞 相。”刘基叩首说:“换丞相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用小木头, 房子马上就会塌的。”后来李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直和 刘善德关系很好,刘基却极力认为不可,皇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就像 驾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拉翻。”皇帝说:“我的丞相,实在是没有超过先生你 的。”刘基说:“我太过于疾恶如仇,又经不住繁杂的事物,如果做了丞相会辜 负了您的恩德。天下不愁没有人才,只要明主尽心寻访,眼前的几个认真的是不 能胜任哪。”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身败名裂了。洪武三年,刘基任弘文 馆学士一职。十一月,皇帝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 上护军、封诚意伯,官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皇帝恩赐告老还乡。胡惟庸刚好当 左丞相执掌省事,挟着以前论相的怨恨,于是阴使官吏攻讦刘基,说谈洋之地有 王气,刘基企图在这里做墓,百姓不同意,就请朝廷设立巡检司驱逐平民百姓。 皇帝虽然没有降罪于刘基,然而听后心有所想,最终剥夺了刘基的爵禄。刘基内 心恐慌上朝谢罪,就留在了京城,不敢回来。不久,胡惟庸为宰相,刘基十分忧 伤地说:“假使我的话没有应验,那是苍生的福气啊。”由于忧虑愤恨不过刘基 身体疾病发作,洪武八年三月,皇帝亲自写了诰书赐给他,并派使者护送他回家 乡。刘基回来住了一个月就病逝了,享年六十五岁。刘基在京师生病期间,胡惟
6.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 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D 项,“顿首是古时最重的拜礼”错, 还有“稽首”;上朝臣子见君王、拜师礼、拜祖礼等正式场合行“稽首”礼。本 文太祖与刘基私下谈话,在非正式场合,故可“顿首”。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 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 参考译文: 刘基,字伯通,青田县人。刘基小时候聪明异常。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征召他,他推辞离开。刘基见识 广博,通晓经史,对于书没有不阅览的,尤其精通天象地理。学科.网 等到明太祖听说刘基和宋濂等人的名声,拿礼物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总制 孙炎又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出山。到任后,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 大喜,修筑了礼贤馆来安置刘基等人,他受到很高的礼待和尊崇。恰逢陈友谅攻 陷了太平镇,气焰十分嚣张,诸位将领有议论投降的、也有议论逃跑退守钟山的, 刘基睁着眼只是不说话。太祖把刘基召入内室,太祖说:“先生的计策怎么谋 划?”刘基说:“贼寇骄狂,等他们深入的时候,埋设伏兵拿下他们,就容易了!” 太祖用他的计谋,诱使陈友谅军队到来,然后打败了他,并且把攻克敌军的奖赏 赏给刘基。刘基推辞不受。(不久)陈友谅的军队又攻陷安庆,太祖想要自己带 兵讨伐他,向刘基征询意见。刘基极力赞成,于是太祖亲自带兵攻打安庆。从早 晨打到黄昏一直攻克不下,刘基请太祖直趋江州,捣毁陈友谅的巢穴,于是全军 得以西上。陈友谅出乎意料之外,带着他的妻子儿女向武昌逃奔,(接着)江州 投降。驻守龙兴的大将胡美派他的儿子表达诚心归顺的意愿,请求不要遣散他的 部属。太祖感到为难。刘基从后踢太祖床榻,太祖突然明白过来,答应了他的请 求。胡美投降后,江西诸郡县随后全部攻下。之后太祖攻取张士诚,北伐中原, 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不久,太祖拜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起初,明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功勋老臣,能够协 调诸将德关系。”明太祖说:“他多次要陷害你,君却替她说话?我要让你做丞 相。”刘基叩首说:“换丞相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用小木头, 房子马上就会塌的。”后来李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直和 刘善德关系很好,刘基却极力认为不可,皇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就像 驾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拉翻。”皇帝说:“我的丞相,实在是没有超过先生你 的。”刘基说:“我太过于疾恶如仇,又经不住繁杂的事物,如果做了丞相会辜 负了您的恩德。天下不愁没有人才,只要明主尽心寻访,眼前的几个认真的是不 能胜任哪。”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身败名裂了。洪武三年,刘基任弘文 馆学士一职。十一月,皇帝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 上护军、封诚意伯,官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皇帝恩赐告老还乡。胡惟庸刚好当 左丞相执掌省事,挟着以前论相的怨恨,于是阴使官吏攻讦刘基,说谈洋之地有 王气,刘基企图在这里做墓,百姓不同意,就请朝廷设立巡检司驱逐平民百姓。 皇帝虽然没有降罪于刘基,然而听后心有所想,最终剥夺了刘基的爵禄。刘基内 心恐慌上朝谢罪,就留在了京城,不敢回来。不久,胡惟庸为宰相,刘基十分忧 伤地说:“假使我的话没有应验,那是苍生的福气啊。”由于忧虑愤恨不过刘基 身体疾病发作,洪武八年三月,皇帝亲自写了诰书赐给他,并派使者护送他回家 乡。刘基回来住了一个月就病逝了,享年六十五岁。刘基在京师生病期间,胡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