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 英文名称:Systematic Anatomy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00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60学时 学分:5.6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精神医学、儿科学、法医学 教学目标:为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立 德树人为根本,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 本技能,注重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医学人文精神贯穿于 教学全过程以激发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培养具有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胜任力、勇于担 当,不忘初心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内容简介:系统解剖学课程是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医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 医学基础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及实践操作使同学们牢固地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 及层次毗邻关系,建立完整的人体结构的知识体系,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具备扎实的 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全 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其中理论55%,实验及平时成绩45% 教材:《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丁文龙、刘学政主编,第9版,2018年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程》,张潜主编,科学出版社,第1版,2020年 参考书目: 1.《格氏解剖学》杨琳、高英茂辽宁教有出版社1999年6月第38版 2.Atlas of Human Anatomy,Sixth Edition,Frank H.Netter,MD,2014
系统解剖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 英文名称:Systematic Anatomy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100 学时,理论:40 学时,实验:60 学时 学 分:5.6 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精神医学、儿科学、法医学 教学目标:为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立 德树人为根本,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 本技能,,注重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医学人文精神贯穿于 教学全过程以激发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培养具有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胜任力、勇于担 当,不忘初心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内容简介:系统解剖学课程是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医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 医学基础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及实践操作使同学们牢固地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 及层次毗邻关系,建立完整的人体结构的知识体系,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具备扎实的 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全 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其中理论 55%,实验及平时成绩 45% 教材:《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丁文龙、刘学政主编,第 9 版, 2018 年 《系统解剖学实验教程》,张潜主编,科学出版社,第 1 版,2020 年 参考书目: 1.《格氏解剖学》 杨琳、高英茂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6 月 第 38 版 2. Atlas of Human Anatomy,Sixth Edition,Frank H. Netter, MD,2014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 I前言 《系统解剂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在医学院校中,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 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及其功能意义,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 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本大纲确定有关《系统解剂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大纲的要求,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联系、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系统解 剖学基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在教学中要始终强调按三基(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要求,来培养学生, 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并掌握适量的常用解剖学 外文词汇,为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等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 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 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 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 Ⅰ 前 言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在医学院校中,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 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及其功能意义,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 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本大纲确定有关《系统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大纲的要求,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联系、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系统解 剖学基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在教学中要始终强调按三基(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要求,来培养学生, 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并掌握适量的常用解剖学 外文词汇,为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等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 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 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 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
Ⅱ理论教学大纲 绪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人体解剂学的定义、分科、发展历程,人体解剂学标准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的概念。 通过讲述解剖学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人物,激发学习兴趣及对本门课程的热爱,立志刻苦学习,以 拥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人体解剂学的定义,了解其发展概况与分科。 (二)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三)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四)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五)了解人体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 (六)熟悉重要基本概念的英文名称: 英文 中文 英文 中文 Systematic antomy 系统解剖学 internal 内 Anatomical position 解剖学姿势 external 外 superior superficial 浅 inferior 下 deep 深 anterior 前 Coronal axis 冠状轴 posterio 后 Vertical axis 垂直轴 medial 内侧 Sagittal axis 矢状轴 lateral 外侧 三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讲述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盖伦、近代医学莫基人安德烈·维萨里、意大利画 家达芬奇以及我国古代医学家宋慈、王清任,当代解剂学家钟世镇院士的故事,以激发学习兴趣 树立为医学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一)系统解剂学的定义和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三)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四)人体的分部与器宜系统:分为9个系统
Ⅱ 理论教学大纲 绪 论 一 教学目的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分科、发展历程,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的概念。 通过讲述解剖学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人物,激发学习兴趣及对本门课程的热爱,立志刻苦学习,以 拥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了解其发展概况与分科。 (二)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三)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四)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五)了解人体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 (六)熟悉重要基本概念的英文名称: 英 文 中 文 英 文 中 文 Systematic antomy 系统解剖学 internal 内 Anatomical position 解剖学姿势 external 外 superior 上 superficial 浅 inferior 下 deep 深 anterior 前 Coronal axis 冠状轴 posterior 后 Vertical axis 垂直轴 medial 内侧 Sagittal axis 矢状轴 lateral 外侧 三 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讲述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盖伦、近代医学奠基人安德烈·维萨里、意大利画 家达芬奇以及我国古代医学家宋慈、王清任,当代解剖学家钟世镇院士的故事,以激发学习兴趣, 树立为医学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一)系统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三)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四)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分为 9 个系统
(五)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六)方位术适:上、下、前、后、内侧、外侧、内、外。 (七)人体的轴和面:垂直轴、冠状轴、矢状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八)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运动系统 第一章骨学 一教学目的 学习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分类、构造及理化特性,躯干骨、颅骨、四肢骨的组成及各部主 要骨的形态结构。 在骨学部分学习中给学生讲解骨骼标本的来源,让同学们养成观察标本时轻拿轻放,爱惜实 验室标本,以培养同学们一丝不荷,严谨规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要求 (一)总论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功能及骨骼的概念。 2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3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二)躯干骨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特点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分部及胸骨角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4掌握赢骨的形态结构。 5熟悉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了解第1肋、第11~12肋的形态特征。 6掌握躯干骨的体表标志: 第七颈椎、肋、腰椎棘突、骶角、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 (三)颅骨 1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和分部。 2掌握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五)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六)方位术语:上、下、前、后、内侧、外侧、内、外。 (七)人体的轴和面:垂直轴、冠状轴、矢状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八)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学 一 教学目的 学习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分类、构造及理化特性,躯干骨、颅骨、四肢骨的组成及各部主 要骨的形态结构。 在骨学部分学习中给学生讲解骨骼标本的来源,让同学们养成观察标本时轻拿轻放,爱惜实 验室标本,以培养同学们一丝不苟,严谨规范的学习态度。 二 教学要求 (一)总论 1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其功能及骨骼的概念。 2 掌握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3 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二)躯干骨 1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2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特点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 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分部及胸骨角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4 掌握骶骨的形态结构。 5 熟悉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了解第 1 肋、第 11~12 肋的形态特征。 6 掌握躯干骨的体表标志: 第七颈椎、肋、腰椎棘突、骶角、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 (三)颅骨 1 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和分部。 2 掌握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3了解颅顶面观、后面观、颅盖内面观。 4了解颅的侧面观。掌握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了解颢窝、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 5掌握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和重要结构及孔裂。了解颅底外面观。 6悉骨性眼眶的构成、形态及孔裂,眶上切迹、眶下孔的位置。 7掌握骨性鼻腔的构成、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8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变化。 9掌握颅的重要体表标志: 枕外隆凸、乳突、外耳门、下颌骨腺突、颧弓、眉弓、下颌角、泉骨、领隆凸 (四)上肢骨 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结构。 3熟悉手骨的组成和腕骨的排列顺序 4掌握上肢骨的体表标志: 锁骨、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肩峰、肱骨大结节、肱骨内上银和外上跟、桡骨头、尺骨鹰嘴 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 (五)下肢骨 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掌握髋骨、股骨、胫骨和雕骨的形态结构, 3熟悉足骨的组成及跗骨的排列顺序 4掌握下肢骨的体表标志: 酪筛、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酪后上棘、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雕骨头、 内踝、外踝、跟结节 (大)熟悉重要基本概念的英文名称: 英文 中文 Locomortor system 运动系统 Bone marrow 骨髓 vertebrae 椎骨 Sternal angle 胸骨角 Humerus 能 Femur 股骨 Tibia 肠母 Fibula 胖骨
3 了解颅顶面观、后面观、颅盖内面观。 4 了解颅的侧面观。掌握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了解颞窝、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 5 掌握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和重要结构及孔裂。了解颅底外面观。 6 熟悉骨性眼眶的构成、形态及孔裂,眶上切迹、眶下孔的位置。 7 掌握骨性鼻腔的构成、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8 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变化。 9 掌握颅的重要体表标志: 枕外隆凸、乳突、外耳门、下颌骨髁突、颧弓、眉弓、下颌角、鼻骨、颏隆凸。 (四)上肢骨 1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结构。 3 熟悉手骨的组成和腕骨的排列顺序。 4 掌握上肢骨的体表标志: 锁骨、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肩峰、肱骨大结节、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 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 (五)下肢骨 1 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 掌握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结构。 3 熟悉足骨的组成及跗骨的排列顺序。 4 掌握下肢骨的体表标志: 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髂后上棘、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腓骨头、 内踝、外踝、跟结节 (六)熟悉重要基本概念的英文名称: 英 文 中 文 Locomortor system 运动系统 Bone marrow 骨髓 vertebrae 椎骨 Sternal angle 胸骨角 Humerus 肱骨 Femur 股骨 Tibia 胫骨 Fibula 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