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熟悉宪法文本中的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的规定,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3.思政育人目标:剖析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理解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新中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视频资料;国歌的诞生 及背后的故事 第一节国家性质 1.主要内容:国家性质的概念: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我国宪法关于国家 性质的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3.问题与应用:分析我国现行宪法第一条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二节国家形式 1.主要内容: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标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单一制 3.问题与应用: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形式。 (三)思考与实践 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谈谈对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讨论:事例分析;小组学习作品展示 第五章国家基本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 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 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 2.熟悉我国宪法文本的国家基本制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 3.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让学生学习宪法基本制度,激发学生强国意识,引 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各地人大选举的生动实践、反映西藏自治区成功实践纪录 片《克松人家》 第一节经济制度 1.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
6 2.熟悉宪法文本中的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的规定,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3.思政育人目标:剖析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理解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新中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视频资料;国歌的诞生 及背后的故事 第一节 国家性质 1.主要内容:国家性质的概念;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我国宪法关于国家 性质的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3.问题与应用:分析我国现行宪法第一条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二节 国家形式 1.主要内容: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标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单一制 3.问题与应用: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形式。 (三)思考与实践 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谈谈对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讨论;事例分析;小组学习作品展示 第五章 国家基本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 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 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 2.熟悉我国宪法文本的国家基本制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 3.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让学生学习宪法基本制度,激发学生强国意识,引 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决心 (二)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各地人大选举的生动实践、反映西藏自治区成功实践纪录 片《克松人家》 第一节 经济制度 1.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伟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我国宪法文本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第二节政治制度 1.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民族自 治:基层群众自治 3.问题与应用: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文化制度 1,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文化制度 3.问题与应用:如何认识文化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第四节社会制度 1.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关于社会制度的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 障制度 3.问题与应用:如何认识社会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第五节生态文明制度 1.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关于生态文明制度的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文明制度;规定生态文明制度的宪法意义 3.问题与应用:如何认识生态文明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比较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关系:举例说明民族自 治区的自治权范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专题研讨;事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六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目的与要求 1.准确把握我因宪法关于基本权利与义务规定的内容,提高运用宪法思维 维护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实践中的典型宪法事例。 3.思政育人目标:通过阐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白皮书,剖析西方错误人权 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价值观
7 体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我国宪法文本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第二节 政治制度 1.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民主;协商民主;民族自 治;基层群众自治 3.问题与应用: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文化制度 1.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关于文化制度的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文化制度 3.问题与应用:如何认识文化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第四节 社会制度 1.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关于社会制度的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 障制度 3.问题与应用:如何认识社会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第五节 生态文明制度 1.主要内容:我国宪法关于生态文明制度的规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文明制度;规定生态文明制度的宪法意义 3.问题与应用:如何认识生态文明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比较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关系;举例说明民族自 治区的自治权范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专题研讨;事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六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目的与要求 1.准确把握我国宪法关于基本权利与义务规定的内容,提高运用宪法思维 维护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实践中的典型宪法事例。 3.思政育人目标:通过阐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白皮书,剖析西方错误人权 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