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使用)》 I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在医学院校中,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 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及其功能意义,为学生学习后维课 程和临床实我打下必要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课程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本大纲确定有关人体解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大 纲的要求,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联系、局部与整体相统 一,以及讲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据人体解剖学基本内 容的过程中,进 步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在 教学中要始终强训 按 基(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 (严肃度 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要求,来培 养字生, 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并掌握适量的常用解剖 学外文词汇,为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加下: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 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 不划线),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9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50:40。即理论50学时,实验40学时 四教材:《系统解剖学》,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第2版,蔡昌平主编。 Ⅱ正文 实验一骨学总论、全身骨 教学目的 学习骨的分类和构造。躯干骨的组成,脊柱的组成和连结,胸廓的组成和形态。顿的 组成、分部。四肢骨的组成和各骨的名称。主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和临床意义。通过介绍实验 室标本的来源, 课程思政教学,让同学们在接 医学教有 初期就知道要爱护、珍惜 本,懂得尊重生命,以及作为一名医学生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要求 ()骨学相术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2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质。 (二)躯干骨
1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使用) Ⅰ 前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在医学院校中,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 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及其功能意义,为学生学习后继课 程和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课程是按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 本大纲确定有关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大 纲的要求,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联系、局部与整体相统 一,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 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在教学中要始终强调按三基(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并 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并掌握适量的常用解剖 学外文词汇,为阅读外文书刊创造条件。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运动康复、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 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 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 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 不划线),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 90 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 50:40。即理论 50 学时,实验 40 学时。 四教材:《系统解剖学》,科学出版社 2019 年 12 月第 2 版,蔡昌平主编。 Ⅱ 正 文 实验一 骨学总论、全身骨 一 教学目的 学习骨的分类和构造。躯干骨的组成,脊柱的组成和连结,胸廓的组成和形态。颅的 组成、分部。四肢骨的组成和各骨的名称。主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和临床意义。通过介绍实验 室标本的来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让同学们在接受医学教育的初期就知道要爱护、珍惜标 本,懂得尊重生命,以及作为一名医学生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教学要求 (一)骨学概述 1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2 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质。 (二)躯干骨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熟悉胸骨的形态结构 分部及掌握胸骨角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4了解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了解第1肋、第11~12肋的形态特征。 5掌握脊柱的组成。 ()简骨 1熟悉顿的位置、组成和分部。 2掌握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3了解颅盖外面观 4掌握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5了解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了解其重要结构及孔裂。 6了解顿底外面观的主要结构。 7了解骨性鼻腔的构成,熟悉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8了解E和骨性口腔的构成 9了解颅囟的概念、位置形态和临床意义。 (四)上肢骨 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熟悉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结构: 3熟悉手骨的组成和腕骨的排列顺序 (五)下肢骨 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熟悉髋骨、股骨、胫骨和雕骨的形态结构。 3熟悉足骨的组成及附骨的排列顺序。 (三)骨表面解剖学 】掌握主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三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介绍实验室标本的来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让同学们知道要爱护、珍借标 本,懂得尊重生命,让同学们建立起现在作为一名作为医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有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骨学概述 1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酪肌。 2了解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3观察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4观察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5观察烧骨、脱钙骨的外形并比较其物理特性,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二)躯干骨 1确认那干骨的组成:24块推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2对肋骨。 2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椎弓、推间孔、棘突、横突、上下关节突。 3观察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观察胸骨的分部及形态: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胸骨鱼 5观察肋的形态:肋头、肋颜、助结节、肋角、肋体。 6确认脊柱的组成 (三)颅及
2 1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2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 熟悉胸骨的形态结构、分部及掌握胸骨角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4 了解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了解第 1 肋、第 11~12 肋的形态特征。 5 掌握脊柱的组成。 (三)颅骨 1 熟悉颅的位置、组成和分部。 2 掌握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3 了解颅盖外面观。 4 掌握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5 了解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境界,了解其重要结构及孔裂。 6 了解颅底外面观的主要结构。 7 了解骨性鼻腔的构成,熟悉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8 了解眶和骨性口腔的构成。 9 了解颅囟的概念、位置形态和临床意义。 (四)上肢骨 1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 熟悉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结构。 3 熟悉手骨的组成和腕骨的排列顺序。 (五)下肢骨 1 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 熟悉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结构。 3 熟悉足骨的组成及跗骨的排列顺序。 (三)骨表面解剖学 1 掌握主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三 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介绍实验室标本的来源,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让同学们知道要爱护、珍惜标 本,懂得尊重生命,让同学们建立起现在作为一名作为医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有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骨学概述 1 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 2 了解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3 观察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4 观察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5 观察煅烧骨、脱钙骨的外形并比较其物理特性,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二)躯干骨 1 确认躯干骨的组成:24 块椎骨、1 块骶骨、1 块尾骨、1 块胸骨、12 对肋骨。 2 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椎体、椎弓、椎间孔、棘突、横突、上下关节突。 3 观察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4 观察胸骨的分部及形态: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胸骨角。 5 观察肋的形态:肋头、肋颈、肋结节、肋角、肋体。 6 确认脊柱的组成 (三)颅及
1确认颅的位置、组成、分部: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 2确认各颅骨的名称、位置和形态。 3观察颅盖外面观:冠状缝、 午状人字 4确认翼点 观察颅前窝、颅中窝及颅后窝内孔裂,颅底外面观结构 5查看骨性鼻腔的构成,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观察眶、骨性口腔。 7查看顿☒:前囟(额囟)、后囟(枕囟) (四)上肢骨 1确认上肢骨的分部和组成: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 2辨认镇骨、肩胛骨、.肱骨烧骨尽骨的形态筑构 3确认手骨的组成: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 (五)下肢骨及其连结 1确认下肢骨的分部和组成:下肢带骨、自由下肢骨。 2辨认髋骨、股骨、胫骨、 雕骨的形态结构 3查看足骨的组成: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 (六)骨表面解剖学(触摸全身骨性标志) 1头颈部:翼点、颧弓、乳突、枕外隆凸、颈静脉切迹、第7颈椎棘突、下领角。 2躯干部:胸骨角、肋弓、胸骨下角、棘突、骶角 3四肢:肩峰、肩胛冈、肩角下角、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尺骨鹰嘴、、坐骨结节 腓骨头、内躁、外踝、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前上销、髂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 实验二全身骨连结 教学目的 学习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及运动形式。脊柱的连结。颞下领关节。肩关节、肘 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骨盆的组成、 分部和性别差异。颅骨标本容易破醉,再次强调要爱惜标本,轻拿轻放,培养同学们一丝不 苗,亚革规范的学习态度。 二 教学要求 (一)骨连结总论 1熟悉骨连结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3熟悉关节的运动,关节的分类。 骨的连结 构和功的 体观。 握 ,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的位置 4掌握胸序的组成,熟上 下口的形态和构成,了解其功能。 5了解骨性胸廓的整体观、运动及年龄变化和性别差异。 (三)颅骨的连结 1熟悉灏下颌关节的组成及运动,了解其结构特点。 (四)上肢骨的连结 1了解腕骨的排列顺序
3 1 确认颅的位置、组成、分部:脑颅骨 8 块,面颅骨 15 块。 2 确认各颅骨的名称、位置和形态。 3 观察颅盖外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4 确认翼点。观察颅前窝、颅中窝及颅后窝内孔裂,颅底外面观结构。 5 查看骨性鼻腔的构成,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 观察眶、骨性口腔。 7 查看颅囟:前囟(额囟)、后囟(枕囟)。 (四)上肢骨 1 确认上肢骨的分部和组成: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 2 辨认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结构。 3 确认手骨的组成:腕骨 8 块、掌骨 5 块、指骨 14 块。 (五)下肢骨及其连结 1 确认下肢骨的分部和组成:下肢带骨、自由下肢骨。 2 辨认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结构。 3 查看足骨的组成:跗骨 7 块、跖骨 5 块、趾骨 14 块。 (六)骨表面解剖学(触摸全身骨性标志) 1 头颈部:翼点、颧弓、乳突、枕外隆凸、颈静脉切迹、第 7 颈椎棘突、下颌角。 2 躯干部:胸骨角、肋弓、胸骨下角、棘突、骶角。 3 四肢:肩峰、肩胛冈、肩胛角下角、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尺骨鹰嘴、髂嵴、坐骨结节、 腓骨头、内踝、外踝、桡骨和尺骨茎突、髂前上嵴、髂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 实验二全身骨连结 一 教学目的 学习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及运动形式。脊柱的连结。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 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骨盆的组成、 分部和性别差异。颅骨标本容易破碎,再次强调要爱惜标本,轻拿轻放,培养同学们一丝不 苟,严谨规范的学习态度。 二 教学要求 (一)骨连结总论 1 熟悉骨连结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3 熟悉关节的运动,关节的分类。 (二)躯干骨的连结 1 熟悉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椎弓间的连结概况,熟悉黄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的位置。 3 了解脊柱的整体观。掌握脊柱的生理性弯曲及运动。 4 掌握胸廓的组成,熟悉上、下口的形态和构成,了解其功能。 5 了解骨性胸廓的整体观、运动及年龄变化和性别差异。 (三)颅骨的连结 1 熟悉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运动,了解其结构特点。 (四)上肢骨的连结 1 了解腕骨的排列顺序
2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桡腕关节的组成、运动和结构特点。 3了解胸锁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 4了解上肢其它关节的基本概况 (五)下肢骨的连结 1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熟悉骨盆的性别差异。 2掌握髋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关节的组成、运动和结构特点。 3了解下肢其它关节的基本概况。熟悉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三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本次实验烦骨容易破碎,给学生讲解骨骼标本的来源,要求同学们养成观察 标本时轻拿轻放,爱借实验室标本,以此培养同学们一丝不苟,严谨规范的学习态度, (一)骨连结总论 1理解骨连结的感念及分类: 直接连结、间接连结 2理解直接连结的形式及特点: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 3观察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观察关节的轴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滑膜囊。 5理解关节的云动:移动、屈和伸、收和展、旋转、环转。 6理解关节的分类: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多轴关节 (二)躯干骨的连 1观察椎体的连结: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2观察椎弓间的连结:燕韧黄、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关节。 3观察脊柱的整体观: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曲、胸曲、腿曲、骶曲。 4理解脊柱的运动: 伸、侧屈、旋转和环转 5观察胞的组 1 2块胸椎、12对肋、 1块胸骨。胸愿上下口的围成。 6观察胸廓的连结: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胸肋关节。 7理解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三)顿的连结 1观察题下送节的组成,理解结构和运动:下颌头、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骨上提、下 降、前进 后退、 侧方运动 (四)上肢骨的连 1观察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理解运动。 2观察胸锁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结构。 3观察上肢骨的其它连结形式:肩锁关节、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 五)下及连结 1观察骨盆的组成、 分部:左右髋骨、骶骨、尾量:界线、大骨盆、小骨盆 2观察腔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理解运边。 3观察下肢骨的其它连结形式: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 节。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实验三骨骼肌 一教学目的
4 2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桡腕关节的组成、运动和结构特点。 3 了解胸锁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 4 了解上肢其它关节的基本概况。 (五)下肢骨的连结 1 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熟悉骨盆的性别差异。 2 掌握髋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关节的组成、运动和结构特点。 3 了解下肢其它关节的基本概况。熟悉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三 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本次实验颅骨容易破碎,给学生讲解骨骼标本的来源,要求同学们养成观察 标本时轻拿轻放,爱惜实验室标本,以此培养同学们一丝不苟,严谨规范的学习态度。 (一)骨连结总论 1 理解骨连结的概念及分类:直接连结、间接连结。 2 理解直接连结的形式及特点: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 3 观察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4 观察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滑膜囊。 5 理解关节的运动:移动、屈和伸、收和展、旋转、环转。 6 理解关节的分类: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多轴关节。 (二)躯干骨的连结 1 观察椎体的连结: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2 观察椎弓间的连结: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关节。 3 观察脊柱的整体观:四个生理性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4 理解脊柱的运动: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 5 观察胸廓的组成:12 块胸椎、12 对肋、1 块胸骨。胸廓上、下口的围成。 6 观察胸廓的连结: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胸肋关节。 7 理解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三)颅的连结 1 观察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理解结构和运动:下颌头、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骨上提、下 降、前进、后退、侧方运动。 (四)上肢骨的连结 1 观察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理解运动。 2 观察胸锁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结构。 3 观察上肢骨的其它连结形式:肩锁关节、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 (五)下肢骨及其连结 1 观察骨盆的组成、分部:左右髋骨、骶骨、尾骨;界线、大骨盆、小骨盆。 2 观察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理解运动。 3 观察下肢骨的其它连结形式: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 节。足弓的构成及功能。 实验三骨骼肌 一 教学目的
学习人体骨骼肌的分部、组成、位置和作用:学习部分骨骼肌的肌性标志。通过开展向 大体老师致敬的默哀仪式,培养同学们感恩、尊重及敬畏生命的情怀,以及对大体老师的崇 高敏意和深切缅怀 二教学要求 (一)头肌 1了解面肌的组成、特点。 2熟悉咀嚼肌的组成和作用。 (二)颈肌 1了解颈肌的分群。 2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熟悉斜角肌间隙的围成及通过的结构。 (三)躯干肌 1了解背浅、深肌的位置、组成 2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的位置和作用。熟悉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 3热悉胸上肢肌 、胸固有肌的组成 4熟悉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和作用,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的走行和作用。 5掌握膈的位置、作用、三个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的主要结构。 6堂握腹前外侧壁肌的位置和作用。 (四)上肢肌 1掌握上肢肌的分布、分群 2了解上肢带肌的组成位置和作用。掌握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3熟悉臂肌的组成、分群和作用。掌握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4熟悉前臂肌的组成、分群和作用。 5了解手肌的分群和作用。 (五)下肢肌 1掌握下肢肌的分布、分群 2了解髋肌的的位置和作用。掌握臀大肌的位置和作用。 3熟悉大腿肌的组成、分群和作用。掌握股四头肌、缝匠肌的位置和作用。 4熟悉小腿肌的组成、分群和作用。掌握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群、 置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讲述遗体捐献者沿河县质监局局长陈劲游自愿捐献遗体的感人事迹,让同学 们学习他奉献自己的最后的光和热,为同学学习医学点亮一盏明灯,为我们学习指引方向。 (一)头肌 1查看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眼轮匝肌、口周围肌。 2确认咀嚼肌的组成和作用:观察咬肌、灏肌、翼内肌、翼外肌。 (二)预肌 1观察颈浅肌与颈外侧肌:胸锁乳突肌、须阔肌 2观察颈前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 3观察颈深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辨认斜角肌间隙,查看通过的结构。 (三)驱干肌
5 学习人体骨骼肌的分部、组成、位置和作用;学习部分骨骼肌的肌性标志。通过开展向 大体老师致敬的默哀仪式,培养同学们感恩、尊重及敬畏生命的情怀,以及对大体老师的崇 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二 教学要求 (一)头肌 1 了解面肌的组成、特点。 2 熟悉咀嚼肌的组成和作用。 (二)颈肌 1 了解颈肌的分群。 2 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熟悉斜角肌间隙的围成及通过的结构。 (三)躯干肌 1 了解背浅、深肌的位置、组成。 2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的位置和作用。熟悉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 3 熟悉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组成。 4 熟悉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和作用,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的走行和作用。 5 掌握膈的位置、作用、三个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的主要结构。 6 掌握腹前外侧壁肌的位置和作用。 (四)上肢肌 1 掌握上肢肌的分布、分群。 2 了解上肢带肌的组成位置和作用。掌握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3 熟悉臂肌的组成、分群和作用。掌握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4 熟悉前臂肌的组成、分群和作用。 5 了解手肌的分群和作用。 (五)下肢肌 1 掌握下肢肌的分布、分群。 2 了解髋肌的的位置和作用。掌握臀大肌的位置和作用。 3 熟悉大腿肌的组成、分群和作用。掌握股四头肌、缝匠肌的位置和作用。 4 熟悉小腿肌的组成、分群和作用。掌握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5 了解足肌的分群、位置和作用。 (六)肌的表面解剖学掌握主要肌性标志的位置。 三 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讲述遗体捐献者沿河县质监局局长陈劲游自愿捐献遗体的感人事迹,让同学 们学习他奉献自己的最后的光和热,为同学学习医学点亮一盏明灯,为我们学习指引方向。 (一)头肌 1 查看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眼轮匝肌、口周围肌。 2 确认咀嚼肌的组成和作用:观察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二)颈肌 1 观察颈浅肌与颈外侧肌:胸锁乳突肌、颈阔肌。 2 观察颈前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 3 观察颈深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辨认斜角肌间隙,查看通过的结构。 (三)躯干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