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本试卷第一部分共有40道试题 、选择题(共40题,共1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 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 C.啜泣拾掇缀玉连珠苦学不辍 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假(jia)暑假假嗓子假以辞色假模假式 b.供(gong)口供供销社供认不讳供不应求 C.角(jiao)鱼膜唱主角钩心斗鱼凤毛麟角 d.冠(guan)皇冠冠心病衣冠楚楚冠盖相望 3、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着想堑时和稀泥同仇敌忾 az h uo zhan he qi b z hao z han huo gi czhao z han he kai d z huo zan huo kai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迫车(b6)船舶(b6)粳米(gng)心肌梗塞(g6ng) b.招徕(lai)青睐(Iai)切磋(qi)雕栏玉砌(qi) C.拙劣(zhuo)罢黜(chu)伉俪(hang)引吭高歌(kang) d.宿敌(su)星宿(xiu)恰当(dang)螳臂当车(dang) 5、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 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将“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 的事物对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吉林省吉林市 2014-2015 学年高二 9 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本试卷第一部分共有 40 道试题。 一、选择题( 共 40 题 ,共 1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唾 弃 沉 睡 千 锤 百炼 捶 胸顿足 b.憔 悴 粉 碎 猝 不及防 出类拔 萃 c. 啜 泣 拾 掇 缀 玉连珠 苦学不 辍 d. 悼 念 泥 淖 绰 绰有余 掉 以轻心 2、下列 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假(jiǎ) 暑 假 假 嗓子 假 以辞色 假 模假式 b.供(ɡònɡ) 口 供 供 销社 供 认不讳 供 不应求 c.角(jiǎo) 角 膜 唱主 角 钩心斗 角 凤毛麟 角 d.冠(ɡuān) 皇 冠 冠 心病 衣 冠 楚楚 冠 盖相望 3、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着 想 暂 时 和 稀泥 同仇敌 忾 a.zhuó zhàn hé qì b.zháo z hàn huó qì c.zháo zhàn hé kài d.zhuó zàn huò kài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泊 车(bó) 船 舶 (bó) 粳 米(ɡěnɡ) 心肌 梗 塞(ɡ ěnɡ) b.招 徕 (lái) 青 睐 (lài) 切 磋(qiē) 雕栏玉 砌 (qì) c. 拙 劣(zhuō) 罢 黜 (chù) 伉 俪(hánɡ) 引 吭 高歌(kànɡ) d. 宿 敌(sù) 星 宿 (xiù) 恰 当 (dānɡ) 螳臂 当 车(dànɡ) 5、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 年 10 月) 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 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将“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 的事物对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7、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选出对词语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a.“邮票”代指信件。第一节写少时离家借书信宽慰乡愁。 b.“船票”代指船。第二节写游子和新娘各在水一方,以船为桥。 C.“坟墓”代指封闭的家园。第三节写游子飘零在外,只能遥望故乡,不能与亲 人团聚 d.“浅浅的海峡”说明海峡不应成为两岸的阻碍,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a.“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这里运用比喻的方法, 把小草的欲望即洋溢着的春意写成一片绿色的火焰,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小草 勃勃的生机。 b.“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里运用倒装 的句式说春来了,带来万物苏醒。一个“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C.“你们被点燃”以下三行诗写“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从压抑到释放过程的 情景,展示了青春在灵魂深处的跃动与诱惑,使人们更感受到春的撼动力量。 d.这首诗第一节主要写客观的春意,第二节主要写主观的感受,全诗将官能的感 知与理性的思维交织成为生命的交响乐章,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7、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选出对词语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a.“邮票”代指信件。第一节写少时离家借书信宽慰乡愁。 b.“船票”代指船。第二节写游子和新娘各在水一方,以船为桥。 c.“坟墓”代指封闭的家园。第三节写游子飘零在外,只能遥望故乡,不能与亲 人团聚。 d.“浅浅的海峡”说明海峡不应成为两岸的阻碍,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 愿。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春 穆 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a.“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这里运用比喻的方法, 把小草的欲望即洋溢着的春意写成一片绿色的火焰,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小草 勃勃的生机。 b.“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里运用倒装 的句式说春来了,带来万物苏醒。一个“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c.“你们被点燃”以下三行诗写“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从压抑到释放过程的 情景,展示了青春在灵魂深处的跃动与诱惑,使人们更感受到春的撼动力量。 d.这首诗第一节主要写客观的春意,第二节主要写主观的感受,全诗将官能的感 知与理性的思维交织成为生命的交响乐章,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跫(qi6ng)音:脚步声。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题为“错误”,对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该在 “你”久盼“归人”的时候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表现了“我”内疚的心情。 b.这首诗像一个浓缩的故事,诗人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结局,再写经过。其实 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总有一天我变成一棵树 (台湾)纪弦 总有一天,我变成一棵树。 我的头发变成树叶;两腿变成树根 两臂和十指成为枝条;十个足趾成为根须, 在泥土中伸延,吸收养料和水分。 总有一天,我变成一棵树。 我也许开一些特别香的、白白的、小小的花。 结几个红红的果子,那是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的。 但是我是不繁殖的,不繁殖的,我是一种例外。 我也许徐徐地长高,比现在高些,和一般树差不多, 不是一棵侏儒般矮小的树,也不是一棵参天古木 我将永远不被移植到伊甸园里去, 因为我是一棵上帝所不喜欢的树 a.本诗是一篇追求独立人格的宣言。诗人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勾画出一个平凡而 富有个性的形象,道出深藏于心的渴求。 b.诗的第一节,细致地描绘了“我”变成“树”的具体过程,意在强调“完整的 品格”。树扎根泥土暗喻我扎根于生活,显得脱俗而又不遁世, C.最后一节,表现出只求平凡,不求超卓的“树品”。而“我是一棵上帝所不喜 欢的树”一句,实为展现“自我”的神来之笔。 d.第二节,写了“树”欲有益于人的共性和追求自我的个性。“小小的花”“红 红的果”为人们提供缕缕清香的丝丝甘甜,只是不愿“繁殖”,不愿给人更多好 处。 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掌上的心 雷抒雁 如果我能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你会一目了然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 注 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跫(qiónɡ)音:脚步声。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题为“错误”,对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该在 “你”久盼“归人”的时候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表现了“我”内疚的心情。 b.这首诗像一个浓缩的故事,诗人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结局,再写经过。其实 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 落”。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总有一天我变成一棵树 (台湾)纪弦 总有一天,我变成一棵树。 我的头发变成树叶;两腿变成树根; 两臂和十指成为枝条;十个足趾成为根须, 在泥土中伸延,吸收养料和水分。 总有一天,我变成一棵树。 我也许开一些特别香的、白白的、小小的花。 结几个红红的果子,那是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的。 但是我是不繁殖的,不繁殖的,我是一种例外。 我也许徐徐地长高,比现在高些,和一般树差不多, 不是一棵侏儒般矮小的树,也不是一棵参天古木。 我将永远不被移植到伊甸园里去, 因为我是一棵上帝所不喜欢的树。 a.本诗是一篇追求独立人格的宣言。诗人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勾画出一个平凡而 富有个性的形象,道出深藏于心的渴求。 b.诗的第一节,细致地描绘了“我”变成“树”的具体过程,意在强调“完整的 品格”。树扎根泥土暗喻我扎根于生活,显得脱俗而又不遁世。 c.最后一节,表现出只求平凡,不求超卓的“树品”。而“我是一棵上帝所不喜 欢的树”一句,实为展现“自我”的神来之笔。 d.第二节,写了“树”欲有益于人的共性和追求自我的个性。“小小的花”“红 红的果”为人们提供缕缕清香的丝丝甘甜,只是不愿“繁殖”,不愿给人更多好 处。 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掌上的心 雷抒雁 如果我能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你会一目了然
你就会说 哦,多么可爱的红润 可是,如果我真的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定会被可恶的鸟啄破 我该怎么说呢 该怎么表达这裂心的痛苦 诗的第一节,表现诗人愿袒露自己的胸怀,与人们真诚相待的心愿,诗人也相 信人们是向往彼此真诚相待的。 b.诗的第二节,诗人写出自己深知由于有邪恶之人存在,袒露胸怀只是个空想, 他为此而困惑、退缩和消沉 C.诗人以草莓、绿叶、鸟为喻,新颖、妥帖,形象鲜活,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奠定了这首诗成功的基础 d.两节诗的前三句几乎相同,而两节诗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2、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一一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 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一节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 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 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着生命循 环的悲观意味。 13、对下面这首外国十四行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老橡树 乔尔丹诺·布鲁诺 老橡树啊,你把树枝伸向 天际,而且在土地里扎根, 不论土地如何震颤,严酷的风神从天上 发出的力量多大多沉, 也不论冬天是多么猖狂
你就会说 哦,多么可爱的红润 可是,如果我真的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定会被可恶的鸟啄破 我该怎么说呢 该怎么表达这裂心的痛苦 a.诗的第一节,表现诗人愿袒露自己的胸怀,与人们真诚相待的心愿,诗人也相 信人们是向往彼此真诚相待的。 b.诗的第二节,诗人写出自己深知由于有邪恶之人存在,袒露胸怀只是个空想, 他为此而困惑、退缩和消沉。 c.诗人以草莓、绿叶、鸟为喻,新颖、妥帖,形象鲜活,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奠定了这首诗成功的基础。 d.两节诗的前三句几乎相同,而两节诗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理想与现实 的矛盾,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2、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 年 5 月 31 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 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一节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 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 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着生命循 环的悲观意味。 13、对下面这首外国十四行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老橡树 乔尔丹诺·布鲁诺 注 老橡树啊,你把树枝伸向 天际,而且在土地里扎根, 不论土地如何震颤,严酷的风神从天上 发出的力量多大多沉, 也不论冬天是多么猖狂
你仍然巍峨屹立,昂首挺身 任何意外打击,你都无动于衷, 你是我的榜样,为我所信奉 你永远环抱同一块土地 使它丰腴而有灵性, 通过土地的脏腑,你把根儿 欢欣地往宽宏的胸脯延伸, 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 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 注: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为维护 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坚持自己的哲学观点,于1600年2月被宗教裁 判所处以火刑,在罗马鲜花广场殉难。 a.开头两句,诗人怀着崇仰的感情为“老橡树”写意,它高大参天又脚踏实地。 老橡树”是为真理而战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化身 b.诗中所写的“风神”“冬天”都有象征性,让人想到扼杀科学和真理的邪恶势 力严酷而猖狂,但布鲁诺没有因此而退缩和屈服。 C.诗的最后六句深化了主题,布鲁诺从老橡树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他深信自己的 事业扎根在科学和真理的沃土中,定会结出硕果。 d.全诗以老橡树豪迈的自白结尾:“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永远向一 个固定的目标迈进。”这也是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誓言。 14、阅读小诗《红叶》,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 现 a.前两句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从这个图 景中看不出诗人明显的爱憎。 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并点明对此景有独特的感 受 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 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作者受了风吹雨打 霜欺雪压的考验。 15、对下面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台湾)席慕容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 a.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 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 b.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类同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便把“化 妆”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
你仍然巍峨屹立,昂首挺身; 任何意外打击,你都无动于衷, 你是我的榜样,为我所信奉。 你永远环抱同一块土地, 使它丰腴而有灵性, 通过土地的脏腑,你把根儿 欢欣地往宽宏的胸脯延伸, 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 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 注: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为维护 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坚持自己的哲学观点,于 1600 年 2 月被宗教裁 判所处以火刑,在罗马鲜花广场殉难。 a.开头两句,诗人怀着崇仰的感情为“老橡树”写意,它高大参天又脚踏实地。 “老橡树”是为真理而战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化身。 b.诗中所写的“风神”“冬天”都有象征性,让人想到扼杀科学和真理的邪恶势 力严酷而猖狂,但布鲁诺没有因此而退缩和屈服。 c.诗的最后六句深化了主题,布鲁诺从老橡树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他深信自己的 事业扎根在科学和真理的沃土中,定会结出硕果。 d.全诗以老橡树豪迈的自白结尾:“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永远向一 个固定的目标迈进。”这也是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誓言。 14、阅读小诗《红叶》,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 现…… a.前两句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从这个图 景中看不出诗人明显的爱憎。 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并点明对此景有独特的感 受 。 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 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作者受了风吹雨打、 霜欺雪压的考验。 15、对下面这首诗内容的解说,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邂 逅 (台湾)席慕容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 a.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 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 b.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类同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便把“化 妆”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