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张玉群刘璇 、语言文字运用(15分,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有三处错误的一项是(B/C) A.踮(dian)起思忖(cun)肴馔( zhuan)颠簸(bo) 殍(piao)遍野 B.蓊(weng)郁水泵(beng)魁梧(w) 违拗(ao) 饿翘 (qiao)首以盼 C.奢侈(chi) 轮廓(kuo) 酾酒(shi) 田塍( cheng)汗 流浃(jia)背 D.倚(yi)托 嗥叫(ao) 鬼祟(sui) 抹煞 (sha) 余音袅袅(nido) 1、B\C(A.踮dian,簸b∂B.蓊weng,翘qiωo魁梧wC.侈chi,酾sh,浃 jiωD.嗥hao,煞sha)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两组相同的一项是(C) A.犄角/掎角之势 饮啜/缀点 玫瑰/瑰丽一栋/一幢 B.绰起/绰绰有余 缉拿/舟楫 藐视/悠邈蓦地/招 募 C.余暇/闻名遐迩 纤弱/拉纤 妥帖/字帖嬉游/嘻笑 D.寒暄/煊赫一时 撩起/潦草 违拗/执拗惊蛰/螫针 2、C余暇/闻名遐迩xia,嬉游/嘻笑ⅹi(B.藐视/悠邈 migo d.寒暄/煊赫一时 3、下列选项中都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铩羽而归 方兴末艾 含辛如苦 敷衍 B.按奈不住 怨天忧人 真知卓见 蛰居 C.枉自菲薄 出类拨萃 按步就班 皇悚 D.入不付出 苟延残喘 望洋心叹 震憾 3、C.妄自菲薄,出类拔萃,按部就班,惶悚(A.方兴未艾,含辛茹苦B.按捺不住, 怨天尤人,真知灼见D.入不敷出,望洋兴叹,震撼)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 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 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 B.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坚如磐石 白驹过隙 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4.D物换星移:景致改变,星辰移动。形容时序世事的变迁。时过境迁:时间 过去了,环境或情况也随之改变了。抱残守缺:(1)固守陈旧残缺的东西不放。 形容保守、不知改进。(2)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坚如磐石:形容 人立场、观点、主张等固定专一,毫不动摇。白驹过隙:看见白驹在缝隙前飞快
江苏省淮阴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张玉群 刘璇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选择题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有三处错误的一项是(B/ C) A.踮(diān)起 思忖(cǔn) 肴馔(zhuàn) 颠簸(bō) 饿 殍(piǎo)遍野 B.蓊(wēng)郁 水泵(bèng) 魁梧(wú) 违拗(ào) 翘 (qiǎo)首以盼 C.奢侈(chi) 轮廓(kuò) 酾酒(shì) 田塍(chéng) 汗 流浃(jiá)背 D.倚(yǐ)托 嗥叫(áo) 鬼祟(suì) 抹煞 (shà) 余音袅袅(niǎo) 1、B\C(A.踮 diǎn,簸 bǒB. 蓊 wěng,翘 qiáo 魁梧 wu C. 侈 chǐ, 酾 shī, 浃 jiāD. 嗥 háo,煞 shā)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两组相同的一项是(C ) A.犄角/掎角之势 饮啜/缀点 玫瑰/瑰丽 一栋/一幢 B.绰起/绰绰有余 缉拿/舟楫 藐视/悠邈 蓦地/招 募 C. 余暇/闻名遐迩 纤弱/拉纤 妥帖/字帖 嬉游/嘻笑 D. 寒暄/煊赫一时 撩起/潦草 违拗/执拗 惊蛰/螫针 2、C 余暇/闻名遐迩 xiá,嬉游/嘻笑 xī(B. 藐视/悠邈 miǎo D. 寒暄/煊赫一时 xuān) 3、下列选项中都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 A.铩羽而归 方兴末艾 含辛如苦 敷衍 B.按奈不住 怨天忧人 真知卓见 蛰居 C.枉自菲薄 出类拨萃 按步就班 皇悚 D.入不付出 苟延残喘 望洋心叹 震憾 3、C. 妄自菲薄,出类拔萃,按部就班,惶悚(A.方兴未艾,含辛茹苦 B.按捺不住, 怨天尤人,真知灼见 D. 入不敷出,望洋兴叹,震撼)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 用。及至_________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__________,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_________,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 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 B.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坚如磐石 白驹过隙 D.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4.D 物换星移:景致改变,星辰移动。形容时序世事的变迁。时过境迁:时间 过去了,环境或情况也随之改变了。抱残守缺:(1)固守陈旧残缺的东西不放。 形容保守、不知改进。(2)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坚如磐石:形容 人立场、观点、主张等固定专一,毫不动摇。白驹过隙:看见白驹在缝隙前飞快
地驰过。形容时光过得极快。昙花一现:比喻人或事物存在的时间很短,刚一出 现就迅速消失了。 5、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请从语言的简明、连贯、 得体等角度加以修改。(3分) 敬爱的老师: 您好!您渊博的知识启迪我的智慧,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我的人生一直 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我的成长离不开您无微不至的悉心培养。……虽然我毕 业了,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您的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会经常光临寒 舍看望您的。 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园! 学生:xxx x月x日 ①简明 ②连贯: ③得体: 5、①用语不简明,将“无微不至”删去;(1分) ②语言不连贯,应将“我的人生一直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改为“您亲切的话 语激励我的人生”;(1分) ③用语不得体,“光临寒舍”应改为“登门拜访”。(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 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这】为五 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这】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更换】其号。此庄生所诮【讥讽】畏影而走 乎日【太阳】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 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姑且】以志【记述】吾之 乐【乐趣】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尽】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泂庭之野,阅大战于涿【zhuo 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空闲】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日天子恻然【同情怜悯的样子】哀【怜悯,同情】之,赐其骸骨【乞骸骨:古代 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使得与此五物偕【俱,共同】返于田 庐,庶几【差不多】偿【实现,满足】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地驰过。形容时光过得极快。昙花一现:比喻人或事物存在的时间很短,刚一出 现就迅速消失了。 5、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毕业时写给自己老师的一封信。请从语言的简明、连贯、 得体等角度加以修改。(3 分) 敬爱的老师: 您好!您渊博的知识启迪我的智慧,您关怀的目光滋润我的心田,我的人生一直 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我的成长离不开您无微不至的悉心培养。……虽然我毕 业了,但您永远是我的老师,您的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会经常光临寒 舍看望您的。 祝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园! 学生:ⅹⅹⅹ ⅹ月ⅹ日 ①简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用语不简明,将“无微不至”删去;(1 分) ②语言不连贯,应将“我的人生一直受到您亲切话语的激励”改为“您亲切的话 语激励我的人生”; (1 分) ③用语不得体,“光临寒舍”应改为“登门拜访”。 (1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9 分)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 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这】为五一 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这】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更换】其号。此庄生所诮【讥讽】畏影而走 乎日【太阳】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 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姑且】以志【记述】吾之 乐【乐趣】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尽】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zhuō】 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空闲】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 日天子恻然【同情怜悯的样子】哀【怜悯,同情】之,赐其骸骨【乞骸骨:古代 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使得与此五物偕【俱,共同】返于田 庐,庶几【差不多】偿【实现,满足】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 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安逸】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小,少。微不足道】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 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 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参考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称作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 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 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祖上 集录周秦至五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 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 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 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 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 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 下我的乐趣罢了 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 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 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 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 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 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 得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 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 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有希望实 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 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 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 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 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辨论吧,区区 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不久,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 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 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 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 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 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 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安逸】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小,少。微不足道】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 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 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参考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称作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 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祖上 集录周秦至五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 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 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 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 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 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 下我的乐趣罢了。” 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 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 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 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 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 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 得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 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 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有希望实 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 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 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 “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 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 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 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不久,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 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 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 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 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 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诮:讥讽 B、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极:尽情享受 C、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哀:怜惜 D、累于此者既佚矣 佚:散 失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居士之乐”的一组是(3分)( ①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②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 惊 ③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 ④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 患 ⑤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⑥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 其去宜矣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自己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边颐养天年时给自己改号为六一居士。 B、作者将自己的号改为六一居士既是为了逃避名声,也是为了记录自己生活的 乐趣 C、身体上的劳累和内心的疲惫使得作者面容憔悴,精神衰竭。 D、五种物品给作者带来了乐趣,但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作者认为也应该离职 6、D(佚:安逸) 7、B①是说欧阳修的任职情况 ⑤是一般读书人的情况; ⑥是欧阳修的去职理由。 8、B(作者改号不是为了逃避名声。)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3分) (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4分) (3)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3分) 9、(1)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状语后置、是、 岂……乎”各1分) (2)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表 达自己的快乐和舒适。(虽、响、状语后置、喻各1分) 3)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 理由。(被动句、讫、判断句各1分)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诮:讥讽 B、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极:尽情享受 C、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哀:怜惜 D、累于此者既佚矣 佚:散 失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居士之乐”的一组是(3 分)( ) ①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②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 惊 ③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 ④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 患 ⑤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⑥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 其去宜矣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在自己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边颐养天年时给自己改号为六一居士。 B、作者将自己的号改为六一居士既是为了逃避名声,也是为了记录自己生活的 乐趣。 C、身体上的劳累和内心的疲惫使得作者面容憔悴,精神衰竭。 D、五种物品给作者带来了乐趣,但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作者认为也应该离职 了。 6、D(佚:安逸) 7、B ①是说欧阳修的任职情况; ⑤是一般读书人的情况; ⑥是欧阳修的去职理由。 8、B(作者改号不是为了逃避名声。)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3 分) ▲ (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4 分) ▲ (3)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3 分) ▲ 9、(1)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状语后置、是、 “岂……乎”各 1 分) (2)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表 达自己的快乐和舒适。(虽、响、状语后置、喻各 1 分) (3)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 理由。(被动句、讫、判断句各 1 分)
三、诗词鉴赏 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西曛:斜阳。 (1)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2)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3)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4分) 10.(1)(3分)由惜春(1分)到思归(1分)再到怀人(1分)。 (2)(3分)“春归”本是自然现象(1分),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 分),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摯 (3)(4分)运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以“鸳聋”喻夫妻(有情人) 以“江南、渭北”代指夫妻(有情人)各自所在的地方 以“白头”“三千里”突出分别时间之长、相隔距离之远 意味深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和艺术感染力 评分建议:手法及分析,3分;表达效果分析,1分。若答出其他手法(想像、 化虚为实、以景结情等)及表达效果,言之成理亦可赋分。 诗词鉴赏: 这是一篇游子伤春怀人之作。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 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 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 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 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 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 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 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 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 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 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 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 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 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 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 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 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 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曛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 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形象。结尾化
三、诗词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西曛:斜阳。 ⑴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 分) ⑵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 分) ⑶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4 分) 10.⑴(3 分)由惜春(1 分)到思归(1 分)再到怀人(1 分)。 ⑵(3 分)“春归”本是自然现象(1 分),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 (1 分),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挚。 ⑶(4 分) 运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以“鸳鸯”喻夫妻(有情人), 以“江南、渭北”代指夫妻(有情人)各自所在的地方, 以“白头”“三千里”突出分别时间之长、相隔距离之远。 意味深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和艺术感染力。 评分建议:手法及分析,3 分;表达效果分析,1 分。若答出其他手法(想像、 化虚为实、以景结情等)及表达效果,言之成理亦可赋分。 诗词鉴赏: 这是一篇游子伤春怀人之作。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一 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 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 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 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 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 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 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 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 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 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 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 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 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 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 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 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 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曛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 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形象。结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