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性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 课程编号:Z13219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创新创业课等)专业基础课 学时:(总学时54、理论课学时4、实验课学时10) 学分:3 适用对逸:中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 课程简介: 体解生现学是合品药品学院中药学专北和药物制业分业基础课:本课程电人体解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 成:人 有哪 是研究 正常条件 如何实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术徐体解型要程雾是鬓草鲜。专业和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误,是其后续误程生物化学、药理学、免疫学等课程的基陆。 体解生子是将体形态结机能结合学习的程,在学习论误的肚须重视实验误的学:实教学是 观察,结果的分析,可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与学生起分 二、学时分配 章节 计圳 学时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工 实验 绪论、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 四 血液组成及功能 2 五 整的商格理、管生理、心业合请动的调 6 六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消化系统的结物与功能 3 八能量代谢与体温 2 九 5 6.5 +三 肉分论(案体、甲状家、甲状旁根和甲状务泉细思、肾正原、期 2
《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课程编号:ZJ13219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创新创业课等)专业基础课 学 时:(总学时54、理论课学时44、实验课学时10) 学 分:3 适用对象:中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 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食品药品学院中药学专业和药物制剂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 成。人体解剖学分为大体解剖和组织学两部分,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学习人 体生理学的形态学基础。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在正常条件 下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本课程的侧重点讲解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要求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外,还必须重视实验课的学习,以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的需要,为毕业后从事中药学、医学各专业 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中药学专业和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是其后续课程生物化学、药理学、免疫学等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位置;机体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 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术语。本课程的侧重点是生理学的内容,其中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循环系 统、神经系统是本课程的重点。 2、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将人体形态结构与机能结合学习的课程。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必须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实验教学是课堂 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实验教学及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生可理解消化课堂所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 固和验证。而且,通过各种仪器的使用,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对象的观察,结果的分析,可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与学生一起分 析实际生活中的生理现象,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计划 学时 理论教学 实验 一 绪论、人体的基本结构 4 二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4 三 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 四 血液组成及功能 2 五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生理(心脏生理、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 节、血量的调节、器官循环) 6 六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七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 八 能量代谢与体温 2 2 九 泌尿系统(肾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尿的生成过程、肾的浓缩和 稀释功能、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5 2 十 感觉器官 2 2 十一 神经系统结构与生理(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中枢活动的 一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神 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6.5 2 十二 内分泌(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和甲状旁腺C细胞、肾上腺、胰 岛) 2 2
十三生殖 1.5 合计 54 4 10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人体的基本结构(4学时) 学 入体解制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学术语。 。人生命活动生理功能的调节、骨解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面和方位等 解人体解制生理学的所究对象和任务及发展史、理解人体解制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掌人体标准姿势、轴、 上皮 构和 类及功能 构特点 神经元的形结构、化学性的北神堂 木组织的主要分布与功能。疏松结等组织中主要细成分成 新陈代利藏、网值、兴奇性、内环境、反、急性实验法、突触、肌管系统 心何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如何维持的?维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织的结 周骨维掉的 第二章人体基本生理基本功能(4学时) 教学重点:神经与肌肉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肌肉传 要接安用前羽书父生的关系提种经与肌肉关在的产生也,吸 兴奋 生 excitability 物电现象 原理 肌 向肌肉的传递 本章习 名词解 继发性转运、原发性转运、极化、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奇一收缩耦联 子种物质转运形式 泵的作用及生 是母路肌 兴奋-收 述其过程 (骨途电位传的除,并比有纤动作电位传导的别 第三章 运动系统(2学时) 教女:的杏结袍气件全身主要骨和骨连结 第一节 骨和骨连接总论
十三 生殖 1.5 合计 54 44 10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人体的基本结构(4学时) 教学重点: 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 2. 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人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生命活动生理功能的调节、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要求: 1.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发展史、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掌握人体标准姿势、轴、 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掌握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与生理功能的调节。 2. 使学生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 镜下结构。了解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腺上皮;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分类、神经 纤维分类、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理解皮肤的组织结构和附属器,基本组织的主要分布与功能。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 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一节 绪论 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2.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3. 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生命的基本特征与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 新陈代谢、刺激、阈值、兴奋性、内环境、反馈、急性实验法、突触、肌管系统 2. 问答题 (1)何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如何维持的?维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2)何谓正反馈、负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 (4)骨骼肌与心肌一般组织结构的区别是什么? (5)简述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理。 第二章 人体基本生理基本功能(4学时) 教学重点:神经与肌肉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教学难点:生物电产生的机制;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了解神经和肌肉的生理特性、生物电现象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掌握神经与肌肉兴奋的产生、传导,以及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过程及机制;了解肌肉收缩的机理和肌肉收缩的形式。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 新陈代谢metabolism 2. 兴奋性 excitability 3. 生殖 reproduction 第二节 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1.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2. 生物电现象的产生原理 3. 神经冲动的传导 4.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5. 肌肉的收缩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 主动转运、继发性转运、原发性转运、极化、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收缩耦联 2. 问答题 (1)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各种物质转运形式。 (2)什么是动作电位?试述其产生机制。 (3)什么是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机制。 (4)试述Na+-K+泵的作用及生理意义。 (5)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不同。 (6)什么是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试述其过程。 (7)简述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并比较有髓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差别。 第三章 运动系统(2学时) 教学重点:认识骨的形态结构与性质,全身主要骨和骨连结。 教学难点:直立姿势对骨骼形成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骨的形态结构和理化特性;明确骨连结。关节的构造和运动;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 及结构特点;重点掌握人体脊柱、胸廓、颅骨、骨盆和足弓的结构特点;了解肌肉的形态、构造和分类,主要肌肉的起止点、配布及 其作用。 第一节 骨和骨连接总论 1. 骨 2. 骨连结
之骨及 第三节 路肌 肌的在德布和作用 肌的辅助装置 第四章血液(2学时) 教学重点 本内生定的生理意义李提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的正常值:了 为环境写自稳 红细胞凝集反 分及其机能 第四节机 小 血机能 第五节 的白溶解 抗凝 第六行 血第与输 本章习题要 细名 重沉、血案修透压、血型 (3)AB0血型的分型依据是什么?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如何? 第五章循环系统(6学时) 教学:心气能血管的结控特高全身动,的分布规律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和心肌的生理特性。 循环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系的结构和分布 3.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四节 血管生理
1. 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连结起来,称骨连结。 第二节 骨和骨连接各论 1. 颅骨及其连接 2. 躯干骨及其连结 3. 四肢骨及其连结 第三节 骨骼肌 1. 肌的形态和构造 2. 肌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3. 肌的辅助装置 4. 骨骼肌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关节 2. 问答题 (1)颅骨可区分为哪两部分?各部由哪些骨组成? (2)髋骨由哪几部分构成?跗骨包括哪几块? (3)躯干有哪些主要骨性标志? (4)骨由哪几部分构成? (5)说明关节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血 液 (2学时) 教学重点:内环境与自稳态的概念、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掌握内环境与自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掌握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的正常值;了解 红细胞凝集反应,ABO血型系统;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其原理。 第一节 血浆 1. 体液、内环境与自稳态 2. 血液的一般特性与基本组成 3. 血液的主要机能 4. 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机能 5. 血浆渗透压 6. 血浆的酸碱度 第二节 血细胞 1. 红细胞 2. 白细胞 3. 血小板 第四节 机体的造血机能 1. 造血器官 2. 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第五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1. 血液凝固 2. 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 第六节 血量、血型和输血 1. 血量 2. 血型与输血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 血细胞比容、血沉、血浆渗透压、血型 2. 问答题 (1)何谓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各如何? (2)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如何? (3)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什么?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如何? 第五章 循环系统(6学时) 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与机能、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分布规律;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和心肌的生理特性。 教学难点: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教学要求:要求明确循环系统的组成与机能;掌握心脏的结构与机能、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分布规律;掌握心 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和心肌的生理特性;血管的生理。了解淋巴的形成、淋巴系统的组成以及微循环的血流特点。 第一节 概述 1. 循环系统的组成: 2. 血液循环的组成和功能: 3. 淋巴循环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 1. 心脏 2. 血管 3. 淋巴系的结构和分布 第三节 心脏生理 1.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3. 心脏的泵血功能 4. 心电图 第四节 血管生理
4微循环 五组路活动的清市 神 官循环 心动 试心射血与充的过程 特延及其形成的权制 化学感受器和压力 和功能 8号特桂与骨肌相比有何差异 第六章呼吸系统(4学时 相互联系的环节:膝道气、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木原。 构特点 器官的结构 呼吸道 膜、胸膜腔和纵蹈 第三 气的动力 换的机制 气 第五节呼吸 是货餐释经牛对屏技运动的调行 本章习题要点 ”版密程精气量、肺泡通气量、运V直流比值、氧离由线、血氧跑和度、防牵来反射 意义? (4)说明肺牵张反射与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第七章消化系统(3学时) 部位整要膏养璃货篇惑皱。般结构:清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酒化器官的结构及功能:食物的酒化方式与过留,音营养物质吸收的 ,以及肝和胰等消化腺的结构特点和机能:明确食物在消化管内 第三节
1.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2. 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3. 静脉血压与血流 4. 微循环 5. 组织液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 神经调节 2. 体液调节 第六节 器官循环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 心动周期、心音、心输出量、期前收缩、代偿间歇、血压、有效滤过压 2. 问答题 (1)试述心脏射血与充盈的过程。 (2)试述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机制。 (3)试述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特点和意义。 (4)简述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是什么? (5)简述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的部位和功能。 (6)心传导系包括哪些结构? (7)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差异? 第六章 呼吸系统(4学时) 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的结构特点;呼吸的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维持。 教学要求:要求明确呼吸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的结构特点;重点掌握肺泡壁、肺泡隔的结构特点; 掌握呼吸的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原理;了解呼吸节律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 1. 呼吸道 2. 肺 3. 胸膜、胸膜腔和纵隔 第三节 肺通气 1. 肺通气的动力 2. 肺通气的阻力 3. 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4. 人工呼吸: 第四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1. 气体交换的机制 2. 气体交换的过程 3.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4. 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2.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3.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4. 高级神经中枢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 顺应性、潮气量、肺泡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氧离曲线、血氧饱和度、肺牵张反射 2. 简答题 (1)何谓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及生理意义是什么? (2)何谓氧离曲线?试分析氧离曲线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3)试述动脉血Pco2升高,Po2 降低对呼吸的影响。 (4)说明肺牵张反射与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第七章 消化系统(3学时) 教学重点: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器官的结构及功能;食物的消化方式与过程;营养物质吸收的 部位及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学难点:营养物质吸收的机制和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明确消化、吸收的概念;掌握消化道各部分,以及肝和胰等消化腺的结构特点和机能;明确食物在消化管内 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了解神经和体液因素对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运动的调节。 第一节 概述 1. 消化系统的组成 2.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第二节 消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 1. 消化管各段的解剖 2. 消化管的纤维结构 3. 消化腺的形态与结构 第三节 消化
第五 名霜舒张、月肠颜素、机械酒化、化学性酒化 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 男资问吸收的:吸收途径如何? 第八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2学时) 会·装织型和基础代诺的概念:影能量代猫的主要四表:人体的产格和放热过B 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了解保持体温恒定的机制。 的来与去路 代谢的因素 基础代谢 音 基础代 词解 R)、食物卡价(热价)、氧热价、呼吸商RQ 一8普牌有床意双一 第九章泌尿系统(5学时) 排的服念, 尿系 的组 电男温领系生的电和所棉技:及生皮 过程 生成的因素。 肾的的格和结的 第三 第四节 第五 本浪调 及的形 2- 高渗中的作用 菲温名解滤过。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糖、球管平衡 )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 脏泌尿生理功能有何影响。 第十章感觉器官(2学时) 赘学是盒:思的烫光奶熊视州的晓光极能两亮紧实的能号赢斋死化冲窗的倍星度表不法
1. 机械消化 2. 化学性消化 第五节 吸收 1. 吸收的部位 2. 吸收的机制 3. 吸收途径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 吸收、容受性舒张、胃肠激素、机械消化、化学性消化 2. 问答题: (1)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 (2)简述食物引起胃液分泌调节。 (3)三大营养物在消化道内是如何吸收的?吸收途径如何? 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2学时) 教学重点: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了解保持体温恒定的机制。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 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2. 能量代谢的测定 3.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4. 基础代谢 第二节 体温调节 1. 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 2. 产热和散热过程 3. 体温调节 4. 体温调节障碍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 基础代谢率(BMR)、食物卡价(热价)、氧热价、呼吸商(RQ) 2. 问答题 (1)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何谓基础状态?基础代谢率(BMR)的测定有何临床意义? (3)说出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及其散热方式? 第九章 泌尿系统(5学时) 教学重点:排泄的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肾的构造、尿的生成。 教学难点: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尿浓缩和稀释的机制。 教学要求:要求了解排泄的概念和排泄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意义;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的血液循环特点;尿生成的 过程、机制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肾的结构 1. 肾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2. 肾的组织结构 3. 肾的血液循环及其特点 第三节 尿液及尿的生成 1. 尿液 2. 尿的生成过程 第四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1. 自身调节: 2. N-体液调节 第五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1.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 2. 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3. 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 4. 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及排尿反射 5. 排尿反射 本章习题要点: 1. 名词解释 排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糖阈、球管平衡 2. 问答题 (1)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对肾脏泌尿生理功能有何影响。 (3)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4)请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说明负反馈机制 第十章 感觉器官(2学时) 教学重点:眼的折光机能、视网膜的感光机能,以及声波在耳内的传导与感受,听冲动的传导。 教学难点:①感受器的编码作用;②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和视网膜的光化学;③声音强度表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