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王登峰 主持人:追求进步,学术倾听,世纪大讲堂向您问候,在谈到缩短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的 时候,我们经常说,知己但还要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但是现在呢,我们发现,我们对西方 人的了解太多,对自己的了解却知之不足。所以有人提出,知彼但更要知己,说这话的人 就是研究中国人格,他就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大教授王登峰,好,有请王教授上场。 主持人:您是生在什么地方? 王登峰:山东省。 主持人:山东大汉。 王登峰:潍坊市 主持人:是一个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的孩子? 王登峰:是标准式的农村家庭 主持人:农村家庭的孩子。什么拾麦穗、割草、施肥全都会? 王登峰:种菜种地都干过 主持人:那你那个时候上大学是哪一年?岁数很小是吧? 王登峰:1981年,二十年前 主持人:十六岁。你第一志愿就是北大吗? 王登峰:我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是北大 主持人:对自己这么自信 王登峰:因为除了北大我不知道还可以上哪个学校 主持人:在当地是一个特别好的学生是吗?不知道别的学校,是因为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王登峰 主持人:追求进步,学术倾听,世纪大讲堂向您问候,在谈到缩短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的 时候,我们经常说,知己但还要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但是现在呢,我们发现,我们对西方 人的了解太多,对自己的了解却知之不足。所以有人提出,知彼但更要知己,说这话的人, 就是研究中国人格,他就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大教授王登峰,好,有请王教授上场。 主持人:您是生在什么地方? 王登峰:山东省。 主持人:山东大汉。 王登峰:潍坊市。 主持人:是一个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的孩子? 王登峰:是标准式的农村家庭。 主持人:农村家庭的孩子。什么拾麦穗、割草、施肥全都会? 王登峰:种菜种地都干过。 主持人:那你那个时候上大学是哪一年?岁数很小是吧? 王登峰:1981 年,二十年前。 主持人:十六岁。你第一志愿就是北大吗? 王登峰:我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都是北大。 主持人:对自己这么自信? 王登峰:因为除了北大我不知道还可以上哪个学校。 主持人:在当地是一个特别好的学生是吗?不知道别的学校,是因为……
王登峰:知道,但是,因为除了上北大之外,老师们都说你不能上别的学校。我倒很想去 医科大学,但是家长和老师都反对。家长是觉得我在家里最小,说你受不了那个苦。然后老 师们说你这个分数考得很高,你应该为我们学校挣这个牌子,所以你要考最高学府,北京大 主持人:就来到了北大。选择了……当时我知道心理系是有文科和理科之分的 王登峰:所以你应该知道不是我的选择。 主持人:是长官们的选择 王登峰:对 主持人:好,当时的心理系是分成理科和文科的。您是理科还是文科? 王登峰:没有,心理系它是属于一个边缘学科,文理交融的一个学科,但是在北京大学招 生中是招理科的 主持人:您是作为理科生考进来的? 王登峰:对,所以我得的是理学学位。就是科学学位 主持人:1981年考进了北大心理系,应该是1985年毕业是吧? 王登峰:1985年大学毕业。 主持人:毕业以后呢? 王登峰:直读研究生 主持人:直读研究生。有一次我跟英达聊天,英达是您的师兄,他是七九级的北大心理系 的,也是理科心理系的毕业生,他跟我说呀,我这样的人不能叫修成正果,在心理系修成正 果的人,或者是留校,或者是去了科学院。您就是他说的那种修得正果的人。 王登峰:也可以说是比较傻的,只知道读书的,象他想得比较多,就先出去工作去了。 主持人:您也想跟他换一下位置啊? 王登峰:有时候
王登峰:知道,但是,因为除了上北大之外,老师们都说你不能上别的学校。我倒很想去 医科大学,但是家长和老师都反对。家长是觉得我在家里最小,说你受不了那个苦。然后老 师们说你这个分数考得很高,你应该为我们学校挣这个牌子,所以你要考最高学府,北京大 学。 主持人:就来到了北大。选择了……当时我知道心理系是有文科和理科之分的…… 王登峰:所以你应该知道不是我的选择。 主持人:是长官们的选择。 王登峰:对。 主持人:好,当时的心理系是分成理科和文科的。您是理科还是文科? 王登峰:没有,心理系它是属于一个边缘学科,文理交融的一个学科,但是在北京大学招 生中是招理科的。 主持人:您是作为理科生考进来的? 王登峰:对,所以我得的是理学学位。就是科学学位。 主持人:1981 年考进了北大心理系,应该是 1985 年毕业是吧? 王登峰:1985 年大学毕业。 主持人:毕业以后呢? 王登峰:直读研究生。 主持人:直读研究生。有一次我跟英达聊天,英达是您的师兄,他是七九级的北大心理系 的,也是理科心理系的毕业生,他跟我说呀,我这样的人不能叫修成正果,在心理系修成正 果的人,或者是留校,或者是去了科学院。您就是他说的那种修得正果的人。 王登峰:也可以说是比较傻的,只知道读书的,象他想得比较多,就先出去工作去了。 主持人:您也想跟他换一下位置啊? 王登峰:有时候
主持人:1985年考上研究生,1988年又毕业了是吧? 王登峰:我是直读的博士。1990年毕业 主持人:在北大呆了整整九年。 王登峰:九年,应该是读十年的,结果我就省了一年。 主持人:在北大读完了所有的这些课程,离开了北大了吗? 王登峰:没有,继续在北大教书 主持人:1990年开始又教书,又可能有其他的职务担任,1990年到现在有十一年,十一 年当中,你的研究成果最得意的是什么? 王登峰:我一会儿再讲 主持人:就是对“中国人人格”的研究? 王登峰:对 主持人:好,下面王教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讲演 王登峰:不过阿忆,在我开始讲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刚才我们聊了这么多,你能 不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我这个人。 主持人:王教授基本属于一个不苟言笑的人,王教授是一个脚踩两只船的人,一个脚踩在 行政管理上,一个脚踩在学术研究上。 王登峰:两只船都没驶好。好,这是跟你开个玩笑。实际上,这跟我要讲的中国人的人格 结构有关系的。我们讲到人格的时候,实际上很多人都会讲说,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什么。那我想,在我开始讲人格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看一下这个 图片。那么这上面讲的是大陆地区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这是一个,应该说是我们在描述自己 的时候,每个人在描述自己的特点的时候,大致上采取的一个顺序。但实际上,当我们作为 中国人来讲,在描述自己,当人问到你是什么样人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想我是什么样的人 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人的自己的能力,那么这个结果,是我们在做因素分析的 时候,按照因素出现的顺序,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描述人们的特点的时候,首先我们会想到 什么样的特点呢?就是我们能力的特点。还有一项是你是不是很勤奋,就是一个勤奋和懒惰 的问题。紧接着下来就是一个人的志趣水平,也就是说,有的人做事就是为了追求名利,追
主持人:1985 年考上研究生,1988 年又毕业了是吧? 王登峰:我是直读的博士。1990 年毕业。 主持人:在北大呆了整整九年。 王登峰:九年,应该是读十年的,结果我就省了一年。 主持人:在北大读完了所有的这些课程,离开了北大了吗? 王登峰:没有,继续在北大教书。 主持人:1990 年开始又教书,又可能有其他的职务担任,1990 年到现在有十一年,十一 年当中,你的研究成果最得意的是什么? 王登峰:我一会儿再讲。 主持人:就是对“中国人人格”的研究? 王登峰:对。 主持人:好,下面王教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讲演。 王登峰:不过阿忆,在我开始讲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刚才我们聊了这么多,你能 不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我这个人。 主持人:王教授基本属于一个不苟言笑的人,王教授是一个脚踩两只船的人,一个脚踩在 行政管理上,一个脚踩在学术研究上。 王登峰:两只船都没驶好。好,这是跟你开个玩笑。实际上,这跟我要讲的中国人的人格 结构有关系的。我们讲到人格的时候,实际上很多人都会讲说,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什么。那我想,在我开始讲人格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看一下这个 图片。那么这上面讲的是大陆地区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这是一个,应该说是我们在描述自己 的时候,每个人在描述自己的特点的时候,大致上采取的一个顺序。但实际上,当我们作为 中国人来讲,在描述自己,当人问到你是什么样人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想我是什么样的人 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人的自己的能力,那么这个结果,是我们在做因素分析的 时候,按照因素出现的顺序,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描述人们的特点的时候,首先我们会想到 什么样的特点呢?就是我们能力的特点。还有一项是你是不是很勤奋,就是一个勤奋和懒惰 的问题。紧接着下来就是一个人的志趣水平,也就是说,有的人做事就是为了追求名利,追
求这样的一些虚荣的东西,而另外一些人呢,他们相对来讲,是非常的诚实,非常的愿意把 自己的真实的面目表现出来,而不是去为一些虚名去努力,这是一个志趣水平的问题。那么 第四个方面想到的是,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 是很温顺,很随和呢,还是很暴躁倔强,这样的一个特点。紧接着第五个方面的特点,就是 外向和内向。也就是这个人的外在表现,我想刚才阿忆在描述我的时候,讲到了我是一个不 苟言笑的人,不苟言笑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也就反映了一个人的外向和内向的特点,但实际 上,呆会儿你们可能……等我讲完了,你们再来描述我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觉得我是不 苟言笑的了。第六个方面是这个人的善恶,是好人还是坏人,伦理道德水平如何。最后,是 这个人的个人风格,是很粗犷豪迈呢,还是比较计较、自私。那么这样的一个特点,实际上 是描述了人们的一种情绪的稳定性,对于这种比较豪迈,比较粗犷这样的人来讲,他不太会 为一些小事去斤斤计较,他的情绪状态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或者一点点小事就发生很大的波 动,所以他相对来讲,是情绪比较稳定的。而后面的那种计较、自私的人,他每天可能,我 们过去所说的,小人常戚戚呀,整天在那儿嘀嘀咕咕,琢琢磨磨的,这样呢,他的情绪可能 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那这是我们讲的,我们作为中国人来讲,在描述我们自己的时候的一个 大致的情况。 那么下面我们就要讲,这个东西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相信你说的这个就是我 们中国人的特点,那么在介绍这个结果之前,我们想给大家先介绍一下,因为我们今天讲的 是人格的结构,那么什么叫人格呢?实际上讲到人格的时候,我们一般是有三个概念经常容 易混淆,一个是讲的人格,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特点。第二个概念就是性格,这 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格是什么呢?性格是指的我们对这个人的特点的一种评价。那么换句 话来讲,人格是说,它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什么。而性格呢,是我们对这个人表现出的特点 的一个评价,是好还是不好。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个性,那么个性呢也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 个词,个性是指的什么呢?是指的这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地方,也就是说他的独特 性。那么从这三个概念我们来看,最基础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也就是说他实际表现出 来的。那么在心理学里面讲到人格的时候,它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就是这个人跟其 他人相比,他在某一个行为上的差异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行为表现, 他的行为的倾向性,还有呢,就是他的个人特点。这些特点可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有的,但 是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又不同,那么这是从人格,是讲这样的一种差异性 另外一个,第二个方面,是指的一种内部的整体性。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 的地点,他表现出来的特点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这个人的整体来讲,他在不同的地方 表现出来的这些不同的特点,他又有他的内部的一致性。因此讲到人格的时候,我们可以讲 既使表现出外在的一种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他内在的一种体验,或者内部的一致性。那么 最后呢,人格的作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的方式,以及他内心体验的特点。同时,人格 也决定了当跟外界打交道的时候,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那么,这也就是说,我们
求这样的一些虚荣的东西,而另外一些人呢,他们相对来讲,是非常的诚实,非常的愿意把 自己的真实的面目表现出来,而不是去为一些虚名去努力,这是一个志趣水平的问题。那么 第四个方面想到的是,这个人的人际关系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 是很温顺,很随和呢,还是很暴躁倔强,这样的一个特点。紧接着第五个方面的特点,就是 外向和内向。也就是这个人的外在表现,我想刚才阿忆在描述我的时候,讲到了我是一个不 苟言笑的人,不苟言笑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也就反映了一个人的外向和内向的特点,但实际 上,呆会儿你们可能……等我讲完了,你们再来描述我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觉得我是不 苟言笑的了。第六个方面是这个人的善恶,是好人还是坏人,伦理道德水平如何。最后,是 这个人的个人风格,是很粗犷豪迈呢,还是比较计较、自私。那么这样的一个特点,实际上 是描述了人们的一种情绪的稳定性,对于这种比较豪迈,比较粗犷这样的人来讲,他不太会 为一些小事去斤斤计较,他的情绪状态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或者一点点小事就发生很大的波 动,所以他相对来讲,是情绪比较稳定的。而后面的那种计较、自私的人,他每天可能,我 们过去所说的,小人常戚戚呀,整天在那儿嘀嘀咕咕,琢琢磨磨的,这样呢,他的情绪可能 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那这是我们讲的,我们作为中国人来讲,在描述我们自己的时候的一个 大致的情况。 那么下面我们就要讲,这个东西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相信你说的这个就是我 们中国人的特点,那么在介绍这个结果之前,我们想给大家先介绍一下,因为我们今天讲的 是人格的结构,那么什么叫人格呢?实际上讲到人格的时候,我们一般是有三个概念经常容 易混淆,一个是讲的人格,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特点。第二个概念就是性格,这 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格是什么呢?性格是指的我们对这个人的特点的一种评价。那么换句 话来讲,人格是说,它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什么。而性格呢,是我们对这个人表现出的特点 的一个评价,是好还是不好。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个性,那么个性呢也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 个词,个性是指的什么呢?是指的这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地方,也就是说他的独特 性。那么从这三个概念我们来看,最基础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也就是说他实际表现出 来的。那么在心理学里面讲到人格的时候,它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就是这个人跟其 他人相比,他在某一个行为上的差异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行为表现, 他的行为的倾向性,还有呢,就是他的个人特点。这些特点可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有的,但 是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又不同,那么这是从人格,是讲这样的一种差异性。 另外一个,第二个方面,是指的一种内部的整体性。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 的地点,他表现出来的特点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这个人的整体来讲,他在不同的地方 表现出来的这些不同的特点,他又有他的内部的一致性。因此讲到人格的时候,我们可以讲, 既使表现出外在的一种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他内在的一种体验,或者内部的一致性。那么, 最后呢,人格的作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的方式,以及他内心体验的特点。同时,人格 也决定了当跟外界打交道的时候,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那么,这也就是说,我们
在讲人格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讲这个人他的特点,而且了解了这样的一个特点,我们才有可 能了解到我们应该如何跟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打交道。 比如说现在,我们比较注重的管理理论,对管理人,对别人的管理应该怎么来进行呢?实 际上讲到管理的时候,它也就是讲的,我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那么人际关系的表 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的人际关系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它各自不同的特点 那么用一套管理西方人的一种模式、一种方法来管理中国人,从直观上来讲肯定是不合适的 就好象说,我们对于一个外向的人应该是比较多的跟他交流,跟他沟通,跟他一起去做一些 事情。而跟一个内向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一套方法,可能是不合适的。所以说我们 也了解了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之后呢,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他这样的一些特点,跟中国 的文化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同时呢,我们在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针对这 样的一些特点来进行。所以说呢,这是我们讲的人格的界定。 那么研究人格的方式实际上是很多种,到目前为止,西方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人格理论, 但是呢,比较引人注目的,或者说有着比较实际的,实证经验的人格理论呢,也就是我后面 要讲的特质理论。特质理论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人的特点是非常多 的,我刚才讲人格的时候,首先是他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比如说热情这个特点,每个人的 热心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热心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有一种假设,所谓的 “词汇学假设”,就是指的,当人们有某一个特点的时候,那么一定会有一个词来描写这样 的一个特点,而这样的一个词,它最终会落到字典里面去,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在人们 的进化的过程里面,在跟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那么人们的某一个特点,可能会跟他适应环境 有着更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个特点跟他适应环境的关系越密切,那么对这个特点的描述也 就越详细,越准确,描述的词可能也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进入到字典里面去。那么当我们 来描述一个人的特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特点,而这个特 点又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讲这个人是好还是不好,我们讲这个人能不能作为我们的 朋友,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面,关于这一点呢,有很多很多的描述,比如说“路遥知马力”, 什么“板荡是忠臣”,等等,类似这样的话很多,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在中国人的日 常生活中,能不能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程度越大,那么这样的词就越 多,描写的也就越详细。那好,最后我们可以讲,在某种文化下生活的人们,只要他们有了 某一个特点,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词,来描写这样的一个特点,而且这样的一个词最终要落 到字典里面去。那好反过来讲,如果我们想了解人们的所有的特点,我们可以抓住很多人来, 让他来描述,象刚才我让阿忆来描述我,那么最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描述都加在一起,这就 是人们所有能够表现出来的特点,但是这个做起来很难 有一种办法很复杂,但是也很简单的,就是把字典里面所有的用来描写人的特点的形容词 全部挑出来,那么这些词呢,就代表了人们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所有的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
在讲人格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讲这个人他的特点,而且了解了这样的一个特点,我们才有可 能了解到我们应该如何跟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打交道。 比如说现在,我们比较注重的管理理论,对管理人,对别人的管理应该怎么来进行呢?实 际上讲到管理的时候,它也就是讲的,我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那么人际关系的表 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的人际关系和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它各自不同的特点, 那么用一套管理西方人的一种模式、一种方法来管理中国人,从直观上来讲肯定是不合适的。 就好象说,我们对于一个外向的人应该是比较多的跟他交流,跟他沟通,跟他一起去做一些 事情。而跟一个内向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这样的一套方法,可能是不合适的。所以说我们 也了解了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之后呢,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他这样的一些特点,跟中国 的文化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同时呢,我们在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针对这 样的一些特点来进行。所以说呢,这是我们讲的人格的界定。 那么研究人格的方式实际上是很多种,到目前为止,西方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人格理论, 但是呢,比较引人注目的,或者说有着比较实际的,实证经验的人格理论呢,也就是我后面 要讲的特质理论。特质理论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人的特点是非常多 的,我刚才讲人格的时候,首先是他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比如说热情这个特点,每个人的 热心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热心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有一种假设,所谓的 “词汇学假设”,就是指的,当人们有某一个特点的时候,那么一定会有一个词来描写这样 的一个特点,而这样的一个词,它最终会落到字典里面去,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在人们 的进化的过程里面,在跟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那么人们的某一个特点,可能会跟他适应环境 有着更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个特点跟他适应环境的关系越密切,那么对这个特点的描述也 就越详细,越准确,描述的词可能也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进入到字典里面去。那么当我们 来描述一个人的特点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特点,而这个特 点又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讲这个人是好还是不好,我们讲这个人能不能作为我们的 朋友,在中国的语言文字里面,关于这一点呢,有很多很多的描述,比如说“路遥知马力”, 什么“板荡是忠臣”,等等,类似这样的话很多,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在中国人的日 常生活中,能不能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程度越大,那么这样的词就越 多,描写的也就越详细。那好,最后我们可以讲,在某种文化下生活的人们,只要他们有了 某一个特点,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词,来描写这样的一个特点,而且这样的一个词最终要落 到字典里面去。那好反过来讲,如果我们想了解人们的所有的特点,我们可以抓住很多人来, 让他来描述,象刚才我让阿忆来描述我,那么最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描述都加在一起,这就 是人们所有能够表现出来的特点,但是这个做起来很难。 有一种办法很复杂,但是也很简单的,就是把字典里面所有的用来描写人的特点的形容词, 全部挑出来,那么这些词呢,就代表了人们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所有的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