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概论 §1 毒理学评价 §2 食品防腐剂 §3 抗氧化剂 §4 漂白剂 §5 甜味剂和酸味剂 §6 凝固剂和疏松剂 §7 品质改良剂 §8 增稠剂 §9 乳化剂 §10 其它食品添加剂
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概论 §1 毒理学评价 §2 食品防腐剂 §3 抗氧化剂 §4 漂白剂 §5 甜味剂和酸味剂 §6 凝固剂和疏松剂 §7 品质改良剂 §8 增稠剂 §9 乳化剂 §10 其它食品添加剂
定义: 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 贮藏等过 程中为了改良食品品质及其色、香、味,改变食品的结 构,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和为了加工工艺的需要 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化学合成物质。 食品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到食品中的 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可见食品强化剂只是食品添加剂中的特殊一类。 分类: 1.按添加剂来源分类 (1)天然食品添加剂:动植物中提取或微生物代谢 产物。 (2)化学合成添加剂:化学方法合成品
定义: 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 贮藏等过 程中为了改良食品品质及其色、香、味,改变食品的结 构,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和为了加工工艺的需要 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化学合成物质。 食品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到食品中的 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可见食品强化剂只是食品添加剂中的特殊一类。 分类: 1.按添加剂来源分类 (1)天然食品添加剂:动植物中提取或微生物代谢 产物。 (2)化学合成添加剂:化学方法合成品
2.按功能分类:最常见分16类 (1) 防腐剂(2)抗氧化剂 (3)发色剂 (4) 漂白剂(5)酸味剂 (6)甜味剂 (7) 凝固剂(8)疏松剂 (9)增稠剂 (10)乳化剂(11)抗结剂 (12)品质改良剂 (13)消泡剂(14)着色剂 (15)香料 (16)其它 3.根据安全评价资料分为A、B、C三类 A 类 A(1)类:经FAO/WHO的JEFCA认为已有ADI者 或者安全无毒无需ADI者。 ADI者或者安全无毒无需 ADI者
2.按功能分类:最常见分16类 (1) 防腐剂(2)抗氧化剂 (3)发色剂 (4) 漂白剂(5)酸味剂 (6)甜味剂 (7) 凝固剂(8)疏松剂 (9)增稠剂 (10)乳化剂(11)抗结剂 (12)品质改良剂 (13)消泡剂(14)着色剂 (15)香料 (16)其它 3.根据安全评价资料分为A、B、C三类 A 类 A(1)类:经FAO/WHO的JEFCA认为已有ADI者 或者安全无毒无需ADI者。 ADI者或者安全无毒无需 ADI者
A(2)类:JEFCA已制定暂定ADI者,但毒理学资 料不完善。 B(1)类:JEFCA曾进行过评价,由于毒理资料不 足未制订者 B(2)类:JEFCA未进行评价者。 C(1)类:JEFC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不 安全者。 C(2)类:JEFC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特 殊使用者。 有些食品添加剂如抗氧化剂、着色剂(色素)、酸 味剂、香料、抗氧化剂在前面均已介绍,这里重点介绍 某些食品添加剂。 B类 C类
A(2)类:JEFCA已制定暂定ADI者,但毒理学资 料不完善。 B(1)类:JEFCA曾进行过评价,由于毒理资料不 足未制订者 B(2)类:JEFCA未进行评价者。 C(1)类:JEFC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不 安全者。 C(2)类:JEFC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特 殊使用者。 有些食品添加剂如抗氧化剂、着色剂(色素)、酸 味剂、香料、抗氧化剂在前面均已介绍,这里重点介绍 某些食品添加剂。 B类 C类
§1 毒理学评价 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应该是: a 进入人体后参与正常代谢; b 在加工或烹调过程中分解或破坏而不摄入人体 ; c 进入人体后经体内正常解毒过程后排出体外,不在体 内蓄积或与食品成分发生作用产生有害物质。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并非完全无毒,随着摄入食 品添加剂种类的增加,长期少量摄入或一次大量摄入 都可能会造成慢性急性中毒。因此。对食品添加剂要 进行毒理学评价,确定对人体的安全性
§1 毒理学评价 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应该是: a 进入人体后参与正常代谢; b 在加工或烹调过程中分解或破坏而不摄入人体 ; c 进入人体后经体内正常解毒过程后排出体外,不在体 内蓄积或与食品成分发生作用产生有害物质。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并非完全无毒,随着摄入食 品添加剂种类的增加,长期少量摄入或一次大量摄入 都可能会造成慢性急性中毒。因此。对食品添加剂要 进行毒理学评价,确定对人体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