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门头沟区九年级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在答题纸上,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收回 、基础·运用(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一(2)题。(共4分)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书写体式,不同的书写体 式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多以“真(楷书)、草、隶、篆”概述不同的书写体式。下 面是四幅书法作品: 0茂正華尿茂正莘凤 )孳晕。瓮 (1)为上面四幅书法作品的书写体式,填写对应的赏析内容。(2分) A.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B.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C.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D.篆书因形立意,笔画圆转 答:① (2)即将初三毕业的你,有一位同窗好友,请依据他(她)的性格特点(下面四项备 选),从以上四幅作品中选择一幅,作为毕业的礼物送给他(她)。(2分) A.潇洒浪漫 B.方正刚直 C.雅致严谨 D.端庄娴雅 答:你选择的书法作品是第_幅,因为你朋友的特点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一(2)题。(共4分) 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儿童的艺术 熏陶 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及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 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_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
2016 年门头沟区九年级一模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收回。 一、基础·运用(共 27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 4 分)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书写体式,不同的书写体 式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多以“真(楷书)、草、隶、篆”概述不同的书写体式。下 面是四幅书法作品: ① ② ③ ④ (1)为上面四幅书法作品的书写体式,填写对应的赏析内容。(2 分) A.楷书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B.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C.隶书 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D.篆书 因形立意,笔画圆转 答:① ② ③ ④ (2)即将初三毕业的你,有一位同窗好友,请依据他(她)的性格特点(下面四项备 选),从以上四幅作品中选择一幅,作为毕业的礼物送给他(她)。(2 分) A.潇洒浪漫 B.方正刚直 C.雅致严谨 D.端庄娴雅 答:你选择的书法作品是第 幅,因为你朋友的特点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 4 分) 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儿童的艺术 熏陶。 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及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 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_____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
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杨振宁将只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 优秀的木匠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称职( cheng) 及”字的笔顺,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最后写捺。 B.称职(chen) 及”字的笔顺,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 C.称职( cheng)“及”字的笔顺,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 D.称职(chen “及”字的笔顺,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最后写捺。 (2)根据语意,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即便②但是③否则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 3.阅读下面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文字,结合语境在①②两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 正确的一项是(2分)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_①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 让我拿去吧。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 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A.①省略号②破折号 B.①破折号②省略号 C.①问号②破折号 D.①省略号②省略号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填空。(2分) 汉语中一种颜色,有时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例如黑色,有时用“鸟”表示 成语有“乌云密布”,用“乌”强调了光线的暗:有时用“墨”表示,诗句有“黑云 翻墨未遮山”,用“墨”强调云的层次感:有时用“皂”表示,俗语有“不分青红皂 白”,用“皂”表示最基本的黑白是非都分不清,强调了人非常糊涂 答:,生活中你喜欢的颜色是①,这种颜色可以用②替换,请写出一个 带有这种颜色的词语或诗句或俗语③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一(2)题。(共4分)
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____,杨振宁将只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 优秀的木匠。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称.职(chènɡ) “及”字的笔顺,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最后写捺。 B. 称.职(chèn) “及”字的笔顺,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 C. 称.职(chènɡ) “及”字的笔顺,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 D. 称.职(chèn) “及”字的笔顺,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最后写捺。 (2)根据语意,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① 即便 ② 但是 ③ 否则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3. 阅读下面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文字,结合语境在①②两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 正确的一项是(2 分)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 ① 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 让我拿去吧。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② ”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 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A. ①省略号 ②破折号 B. ①破折号 ② 省略号 C. ①问号 ②破折号 D. ①省略号 ② 省略号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填空。(2 分) 汉语中一种颜色,有时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例如黑色,有时用“乌”表示, 成语有 “乌云密布”,用“乌”强调了光线的暗;有时用“墨”表示,诗句有 “黑云 翻墨未遮山”,用“墨”强调云的层次感;有时用“皂”表示,俗语有 “不分青红皂 白”,用“皂”表示最基本的黑白是非都分不清,强调了人非常糊涂。 答:生活中你喜欢的颜色是 ① ,这种颜色可以用 ② 替换,请写出一个 带有这种颜色的词语或诗句或俗语 ③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 4 分)
姓”代表个体所属族群的血统源流,“名”则是个人的标号,用姓和名结合, 就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在传统文化中,直呼对方的名,尤其是对长辈,是 不尊重的行为。因此“字”是成年之后,供平辈或属下称呼之用,以表尊重。古人取 字的含义与名是有联系的。“号”是在名与字之外自取的较正式的别名,内容多是表 达个人的志趣、品味。因此,古代文人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号来命名自己的文集 有的还用自己的官名、籍贯名来命名自己的文集;而用“谥号”给文集命名就不是古 代文人自己能做的事了,因为谥号是古人死后,其他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 号 (1)依据所给上联内容,补写下联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醉翁亭上醉翁乐,百姓安居乐业:易安居里易安,民众 A.①伤②流离失所B.①悲②背井离乡 C.①伤②卖儿卖女D.①悲②国破家亡 (2)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家,解释他的文集命名的特点(2分) A.李白《李太白集》B.柳宗元《柳河东集》 C.范仲淹《范文正公集》D.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答:你选择的作家是①,他的文集是用②命名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共5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传统的节日,以丰富的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滋养 着我们的心灵。例如你读到了“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一联诗,你 定想到了春节,想到了辞旧迎新,想到了放鞭炮,贴春联……每到此时,无论身在 何处,都要回家团圆。 读了以上文字,你想到的一联诗句是①,②(填写古诗词) 与③_(节日)相关,其中的民俗活动有④,其文化内涵是⑤ 7.默写(共6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2分) (2)《陋室铭》中,运用类比和用典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要向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学习 的语句 (2分) (3)“雁”是古诗文中经常用来表达作者某种情感的一个意象,如范仲淹的《渔家 傲》中,“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写出了飞向衡阳的大雁丝毫不留恋塞下,烘 托出作者一种悲凉的心情。请写出古诗文中带“雁”的一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
“姓”代表个体所属族群的血统源流,“名”则是个人的标号,用姓和名结合, 就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在传统文化中,直呼对方的名,尤其是对长辈,是 不尊重的行为。因此“字”是成年之后,供平辈或属下称呼之用,以表尊重。古人取 字的含义与名是有联系的。“号”是在名与字之外自取的较正式的别名,内容多是表 达个人的志趣、品味。因此,古代文人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号来命名自己的文集; 有的还用自己的官名、籍贯名来命名自己的文集;而用“谥号”给文集命名就不是古 代文人自己能做的事了,因为谥号是古人死后,其他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 号。 (1)依据所给上联内容,补写下联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醉翁亭上醉翁乐,百姓安居乐业;易安居里易安____,民众________。 A. ①伤 ②流离失所 B. ①悲 ②背井离乡 C. ①伤 ②卖儿卖女 D. ①悲 ②国破家亡 (2)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家,解释他的文集命名的特点(2 分) A. 李 白《李太白集》 B. 柳宗元 《柳河东集》 C.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D. 辛弃疾 《稼轩长短句》 答:你选择的作家是 ① , 他的文集是用 ② 命名的。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共 5 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传统的节日,以丰富的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滋养 着我们的心灵。例如你读到了“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一联诗,你 一定想到了春节,想到了辞旧迎新,想到了放鞭炮,贴春联……每到此时,无论身在 何处,都要回家团圆。 读了以上文字,你想到的一联诗句是 ① , ② (填写古诗词)。 与 ③ (节日)相关,其中的民俗活动有 ④ ,其文化内涵是 ⑤ 。 7. 默写(共 6 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2 分) (2)《陋室铭》中,运用类比和用典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要向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学习 的语句 , 。(2 分) (3) “雁”是古诗文中经常用来表达作者某种情感的一个意象,如范仲淹的《渔家 傲》中,“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写出了飞向衡阳的大雁丝毫不留恋塞下,烘 托出作者一种悲凉的心情。请写出古诗文中带“雁”的一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2分) 答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8-10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 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 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 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 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八面玲珑原指屋 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 (2)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 是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2)心窃乐之。 翻译: 10.【甲】【乙】两文作者都借助山水表达了自己的乐趣,【甲】文中作者乐 在 ,【乙】文中作者乐在 。(2分) 三、名著阅读(共8分)
样的情感。(2 分) 答: 。 二、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 8-10 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 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 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 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 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 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八面玲珑原指屋 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8.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 (2)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 是: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2)心窃乐之。 翻译: 1 0 . 【甲】【乙】 两文作者都借助 山水表达了自己 的乐趣,【甲】 文中作者乐 在 ,【乙】文中作者乐在 。(2 分) 三、名著阅读(共 8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能够在荒岛上生存28 年多。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请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概括,并用小说中的一个故 事情节来说明。 12.下面的“四则”内容是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对于“孝”的论述。选择其中 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孝”的认识。(4分)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 礼,祭之以礼。”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 为孝乎?”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13-15题。(共8分 【材料一】 2016年4月9日,即农历三月初三,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市新郑黄帝故 里景区隆重举行 地处中华腹地河南 省的郑州,是中华人文始 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北临 西依 郑州 ,东南接 嵩山 黄淮平原 新郑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 分) 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能够在荒岛上生存 28 年多。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请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概括,并用小说中的一个故 事情节来说明。 答: 12. 下面的“四则”内容是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对于“孝”的论述。选择其中一 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孝”的认识。(4 分)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 礼,祭之以礼。”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 为孝乎?”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 27 分) (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 13—15 题。(共 8 分) 【材料一】 2016 年 4 月 9 日,即农历三月初三,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市新郑黄帝故 里景区隆重举行。 地处中华腹地河南 省的郑州,是中华人文始 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北临 ① ,西依 ② ,东南接 新郑 郑州 黄 河 嵩山 黄 淮 平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