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 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 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 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 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 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 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 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 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 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 “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 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 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一一结果需要过程,成功 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 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 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 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 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 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 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 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 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 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 “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 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 逃避。 B.浮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 C.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表现 D.因为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所以社会风气变得浮躁。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7 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 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 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 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 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 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 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 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 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 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 “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 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 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 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 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 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 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 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 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 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 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 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 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 “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 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 2016 年 4 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 逃避。 B.浮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 C.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表现。 D.因为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所以社会风气变得浮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 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B.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 成 C.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 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 D.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 往往也难成大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 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C.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 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 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 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性好骑射,著韦衣①。入山泽以渔猎为 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 匮乏舒受而不辞。 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 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 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 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襪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②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 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 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 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 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 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征拜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 简惠称。入为侍中。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迁尚书。 太康初,拜右仆射。舒与卫瓘、山涛、张华等以六合③混一,宜用古典封禅东岳, 前后累陈其事,帝谦让不许。以舒为左仆射,领吏部。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 九族,家无余财。以年老,每称疾逊位。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 未之有也。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 注]①韦衣:用皮革做成的衣服,为卑贱之服。②画筹:指用筹码计算射箭的 成绩 ③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 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A.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 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B.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 成。 C.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 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 D.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 往往也难成大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 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C.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 躁,进而能忍得孤寂、 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 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 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性好骑射,著韦衣①。入山泽以渔猎为 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 匮乏舒受而不辞。 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 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 因而对策升第。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 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②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 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 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 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 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 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征拜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 简惠称。入为侍中。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迁尚书。 太康初,拜右仆射。舒与卫瓘、山涛、张华等以六合③混一,宜用古典封禅东岳, 前后累陈其事,帝谦让不许。以舒为左仆射,领吏部。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 九族,家无余财。以年老,每称疾逊位。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 未之有也。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 注]①韦衣:用皮革做成的衣服,为卑贱之服。 ②画筹:指用筹码计算射箭的 成绩。 ③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 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B.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 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C.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 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D.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 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台辅,指三公或宰相之位。三公,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周 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为三公。 B.孝廉,“孝”是孝顺父母,“廉”是敬爱兄长,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 通过选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孝顺父母,兄弟和睦”的舆论和风尚,起到了 定的社会教育作用 C.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封”多指在泰山顶上筑坛祭天;“禅”多指在泰山南梁父山上辟场祭地 D.九族,泛指亲属。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 族二。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 连九族 6.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舒不愿要虚名。40多岁时,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魏舒家族中人认为他没 有学识,所以劝他不要去参加考试,这样就能留下高洁的名声,而魏舒却坚持学 习并最终通过了考试 B.魏舒为人坦诚。朝中要淘汰不称职的郎官,魏舒自认为当属被淘汰的人员, 便自行整理行装而离职。此举也令平素没有高论的同僚们深感羞愧。 C.魏舒才华出众。他的射箭本领得到后将军钟毓的高度评价;转任相国参军后 能够筹划决断那些众人不能决断的关于废除或是兴建的大事,也深得晋文帝的器 重 D.魏舒为官清廉。无论是在宜阳、荥阳、冀州做官,还是在朝中担任侍中,均 因清廉而被人称道:他还把自己的俸禄赏赐赠给了九族中人,家中也没有多余的 钱财。 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5分) (2)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②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流人即流 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②分 付:交给,安排 8.有人说首句与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手法极其一致,请指出该种手法 并分析其作用。(5分)
B.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 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C.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 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D.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 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台辅,指三公或宰相之位。三公,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周 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为三公。 B.孝廉,“孝”是孝顺父母,“廉”是敬爱兄长,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 通过选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孝顺父母,兄弟和睦”的舆论和风尚,起到了一 定的社会教育作用。 C. 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封”多指在泰山顶上筑坛祭天;“禅”多指在泰山南梁父山上辟场祭地。 D.九族,泛指亲属。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 族二。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 连九族”。 6.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舒不愿要虚名。40 多岁时,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魏舒家族中人认为他没 有学识,所以劝他不要去参加考试,这样就能留下高洁的名声,而魏舒却坚持学 习并最终通过了考试。 B.魏舒为人坦诚。朝中要淘汰不称职的郎官,魏舒自认为当属被淘汰的人员, 便自行整理行装而离职。此举也令平素没有高论的同僚们深感羞愧。 C.魏舒才华出众。他的射箭本领得到后将军钟毓的高度评价;转任相国参军后 能够筹划决断那些众人不能决断的关于废除或是兴建的大事,也深得晋文帝的器 重。 D.魏舒为官清廉。无论是在宜阳、荥阳、冀州做官,还是在朝中担任侍中,均 因清廉而被人称道;他还把自己的俸禄赏赐赠给了九族中人,家中也没有多余的 钱财。 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5 分) (2)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②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 ①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流人即流 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 ② 分 付:交给,安排。 8.有人说首句与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手法极其一致,请指出该种手法 并分析其作用。(5 分)
9.诗评中说:第三句描写的不仅是视觉形象,又是听觉形象。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 是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 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 是(是分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 (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民政干事回到区政府,从头到脚都是笑眯眯的。 区委书记杨民高是本地人,很注意培养本地干部。在区委会、区政府二十几号青 年干部里,他最看重的就是民政干事黎满庚。小黎根正苗正,一表人材,思想单 纯作风正,部队上的鉴定写得好,服役五年立过四次三等功。当时,县委正在布 置撤区并乡,杨民髙要被提拔到县委去管财贸。他向县委推荐,提拔小黎到山区 大乡一一芙蓉乡当乡长兼党总支书记。县委组织部已经找黎满庚谈了话,只等着 正式委任。这时,杨民高书记那在县商业局工作的宝贝外甥女,来区政府所在地 调查供销工作。当然啰,三顿饭都要来书记舅舅宿舍里吃。杨书记不知出于无心 还是有意,每顿饭都派民政干事到厨房里打了来一起吃。民政干事隐约听人讲过, 区委书记的外甥女在县里搞恋爱像猴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生活不大严肃。 饭桌上,不免就多打量了几眼:是啊,穿着是够洋派的。就连杨民高书记这种长 年四季板着脸孔过日子的领导人,吃饭时也不免要打望一下外甥女的一对白胖的 手巴子,嘴角也要透出几丝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笑意。杨书记的外甥女究竟是位见 过世面的人,落落大方,一双会说话、能唱歌似的眼睛在民政干事的身上瞄来扫 去,真像要把人的魂魄都摄去似的。黎满庚从来没有被女同志波光闪闪的眼睛这 样“扫描”过,常常脸红耳赤,笨手笨脚,低下脑壳去数凳子脚、桌子脚 总共就这么在一张饭桌上吃了四顿饭,彼此只晓得个“小黎”、“小李”。第三 天,杨书记送走外甥女后,就笑眯眯地问:“怎么样?嗯?怎么样?”黎满庚头 脑不灵活,反应不过来,不知所问:“杨书记,什么事?什么‘怎么样’?”真 是对牛弹琴!一个二十好几的复员军人,这么蠢,这么混账。明明刚送走了一位 花儿朵儿的人儿,他却张大嘴巴来反问舅老爷“什么‘怎么样”’? 当晚,区委书记找民政干事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这在杨民高来讲,已经是够 屈尊赏光的了。杨民高书记以舅老兼月老的身分,还以顶头上司的权威身分,不 由分说地把两个年轻人的政治前程、小家庭生活安排,详细地布置了一番。也许 是出于一种领导者的习惯,他就像在布置、分派下属干部去完成某项任务一样。 “怎么样?嗯,怎么样?”区委书记又是上午的那口腔调。没想到民政干事嘴里 结结巴巴,眼睛躲躲闪闪,半天才挤出一个阴屁来:“多谢首长关心,宽我几天 日子,等我好好想想……”把区委书记气的哟,眼睛都乌了,真要当即拉下脸来
9.诗评中说:第三句描写的不仅是视觉形象,又是听觉形象。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 是: , 。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 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 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 是: , 。(1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民政干事回到区政府,从头到脚都是笑眯眯的。 区委书记杨民高是本地人,很注意培养本地干部。在区委会、区政府二十几号青 年干部里,他最看重的就是民政干事黎满庚。小黎根正苗正,一表人材,思想单 纯作风正,部队上的鉴定写得好,服役五年立过四次三等功。当时,县委正在布 置撤区并乡,杨民高要被提拔到县委去管财贸。他向县委推荐,提拔小黎到山区 大乡——芙蓉乡当乡长兼党总支书记。县委组织部已经找黎满庚谈了话,只等着 正式委任。这时,杨民高书记那在县商业局工作的宝贝外甥女,来区政府所在地 调查供销工作。当然啰,三顿饭都要来书记舅舅宿舍里吃。杨书记不知出于无心 还是有意,每顿饭都派民政干事到厨房里打了来一起吃。民政干事隐约听人讲过, 区委书记的外甥女在县里搞恋爱像猴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生活不大严肃。 饭桌上,不免就多打量了几眼:是啊,穿着是够洋派的。就连杨民高书记这种长 年四季板着脸孔过日子的领导人,吃饭时也不免要打望一下外甥女的一对白胖的 手巴子,嘴角也要透出几丝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笑意。杨书记的外甥女究竟是位见 过世面的人,落落大方,一双会说话、能唱歌似的眼睛在民政干事的身上瞄来扫 去,真像要把人的魂魄都摄去似的。黎满庚从来没有被女同志波光闪闪的眼睛这 样“扫描”过,常常脸红耳赤,笨手笨脚,低下脑壳去数凳子脚、桌子脚。 总共就这么在一张饭桌上吃了四顿饭,彼此只晓得个“小黎”、“小李”。第三 天,杨书记送走外甥女后,就笑眯眯地问:“怎么样?嗯?怎么样?”黎满庚头 脑不灵活,反应不过来,不知所问:“杨书记,什么事?什么‘怎么样’?”真 是对牛弹琴!一个二十好几的复员军人,这么蠢,这么混账。明明刚送走了一位 花儿朵儿的人儿,他却张大嘴巴来反问舅老爷“什么‘怎么样”’? 当晚,区委书记找民政干事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这在杨民高来讲,已经是够 屈尊赏光的了。杨民高书记以舅老兼月老的身分,还以顶头上司的权威身分,不 由分说地把两个年轻人的政治前程、小家庭生活安排,详细地布置了一番。也许 是出于一种领导者的习惯,他就像在布置、分派下属干部去完成某项任务一样。 “怎么样?嗯,怎么样?”区委书记又是上午的那口腔调。没想到民政干事嘴里 结结巴巴,眼睛躲躲闪闪,半天才挤出一个阴屁来:“多谢首长关心,宽我几天 日子,等我好好想想……”把区委书记气的哟,眼睛都乌了,真要当即拉下脸来
训斥一顿:狂妄自大,目无领导,你个芝麻大的民政干事,倒像个状元爷,等着 做东床驸马 民政干事利用工作之便,回了一转芙蓉镇。当时,不晓得根据哪一号文件的规定, 凡共产党员,甚至党外积极分子谈恋爱,都必须预先向党组织如实汇报情况,并 经组织同意后,方可继续发展感情,以保障党员阶级成分、社会关系的纯洁性和 可靠性。几天后,民政干事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向区委书记做了汇报。 “恭喜恭喜,看上芙蓉镇上的小西施了。”杨民高书记不动声色,半躺半仰在睡 椅里,二郎腿架起和脑壳一样高,正好成个虾公形。他手里拿一根火柴棍,剔除 酒后牙缝缝里的肉丝菜屑,以及诸如此类的剩余物质。 “我们小时候扯笋、捡香菇就认得……”民政干事的脸也红得和熟虾公一个色 “她家什么阶级成分?” 大概是小业主,相当于富裕中农什么的……” “大概?相当于?这是你一个民政干事讲的话?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杨民 髙书记精神一振,从睡椅上翻坐起来,眼睛瞪得和两只二十五瓦的电灯泡似的。 “我、我……”民政干事羞惭得无地自容,就像小时候钻进人家的果园里偷摘果 子被园主当场捉拿到了似的。 我以组织的名义告诉你吧,黎满庚同志。芙蓉镇的客栈老板,解放前参加过青 红帮,老板娘则更复杂,在一个大口岸上当过妓女。你该明白了吧,妓女的妹儿, 才会那样娇滴妖艳……”杨民高书记又半躺半仰到睡椅里去了,在本地工作了多 年,四乡百姓,大凡出身历史不大干净、社会关系有个一鳞半爪的,他心里都有 个谱,有一本阶级成分的账。 民政干事耷拉着脑壳,只差没有落下泪来了 “小黎,根据婚姻法,搞对象你有你的自由。但是党组织也有党组织的规矩。你 可以选择:要么保住党籍,要么去讨客栈老板的小姐做老婆!” 杨民高书记例行的是公事,讲的是原则。当然,他一个字也没再提到自己那熟透 了的水蜜桃似的亲外甥女 了一身肉。事情还不止是这样。区委书记在正式宣布县委的撤区并乡、各大乡领 导人员名单时,民政干事没有挂上号。倒是通知他到一个乡政府去当炊事员。因 为他从部队转地方时,本来就不可以做干部使用,只能做公务员。 黎满庚没有到那乡政府去报到。他回到芙蓉镇的渡头土屋,帮着年事已髙的爷老 倌摆渡。本来就登得不髙,也就算不得跌重。艄公的后代还当艄公,天经地义。 行船走水是本分。 (摘自古华的《芙蓉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的开始写到民政干事“从头到脚都是笑眯眯的”,而后来随着情节的发 展他变得“眼睛躲躲闪闪”“耷拉着脑壳”,这些动作描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B.小说中的“根正苗正”“党员阶级成分、社会关系的纯洁性和可靠性”“阶 级成分的账”等词句所呈现出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大谈阶级斗争的特殊历史时 期 C.黎满庚在思想上获得了进步,尤其是在杨民髙书记交代了党组织对待党员婚 姻状况的原则后,他深刻地领悟到了党组织对他的态度原则
训斥一顿:狂妄自大,目无领导,你个芝麻大的民政干事,倒像个状元爷,等着 做东床驸马? 民政干事利用工作之便,回了一转芙蓉镇。当时,不晓得根据哪一号文件的规定, 凡共产党员,甚至党外积极分子谈恋爱,都必须预先向党组织如实汇报情况,并 经组织同意后,方可继续发展感情,以保障党员阶级成分、社会关系的纯洁性和 可靠性。几天后,民政干事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向区委书记做了汇报。 “恭喜恭喜,看上芙蓉镇上的小西施了。”杨民高书记不动声色,半躺半仰在睡 椅里,二郎腿架起和脑壳一样高,正好成个虾公形。他手里拿一根火柴棍,剔除 酒后牙缝缝里的肉丝菜屑,以及诸如此类的剩余物质。 “我们小时候扯笋、捡香菇就认得……”民政干事的脸也红得和熟虾公一个色。 “她家什么阶级成分?” “大概是小业主,相当于富裕中农什么的……” “大概?相当于?这是你一个民政干事讲的话?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杨民 高书记精神一振,从睡椅上翻坐起来,眼睛瞪得和两只二十五瓦的电灯泡似的。 “我、我……”民政干事羞惭得无地自容,就像小时候钻进人家的果园里偷摘果 子被园主当场捉拿到了似的。 “我以组织的名义告诉你吧,黎满庚同志。芙蓉镇的客栈老板,解放前参加过青 红帮,老板娘则更复杂,在一个大口岸上当过妓女。你该明白了吧,妓女的妹儿, 才会那样娇滴妖艳……”杨民高书记又半躺半仰到睡椅里去了,在本地工作了多 年,四乡百姓,大凡出身历史不大干净、社会关系有个一鳞半爪的,他心里都有 个谱,有一本阶级成分的账。 民政干事耷拉着脑壳,只差没有落下泪来了。 “小黎,根据婚姻法,搞对象你有你的自由。但是党组织也有党组织的规矩。你 可以选择:要么保住党籍,要么去讨客栈老板的小姐做老婆!” 杨民高书记例行的是公事,讲的是原则。当然,他一个字也没再提到自己那熟透 了的水蜜桃似的亲外甥女。 从部队到地方,从简单到复杂。民政干事像棵遭了霜打的落叶树,几天功夫瘦掉 了一身肉。事情还不止是这样。区委书记在正式宣布县委的撤区并乡、各大乡领 导人员名单时,民政干事没有挂上号。倒是通知他到一个乡政府去当炊事员。因 为他从部队转地方时,本来就不可以做干部使用,只能做公务员。 黎满庚没有到那乡政府去报到。他回到芙蓉镇的渡头土屋,帮着年事已高的爷老 倌摆渡。本来就登得不高,也就算不得跌重。艄公的后代还当艄公,天经地义。 行船走水是本分。 (摘自 古华的《芙蓉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小说的开始写到民政干事“从头到脚都是笑眯眯的”,而后来随着情节的发 展他变得“眼睛躲躲闪闪”“耷拉着脑壳”,这些动作描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B.小说中的“根正苗正”“党员阶级成分、社会关系的纯洁性和可靠性”“阶 级成分的账”等词句所呈现出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大谈阶级斗争的特殊历史时 期。 C.黎满庚在思想上获得了进步,尤其是在杨民高书记交代了党组织对待党员婚 姻状况的原则后,他深刻地领悟到了党组织对他的态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