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2010—2011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选择题。(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睿智(rui)分外(fen)旁鹜(w) 扣人心弦(xuin) B.忐忑(te)繁衍(yan)刹那(sh)万籁俱寂(lai) C.伫立(zhu)胆怯(qie)拮据(j) 谆谆教诲(hui) D.煞白(sh)发窘(jing)商酌(zhu6)刚正不阿(e)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断章取义的做法,不仅不能完整地反映别人的观点,甚至会造成对别人观点的严 重歪曲 B.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应做到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 C.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都有一种屏敝机制,即自动屏敝一些不愉快的回忆,保 留一些好的回忆 D.她妖娆的舞姿把人们带向了一个遥远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时代。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文采(色彩;才华)无精打采(精神;神色) B.赋闲(没事情做)闲情逸致(清闲,闲暇) C.严厉(严肃,猛烈)再接再厉(奋勉) D.相宜(合适)因地制宜(合适) 4.下列句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充分表现出设计者真是巧妙绝伦。 B.她的强聒不舍使大伙都很反感,最后只好用手堵住耳朵,公开表示厌烦 C.这孩子确有绘画天赋,但玉不琢,不成器,还得要内行指导,从基本功练起 D.磨刀不误砍柴工,考试之前要多补充睡眠,不要一味熬夜复习 5.在下文横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纳米热"遍及全球。』,纳米科技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现在,以纳 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已达近100个。』。虽然我国在纳米科技领域已取得 些出色成绩,但在这方面水平与美、日、欧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中国科学家充 满使命感和紧迫感 ①环球同此凉热 ②这当然也包括中国③但形势不容乐观 ④纳米热中也有冷思考 ⑤面对未来 ⑥针对这种情况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下面请你说一说《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顿号多用) C.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水浒》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应该用逗号)
1 顺义区 2010—2011 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 1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睿.智(ruì) 分.外(fèn) 旁骛.(wù) 扣人心弦.(xuán) B.忐忑.(tè) 繁衍.(yǎn) 刹.那(shà) 万籁.俱寂(lài) C.伫.立(zhù) 胆怯.(qiè) 拮据.(jū) 谆谆教诲.(huǐ) D.煞.白(shà) 发窘.(jiǒnɡ) 商酌.(zhuó) 刚正不阿.(ē)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断章取义的做法,不仅不能完整地反映别人的观点,甚至会造成对别人观点的严 重歪曲。 B.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都应做到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 C.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都有一种屏敝机制,即自动屏敝一些不愉快的回忆,保 留一些好的回忆。 D.她妖娆的舞姿把人们带向了一个遥远的未来,一个美好的时代。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文采.(色彩;才华) 无精打采.(精神;神色) B.赋闲.(没事情做) 闲.情逸致(清闲,闲暇) C.严厉.(严肃,猛烈) 再接再厉.(奋勉) D.相宜.(合适) 因地制宜.(合适) 4.下列句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充分表现出设计者真是巧妙绝伦。 B.她的强聒不舍使大伙都很反感,最后只好用手堵住耳朵,公开表示厌烦。 C.这孩子确有绘画天赋,但玉不琢,不成器,还得要内行指导,从基本功练起。 D.磨刀不误砍柴工,考试之前要多补充睡眠,不要一味熬夜复习。 5.在下文横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时间,"纳米热"遍及全球。____,纳米科技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现在,以纳 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公司已达近 100 个。____。虽然我国在纳米科技领域已取得一 些出色成绩,但在这方面水平与美、日、欧相比,差距还是很大。____,中国科学家充 满使命感和紧迫感。 ①环球同此凉热 ②这当然也包括中国 ③但形势不容乐观 ④纳米热中也有冷思考 ⑤面对未来 ⑥针对这种情况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下面请你说一说《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京沪高速铁路预计 2010 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顿号多用) C.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水浒》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应该用逗号)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 理解:运用比喻,把芦苇比喻成涌动的绿色的浪潮,写出了芦苇荡的雄伟壮丽。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鲜艳美丽。 C.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 变幻。 理解:运用排比的手法,表现了安塞腰鼓舞姿中的力与美 D.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理解:运用反问的方法,强调了父母应该是孩子发泄苦闷时的倾听者 、填空(8分) 8.默写(5分) ①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_,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溯游从之 (《诗经蒹葭》)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才经受磨练的益处的句子: 9.名著阅读(3分) 《孟子》是家经典之一,书中对修身、治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孟子 善用比喻来讲道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用 来比喻治理 国家,表达了要施行仁政的观点。《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鱼和熊掌来比喻生命和道义, 二者不可得兼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作者的态度,那就是 三、综合性学习(6分) 2009年以后,“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概念正 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为了保护好地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我班准备组织 同学到距离学校30里地的公园郊游,借此次郊游向同学们宣传低碳生活理念。 10.请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什么是“低碳生活”。(2分) 【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 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 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 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 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以减少二氧化磯 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地生活。 【材料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使 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 刷,每天可减少邨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 2
2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 理解:运用比喻,把芦苇比喻成涌动的绿色的浪潮,写出了芦苇荡的雄伟壮丽。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鲜艳美丽。 C.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 变幻。 理解:运用排比的手法,表现了安塞腰鼓舞姿中的力与美。 D.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理解:运用反问的方法,强调了父母应该是孩子发泄苦闷时的倾听者。 二、填空(8 分) 8.默写(5 分) ①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② ,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溯游从之, 。 (《诗经 蒹葭》)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才经受磨练的益处的句子: , 。 9.名著阅读(3 分) 《孟子》是 家经典之一,书中对修身、治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孟子》 善用比喻来讲道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用 来比喻治理 国家,表达了要施行仁政的观点。《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鱼和熊掌来比喻生命和道义, 二者不可得兼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作者的态度,那就是 。 三、综合性学习(6 分) 2009 年以后,“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概念正 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为了保护好地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我班准备组织 同学到距离学校 30 里地的公园郊游,借此次郊游向同学们宣传低碳生活理念。 10.请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什么是“低碳生活”。(2 分) 【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 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 平面可能升高 1.9 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 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 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以减少二氧化碳 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地生活。 【材料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08 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 7 项小建议:使 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 48 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 刷,每天可减少 48 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 45 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
少将近⑩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 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 脑及显示器,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噴头,可把三分钟热 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答 11.出发前班主任向大家征集郊游时本班所用条幅的宣传语,你写的是 (2分) 12.如何在本次郊游中体现低碳理念,请你提两条建议。(2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下列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孰视之 ②今齐地方千里 ③时时而间进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15.邹忌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劝谏齐王纳谏的?(2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贾平凹的《泉》,回谷下列问题。(11分)
3 少将近 l000 克的碳排放量。去 8 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 l700 克的碳排 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 2300 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 脑及显示器,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可把三分钟热 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答: 11.出发前班主任向大家征集郊游时本班所用条幅的宣传语,你写的是: (2 分) 12.如何在本次郊游中体现低碳理念,请你提两条建议。(2 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8 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下列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①孰.视之 ②今齐地方.千里 ③时时而间.进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翻译: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15.邹忌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劝谏齐王纳谏的?(2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阅读贾平凹的《泉》,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泉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 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 很是伤感 ②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③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 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干,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 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 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_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夭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 歌曲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④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 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 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 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 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 一地沧桑的残酷,蕴藏着的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⑤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 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囻,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 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⑥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⑦“爸爸,树没有了 ⑧“没有了
4 泉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 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 很是伤感。 ②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③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 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 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 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 歌曲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④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 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 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 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 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 一地沧桑的残酷,蕴藏着的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⑤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 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 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⑥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⑦“爸爸,树没有了。” ⑧“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⑩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 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α“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 水在哪儿呢 σ3“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 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 影,一圈儿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 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a"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仅仅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干世界,竟有这么 多奇迹,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 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毎一根毎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 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 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沬吗?哦, 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0“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a“"能的。”我肯定地说。 我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 水声 16.家乡的老槐树时时牵动着作者的情思,仔细阅读文章,根据作者描写的内容,完成下列 表格。(2分)
5 ⑨ “爸爸也想槐树吗?” ⑩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 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11“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12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 水在哪儿呢? ○13“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 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 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 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14“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仅仅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 多奇迹,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 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15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 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 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 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16“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17“能的。”我肯定地说。 ○18我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 水声。 16.家乡的老槐树时时牵动着作者的情思,仔细阅读文章,根据作者描写的内容,完成下列 表格。(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