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期中试题(苏教版) 山东省郓城县教研室陈方路 、基础知识与运用 1、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徘徊hui咀嚼jio玉帛b6惟妙惟肖xiao B、sh名畸qi形朔shuo东讳j疾忌医 C、收敛lian显赫he始龀chen目不暇给j D、哽咽yan拮据j陛bi下不省 sheng人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C、2001年教育部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前生产急需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B、他虽然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 C、在进行总复习时,我们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D、我和小娟、晓慧一起到莉莉家,他热情地为莉莉补了课 4、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 (1)同学们谈论世界杯足球赛。(说清楚“谈论”的状态) (2)小华得了钢琴比赛一等奖。(写出神采、心理 5、对数量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近几年,我国电信事业发展很快。某市电话普及率5年前为45%,今年已达90% 今年比5年前提高了45%。 B、北山村绿化荒山,近年来取得可喜成绩,去年新增绿化面积1000亩,今年新增 绿化面积2000亩,今年比去年新增绿化面积多了整整1倍 C、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 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1倍 D、在希望杯篮球赛中我校球队以54:50败给了阳光中学,但我们全体队员毫不气 馁
九年级语文(下)期中试题(苏教版) 山东省郓城县教研室 陈方路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徘徊.huí咀嚼.jiáo 玉帛.bó惟妙惟肖.xiào B、 shǔ名畸.qī形朔.shuò东讳.jì疾忌医 C、收敛.liǎn 显赫.hè始龀.chèn 目不暇给.jǐ D、哽咽.yān 拮据.jū陛.bì下不省.shěng 人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 ....,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 ....写出来的。 C、2001 年教育部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 ....的精神。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前生产急需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B、他虽然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 C、在进行总复习时,我们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D、我和小娟、晓慧一起到莉莉家,他热情地为莉莉补了课。 4、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 (1)同学们谈论世界杯足球赛。(说清楚“谈论”的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得了钢琴比赛一等奖。(写出神采、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数量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我国电信事业发展很快。某市电话普及率 5 年前为 45%,今年已达 90%, 今年比 5 年前提高了 45%。 B、北山村绿化荒山,近年来取得可喜成绩,去年新增绿化面积 1000 亩,今年新增 绿化面积 2000 亩,今年比去年新增绿化面积多了整整 1 倍。 C、经调查,某社区 18 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 120 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 今年已下降到 60 人,正好减少 1 倍。 D、在希望杯篮球赛中我校球队以 54:50 败给了阳光中学,但我们全体队员毫不气 馁
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 (1)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7、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仿句: 8、默写: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 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3)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 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4)李白的《行路难》反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名句是 、文言言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 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文中加点词“开张”的意思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意思 2、为了不堵塞“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 。(用原文填空) 3、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告诫?用横线在原文中标 出 4、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处罚)”的是 人,应该“赏(奖 赏)”的是 的人。(用原文填空) 5、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 内。()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 (1)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7、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 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 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行路难》反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名句是:_______ 二、文言言阅读 (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 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 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 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文中加点词“开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意思 是_____________。 2、为了不堵塞“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3、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执掌朝政有哪些告诫?用横线在原文中标 出。 4、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处罚)”的是_________的人,应该“赏(奖 赏)”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原文填空) 5、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 内。 ( )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c 阅读《范仲淹作墓志》,完成后面的题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 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 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 赖以示子,不然,吾几失之 (宋·毕仲洵《范仲淹作墓志》)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已封将发()②不可不使( ③后世所取信()④赖以示子(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明日以示尹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①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②余尝求古仁人之心 C.①诚为清佳②帝感其诚 D.①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②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赖以示子,不然,吾几失之。 4、从“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可以推断出什么信息? 三、现代文阅读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 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 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 生 ②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 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 “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业还为我 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 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 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二) 阅读《范仲淹作墓志》,完成后面的题。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 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 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 “赖以示子,不然,吾几失之。” (宋·毕仲洵《范仲淹作墓志》)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已封将发( ) ②不可不使( ) ③后世所取信( ) ④赖以示子( )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明日以示尹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①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 ②余尝求古仁人之心 C.①诚为清佳 ②帝感其诚 D.①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②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赖以示子,不然,吾几失之。 4、从“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可以推断出什么信息? 三、现代文阅读 (一)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 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 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 生。 ②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 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 “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业还为我 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 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 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
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 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 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 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载着眼镜,挟着一叠大 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 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 意是怎么一回事呢?” 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幕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 (二)燕子剧翩入云端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 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 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 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劳。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的自身的弱 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 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 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养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 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 子们。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 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
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 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 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 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载着眼镜,挟着一叠大 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 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 意是怎么一回事呢?” 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幕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3、“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 (二)燕子翩翩入云端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 120 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 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 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 180 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 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劳。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的自身的弱 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 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 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养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 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 子们。 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 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 20 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
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 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能产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 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因为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例如,美国的亚种 仓燕,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长距离 不间隔断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燕子是一种勤劳的 鸟。筑巢,"取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 对燕子夫妇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 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 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 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时间和自己的精力。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 子种类不尽相同。据统计,全世界共有75种之多的燕子。在古老的传说里,燕子 被称为幸福鸟,人们把它们看做吉祥的象征 根据本文内容,用下定义的方法概括“燕子”的特征。 2.根据本文的介绍,概括燕子的生活特性 (1) (2) 3.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 ,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 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包括在飞行中 4.“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这是因为() A.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 B.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 C.它们要由北往南或由南向北的长距离、不间隔断飞行中。 D.在远距离的迁徙、不间隔断地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 于途中 5.本文有几处运用了描写,请找出其中一处描写的文字,并简要说明它在文 中的表达作用。 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全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中的由 7.第三段中说“燕子是益鸟”,请你仿照这一写法,也举一个你熟悉的“人
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 20 克, 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能产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 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因为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例如,美国的亚种 仓燕,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长距离、 不间隔断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 鸟。筑巢,"取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 一对燕子夫妇每天捕 8000 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 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 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 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 子种类不尽相同。据统计,全世界共有 75 种之多的燕子。在古老的传说里,燕子 被称为幸福鸟,人们把它们看做吉祥的象征。 1. 根据本文内容,用下定义的方法概括“燕子”的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本文的介绍,概括燕子的生活特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_____________,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 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包括在飞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 “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这是因为( ) A. 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 B. 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 C. 它们要由北往南或由南向北的长距离、不间隔断飞行中。 D. 在远距离的迁徙、不间隔断地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 于途中。 5. 本文有几处运用了描写,请找出其中一处描写的文字,并简要说明它在文 中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全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中的由________到_________。 7. 第三段中说“燕子是益鸟”,请你仿照这一写法,也举一个你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