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12 古典精神分析在自我研究方面的最大 问题:过于强调自我与伊底的冲突, 3 8+4 忽视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没有 765 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空间领域,而 是一套心理机能,这些心理机能在既 定的时间内可以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 外发挥作用,如:知觉、思维、记忆、 语言、创造力的发展等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是哈特曼整个自 我心理学体系的基础
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 古典精神分析在自我研究方面的最大 问题:过于强调自我与伊底的冲突, 忽视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没有 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空间领域,而 是一套心理机能,这些心理机能在既 定的时间内可以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 外发挥作用,如:知觉、思维、记忆、 语言、创造力的发展等 ◼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是哈特曼整个自 我心理学体系的基础
、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发 展 ()、自我的起源 12 自我和伊底都从同一种先天生物学禀赋 3 “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一部分“未 8+4 765 分化的基质”演化为伊底的本能内驱力,另 一部分则演化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性装备 ■()、自我的自主性发展 -自我在发展上独立于伊底的本能发展 初级自主性:先天的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 的自我机能 ■次级自主性: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 可以做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 机能
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发 展 ◼ ㈠、自我的起源 ◼ 自我和伊底都从同一种先天生物学禀赋—— “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一部分 “未 分化的基质”演化为伊底的本能内驱力,另 一部分则演化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性装备 ◼ ㈡、自我的自主性发展 ◼ ——自我在发展上独立于伊底的本能发展 ◼ 初级自主性:先天的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 的自我机能 ◼ 次级自主性: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 可以做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 机能
、能量的中性化 能量的中性化:一种把本能能量改造成非本 12 能模式的过程 3 能量的中性化始于自我从伊底中解脱而为自 8+4 己服务之时 765 ■哈特曼与弗洛伊德能量中性化思想的区别 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概念仅涉及性本能的 能的改造,即性本能的非性欲化和攻击本能 的非攻击化 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是一个暂时的过程, 而哈特曼主张中性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我借助这一过程可以贮存中性化的能量 备随时随地使用
三、能量的中性化 ◼ 能量的中性化:一种把本能能量改造成非本 能模式的过程 ◼ 能量的中性化始于自我从伊底中解脱而为自 己服务之时 ◼ 哈特曼与弗洛伊德能量中性化思想的区别 ◼ ——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概念仅涉及性本能的 非性欲化,而哈特曼强调中性化涉及两种本 能的改造,即性本能的非性欲化和攻击本能 的非攻击化 ◼ ——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是一个暂时的过程, 而哈特曼主 张中性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自我借助这一过程可以贮存中性化的能量, 以备随时随地使用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概念 12 ■自我的适应过程:就是能量的中性化过程 3 适应实质上是自我的初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 8+4 的结果,是自我装备与环境取得平衡 765 自体形成和异体形成 ■(、适应的形式 进步的适应与心理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适应 ■倒退的适应为了将来或整体上对环境的适 应面暂时表现出来的倒退或适应不良,也就 是迂回前进 ■()、外部环境对适应的影响 “正常期待的环境”:人正常适应和正常发 展所面临的环境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 ㈠、概念 ◼ 自我的适应过程:就是能量的中性化过程 ◼ 适应实质上是自我的初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 的结果,是自我装备与环境取得平衡 ◼ 自体形成和异体形成 ◼ ㈡、适应的形式 ◼ 进步的适应:与心理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适应 ◼ 倒退的适应:为了将来或整体上对环境的适 应而暂时表现出来的倒退或适应不良,也就 是迂回前进 ◼ ㈢、外部环境对适应的影响 ◼ “正常期待的环境”:人正常适应和正常发 展所面临的环境
五、对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评 价 ()、贡献 12 继承了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在弗洛伊 德身后引领正统精神分析沿着百我心理学方向发展 3 8+4 傳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在两个根本方面 765 得以修正 改变了“自我在实质上隶属于伊底”的看法 改变了“自我的机能主要是对伊底的防御”的看 法 这一修正沟通了古典精神分析与普通心理学 开辟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 (、局限 将自我和伊底绝对地分割开来,故未能将包括自我和 伊底在内的整个的人格结构与社会环境具体地统一起 来具理论体系仍协!弗洛伊德神底起决定作角的 观点,没有给自我以真正独立的能量
五、对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评 价 ◼ ㈠、贡献 ◼ 继承了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在弗洛伊 德身后引领正统精神分析沿着自我心理学方向发展 ◼ 使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在两个根本方面 得以修正 ◼ ——改变了“自我在实质上隶属于伊底”的看法 ◼ ——改变了“自我的机能主要是对伊底的防御”的看 法 ◼ 这一修正沟通了古典精神分析与普通心理学 ◼ 开辟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 ◼ ㈡、局限 ◼ 将自我和伊底绝对地分割开来,故未能将包括自我和 伊底在内的整个的人格结构与社会环境具体地统一起 来 其理论体系仍妥协于弗洛伊德伊底起决定作用的 观点,没有给自我以真正独立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