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生活的互动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纪大讲堂欢迎您。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 电脑网络在美国的军事领域诞生了,那以后的20年,大概就是90年代中,电 脑网络成为我们公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北大计算 机系的主任李晓明教授,让他给我们讲一讲,“网络和生活的互动”。好,有请李 老师上场。您请坐 咱们在节目开始之前,随便聊聊家常话,我知道您的信息不多,我只是知道 您是1957年的生人。 李晓明:对。 主持人:生的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 李晓明:中国有“龙文化”和“凤文化”。这个凤文化的发源地就在我出生的地方 主持人:湖北是吧? 李晓明:对。 主持人:湖北什么地方? 李晓明:荆州。 主持人:李老师是1957年生人,那么您现在是硏究计算机的,大概1957年 1958年、1959年这么往后逐渐的成长,成长到哪一年的时候,您知道有计算机 这个东西了 李晓明:大概就是上大学的时候,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 主持人:是什么时候呢? 李晓明:1977年。 主持人:1977年,那网络都已经诞生了,您刚知道计算机是什么 李晓明:对。 主持人:那您就胆敢报了计算机系? 李晓明:当时,就是知道这个词儿,好像挺好,就报了这个系了。主持人: 1977年考上计算机系,是北大的吗? 李晓明:不是,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 主持人:哈工大。 李晓明:对。 主持人:那77级,1981年毕业,毕业以后呢? 李晓明:毕业以后就到美国去读研究生。 主持人:可以告诉我们您在美国的母校吗? 李晓明: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 主持人:那是一个怎样的大学呢?
网络与生活的互动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纪大讲堂欢迎您。在上个世纪的 70 年代, 电脑网络在美国的军事领域诞生了,那以后的 20 年,大概就是 90 年代中,电 脑网络成为我们公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北大计算 机系的主任李晓明教授,让他给我们讲一讲,“网络和生活的互动”。好,有请李 老师上场。您请坐。 咱们在节目开始之前,随便聊聊家常话,我知道您的信息不多,我只是知道 您是 1957 年的生人。 李晓明:对。 主持人:生的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 李晓明:中国有“龙文化”和“凤文化”。这个凤文化的发源地就在我出生的地方。 主持人:湖北是吧? 李晓明:对。 主持人:湖北什么地方? 李晓明:荆州。 主持人:李老师是 1957 年生人,那么您现在是研究计算机的,大概 1957 年、 1958 年、1959 年这么往后逐渐的成长,成长到哪一年的时候,您知道有计算机 这个东西了? 李晓明:大概就是上大学的时候,上大学报志愿的时候。 主持人:是什么时候呢? 李晓明:1977 年。 主持人:1977 年,那网络都已经诞生了,您刚知道计算机是什么。 李晓明:对。 主持人:那您就胆敢报了计算机系? 李晓明:当时,就是知道这个词儿,好像挺好,就报了这个系了。 主持人: 1977 年考上计算机系,是北大的吗? 李晓明:不是,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 主持人:哈工大。 李晓明:对。 主持人:那 77 级,1981 年毕业,毕业以后呢? 李晓明:毕业以后就到美国去读研究生。 主持人:可以告诉我们您在美国的母校吗? 李晓明: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 主持人:那是一个怎样的大学呢?
李晓明:是一个私立的、小型的大学 主持人:在那儿拿到了硕士? 李晓明:硕士、博士 主持人:硕士、博士都在那儿拿到了? 李晓明:对,同一所学校。主持人:那个时候是80年代中,当时您在这个 学校观察美国的计算机和网络是一种什么气候了? 李晓明:当时知道有网络,但是那个网络不像现在这个样子的网络。 主持人:什么样子呢? 李晓明:只是学校那些个人他们互相内部用一用。 主持人:刚才我说70年代的时候,电脑网络在美国的军事领域已经诞生了 只是几台电脑联在一起,80年代的时候,校园里已经有网络了。 李晓明:那个时候已经可以发电子邮件了 主持人:我知道咱们国家第一个给国际上发电子邮件的是1986年的一个姓白 的教授是吧? 李晓明:姓钱,钱天白。 主持人:那说明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很先进,在美国校园有网络的时候, 我们也发了第一个电子邮件。 李晓明:对。 主持人:现在就请您立刻给我们带来您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名字叫网络与生 活的互动”。好,有请 李晓明:谢谢。 咱们题目叫“网络与生活的互动”。这里的“网络”特指 wrold wide web这么一个 东西;当然“生活”不用我解释了;互动也是很明确的一个意思,就是相互之间有 作用。但是我们只要想一想,这个网络,我们现在认识中的网络,其实只存在7 年左右的时间,就是在1994年的时候刚刚开始的,刚才主持人讲了计算机网络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是在70年代初期的时候开始的,可是真正在中国被老百姓开 始认识是从1994年、1995年那个时候刚开始的,所以对我们来说呢,网络这 个东西只是几年的事,但是我们现在可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是因为什么呢?因 为这几年发展特别快,使得我们在学校里、在校园里的师生都已经对它比较熟悉 了
李晓明:是一个私立的、小型的大学。 主持人:在那儿拿到了硕士? 李晓明:硕士、博士。 主持人:硕士、博士都在那儿拿到了? 李晓明:对,同一所学校。 主持人:那个时候是 80 年代中,当时您在这个 学校观察美国的计算机和网络是一种什么气候了? 李晓明:当时知道有网络,但是那个网络不像现在这个样子的网络。 主持人:什么样子呢? 李晓明:只是学校那些个人他们互相内部用一用。 主持人:刚才我说 70 年代的时候,电脑网络在美国的军事领域已经诞生了, 只是几台电脑联在一起,80 年代的时候,校园里已经有网络了。 李晓明:那个时候已经可以发电子邮件了。 主持人:我知道咱们国家第一个给国际上发电子邮件的是 1986 年的一个姓白 的教授是吧? 李晓明:姓钱,钱天白。 主持人:那说明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很先进,在美国校园有网络的时候, 我们也发了第一个电子邮件。 李晓明:对。 主持人:现在就请您立刻给我们带来您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名字叫“网络与生 活的互动”。好,有请。 李晓明:谢谢。 咱们题目叫“网络与生活的互动”。这里的“网络”特指 wrold wide web 这么一个 东西;当然“生活”不用我解释了;互动也是很明确的一个意思,就是相互之间有 作用。但是我们只要想一想,这个网络,我们现在认识中的网络,其实只存在 7 年左右的时间,就是在 1994 年的时候刚刚开始的,刚才主持人讲了计算机网络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是在 70 年代初期的时候开始的,可是真正在中国被老百姓开 始认识是从 1994 年、1995 年那个时候刚开始的,所以对我们来说呢,网络这 个东西只是几年的事,但是我们现在可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是因为什么呢?因 为这几年发展特别快,使得我们在学校里、在校园里的师生都已经对它比较熟悉 了
那么刚才讲到了我自己在美国的情况,实际上呢是这样,那个时候受到的最 大的冲击就是网络,的确是一种冲击,就觉得怎么会突然有这么一个东西,叫做 Web。那么,我们中国的网络,大家也知道,中国的网络真正的发展起来,刚才 虽然说1986年我们钱天白教授发了第一个邮件,但是那个是非常非常的个案的 情况下的一个实验,它还不是那么一个普及的东西,那么真正开始普及我们中国 的网络,应该说大概在5年前吧,1995年、1996年的工夫,国家整个从不同的 角度开始布署网络基础设施、网上的信息建设等等。 这个网络为什么对人们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或者说这样的东西对人、对社会、对 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大家想想一幢房子,比方说300年前、500年前,这个 房子与外界的联系就是它门口一条小路,怎么通到另外一条路上,它与外界没有 别的联系,那么有那么一天,突然因为什么原因,这个房子通了电力,牵来一根 电线;那么又有那么一天,电话又通到了这个房间里头;又有那么一天又来了煤 气管道:又有一天又来了自来水管等等,大家就觉得你现在如果把我们这幢房子, 把它拔起来看的话,下面有很多很多的联系,很多很多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这些 联系,我们得到了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得到了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那么这些个 联系的增加和增强,恰好是我们这个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大家想想看,不断的 东西的增加,实际上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反映,那么现在可以保险的说,那么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房屋里面,或者是和这个房屋进一步联系的将有一个所谓信息 线,我这个地方的信息线是一个广义的意思,这个线可能是天上的无线电,可能 是加载的电话线,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是和这个房屋进行联系的就有一种新的 东西叫做“信息”,那么这也就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另外一个步骤,所以我们可以通 过一个屋子和外界的联系的变化来看我们整个文明的进步。 那么,作为这个网络到底能够为我们做些什么呢?作为我们学计算机的,将 这些东西,将网络能够为我们做的事情大概可以分成那么三类:一类我们管它叫 做“信息服务”,就是 Information service,主要是为我们以很方便的方式提供形 式多样的、表现丰富的信息,后面这个形容词很重要“形式多样、表现丰富”,在 1995年以前我们也有网络,上面也能够提供信息,可是那样的信息很难为普通 老百姓所用,主要是由于那个时候的信息不太容易被访问,它形式不多样、表现 也不丰富,只能为一些个专业人员或者说只是在科教圈子里边的人能够去获得 所以就没有得到那样的普及,这是一类,我们从网络得到信息,这个是我想大家 都应该有这种经历了 第二,就是从网络,或者我们在网络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业务活动,或者说 我这儿管它叫 Transaction Service(业务服务)就是要这个网络不光能够给我们 信息,还能够帮我们更经济的或者更有效的完成我们要做的事情,那么这类所谓
那么刚才讲到了我自己在美国的情况,实际上呢是这样,那个时候受到的最 大的冲击就是网络,的确是一种冲击,就觉得怎么会突然有这么一个东西,叫做 web。那么,我们中国的网络,大家也知道,中国的网络真正的发展起来,刚才 虽然说 1986 年我们钱天白教授发了第一个邮件,但是那个是非常非常的个案的 情况下的一个实验,它还不是那么一个普及的东西,那么真正开始普及我们中国 的网络,应该说大概在 5 年前吧,1995 年、1996 年的工夫,国家整个从不同的 角度开始布署网络基础设施、网上的信息建设等等。 这个网络为什么对人们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或者说这样的东西对人、对社会、对 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大家想想一幢房子,比方说 300 年前、500 年前,这个 房子与外界的联系就是它门口一条小路,怎么通到另外一条路上,它与外界没有 别的联系,那么有那么一天,突然因为什么原因,这个房子通了电力,牵来一根 电线;那么又有那么一天,电话又通到了这个房间里头;又有那么一天又来了煤 气管道;又有一天又来了自来水管等等,大家就觉得你现在如果把我们这幢房子, 把它拔起来看的话,下面有很多很多的联系,很多很多与外界的联系,通过这些 联系,我们得到了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得到了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那么这些个 联系的增加和增强,恰好是我们这个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大家想想看,不断的 东西的增加,实际上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反映,那么现在可以保险的说,那么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房屋里面,或者是和这个房屋进一步联系的将有一个所谓信息 线,我这个地方的信息线是一个广义的意思,这个线可能是天上的无线电,可能 是加载的电话线,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但是和这个房屋进行联系的就有一种新的 东西叫做“信息”,那么这也就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另外一个步骤,所以我们可以通 过一个屋子和外界的联系的变化来看我们整个文明的进步。 那么,作为这个网络到底能够为我们做些什么呢?作为我们学计算机的,将 这些东西,将网络能够为我们做的事情大概可以分成那么三类:一类我们管它叫 做“信息服务”,就是 Information Service,主要是为我们以很方便的方式提供形 式多样的、表现丰富的信息,后面这个形容词很重要“形式多样、表现丰富”,在 1995 年以前我们也有网络,上面也能够提供信息,可是那样的信息很难为普通 老百姓所用,主要是由于那个时候的信息不太容易被访问,它形式不多样、表现 也不丰富,只能为一些个专业人员或者说只是在科教圈子里边的人能够去获得, 所以就没有得到那样的普及,这是一类,我们从网络得到信息,这个是我想大家 都应该有这种经历了。 第二,就是从网络,或者我们在网络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业务活动,或者说 我这儿管它叫 Transaction Service(业务服务)就是要这个网络不光能够给我们 信息,还能够帮我们更经济的或者更有效的完成我们要做的事情,那么这类所谓
服务和前面那类服务有什么不一样呢?前面那类服务基本上是人去获得一个信 息,或者获得什么什么信息,那么这个第二类强调的是作为一般的网络的用户, 他不仅是获得信息,而且他还可以输入一些个东西,他输入的东西到了网络上面, 别人也可以再来用,这样的话,人和网络就有了一个双向的一个信息交流。那么, 我们说第二类我们管它叫“业务服务”。 第三类呢,这里说的是叫做“合作服务”,有时候也叫“协作服务”,英文是 co| aboration service,这一类服务和前两种相比的技术上的区别在于,前两种 都是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谈到第三类网上服务的话,就是能够支持人 和人的交流和联系,它形成了那么一个所谓的虚拟的空间,形成了那么一个新的 场所,形成了一种新的氛围和环境。如果我们在坐的用过什么BBS、什么聊天 室就能知道,那地方是一个氛围、是一个环境,它支持人和人之间的联系。那么 我们大概从技术上分,就把网络能够为我们做的事情可以分那么三种。 那么,信息服务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有很多话可以说的,信息服务。从技术 点讲,那么这个所谓网上的信息可以从两个维度,这个一个维,这是一个维 那么这个信息可以是主动的信息,也可以是被动的信息,这是一维;那么,信息 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服务的形式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 那么怎么讲呢?如果说我们就讲一般的网页,就讲最普通的那些个网站,那么往 往它所提供的服务我们就说它叫静态网页,它是一种守株待兔式的服务,那么, 有的时候呢,这个服务可以变成是主动的,就是作为一个网站或者作为一个网络、 一个服务体系,它可以向这个用户投递信息,那么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航班信 息你可以动态查询,动态信息这个部分呢,我自己有个最切身的体会,就是对我 特别感受深的就是,我通过网上买了一本书,买完一本书以后呢,卖书的地方就 给我一个号码,就说你呢,可以上一个网站,然后去看看你这个书的现在的状况, 什么状况呢?就是我买了一本书,这个书当时在荷兰,我当时在美国买书,这个 书在荷兰某某出版社,那么,它这个信息就传到荷兰,荷兰的一个地方从它书库 里边怎么把书提出来、怎么通过荷兰的海关、怎么又到美国海关、然后怎么又到 飞机场、最后怎么怎么送到我这里来,就是这一系列的事件,就是一本书从荷兰 的出版商那个地方到达美国我工作的地方,这中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你可以在网 络上面不断的查询。 这样的信息还可以有很多,我们还可以有所谓的个性化服务。这个地方就是 所谓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就是根据不同的用户的背景情况和他自己希望得到的 一些内容,他可以订阅,订阅完了以后呢,由这个网络服务给他有针对性的提供 些信息,跟他没关系的就不要给他了,那么这样的话呢,也是网络信息服务的 个方面
服务和前面那类服务有什么不一样呢?前面那类服务基本上是人去获得一个信 息,或者获得什么什么信息,那么这个第二类强调的是作为一般的网络的用户, 他不仅是获得信息,而且他还可以输入一些个东西,他输入的东西到了网络上面, 别人也可以再来用,这样的话,人和网络就有了一个双向的一个信息交流。那么, 我们说第二类我们管它叫“业务服务”。 第三类呢,这里说的是叫做“合作服务”,有时候也叫“协作服务”,英文是 Collaboration Service,这一类服务和前两种相比的技术上的区别在于,前两种 都是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谈到第三类网上服务的话,就是能够支持人 和人的交流和联系,它形成了那么一个所谓的虚拟的空间,形成了那么一个新的 场所,形成了一种新的氛围和环境。如果我们在坐的用过什么 BBS、什么聊天 室就能知道,那地方是一个氛围、是一个环境,它支持人和人之间的联系。那么 我们大概从技术上分,就把网络能够为我们做的事情可以分那么三种。 那么,信息服务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有很多话可以说的,信息服务。从技术 一点讲,那么这个所谓网上的信息可以从两个维度,这个一个维,这是一个维, 那么这个信息可以是主动的信息,也可以是被动的信息,这是一维;那么,信息 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服务的形式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 那么怎么讲呢?如果说我们就讲一般的网页,就讲最普通的那些个网站,那么往 往它所提供的服务我们就说它叫静态网页,它是一种守株待兔式的服务,那么, 有的时候呢,这个服务可以变成是主动的,就是作为一个网站或者作为一个网络、 一个服务体系,它可以向这个用户投递信息,那么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航班信 息你可以动态查询,动态信息这个部分呢,我自己有个最切身的体会,就是对我 特别感受深的就是,我通过网上买了一本书,买完一本书以后呢,卖书的地方就 给我一个号码,就说你呢,可以上一个网站,然后去看看你这个书的现在的状况, 什么状况呢?就是我买了一本书,这个书当时在荷兰,我当时在美国买书,这个 书在荷兰某某出版社,那么,它这个信息就传到荷兰,荷兰的一个地方从它书库 里边怎么把书提出来、怎么通过荷兰的海关、怎么又到美国海关、然后怎么又到 飞机场、最后怎么怎么送到我这里来,就是这一系列的事件,就是一本书从荷兰 的出版商那个地方到达美国我工作的地方,这中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你可以在网 络上面不断的查询。 这样的信息还可以有很多,我们还可以有所谓的个性化服务。这个地方就是 所谓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就是根据不同的用户的背景情况和他自己希望得到的 一些内容,他可以订阅,订阅完了以后呢,由这个网络服务给他有针对性的提供 一些信息,跟他没关系的就不要给他了,那么这样的话呢,也是网络信息服务的 一个方面
那么,这个业务服务应该说现在讲得最多的就是电子商务,这个事情其实是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记得1995年初的时候,当时我是第二次到美国,当时 尽管 world wide web这个东西已经是很热闹了,但是人们还在争论,这个网络 是否应该商业化,或者是否应该允许商业行为涉足到网络里来,典型的词儿就是 nternet是否应该 go commercial在那个以前,在1994年、1995年以前,刚才 讲了,是从美国军方开始,然后就是学术圈子互相进行学术讨论、搞一些新闻, 就是一般的学术性的东西,那么是否应该来使得这个商业的东西也运行呢?当时 大家是在争论的,但是这个争论不需要大家再接着争论,它就很自然的,就形成 了现在这个样子,你想想,那么多国家投入了那么多钱建设了这么个网络的基础 设施,那么这些东西需要维护、需要运行,那么这些维护、运行的费用也都是很 高,那么如果不把这个网络和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不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 起来,那么这个事情是很难接着做下去的,所以这个网络, go commercial这个 事情已经现在不要再争了。那么,所谓 go commercial的意思呢,就是说要允许 在上面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就是要直接要做一些和我们工作有关的,我前面讲过, 要能够更加经济的、更加有效的帮我们做事情。那么,当然现在谈的最多的,在 网络上面做事情呢,或者是网络上面最热门的两大应用,一个叫电子商务、一个 叫远程教育,这两件事情是人们现在特别看好的,说网络就得支持这两个东西, 如果不支持这两个东西,这个网络本身也有问题,而且这两样东西也只有在我们 网络这样的支持下面,才能得到它的一个新的生命,或者它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第三个方面,刚才说的是合作服务,这个合作服务实际上刚才已经提 了一下,就是人们虽然是在四面八方,但是大家都在这个网上,那么这个网络就 越来越成为了一个,英文叫做 Virtual world, Virtual world有时候叫虚拟世界, 实际上是个虚拟的真实世界,我们是在一种新的氛围中面对面的交流,这个面对 面不一定听得见你的声音,也不一定看得见你,但是你感觉得到一种真实的存在, 如果大家仔细想想,网上的谈话的方式,是和现实中有些不一样的,那么我认为 这中间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 那么下面呢,看看我们,人们所谓在网上获得信息,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 如果总结一下大概是有三种方式:一个是某个人告诉你,有某个URL,某个地 址,什么163COM,什么什么,说那上面好,你去看看去,你记下来了,上网, 把那个地址敲进去,或者新浪如何如何,这是一种方式,你得到了一些个网址。 还有一种方式呢,实际上我们大家很用的一种方式,很多人用的,或者是绝 大多数人用的方式,就是你首先知道了几个,然后你上去,上去了以后你根据你 现在正在看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中间含有的好多好多链接信息,你看觉得好像 这个跟我有点关系,我点一下进去,再接着往下走,大家就是所谓冲浪,所谓网
那么,这个业务服务应该说现在讲得最多的就是电子商务,这个事情其实是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记得 1995 年初的时候,当时我是第二次到美国,当时 尽管 world wide web 这个东西已经是很热闹了,但是人们还在争论,这个网络 是否应该商业化,或者是否应该允许商业行为涉足到网络里来,典型的词儿就是 Internet 是否应该 go commercial 在那个以前,在 1994 年、1995 年以前,刚才 讲了,是从美国军方开始,然后就是学术圈子互相进行学术讨论、搞一些新闻, 就是一般的学术性的东西,那么是否应该来使得这个商业的东西也运行呢?当时 大家是在争论的,但是这个争论不需要大家再接着争论,它就很自然的,就形成 了现在这个样子,你想想,那么多国家投入了那么多钱建设了这么个网络的基础 设施,那么这些东西需要维护、需要运行,那么这些维护、运行的费用也都是很 高,那么如果不把这个网络和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不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 起来,那么这个事情是很难接着做下去的,所以这个网络,go commercial 这个 事情已经现在不要再争了。那么,所谓 go commercial 的意思呢,就是说要允许 在上面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就是要直接要做一些和我们工作有关的,我前面讲过, 要能够更加经济的、更加有效的帮我们做事情。那么,当然现在谈的最多的,在 网络上面做事情呢,或者是网络上面最热门的两大应用,一个叫电子商务、一个 叫远程教育,这两件事情是人们现在特别看好的,说网络就得支持这两个东西, 如果不支持这两个东西,这个网络本身也有问题,而且这两样东西也只有在我们 网络这样的支持下面,才能得到它的一个新的生命,或者它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第三个方面,刚才说的是合作服务,这个合作服务实际上刚才已经提 了一下,就是人们虽然是在四面八方,但是大家都在这个网上,那么这个网络就 越来越成为了一个,英文叫做 Virtual World,Virtual World 有时候叫虚拟世界, 实际上是个虚拟的真实世界,我们是在一种新的氛围中面对面的交流,这个面对 面不一定听得见你的声音,也不一定看得见你,但是你感觉得到一种真实的存在, 如果大家仔细想想,网上的谈话的方式,是和现实中有些不一样的,那么我认为 这中间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 那么下面呢,看看我们,人们所谓在网上获得信息,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 如果总结一下大概是有三种方式:一个是某个人告诉你,有某个 URL,某个地 址,什么 163.COM,什么什么,说那上面好,你去看看去,你记下来了,上网, 把那个地址敲进去,或者新浪如何如何,这是一种方式,你得到了一些个网址。 还有一种方式呢,实际上我们大家很用的一种方式,很多人用的,或者是绝 大多数人用的方式,就是你首先知道了几个,然后你上去,上去了以后你根据你 现在正在看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中间含有的好多好多链接信息,你看觉得好像 这个跟我有点关系,我点一下进去,再接着往下走,大家就是所谓冲浪,所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