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 严文明 主持人:追求进步,学术倾听,世纪大讲堂问候您。 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有一位大教授,叫做严文明,严先生一辈子研究的就是文明,今天 我把他请来,让他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叫做“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 好,有请严先生。您好,请坐。您在年轻的时候,会经常去讲演吗? 严文明:我一直到现在,我差不多每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在外面 主持人:我可以问问您,您最开始选择考古专业是您的理想吗? 严文明:不是。 主持人:当时您想读什么? 严文明:我想读理论物理 主持人:为什么? 严文明:我想当爱因斯坦 主持人:您想当爱因斯坦那个年代是公元纪年多少年? 严文明:50年代初吧。 主持人:50年代初,做爱因斯坦可以给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但是后来基于什么样的理由 您没有学物理,而是报考了北大? 严文明:这个就是当时不自量力,以为自己挺聪明,学习的时候,理科成绩比较好,学习 成绩最不好的是历史,中学里只有历史,没有考古的,所以我高中毕业完了,中国这个朝代, 比如说汉代在唐代的前面还是在后头,我都不知道,所以历史跟我开了个玩笑,后面因为我 报北大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那个时候一年就录取10个学生,分数是最高的,我正好一个 物理题答错了,一下就把我调到历史系来了。 主持人:好,您开始关心中国古代文明是什么时候? 严文明:这个是怎么说呢,我大概学考古以后,我就关心这个事情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 严文明 主持人:追求进步,学术倾听,世纪大讲堂问候您。 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有一位大教授,叫做严文明,严先生一辈子研究的就是文明,今天 我把他请来,让他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叫做“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 好,有请严先生。您好,请坐。您在年轻的时候,会经常去讲演吗? 严文明:我一直到现在,我差不多每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在外面。 主持人:我可以问问您,您最开始选择考古专业是您的理想吗? 严文明:不是。 主持人:当时您想读什么? 严文明:我想读理论物理。 主持人:为什么? 严文明:我想当爱因斯坦。 主持人:您想当爱因斯坦那个年代是公元纪年多少年? 严文明:50 年代初吧。 主持人:50 年代初,做爱因斯坦可以给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但是后来基于什么样的理由, 您没有学物理,而是报考了北大? 严文明:这个就是当时不自量力,以为自己挺聪明,学习的时候,理科成绩比较好,学习 成绩最不好的是历史,中学里只有历史,没有考古的,所以我高中毕业完了,中国这个朝代, 比如说汉代在唐代的前面还是在后头,我都不知道,所以历史跟我开了个玩笑,后面因为我 报北大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那个时候一年就录取 10 个学生,分数是最高的,我正好一个 物理题答错了,一下就把我调到历史系来了。 主持人:好,您开始关心中国古代文明是什么时候? 严文明:这个是怎么说呢,我大概学考古以后,我就关心这个事情
主持人:50年代初? 严文明:对。因为中国文明是一个很古老的文明,但这个文明怎么起源的,有各种各样的 说法,我就想弄一个究竟,所以我在那个时候,实际上就开始了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 主持人:那个时候是50年代,后面有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将近半个世 纪,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严文明先生一直研究中国古代文明 那下面我们就听一听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好,有请 严文明: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最近一些年在学术界形成了一个高潮,为什么会 是这样呢?我想有两个原因 个是中国最近一些年,确确实实是站起来了,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出乎很多西方 人的想象,西方人过去形成了一个概念,以为东方文明、中国文明,它的本质是保守的、是 落后的,这是很明显,我们一听就是个偏见,但是有相当多的人他相信这一点,但是最近这 些年,首先亚洲四小龙,日本经济起飞了,中国从政治上站起来了以后,经过了一些波折 我们的经济也起飞了,那么,东方这些国家的,它的文化的根基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思想一儒 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所以不少人就觉得中国古代文化、东方文化不可小看。 第二个因素是因为最近一些年,考古在中国的考古,有很大的发展,西方人把我们新中国 成立以来的这50年称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这些考古发现,大大地改变了过去的一些 传统认识,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现在都有很多人在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但是 这个课题,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很多学科、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果的,不是一朝 一夕就能够完全回答的问题,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而是“中 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现在我们还在探索之中,当然不是说漫无目的的探索,我们已经 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下面我讲的大家就会知道,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我们仍然 在探索之中。 我想分四个题目来讲一讲。第一个题目讲,考古学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作用。因为 人类历史活动留下来了很多实物的遗存,这些遗存一少部分在地面上还留着,一大部分都己 经湮没在地下了。这需有一个特殊的学科,来揭示这些遗存、来解释这些遗存,这个学科就 是考古学。这个中国的考古学,如果讲它的前身,也就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就是从中国的北宋开始,就有金石学,“金”就是铜的意思,铜器,有铭文,上面有字的这 些铜器:“石”多半指的是石刻,有文字的石刻,在这些有文字的铜器和石刻上,依据这些 材料,来核对古代的这些经济、古代的史书,发现、纠正了很多问题,补充了很多问题,因 为他研究的是实物,所以也跟考古学搭一点边,但是跟后来的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还不太 样,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第一是有田野发掘、田野调查,有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文化
主持人:50 年代初? 严文明:对。因为中国文明是一个很古老的文明,但这个文明怎么起源的,有各种各样的 说法,我就想弄一个究竟,所以我在那个时候,实际上就开始了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 主持人:那个时候是 50 年代,后面有 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90 年代,将近半个世 纪,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严文明先生一直研究中国古代文明。 那下面我们就听一听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好,有请。 严文明: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最近一些年在学术界形成了一个高潮,为什么会 是这样呢?我想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中国最近一些年,确确实实是站起来了,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出乎很多西方 人的想象,西方人过去形成了一个概念,以为东方文明、中国文明,它的本质是保守的、是 落后的,这是很明显,我们一听就是个偏见,但是有相当多的人他相信这一点,但是最近这 些年,首先亚洲四小龙,日本经济起飞了,中国从政治上站起来了以后,经过了一些波折, 我们的经济也起飞了,那么,东方这些国家的,它的文化的根基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儒 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所以不少人就觉得中国古代文化、东方文化不可小看。 第二个因素是因为最近一些年,考古在中国的考古,有很大的发展,西方人把我们新中国 成立以来的这 50 年称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这些考古发现,大大地改变了过去的一些 传统认识,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现在都有很多人在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但是, 这个课题,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很多学科、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果的,不是一朝 一夕就能够完全回答的问题,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而是“中 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探索”。现在我们还在探索之中,当然不是说漫无目的的探索,我们已经 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下面我讲的大家就会知道,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我们仍然 在探索之中。 我想分四个题目来讲一讲。第一个题目讲,考古学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作用。因为 人类历史活动留下来了很多实物的遗存,这些遗存一少部分在地面上还留着,一大部分都已 经湮没在地下了。这需有一个特殊的学科,来揭示这些遗存、来解释这些遗存,这个学科就 是考古学。这个中国的考古学,如果讲它的前身,也就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就是从中国的北宋开始,就有金石学,“金”就是铜的意思,铜器,有铭文,上面有字的这 些铜器;“石”多半指的是石刻,有文字的石刻,在这些有文字的铜器和石刻上,依据这些 材料,来核对古代的这些经济、古代的史书,发现、纠正了很多问题,补充了很多问题,因 为他研究的是实物,所以也跟考古学搭一点边,但是跟后来的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还不太一 样,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第一是有田野发掘、田野调查,有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文化
一套方法论理论,这样才可以把这个学科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基础上,然后它研究的内容可以 非常广泛。 如果按金石学有文字的东西那才能研究,没有文字的不能研究,考古学它基本上是不依靠 有文字的资料,当然有文字很好,没有文字的它一样研究。我们现在说人的起源有200多万 年,哪里会有200多万年的文字呢?所以考古学产生以后,它的研究不受时间的限制,什么 时候有人、什么时候有历史,它就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受地域的限制,因为古代的文明, 只是在世界上几个很小的地方,大部分地方是没有文字、没有文明,那部分有没有历史呢? 它有的也有历史,那怎么办?也是靠考古学。考古学它又是研究实物的,这个实物它是在这 儿的,我们现在的科学对这个实物,比如说,我对这个玻璃杯子我可以进行研究,我知道它 是玻璃,玻璃的成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就还可以研究玻璃里面的微量元素,研究它 微量元素的组成,这种微量元素的组成只是在哪儿有那种组成,哪里的原料,我就知道它这 个原料是哪里来的。总之,考古学它是一个跟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随着科学不断发展 它的科学性也不断前进的这么一个学科,有了这么一个手段,对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 就一步一个脚印了。这个中国在1928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了一个考 古组,这个考古组的负责人就是李济先生,他可以说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缔造者,他领导的 考古组,就对河南省安阳的殷墟进行了连续多年,15次的大规模的发掘,安阳的殷墟 个它的名字叫殷墟,在那个地方也出了甲骨文,所以考古组刚刚成立,就引起了注意,就去 到那里进行发掘,结果通过15次的大规模发掘,就发现了一个商代晚期的都城,从60年代 开始,我们又在河南偃师,就是洛阳附近的一个地方的二里头,发现了一个也是具有都城 级的这么一个遗址。最近不是有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吗?夏商周断代工程这是一个很关键的 问题,到底哪是夏、哪是商?分界应该搁在哪里,大家把这两个遗址,反复的推敲,再加上 碳十四的年代测定,二里头的年代大部分都在夏的范围以内,这样学术界现在基本上都同意 二里头是夏的都城,这样中国文明的起源就理所当然的推进到了夏代 下面我想讲第二个题目,中国文明起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你们看 看中国的地形图,中国现在是有96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的东部,它周围有明显的天然 屏障,由于有这样一个天然屏障,中国史前的人类要跟外面交通不是太方便,这是一个很明 显的特点。 第二个在这一个大的地理单元里面,我们分析一下,可以分成三大块:一块是青藏高原 有200多万平方米,人口稀少,经济自然也不会很发达:;第二大块西北干旱区,纬度比较高, 大部分都处在内陆地带,所以同样也是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最好的地方就是长江流域跟 黄河流域,这两个地方四季分明,有一个比较长的冬季,因为有一个比较长的冬季,所以它 需要解决冬季的食粮的供应问题,这样就选择了谷类作物,长江流域发明了水稻,黄河流域 发明了小米、粟和黍,这个全世界都是这样,全世界几个农业发达区都是在这个地带、在这
一套方法论理论,这样才可以把这个学科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基础上,然后它研究的内容可以 非常广泛。 如果按金石学有文字的东西那才能研究,没有文字的不能研究,考古学它基本上是不依靠 有文字的资料,当然有文字很好,没有文字的它一样研究。我们现在说人的起源有 200 多万 年,哪里会有 200 多万年的文字呢?所以考古学产生以后,它的研究不受时间的限制,什么 时候有人、什么时候有历史,它就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受地域的限制,因为古代的文明, 只是在世界上几个很小的地方,大部分地方是没有文字、没有文明,那部分有没有历史呢? 它有的也有历史,那怎么办?也是靠考古学。考古学它又是研究实物的,这个实物它是在这 儿的,我们现在的科学对这个实物,比如说,我对这个玻璃杯子我可以进行研究,我知道它 是玻璃,玻璃的成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就还可以研究玻璃里面的微量元素,研究它 微量元素的组成,这种微量元素的组成只是在哪儿有那种组成,哪里的原料,我就知道它这 个原料是哪里来的。 总之,考古学它是一个跟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随着科学不断发展, 它的科学性也不断前进的这么一个学科,有了这么一个手段,对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 就一步一个脚印了。这个中国在 1928 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了一个考 古组,这个考古组的负责人就是李济先生,他可以说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缔造者,他领导的 考古组,就对河南省安阳的殷墟进行了连续多年,15 次的大规模的发掘,安阳的殷墟,一 个它的名字叫殷墟,在那个地方也出了甲骨文,所以考古组刚刚成立,就引起了注意,就去 到那里进行发掘,结果通过 15 次的大规模发掘,就发现了一个商代晚期的都城,从 60 年代 开始,我们又在河南偃师,就是洛阳附近的一个地方的二里头,发现了一个也是具有都城一 级的这么一个遗址。最近不是有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吗?夏商周断代工程这是一个很关键的 问题,到底哪是夏、哪是商?分界应该搁在哪里,大家把这两个遗址,反复的推敲,再加上 碳十四的年代测定,二里头的年代大部分都在夏的范围以内,这样学术界现在基本上都同意 二里头是夏的都城,这样中国文明的起源就理所当然的推进到了夏代。 下面我想讲第二个题目,中国文明起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你们看 一看中国的地形图,中国现在是有 960 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的东部,它周围有明显的天然 屏障,由于有这样一个天然屏障,中国史前的人类要跟外面交通不是太方便,这是一个很明 显的特点。 第二个在这一个大的地理单元里面,我们分析一下,可以分成三大块:一块是青藏高原, 有 200 多万平方米,人口稀少,经济自然也不会很发达;第二大块西北干旱区,纬度比较高, 大部分都处在内陆地带,所以同样也是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最好的地方就是长江流域跟 黄河流域,这两个地方四季分明,有一个比较长的冬季,因为有一个比较长的冬季,所以它 需要解决冬季的食粮的供应问题,这样就选择了谷类作物,长江流域发明了水稻,黄河流域 发明了小米、粟和黍,这个全世界都是这样,全世界几个农业发达区都是在这个地带、在这
个纬度,都是因为有一个冬季的食粮供应问题,这样才形成一个压力,使得人得想法子增加 天然食物的生产,比如西亚,那就是培植小麦和大米的地方,那以后西亚的这种经济传播到 埃及、传播到印度,埃及、印度、西亚这些文化就发展起来了。中美洲它是种植玉米的地方 中国也是这样,这样在整个中国来讲,最早发明农业,经济起飞、人口迅速增加、文化发展 水平最高的就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那么这个黄河和长江流域不是一个小地方,是一个很大的 地方,而且全中国来讲,它又是处于比较核心的地方,不是在边上,这样它就很自然的形成 了一个核心地区,一个对周围文化有吸引力的地区,这是中国自然环境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这个特点就使得中国往后的发展老是有一个核心,老是以…,比如说从文化上来讲,总是在 这个地区最发达,周围的相应的要比较低一点,从民族来讲汉族总是一个为主体,周围就是 一些少数民族,它就形成了一个向心力或者一个凝聚力。这我后面将要讲到的,就是中国文 明之所以能够长期发展而不中断的自然环境的一个客观条件它就决定了这一条。 再讲一下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讲在文明起源的时候,或者文明起源以前,中国有人 没有人呢?如果在中国文明起源以前中国没有人,那当然人家说外来的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了,如果中国进来有人,这个人又没有迁到别的地方去,又没有自行消灭,那他总得有子孙, 我们现在这些年来考古证明,在中国境内,差不多从200万年起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了 第二个在中国文明起源的时期,在中国的周围没有高度发达的强势文化,没有,在中国最 近的比较发达的文明中心是哪里呢?是古代的印度,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这个地方,印度河 流域的文明,那个是就我们现在的国界说,离中国很近,但是跟中国文明的中心是很远的, 所以它即使那里有比较发达的文化,不可能对中国境内的早期的文明形成什么影响,所以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我们把内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外部的环境分析一下,就会得出一个 结论,中国文明只能是本土起源,因为本土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它也不可能是异源 下面我想讲第三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历程。很多人关心中国文明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文明?但是我们经常不这样直接回答问题,因为我也好,任何别的学者也 好,无法回答是哪一个早上我们中国就进入文明了,跑到文明这个门槛里进来了,我们只能 说,我们看得出来这个文明是一步一步从一个原始的野蛮的状态,逐步的向文明社会前进。 现在我们研究的结果是,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在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还有一个铜石并用时代,这是考古学划分年代的办法。 刚才我讲到的二里头文化,就是相当于夏代的文化,很明显是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了,那 么,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在青铜时代以前,我们现在看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早期,一些 聚落、一些村落,那个房子都差不多,你看不出有什么住得很好的房子或者很差的房子,那 个时候的墓葬也有很多,这个墓葬里面我们看到的情况是,随葬的东西也好,墓框的修整也
个纬度,都是因为有一个冬季的食粮供应问题,这样才形成一个压力,使得人得想法子增加 天然食物的生产,比如西亚,那就是培植小麦和大米的地方,那以后西亚的这种经济传播到 埃及、传播到印度,埃及、印度、西亚这些文化就发展起来了。中美洲它是种植玉米的地方, 中国也是这样,这样在整个中国来讲,最早发明农业,经济起飞、人口迅速增加、文化发展 水平最高的就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那么这个黄河和长江流域不是一个小地方,是一个很大的 地方,而且全中国来讲,它又是处于比较核心的地方,不是在边上,这样它就很自然的形成 了一个核心地区,一个对周围文化有吸引力的地区,这是中国自然环境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这个特点就使得中国往后的发展老是有一个核心,老是以…,比如说从文化上来讲,总是在 这个地区最发达,周围的相应的要比较低一点,从民族来讲汉族总是一个为主体,周围就是 一些少数民族,它就形成了一个向心力或者一个凝聚力。这我后面将要讲到的,就是中国文 明之所以能够长期发展而不中断的自然环境的一个客观条件它就决定了这一条。 再讲一下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主要是讲在文明起源的时候,或者文明起源以前,中国有人 没有人呢?如果在中国文明起源以前中国没有人,那当然人家说外来的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了,如果中国进来有人,这个人又没有迁到别的地方去,又没有自行消灭,那他总得有子孙, 我们现在这些年来考古证明,在中国境内,差不多从 200 万年起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生活了。 第二个在中国文明起源的时期,在中国的周围没有高度发达的强势文化,没有,在中国最 近的比较发达的文明中心是哪里呢?是古代的印度,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这个地方,印度河 流域的文明,那个是就我们现在的国界说,离中国很近,但是跟中国文明的中心是很远的, 所以它即使那里有比较发达的文化,不可能对中国境内的早期的文明形成什么影响,所以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我们把内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外部的环境分析一下,就会得出一个 结论,中国文明只能是本土起源,因为本土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它也不可能是异源 起源。 下面我想讲第三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历程。很多人关心中国文明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文明?但是我们经常不这样直接回答问题,因为我也好,任何别的学者也 好,无法回答是哪一个早上我们中国就进入文明了,跑到文明这个门槛里进来了,我们只能 说,我们看得出来这个文明是一步一步从一个原始的野蛮的状态,逐步的向文明社会前进。 现在我们研究的结果是,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在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还有一个铜石并用时代,这是考古学划分年代的办法。 刚才我讲到的二里头文化,就是相当于夏代的文化,很明显是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了,那 么,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在青铜时代以前,我们现在看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早期,一些 聚落、一些村落,那个房子都差不多,你看不出有什么住得很好的房子或者很差的房子,那 个时候的墓葬也有很多,这个墓葬里面我们看到的情况是,随葬的东西也好,墓框的修整也
好,都差不多,当然是有差别了,但是看不出一种很明显的阶层性的差别。就是一部分人是 富人,那一部分人是穷人,根本就看不出来的,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特别是新石器时 代晚期的后半,这个情况就开始出现变化,所以就从这些现象看得出来这个社会开始在分层 这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的事情,绝对年代大体上相当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 3500年左右。但是这种中心聚落在这个时期,仅仅是几个文化最发达的中心才有,所以说 这个时期已经普遍的是文明化了,普遍的在文明化的进程中间有相当大的进展了,而且这种 文明化的进程不是在一个地方,而是在很多地方,这样文明起源多元论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最后说一点,第四,中国文明起源时期,多元一体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它对后世历史的影 响。我刚才讲了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好多个源头,不是在一个地方起源的,但是它后 面这些多元的文明,它后面不断地相互发生关系,不论是战争的关系还是和平的关系,总而 言之,它是都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以内,共同的发生作用,因此,它既是多元的,又有很多 联系的,因为有很多联系,所以也就有很多共同点,这些地方发展的步骤我们刚才划了几个 阶段也是一样的,这些叫做多元,既是多元,我过去讲多元和统一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 后来费孝通先生在讲中国民族关系的时候,提出来一个多元一体的这么一个,说我们中国的 民族关系是个多元一体的关系,我们也就借用这个词。我们中国的文化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就 已经形成多元一体的,我们看来这个是内蒙古的、那个是甘肃的,其实在外国人看来这都是 中国文化,差不太多,跟外国的文化比,那个差别就大了,所以这种基础在这个时期就奠定 了,而主体的地方,我刚才讲了这一片都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是主体的地方,而到了 夏商周这个阶段,中原的地位又凸显出来了,所以就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 流域和长江流域广大地区为主体,然后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多种文化的这么一个格局 所以中国历史上这么一个特点是非常突出的,研究中国的文明就要把这个特点把握住,这就 把握了中国文明的最主要的特点、最主要的核心 主持人:好,先来看一下来自凤凰网站的问题,这位网友的名字叫“如果昨日能够重现” 网友的名字很长,他说的是“我很佩服您的历史研究和毕生的考古业绩,知道自己民族文明 渊远流长,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但是思来想去,我还是 有一丝担心,担心我们的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是“螳螂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后”,您知道吗? 北京现在都快被沙土给埋上了,您、我半截身子都埋在沙子里了,可您还在研究起源,齐白 石老人70岁才改行学画虾,您不想改行研究环保吗? 严文明:我想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实际上我刚才讲的内容里面,我是充分的注意到了我们 中国的环境的特点,但是有些问题我没有展开。我们中国有四个环境带,以长城为界北面 这是沙漠草原地带,后面是游牧人住的地方,环境一变化不好,那么草长得不好,牲畜死了 好多,要生活怎么办?最方便的就是到南边农业部落去抢东西呗,所以经常有这样的战争发 生,那么为了防止这个,修了一道长城。第二个界限,淮河秦岭这道界限,淮河秦岭以北是
好,都差不多,当然是有差别了,但是看不出一种很明显的阶层性的差别。就是一部分人是 富人,那一部分人是穷人,根本就看不出来的,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特别是新石器时 代晚期的后半,这个情况就开始出现变化,所以就从这些现象看得出来这个社会开始在分层, 这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的事情,绝对年代大体上相当于公元前 4000 年到公元前 3500 年左右。但是这种中心聚落在这个时期,仅仅是几个文化最发达的中心才有,所以说 这个时期已经普遍的是文明化了,普遍的在文明化的进程中间有相当大的进展了,而且这种 文明化的进程不是在一个地方,而是在很多地方,这样文明起源多元论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最后说一点,第四,中国文明起源时期,多元一体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它对后世历史的影 响。我刚才讲了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好多个源头,不是在一个地方起源的,但是它后 面这些多元的文明,它后面不断地相互发生关系,不论是战争的关系还是和平的关系,总而 言之,它是都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以内,共同的发生作用,因此,它既是多元的,又有很多 联系的,因为有很多联系,所以也就有很多共同点,这些地方发展的步骤我们刚才划了几个 阶段也是一样的,这些叫做多元,既是多元,我过去讲多元和统一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后来费孝通先生在讲中国民族关系的时候,提出来一个多元一体的这么一个,说我们中国的 民族关系是个多元一体的关系,我们也就借用这个词。我们中国的文化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就 已经形成多元一体的,我们看来这个是内蒙古的、那个是甘肃的,其实在外国人看来这都是 中国文化,差不太多,跟外国的文化比,那个差别就大了,所以这种基础在这个时期就奠定 了,而主体的地方,我刚才讲了这一片都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是主体的地方,而到了 夏商周这个阶段,中原的地位又凸显出来了,所以就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 流域和长江流域广大地区为主体,然后在全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多种文化的这么一个格局, 所以中国历史上这么一个特点是非常突出的,研究中国的文明就要把这个特点把握住,这就 把握了中国文明的最主要的特点、最主要的核心。 主持人:好,先来看一下来自凤凰网站的问题,这位网友的名字叫“如果昨日能够重现”, 网友的名字很长,他说的是“我很佩服您的历史研究和毕生的考古业绩,知道自己民族文明 渊远流长,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但是思来想去,我还是 有一丝担心,担心我们的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是“螳螂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后”,您知道吗? 北京现在都快被沙土给埋上了,您、我半截身子都埋在沙子里了,可您还在研究起源,齐白 石老人 70 岁才改行学画虾,您不想改行研究环保吗?” 严文明:我想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实际上我刚才讲的内容里面,我是充分的注意到了我们 中国的环境的特点,但是有些问题我没有展开。我们中国有四个环境带,以长城为界北面, 这是沙漠草原地带,后面是游牧人住的地方,环境一变化不好,那么草长得不好,牲畜死了 好多,要生活怎么办?最方便的就是到南边农业部落去抢东西呗,所以经常有这样的战争发 生,那么为了防止这个,修了一道长城。第二个界限,淮河秦岭这道界限,淮河秦岭以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