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 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溪父子因文学而知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溪。李溪 忙不迭地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 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可畏呀!”李 琪因此更加知名,考上了进士。天复初年,授任武功县尉,又任转运巡官,升任 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 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梁太祖接受禅让登基,征召李琪进入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梁太祖谋划天下, 李琪以学士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旨意很合皇帝心意, 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海内。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 奖赏好人,家中门下都很和谐。贞明、龙德年间,这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 顷性格谨慎细致,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的上奏答复,多按他的意志行 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遇上李琪授官吏职位,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 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状,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 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 唐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历任太常 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发大水,京城国库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 国的策略。李琪上书数千言。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立即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 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 珏阻止,便任崔协为宰相。李琪这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殿 直马延,虽然曾经弹劾过他,但言词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 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从这 以后,更受宰相猜忌,凡是上奏言事,无不受到排挤拦阻。 长兴年中,死于福善里家中,六十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题文】K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①韩元吉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②,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③,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④,似知人呜咽。 【注】①好事近:“近”与“令”、“引”、“慢”等均属词的一种调式。 ②凝碧:王维被安禄山所拘,曾赋《凝碧池》诗 ③梨园:唐明皇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 称梨园弟子。后泛指演剧的地方为梨园。 ④御沟:皇宫水沟。 8.词的上片运用典故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査浅层次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含蓄地表现出江山易主,无比伤痛的情感。这里化用安史 叛军强令梨园子弟奏乐典故,喻自己使金廷赴宴一事,抒写了自己在特定环境下 复杂心理活动 解析:理解典故的含义,结合诗歌主题分析其作用。答出“江山易主,无比伤痛 的,给2分;进行具体分析的,给3分
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使用。”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 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溪父子因文学而知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溪。李溪 忙不迭地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 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您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可畏呀!”李 琪因此更加知名,考上了进士。天复初年,授任武功县尉,又任转运巡官,升任 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 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梁太祖接受禅让登基,征召李琪进入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梁太祖谋划天下, 李琪以学士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旨意很合皇帝心意, 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海内。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 奖赏好人,家中门下都很和谐。贞明、龙德年间,这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 顷性格谨慎细致,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的上奏答复,多按他的意志行 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遇上李琪授官吏职位,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 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告状,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 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 唐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多次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历任太常 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发大水,京城国库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 国的策略。李琪上书数千言。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立即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 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 珏阻止,便任崔协为宰相。李琪这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殿 直马延,虽然曾经弹劾过他,但言词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 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从这 以后,更受宰相猜忌,凡是上奏言事,无不受到排挤拦阻。 长兴年中,死于福善里家中,六十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题文】K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① 韩元吉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②,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③,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④,似知人呜咽。 【注】①好事近:“近”与“令”、“引”、“慢”等均属词的一种调式。 ②凝碧:王维被安禄山所拘,曾赋《凝碧池》诗。 ③梨园:唐明皇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 称梨园弟子。后泛指演剧的地方为梨园。 ④御沟:皇宫水沟。 8.词的上片运用典故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5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浅层次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含蓄地表现出江山易主,无比伤痛的情感。这里化用安史 叛军强令梨园子弟奏乐典故,喻自己使金廷赴宴一事,抒写了自己在特定环境下 复杂心理活动。 解析:理解典故的含义,结合诗歌主题分析其作用。答出“江山易主,无比伤痛” 的,给 2 分;进行具体分析的,给 3 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解读关键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 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要注意诗句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 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解题步 骤是:解读诗句内涵一结合诗词内容分析一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 作用,或是蕴涵着怎样的理趣。 9.词的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 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胸中怀有的黍离之悲想要抒发而 又不能抒发的无限苦痛的情绪 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抒发心中的悲哀。词人赋予御沟流水以人的灵性,说它之 所以不流,乃是由于理解到词人内心蕴有无限痛苦,怕听到呜咽的水声会引起抽 ML 解析:抓住“御沟声断”“呜咽”二词去分析诗歌情感:明手法,结合诗句进行 分析 答出词人情绪的,给2分;答出手法的,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2分。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 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 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 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 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 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 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诗词鉴赏】 这是一篇抒发伤感情怀的词作,景物的描写均为情而设。 上阕写在汴京宫苑,听教坊奏乐。始句“凝碧旧池头”,不写汴京宫苑而书“凝 碧池头”,这是在用典。凝碧池,唐代洛阳禁苑中池名,据计有功《唐诗纪事》 载:安禄山叛逆唐王朝之后,曾大会凝碧池,逼使梨园弟子为他奏乐,众乐人思 念玄宗欷嘘泣下,其中有雷海清者,掷弃乐器、面向西方失声大恸,安禄山当即 下令,残酷无比地将雷海清肢解于试马殿上。诗人王维当时正被安禄山拘禁于菩 提寺,闻之,作诗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深宫里,凝 碧池头奏管弦”。词人韩元吉在这里用“凝碧旧池头”比拟金世宗赐宴处- 京宫苑,自有爱憎在其中。“一听管弦凄切”的“一”字,在此作语助词用,起 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意为:听着丝竹管一齐奏出凄凄切切的曲调。本来宴会所奏 之乐应该是“合乐且闲”春意融融的曲调,然而进入内心悲切的词人耳中却化为 凄惨悲切之音。“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两句是写:北宋遗留下来的不少 乐师正在吹拉弹奏,声声在耳,但他们禁不住数十年亡国生活的磨难,都已满头 华发皤然老矣。词人此时也早已过知天命之年,有极浓的老大迟暮的感慨。 下阕写满怀凄楚不敢直诉,只能借景抒发。“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是 说:汴京的杏花如若有情也应心向宋朝,不为金人开放,但却无处逃避春天带给 它的苦楚,也只得在迷茫的野烟里吐芳。此处“野烟”代指给中原带来灾难的异 族统治者——金邦君主;这个从上面所举王维的诗句“万户伤心生野烟”可以窥 知。“杏花”既指宋代梨园弟子今在金地者,亦可指自己原本应是泱泱大宋的臣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解读关键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 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要注意诗句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 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解题步 骤是:解读诗句内涵—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 作用,或是蕴涵着怎样的理趣。 9.词的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 D(鉴 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胸中怀有的黍离之悲想要抒发而 又不能抒发的无限苦痛的情绪。 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抒发心中的悲哀。词人赋予御沟流水以人的灵性,说它之 所以不流,乃是由于理解到词人内心蕴有无限痛苦,怕听到呜咽的水声会引起抽 泣。 解析:抓住“御沟声断”“呜咽”二词去分析诗歌情感;明手法,结合诗句进行 分析。 答出词人情绪的,给 2 分;答出手法的,给 2 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 2 分。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 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 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 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 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 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 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诗词鉴赏】 这是一篇抒发伤感情怀的词作,景物的描写均为情而设。 上阕写在汴京宫苑,听教坊奏乐。始句“凝碧旧池头”,不写汴京宫苑而书“凝 碧池头”,这是在用典。凝碧池,唐代洛阳禁苑中池名,据计有功《唐诗纪事》 载:安禄山叛逆唐王朝之后,曾大会凝碧池,逼使梨园弟子为他奏乐,众乐人思 念玄宗欷嘘泣下,其中有雷海清者,掷弃乐器、面向西方失声大恸,安禄山当即 下令,残酷无比地将雷海清肢解于试马殿上。诗人王维当时正被安禄山拘禁于菩 提寺,闻之,作诗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落叶深宫里,凝 碧池头奏管弦”。词人韩元吉在这里用“凝碧旧池头”比拟金世宗赐宴处──汴 京宫苑,自有爱憎在其中。“一听管弦凄切”的“一”字,在此作语助词用,起 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意为:听着丝竹管一齐奏出凄凄切切的曲调。本来宴会所奏 之乐应该是“合乐且闲”春意融融的曲调,然而进入内心悲切的词人耳中却化为 凄惨悲切之音。“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两句是写:北宋遗留下来的不少 乐师正在吹拉弹奏,声声在耳,但他们禁不住数十年亡国生活的磨难,都已满头 华发皤然老矣。词人此时也早已过知天命之年,有极浓的老大迟暮的感慨。 下阕写满怀凄楚不敢直诉,只能借景抒发。“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是 说:汴京的杏花如若有情也应心向宋朝,不为金人开放,但却无处逃避春天带给 它的苦楚,也只得在迷茫的野烟里吐芳。此处“野烟”代指给中原带来灾难的异 族统治者──金邦君主;这个从上面所举王维的诗句“万户伤心生野烟”可以窥 知。“杏花”既指宋代梨园弟子今在金地者,亦可指自己原本应是泱泱大宋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