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2019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9年4月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1.本试卷共十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事情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是赚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基础·运用(共15分) 为増进学生对京津两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学校组织了以“京津传统文化寻踪”为主题的 系列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参观故宫博物院后,同学们了解到:悬挂在故宫神武门上的巨型匾额“故宫博物院”的书 写者是话剧(屈原)的作者 。(1分 2.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子号门楣上古色古香的名人题匾既是精美的书法作品,又展现 了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学生拍下来的老字号牌匾,对牌匾中的字体理解正确的 项是(2分)。 弃古,大楼 牌匾1通古斋 牌匾2大观楼 A.“牌匾1”中的“繡”具有隶书书体特点,圆中有方,古朴雅致 B.“牌匾2”中的“”具有草书书体特点,字形方正,端庄稳重。 C.“牌匾1”中的-具有篆书书体特点,圆中有方,古朴雅致。 D.“牌匾2”中的“”具有楷书书体特点,字形方正,端庄稳重。 3.同学们在号称“北京民间艺术摇篮”的城南天桥,欣赏了“天桥八大怪”的塑像。阅读下 面一段相关的文字介绍,完成(1)(2)题。(共4分 天桥把大怪中外号“穷不怕”的朱绍文,能用白沙写成一丈二尺的双沟大字,颇有形象, 如“一笔虎”“一笔付”“一笔寿”等大字。大字下往往还有小字,许多字组在一起,就成为 首诗或对子。他经常撒的是一①回文联,既可顺读又可倒读。对联为“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字翰林书。”巧妙而②。“白沙撒字”这种新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大家都
1 通州区 2019 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9 年 4 月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十页,共五道大题,25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事情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是赚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15 分) 为增进学生对京津两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学校组织了以“京津传统文化寻踪”为主题的 系列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 1-5 题。 1.参观故宫博物院后,同学们了解到:悬挂在故宫神武门上的巨型匾额“故宫博物院”的书 写者是话剧(屈原)的作者 。(1 分) 2.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子号门楣上古色古香的名人题匾既是精美的书法作品,又展现 了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学生拍下来的老字号牌匾,对牌匾中的字体理解正确的一 项是(2 分)。 牌匾 1 通古斋 牌匾 2 大观楼 A.“牌匾 1”中的“ ”具有隶书书体特点,圆中有方,古朴雅致。 B.“牌匾 2”中的“ ”具有草书书体特点,字形方正,端庄稳重。 C.“牌匾 1”中的“ ”具有篆书书体特点,圆中有方,古朴雅致。 D.“牌匾 2”中的“ ”具有楷书书体特点,字形方正,端庄稳重。 3.同学们在号称“北京民间艺术摇篮”的城南天桥,欣赏了“天桥八大怪”的塑像。阅读下 面一段相关的文字介绍,完成(1)(2)题。(共 4 分) 天桥把大怪中外号“穷不怕”的朱绍文,能用白沙写成一丈二尺的双沟大字,颇有形象, 如“一笔虎”“一笔付”“一笔寿”等大字。大字下往往还有小字,许多字组在一起,就成为 一首诗或对子。他经常撒.的是一 ① 回文联,既可顺读又可倒读。对联为“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字翰林书。”巧妙而 ② 。“白沙撒字”这种新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大家都
愿意看 (1)对文段中划线字笔画作出判断和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虎”字的第二笔是竖 撒(sa) B.“虎”字的第五笔是横 撒(sa) C.“虎”字的第二笔是横 撒(sa) D.“虎”字的第五笔是竖弯钩撒(sa)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副②饶有风趣B.①幅②饶有风趣 C.①副②兴趣盎然D.①幅②兴趣盎然, 4.同学们参观天津“泥人张”故居之前,收集的一些相关文字。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 (2)题。 “泥人张”彩塑创造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甲】舞台戏剧 或直接取材于《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述塑作品个个惟妙惟肖, 不仅神似,而且形似,达到形神兼具的境地。“泥人张”所捏的泥人栩栩如生、不燥不裂的 重要原因是: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乙】所捏的泥人反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审美特 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1)结合语境对【甲】【乙】两处所填标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逗号【乙】分号 B.【甲】顿号【乙】分号 C.【甲】顿号【乙】句号 D.【甲】逗号 【乙】句号 (2)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5.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总结会,依据要求完成(1)(2)题。(2 分) (1)总结会要求同学们在抒发感受时运用修辞手法。下面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的这些“老字号”如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依然稳稳的站在京津的土地上 B.民间艺术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斑斓,妙趣横生 C.杨柳青年画如一面神奇的镜子,生动地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D.“泥人张”所塑泥人形象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2)活动小组设置了“京津文化寻踪”公众号,要求以简洁的语言为该公众号写宣传语。 请你依据下面材料,补写下句。(2分) 天津卫的杨柳青年画有灵气,家家户户人人善画。老辈起稿,男人刻版,妇女染脸,孩 童填色,世代相传,高手如林。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新画稿冒出来。卖来卖去总会有一张 鼓”出来。杨柳青说的这个“鼓”就是“活”一一谁看谁说喜欢,谁看谁想买,争着抢着 买,这张画像着了魔法,不管有多少,都能一股脑儿的被抢光
2 愿意看。 (1)对文段中划线字笔画作出判断和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虎”字的第二笔是竖 撒(sā) B.“虎”字的第五笔是横 撒(sǎ) C.“虎”字的第二笔是横 撒(sā) D.“虎”字的第五笔是竖弯钩 撒(sǎ)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①副 ②饶有风趣 B.①幅 ②饶有风趣 C.①副 ②兴趣盎然 D.①幅 ②兴趣盎然, 4.同学们参观天津“泥人张”故居之前,收集的一些相关文字。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 (2)题。 “泥人张”彩塑创造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甲】舞台戏剧, 或直接取材于《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述塑作品个个惟妙惟肖, 不仅神似,而且形似,达到形神兼具的境地。“泥人张”所捏的泥人栩栩如生、不燥不裂的 重要原因是: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乙】所捏的泥人反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审美特 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1)结合语境对【甲】【乙】两处所填标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甲】逗号 【乙】分号 B.【甲】顿号 【乙】分号 C.【甲】顿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句号 (2)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 分) 修改: 5.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总结会,依据要求完成(1)(2)题。(2 分) (1)总结会要求同学们在抒发感受时运用修辞手法。下面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 分) A.北京的这些“老字号”如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依然稳稳的站在京津的土地上。 B.民间艺术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斑斓,妙趣横生。 C.杨柳青年画如一面神奇的镜子,生动地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D.“泥人张”所塑泥人形象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2)活动小组设置了“京津文化寻踪”公众号,要求以简洁的语言为该公众号写宣传语。 请你依据下面材料,补写下句。(2 分) 天津卫的杨柳青年画有灵气,家家户户人人善画。老辈起稿,男人刻版,妇女染脸,孩 童填色,世代相传,高手如林。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新画稿冒出来。卖来卖去总会有一张 “鼓”出来。杨柳青说的这个“鼓”就是“活”——谁看谁说喜欢,谁看谁想买,争着抢着 买,这张画像着了魔法,不管有多少,都能一股脑儿的被抢光
宣传语。家家户户人人沙画, 二、古诗词。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4分) 6.黄鹤一去不复返 晴川历历汉情树黄鹤 楼 (崔顥《黄鹤楼》)(2分) 7.上下天光, 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 (二)阅读《游山西村》,完成8-10题。(共6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游山西村》描绘了农村的美好风光与风俗人情,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1分) 9.结合诗句内容,所以说画线诗句是如何借助景物表达诗人情感变化的。(3分) 答 10、“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和借“柳”的柔美表现诗人赏春的愉悦心情 或因“柳”的谐音为“留”,用柳枝表达送别的不舍与忧伤;或借“柳丝”绵长,表达思念 之长……下列诗句中,与“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柳”表现出诗人心境相近的一项是(2 分)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焕之《凉州辞》) D.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三)阅读《核舟记》,完成11-13题(共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乙】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眷底衣褶中。佛卬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 数也
3 宣传语。家家户户人人沙画, 。 二、古诗词。阅读(共 18 分) (一)默写。(共 4 分) 6.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 , 。 晴 川 历 历 汉 情 树 黄 鹤 楼, 。(崔顥《黄鹤楼》)(2 分) 7.上下天光, 。沙鸥翔集, 。( 范仲淹《岳阳楼记》)(2 分) (二)阅读《游山西村》,完成 8-10 题。(共 6 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游山西村》描绘了农村的美好风光与风俗人情,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1 分) 9.结合诗句内容,所以说画线诗句是如何借助景物表达诗人情感变化的。(3 分) 答: 10、“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和借“柳”的柔美表现诗人赏春的愉悦心情; 或因“柳”的谐音为“留”,用柳枝表达送别的不舍与忧伤;或借“柳丝”绵长,表达思念 之长……下列诗句中,与“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柳”表现出诗人心境相近的一项是(2 分) A.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焕之《凉州辞》) D.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三)阅读《核舟记》,完成 11-13 题(共 8 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乙】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 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 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 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 亦灵怪矣哉! 1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罔不因势/因地制宜尝贻余核/卧薪尝胆 B.曾不盈寸/热泪盈眶两膝相比/比邻而居 C.苏黄不属/桑竹之属水波不兴/百废俱兴 D.矫首昂视/矫正错误修狭为之/修缮一新 1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 理解:王叔远能在一寸长的木头上,就着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的形状,刻出 各种生动的样子。这样的记忆令人惊叹 【乙】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理解:通过写苏东坡与黄鲁直坐在一起的情态,尤其是写隐藏在手卷下方衣褶子里紧靠 的两膝,突出了两人非常亲密的友谊 【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 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理解:总得算来,核舟上雕刻五个人,八扇窗,楫、炉等事物,是为了突出说明王叔远 擅长雕刻的事物很多。 13.中国民间艺人技艺髙超精湛。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一说王叔 远,黄履庄、乐工的精湛技艺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一】 黄子履庄,少聪颖,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 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 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链接材料二】 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短钉°满案,一人挽篷 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 好事者竞趋焉
4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 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 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 亦灵怪矣哉!。 1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 罔不因.势/因.地制宜 尝.贻余核/卧薪尝.胆 B. 曾不盈.寸/热泪盈.眶 两膝相比./比.邻而居 C. 苏黄不属./桑竹之属. 水波不兴./百废俱兴. D. 矫.首昂视/矫.正错误 修.狭为之/修.缮一新 1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 理解:王叔远能在一寸长的木头上,就着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的形状,刻出 各种生动的样子。这样的记忆令人惊叹。 【乙】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理解:通过写苏东坡与黄鲁直坐在一起的情态,尤其是写隐藏在手卷下方衣褶子里紧靠 的两膝,突出了两人非常亲密的友谊。 【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 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理解:总得算来,核舟上雕刻五个人,八扇窗,楫、炉等事物,是为了突出说明王叔远 擅长雕刻的事物很多。 13.中国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精湛。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一说王叔 远,黄履庄、乐工的精湛技艺是如何体现的。(4 分) 【链接材料一】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 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 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②机:机关。 【链接材料二】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钉②满案,一人挽篷 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置之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③。一舟必需白金一两, 好事者竞趋焉
(节选自《刻木巧匠》) 注:①壶觞:酒器②饭钉( dou ding):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i):斜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 名著,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0字左右)(5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7题。(共7分)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故宫文创产品数量超过1万种,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文 创产品,凭借精良的设计,大开的“脑洞”,称为文创界的“网红”。“奉旨旅行”行李牌、 迷你故宫小猫猫”摆件等萌系路线产品使得600岁的故宫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变得年轻 当然文创产品的最终目的是要“传播故宫的文化”,富于趣味性的卖萌类产品只是一部分。 故宫博物院深入解读文物藏品内涵,选取特色最为鲜明,兼具文化、艺术与情感价值的文物 元素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体现出厚重的文化意蕴。如“太和殿脊兽跳棋”将文化元素完美融 入游戏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宫文创还强调创意性及功能性。让几百年的故宫文化与现 代人的生活对接。通过“用”让普通人真实感受故宫文化气息。如刚刚推出的“2019年故 宫满汉全席日历”,以满汉全席的菜品、佳器、掌故展开一年的舌尖之旅,完美地集宫廷、 饮食、民俗文化与日常应用于一体。故宫博物院还注重以科技手段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产品的 形式和内容,提高起科技含量。故宫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依托自身的品 牌影响力,让文物维护拥有越来越旺盛的商业生命力,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5 (节选自《刻木巧匠》) 注:①壶觞:酒器 ②饾钉(dòu dīng):供陈设的食品。③欹(qī):斜 答: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 名著,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0 字左右)(5 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17 题。(共 7 分)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8 年底,故宫文创产品数量超过 1 万种,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文 创产品,凭借精良的设计,大开的“脑洞”,称为文创界的“网红”。“奉旨旅行”行李牌、 “迷你故宫小猫猫”摆件等萌系路线产品使得 600 岁的故宫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变得年轻。 当然文创产品的最终目的是要“传播故宫的文化”,富于趣味性的卖萌类产品只是一部分。 故宫博物院深入解读文物藏品内涵,选取特色最为鲜明,兼具文化、艺术与情感价值的文物 元素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体现出厚重的文化意蕴。如“太和殿脊兽跳棋”将文化元素完美融 入游戏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宫文创还强调创意性及功能性。让几百年的故宫文化与现 代人的生活对接。通过“用”让普通人真实感受故宫文化气息。如刚刚推出的“2019 年故 宫满汉全席日历”,以满汉全席的菜品、佳器、掌故展开一年的舌尖之旅,完美地集宫廷、 饮食、民俗文化与日常应用于一体。故宫博物院还注重以科技手段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产品的 形式和内容,提高起科技含量。故宫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依托自身的品 牌影响力,让文物维护拥有越来越旺盛的商业生命力,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