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秩序建设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纪大讲堂欢迎您, 这几年我们最爱谈的是市场经济,但谈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经常是只说转 型,很少谈到市场秩序的建设。 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副院长刘伟教授,让他给我们带 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名字叫“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秩序的建 设”。好,有请刘教授,请坐。 咱们先说点家常话,您这个名字啊,实在是太普通了,跟您的学问不相匹配。 我在网上打上“刘伟”两个字一检索,检索出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五个刘伟,你看有 这么几位刘伟:“全国岗位能手刘伟”、“身残志坚的好少年刘伟”、“五侯大道42 号三楼住户刘伟”、“广东CAD协会副理事长刘伟”、“嘉都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刘伟先生”、“亮壳大哥哥刘伟”、“刘伟副书记谈朝阳共青团工作”、“青岛四方区公 安分局副局长刘伟被撤职査办、开除党籍,并清除出公安队伍”。 您一直没想过改一下名? 刘伟:想过,想增加一个字,增加一个“大”。 主持人:刘伟大。 刘伟:因为这个刘大伟估计和刘伟的重名的概率差不多。 主持人:敢叫刘伟大的人不多 刘伟:我估计不多。 主持人:下面还接着说,说“1978年,刘伟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78级学 生”,是我们非常崇敬的那一批学生,凡是挂⑦7”字的都是我们非常崇拜的 刘伟:我是77级的,77级学生那年第一次高考是1977年的年末,我们入 学的时候是1978年的春天。 主持人:那等于您是77级的学生,那我们就更崇拜了,是恢复高考以后的第 一批。接着还说“1978年,刘伟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先后被破格晋升为副教 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不到40岁就可以带博士,被称 为中国经济界京城四少”,您觉得“京城四少”这四个字好听吗? 刘伟:因为这个恐怕是一个媒体说出的“京城四少”,不是指哪几个人,可能 更多的是对一些年轻人活跃于经济学界这种现象的一种反应的一种概括,我想这 是中国年轻知识分子搞经济学的一个幸运吧,当然也是个责任了
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秩序建设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纪大讲堂欢迎您。 这几年我们最爱谈的是市场经济,但谈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经常是只说转 型,很少谈到市场秩序的建设。 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副院长刘伟教授,让他给我们带 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名字叫“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秩序的建 设”。好,有请刘教授,请坐。 咱们先说点家常话,您这个名字啊,实在是太普通了,跟您的学问不相匹配。 我在网上打上“刘伟”两个字一检索,检索出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五个刘伟,你看有 这么几位刘伟:“全国岗位能手刘伟”、“身残志坚的好少年刘伟”、“五侯大道 42 号三楼住户刘伟”、“广东 CAD 协会副理事长刘伟”、“嘉都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刘伟先生”、“亮壳大哥哥刘伟”、“刘伟副书记谈朝阳共青团工作”、“青岛四方区公 安分局副局长刘伟被撤职查办、开除党籍,并清除出公安队伍”。 您一直没想过改一下名? 刘 伟:想过,想增加一个字,增加一个“大”。 主持人:刘伟大。 刘 伟:因为这个刘大伟估计和刘伟的重名的概率差不多。 主持人:敢叫刘伟大的人不多。 刘 伟:我估计不多。 主持人:下面还接着说,说“1978 年,刘伟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78 级学 生”,是我们非常崇敬的那一批学生,凡是挂“7”字的都是我们非常崇拜的。 刘 伟:我是 77 级的,77 级学生那年第一次高考是 1977 年的年末,我们入 学的时候是 1978 年的春天。 主持人:那等于您是 77 级的学生,那我们就更崇拜了,是恢复高考以后的第 一批。接着还说“1978 年,刘伟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先后被破格晋升为副教 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经济学院副院长,不到 40 岁就可以带博士,被称 为中国经济界京城四少”,您觉得“京城四少”这四个字好听吗? 刘 伟:因为这个恐怕是一个媒体说出的“京城四少”,不是指哪几个人,可能 更多的是对一些年轻人活跃于经济学界这种现象的一种反应的一种概括,我想这 是中国年轻知识分子搞经济学的一个幸运吧,当然也是个责任了
主持人:好,咱们言归正传,您开始研究市场经济的市场秩序这一块是什么 时候开始的 刘伟:那应该很长时间了,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泛,大概是在 我关于市场秩序建设这方面的论文发表最早应该是1988年 主持人:1988年,那个时候市场经济根本就没有确定成为我们国家的原则? 刘伟:作为一个目标吧,系统的没有提出,但是作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 实践过程,我相信那个时候就已经很深入了,1988年,当时在美国有一个中国 的留美学生的留美同学会,创刊了一份经济学的刊物,在国内来组稿,这样我当 时给他的一篇论文,就是关于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建设问题的这么一篇文章。 主持人:从1988年到2001年,中间跨越了13年,是吧? 刘伟:对。 主持人:这13年您对市场秩序建设这个问题,您的观点变得大不大? 刘伟:我的观点基本没什么变化,但是我就是感觉到对这个问题建设的这种 紧迫感,我感觉到越来越强烈。 主持人:好,大家可能等急了,我们现在就请刘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学术 报告,报告的名字叫“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秩序的建设”。好,有请。 刘伟:谢谢主持人。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我们在座的同学、老师讨论关于一个经济问题, 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和市场化进程这样一个命题,这是一个非常宏大 的、也是非常凝重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在一个很有限的时间里面,主要是结 合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些特点,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然后我们做一个现场 的交流。我今天的问题主要讲三个方面 第一个,我简单的描述一下中国的市场化的历史进展。中国这个市场化的进 展严格地讲,应当说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的事情,那么也就是70年代末80 年代初,那么,我们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人把我们整个这个改革,自觉的明确 为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的目标,这是在中共十四大上,就是1992年 在此之前,我们整个的改革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特别是在政策层面,它是摸 着石头过河,这是写进中共十二大文件的,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总体的倾向, 它是不断的引入市场机制,按照这个十四大列出的中国改革的时间表,大概中国 共产党人准备拿出30年略多的时间,完成中国的改革,完成中国从计划体制下 向市场体制的历史转换 那么,前二十年我们主要任务是构建市场体系,后十年,主要任务是完备市 场秩序。大概是这样子的一个历史进展,从目前情况看,我们说检查从比较经济
主持人:好,咱们言归正传,您开始研究市场经济的市场秩序这一块是什么 时候开始的? 刘 伟:那应该很长时间了,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泛,大概是在----- 我关于市场秩序建设这方面的论文发表最早应该是 1988 年。 主持人:1988 年,那个时候市场经济根本就没有确定成为我们国家的原则? 刘 伟:作为一个目标吧,系统的没有提出,但是作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 实践过程,我相信那个时候就已经很深入了,1988 年,当时在美国有一个中国 的留美学生的留美同学会,创刊了一份经济学的刊物,在国内来组稿,这样我当 时给他的一篇论文,就是关于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建设问题的这么一篇文章。 主持人:从 1988 年到 2001 年,中间跨越了 13 年,是吧? 刘 伟:对。 主持人:这 13 年您对市场秩序建设这个问题,您的观点变得大不大? 刘 伟:我的观点基本没什么变化,但是我就是感觉到对这个问题建设的这种 紧迫感,我感觉到越来越强烈。 主持人:好,大家可能等急了,我们现在就请刘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学术 报告,报告的名字叫“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秩序的建设”。好,有请。 刘 伟:谢谢主持人。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我们在座的同学、老师讨论关于一个经济问题, 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建设和市场化进程这样一个命题,这是一个非常宏大 的、也是非常凝重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在一个很有限的时间里面,主要是结 合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些特点,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然后我们做一个现场 的交流。我今天的问题主要讲三个方面: 第一个,我简单的描述一下中国的市场化的历史进展。中国这个市场化的进 展严格地讲,应当说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的事情,那么也就是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那么,我们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人把我们整个这个改革,自觉的明确 为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的目标,这是在中共十四大上,就是 1992 年, 在此之前,我们整个的改革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特别是在政策层面,它是摸 着石头过河,这是写进中共十二大文件的,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总体的倾向, 它是不断的引入市场机制,按照这个十四大列出的中国改革的时间表,大概中国 共产党人准备拿出 30 年略多的时间,完成中国的改革,完成中国从计划体制下 向市场体制的历史转换。 那么,前二十年我们主要任务是构建市场体系,后十年,主要任务是完备市 场秩序。大概是这样子的一个历史进展,从目前情况看,我们说检查从比较经济
体制角度来讲,检查观测一种体制向另一种的转换程度,方法很多,从我们国家 来说呢,它市场化进展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最主要是看三个方面的指标。一个 指标是看什么呢?就看它的商品定价,商品多大程度上是市场定价?多大程度上 是政府计划定价,你看它这个定价,价格决定它的转换程度。改革开放之前呢, 我们国家的各种商品,包括消费品和投资品,90%以上,它的价格是什么呢? 是政府定价,计划价格,我们到了现在,就是90年代末,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什 么呢?大概95%左右的商品,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现在是市场定价,那么这 就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市场化的一个标志,就是商品市场化的程度,它的定价 从过去90%以上的计划定价,经过二十年转变到95%左右是市场定价,这是 个市场化的指标。 第二个方面观察这个市场化的指标是要看什么呢?是要看它的产权制度,就 是财产制度,财产制度,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我们不说了,是集体所有制 了,那么我们现在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包括土地制度在内,实际上是从 过去的集体经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了农户经济,基本上是一种农户经济,可以 说,现在农业当中国有所占的比例也就是3%左右,就是国有农场,像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这类的,它是农业单位,但是它是国有,大概它 的产出占整个农业产出也就是3%左右,97%的农业呀,我们现在是农户经济,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还有一个,从工商业,城市经济来看,从财产制度来看,我讲一个指标就可 了,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城市工业和商业企业资产,90%以上是国有制,那 么到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现在国有制的比重也就是50%略强,所以实现了这么 大的一个比重的变化。而非国有制经济呢,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改革开放之前 在中国,在工农业,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当中,70%以上是国有制提供的,非国 有制提供的呢,只占不到30%,到现在怎么样呢?完成了一个历史的颠倒,非 国有制部门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现在已经接近70%,国有制部门提供的国民生 产总值现在也就是30%略多一点,完成了这样一个倒三七的这样一个扭转,那 么从非国有经济当中,变化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私有经济特别快,个体户、个人 独资的私有企业以及私有产权基础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变化特别快,这些年来, 从1988年到1998年这十年之间,我们各种私有企业的平均的产值规模,就是 平均产出的规模增加了36倍,平均注册资本的规模扩大了38倍,平均用人, 就是雇工的规模增加了9.8倍,将近10倍,所以它都不是以百分之几,每年百 分之几这样的一个速度在递增,它是以多少倍、多少倍这样在递增,这种财产制 度的变化是导致中国这个市场化,它变化的一个根本的制度原因,这是从财产制 度变化。 另外一方面看这个市场化的进程就是看什么呢?看宏观调控体制的变化,宏 观调控体制无外乎一个是金融体制、一个是财政体制了,那么我们国家改革开放 这些年来,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方式应当说也发生了 非常大的变化,从财政来讲,我们从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这种经济,就是财政在国 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逐渐的变成什么呢?是金融主 导,财政的作用啊,地位迅速的下降,我们在政府、企业和居民这三个主体当中, 国民收入在政府手里的,直接掌握在政府手里的,也就是财政手里的不到20%, 剩下的80%左右是在什么人手里呢?是在企业和居民家庭,而企业和居民家庭
体制角度来讲,检查观测一种体制向另一种的转换程度,方法很多,从我们国家 来说呢,它市场化进展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最主要是看三个方面的指标。一个 指标是看什么呢?就看它的商品定价,商品多大程度上是市场定价?多大程度上 是政府计划定价,你看它这个定价,价格决定它的转换程度。改革开放之前呢, 我们国家的各种商品,包括消费品和投资品,90%以上,它的价格是什么呢? 是政府定价,计划价格,我们到了现在,就是 90 年代末,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什 么呢?大概 95%左右的商品,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现在是市场定价,那么这 就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市场化的一个标志,就是商品市场化的程度,它的定价, 从过去 90%以上的计划定价,经过二十年转变到 95%左右是市场定价,这是一 个市场化的指标。 第二个方面观察这个市场化的指标是要看什么呢?是要看它的产权制度,就 是财产制度,财产制度,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前,农业我们不说了,是集体所有制 了,那么我们现在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包括土地制度在内,实际上是从 过去的集体经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了农户经济,基本上是一种农户经济,可以 说,现在农业当中国有所占的比例也就是 3%左右,就是国有农场,像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这类的,它是农业单位,但是它是国有,大概它 的产出占整个农业产出也就是 3%左右,97%的农业呀,我们现在是农户经济,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还有一个,从工商业,城市经济来看,从财产制度来看,我讲一个指标就可 以了,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城市工业和商业企业资产,90%以上是国有制,那 么到现在是什么情况呢?现在国有制的比重也就是 50%略强,所以实现了这么 大的一个比重的变化。而非国有制经济呢,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改革开放之前 在中国,在工农业,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当中,70%以上是国有制提供的,非国 有制提供的呢,只占不到 30%,到现在怎么样呢?完成了一个历史的颠倒,非 国有制部门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现在已经接近 70%,国有制部门提供的国民生 产总值现在也就是 30%略多一点,完成了这样一个倒三七的这样一个扭转,那 么从非国有经济当中,变化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私有经济特别快,个体户、个人 独资的私有企业以及私有产权基础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变化特别快,这些年来, 从 1988 年到 1998 年这十年之间,我们各种私有企业的平均的产值规模,就是 平均产出的规模增加了 36 倍,平均注册资本的规模扩大了 38 倍,平均用人, 就是雇工的规模增加了 9.8 倍,将近 10 倍,所以它都不是以百分之几,每年百 分之几这样的一个速度在递增,它是以多少倍、多少倍这样在递增,这种财产制 度的变化是导致中国这个市场化,它变化的一个根本的制度原因,这是从财产制 度变化。 另外一方面看这个市场化的进程就是看什么呢?看宏观调控体制的变化,宏 观调控体制无外乎一个是金融体制、一个是财政体制了,那么我们国家改革开放 这些年来,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方式应当说也发生了 非常大的变化,从财政来讲,我们从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这种经济,就是财政在国 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逐渐的变成什么呢?是金融主 导,财政的作用啊,地位迅速的下降,我们在政府、企业和居民这三个主体当中, 国民收入在政府手里的,直接掌握在政府手里的,也就是财政手里的不到 20%, 剩下的 80%左右是在什么人手里呢?是在企业和居民家庭,而企业和居民家庭
的收入,他拿到了之后怎么办呢?他是放在银行里,他是通过银行再实现周转, 这样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过去从财政主导型的计划经济,现在已经变成了 个什么呢?实际上是金融主导着我们资源的分配和资金的配置,完成了这样 个重大的变化,从宏观财税体制来讲,我们从利润留成、包税制然后到1993年 以后我们开始搞分税制,分税制是以增值税作为主体税这么一种间接税制了 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多数国家是采取了这样的一种税制,我们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 从金融体制来讲,变化也相当深刻,我们从1993年以后,金融立法明显地加 速,然后我们的中央银行相对独立,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构建,就是国有商业专 业银行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然后政策性银行的独立,过去我们的工、 农、中、建这几大专业银行,它有政策性的任务,明知亏损的要体现政策,这样 的任务,这样的话显然作为商业银行发展是不符合它的要求和性质的,所以我们 搞了一些政策银行,把它独立出来,像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进出口 银行等等,像这样子的,把它独立出来,政策银行分立便于国有专业商业银行朝 着商业化目标发展,追求赢利目标嘛。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国有的、控股的、 股份制的银行,像地方性的,比如说像我们北京华夏银行啊、深圳的发展银行啊、 上海浦东银行等等,这些都有股份制的,甚至有的是上市的,“深发展”就是上市 的嘛,但是是国家控股的,股份制的银行,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所以整个我们这 个银行金融体制啊,这些年顺应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呢,应该说也是发生了很深刻 的变化,所以整个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换来讲,从它的并架到它的财产关系,到 它的宏观调控方式和机制这三个方面,我们这二十年略多的时间变化是相当深刻 的。世界银行在1996年前后,曾经对世界所有转轨国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转轨的国家做了一个综合的测评,测评什么呢?就是测评它的市场化的指 数,就是市场化的速度,每一年你市场化的进展有多少,测评的结果,当时所有 转轨国家平均的市场化进展的指数,就是这个速度,平均值是44,最高值是6 中国是5.5,低于最高值,但是高于平均值,就是每一年以55%的速度在推进 着整个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大体上是这样。 那么,我们到现在,根据国家计委的一份报告,90年代的中后期之后中国大 体上总的市场化的程度呢,总体上他做了个测算,大概我们现在在70%左右, 就是中国经济生活70%左右已经纳入了什么呢?市场控制、市场调节、市场支 配,我们刚才讲了,我们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这个历史转轨的时间表,我们 大体上安排是30年略多一点,我们现在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二,大概我们实践当 中进展得也是三分之二的样子,后十年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我们的市场质量, 完善我们的市场秩序,所以这样的历史任务呢,就摆在我们中国市场化的建设和 改革的面前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中国市场化的进展。 第二个问题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在中国进行市场秩序建设,这个市场 经济秩序它包含的历史内容主要有哪些?我们说,这些年来,我们听关于市场秩 序、整顿市场秩序这些说法很多,那么对一些市场的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对 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政府通过法规或政策呢予以限制和反对等等,这都是市场 秩序建设的一些内容,但是,不是主要的。市场经济呀,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历 史形式的伸展方式,它的秩序,市场经济的秩序它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 市场经济秩序至少包含这样四个方面的秩序:
的收入,他拿到了之后怎么办呢?他是放在银行里,他是通过银行再实现周转, 这样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过去从财政主导型的计划经济,现在已经变成了 一个什么呢?实际上是金融主导着我们资源的分配和资金的配置,完成了这样一 个重大的变化,从宏观财税体制来讲,我们从利润留成、包税制然后到 1993 年 以后我们开始搞分税制,分税制是以增值税作为主体税这么一种间接税制了,它 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多数国家是采取了这样的一种税制,我们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 从金融体制来讲,变化也相当深刻,我们从 1993 年以后,金融立法明显地加 速,然后我们的中央银行相对独立,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构建,就是国有商业专 业银行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然后政策性银行的独立,过去我们的工、 农、中、建这几大专业银行,它有政策性的任务,明知亏损的要体现政策,这样 的任务,这样的话显然作为商业银行发展是不符合它的要求和性质的,所以我们 搞了一些政策银行,把它独立出来,像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进出口 银行等等,像这样子的,把它独立出来,政策银行分立便于国有专业商业银行朝 着商业化目标发展,追求赢利目标嘛。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国有的、控股的、 股份制的银行,像地方性的,比如说像我们北京华夏银行啊、深圳的发展银行啊、 上海浦东银行等等,这些都有股份制的,甚至有的是上市的,“深发展”就是上市 的嘛,但是是国家控股的,股份制的银行,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所以整个我们这 个银行金融体制啊,这些年顺应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呢,应该说也是发生了很深刻 的变化,所以整个从中国的经济体制转换来讲,从它的并架到它的财产关系,到 它的宏观调控方式和机制这三个方面,我们这二十年略多的时间变化是相当深刻 的。世界银行在 1996 年前后,曾经对世界所有转轨国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转轨的国家做了一个综合的测评,测评什么呢?就是测评它的市场化的指 数,就是市场化的速度,每一年你市场化的进展有多少,测评的结果,当时所有 转轨国家平均的市场化进展的指数,就是这个速度,平均值是 4.4,最高值是 6, 中国是 5.5,低于最高值,但是高于平均值,就是每一年以 5.5%的速度在推进 着整个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大体上是这样。 那么,我们到现在,根据国家计委的一份报告,90 年代的中后期之后中国大 体上总的市场化的程度呢,总体上他做了个测算,大概我们现在在 70%左右, 就是中国经济生活 70%左右已经纳入了什么呢?市场控制、市场调节、市场支 配,我们刚才讲了,我们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这个历史转轨的时间表,我们 大体上安排是 30 年略多一点,我们现在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二,大概我们实践当 中进展得也是三分之二的样子,后十年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我们的市场质量, 完善我们的市场秩序,所以这样的历史任务呢,就摆在我们中国市场化的建设和 改革的面前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中国市场化的进展。 第二个问题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在中国进行市场秩序建设,这个市场 经济秩序它包含的历史内容主要有哪些?我们说,这些年来,我们听关于市场秩 序、整顿市场秩序这些说法很多,那么对一些市场的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对一 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政府通过法规或政策呢予以限制和反对等等,这都是市场 秩序建设的一些内容,但是,不是主要的。市场经济呀,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历 史形式的伸展方式,它的秩序,市场经济的秩序它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 市场经济秩序至少包含这样四个方面的秩序:
第一个呢,我们叫做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秩序,就是界定谁能进入市场,谁 有权利获得进入市场竞争的资格,这个条件,进入市场之后,作为市场当中的 个竞争者你拥有什么权利,你必须付什么责任,关于这个方面,就是竞争行为主 体的,它的要求、它的制度界定、它的权、责、利的制度安排,我们把这一系列 的规则概括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秩序。这个主体秩序回答的是什么?回答的是在 个市场上谁在竞争。所以大家看,我们考虑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市场、一个产品市 场、一个产业领域或者是一个社会,它市场秩序如果出现混乱,不该进入市场的, 它让它进入了,应当清除于市场的它清除不出来,这样子的话呢,它在这个市场 上本身这些主体都是不能严格履行市场竞争责任、不能严格接受市场规律约束的 这样的一群主体,那么,在这样的一群主体活跃的领域里面,它不可能有市场秩 序。所以我们说,市场经济秩序首先一个是竞争的主体秩序,主体秩序的本质是 什么呢?是产权制度,就是这个企业产权制度,通过企业的产权制度要明确这个 企业有什么权利、有什么责任,履行了责任之后它有什么利益,把它的权、责、 利在产权制度上把它界定清楚,界定清楚了,它才能受市场规律和规则的硬约束, 否则它可以不服从市场,这是我们讲市场竞争的主体秩序 市场经济秩序第二方面呢?我们叫做市场竞争的交易秩序,就是买卖,买卖 的规则。交易秩序,市场经济是交易的经济了,那么能否成交,这个买卖能否实 现,在经济上来说,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呢?是价格,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一个 漫天要价、一个坐地还钱嘛,最后达成一个妥协、一个均衡,买卖双方一致接受 的一个交易条件,所以交易秩序呀,我们说一个市场的交易秩序是否有序,最关 键就是看它交易条件的确定,交易条件就是价格,也就是看它的价格是否有序, 价格如何决定,是不是竞争性定价,这个价格是不是真正反映了社会供求矛盾 按照这个价格配置资源是不是真正能够有效,所以关键是看它价格怎么决定,所 以也可能是什么呢?买方定价;也可能是卖方定价、也可能是竞争性定价、也可 能是垄断性定价、也可能是什么呢?政府定价、也可能是市场定价,这个价格决 定,因素很多,那么就看它这个价格决定是不是真正的反映了供求矛盾,这样来 引导资源的配置才有效,所以这叫市场竞争的交易秩序。任何一个地方,它市场 秩序混乱,首先的表现是什么呢?交易秩序混乱,就是价格不再去反映什么?等 价交换的规律,不再去反映市场最基本的等价交换的规则,交易条件混乱了,价 格秩序出现混乱,这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市场经济秩序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呢,就是市场经济的法制秩序。因为市场经 济是法制经济,从内容上来说,市场经济是贯彻法权的经济,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嘛,事先的均等、事后的不均等,形式上的均等、事实上的不均等,它是这样的 种竞争性的这种经济。那么在内容上,既然是法权式的经济,它就一定要求什 么?通过法律制度来强迫人们必须接受这种事后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否则的话 这个就没有秩序,这是从内容上。市场经济在形式上呢,它是一个契约的经济, 所有我们市场经济当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运用的经济手段都是一种契约,商品、 借贷、买卖、货币这都是一个契约呀,契约比传统经济进步在什么地方?封建等 级社会的经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与生俱来的身份来确定的。你为什么是 农民?因为你爸爸是农民,所以你来到这个人间,就以这个身份去和周围发生关 系,等级社会。市场经济它有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发生经济关系之前,我们是平 等的,我们是契约嘛,你可以签、你也可以不签,同一个契约,权利是平等的
第一个呢,我们叫做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秩序,就是界定谁能进入市场,谁 有权利获得进入市场竞争的资格,这个条件,进入市场之后,作为市场当中的一 个竞争者你拥有什么权利,你必须付什么责任,关于这个方面,就是竞争行为主 体的,它的要求、它的制度界定、它的权、责、利的制度安排,我们把这一系列 的规则概括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秩序。这个主体秩序回答的是什么?回答的是在一 个市场上谁在竞争。所以大家看,我们考虑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市场、一个产品市 场、一个产业领域或者是一个社会,它市场秩序如果出现混乱,不该进入市场的, 它让它进入了,应当清除于市场的它清除不出来,这样子的话呢,它在这个市场 上本身这些主体都是不能严格履行市场竞争责任、不能严格接受市场规律约束的 这样的一群主体,那么,在这样的一群主体活跃的领域里面,它不可能有市场秩 序。所以我们说,市场经济秩序首先一个是竞争的主体秩序,主体秩序的本质是 什么呢?是产权制度,就是这个企业产权制度,通过企业的产权制度要明确这个 企业有什么权利、有什么责任,履行了责任之后它有什么利益,把它的权、责、 利在产权制度上把它界定清楚,界定清楚了,它才能受市场规律和规则的硬约束, 否则它可以不服从市场,这是我们讲市场竞争的主体秩序。 市场经济秩序第二方面呢?我们叫做市场竞争的交易秩序,就是买卖,买卖 的规则。交易秩序,市场经济是交易的经济了,那么能否成交,这个买卖能否实 现,在经济上来说,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呢?是价格,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一个 漫天要价、一个坐地还钱嘛,最后达成一个妥协、一个均衡,买卖双方一致接受 的一个交易条件,所以交易秩序呀,我们说一个市场的交易秩序是否有序,最关 键就是看它交易条件的确定,交易条件就是价格,也就是看它的价格是否有序, 价格如何决定,是不是竞争性定价,这个价格是不是真正反映了社会供求矛盾, 按照这个价格配置资源是不是真正能够有效,所以关键是看它价格怎么决定,所 以也可能是什么呢?买方定价;也可能是卖方定价、也可能是竞争性定价、也可 能是垄断性定价、也可能是什么呢?政府定价、也可能是市场定价,这个价格决 定,因素很多,那么就看它这个价格决定是不是真正的反映了供求矛盾,这样来 引导资源的配置才有效,所以这叫市场竞争的交易秩序。任何一个地方,它市场 秩序混乱,首先的表现是什么呢?交易秩序混乱,就是价格不再去反映什么?等 价交换的规律,不再去反映市场最基本的等价交换的规则,交易条件混乱了,价 格秩序出现混乱,这是市场经济秩序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市场经济秩序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呢,就是市场经济的法制秩序。因为市场经 济是法制经济,从内容上来说,市场经济是贯彻法权的经济,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嘛,事先的均等、事后的不均等,形式上的均等、事实上的不均等,它是这样的 一种竞争性的这种经济。那么在内容上,既然是法权式的经济,它就一定要求什 么?通过法律制度来强迫人们必须接受这种事后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否则的话 这个就没有秩序,这是从内容上。市场经济在形式上呢,它是一个契约的经济, 所有我们市场经济当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运用的经济手段都是一种契约,商品、 借贷、买卖、货币这都是一个契约呀,契约比传统经济进步在什么地方?封建等 级社会的经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与生俱来的身份来确定的。你为什么是 农民?因为你爸爸是农民,所以你来到这个人间,就以这个身份去和周围发生关 系,等级社会。市场经济它有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发生经济关系之前,我们是平 等的,我们是契约嘛,你可以签、你也可以不签,同一个契约,权利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