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2005年初三语文期末模拟考试题 (05-12-15) 班别: 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基础知识和运用(4小题,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行阵(hang)勉强( qiang)锲而不舍(qi) B、揪心(jiu)荫庇(pi)顶礼膜拜(m) C、阔绰(chuo)狡黠(xia)面面相觑(qu) D、侥幸(jiao)妖娆(yao)味同嚼蜡(ji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读书时不可存心劫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循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 高的修养,方能阔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搏 D、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一一胜过上帝所创造地一切。这种美使上帝迷惑 不解,惊慌不已。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 A、昨晚,在星海音乐厅上演了一台惟妙惟肖的音乐会 B、学习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这么好得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硏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 有效率可达100% B、通过防治“非典”的斗争,公众对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提高 C、《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公布,广州在内地200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评比上 获得高分,排列第三位,比去年排名提升一位。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 现代文阅读(4小题,共10分)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选段,按要求完成5-6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 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自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21 中 2005 年初三语文期末模拟考试题 (05-12-15)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20 分) 一、基础知识和运用(4 小题,共 1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行.阵(háng) 勉强.(qiǎng) 锲.而不舍(qì) B、揪.心(jiū) 荫庇.(pì) 顶礼膜.拜(mò) C、阔绰.(chuò) 狡黠.(xiá) 面面相觑.(qù) D、侥.幸(jiǎo) 妖娆.(yáo)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读书时不可存心劫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循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B、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 高的修养,方能阔然无累 ....,真正的解脱。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搏 ....。 D、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地一切。这种美使上帝迷惑.. 不解..,惊慌不已 ....。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 A、昨晚,在星海音乐厅上演了一台惟妙惟肖 ....的音乐会。 B、学习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 ....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这么好得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 有效率可达 100%。 B、通过防治“非典”的斗争,公众对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提高。 C、《2005 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公布,广州在内地 200 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评比上 获得高分,排列第三位,比去年排名提升一位。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二.现代文阅读(4 小题,共 10 分)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选段,按要求完成 5-6 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 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自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①—一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 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 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 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 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注:①: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 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令”等。 5、对文中有关“他信力”和“自欺力”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他信力”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对地、物和国联的盲目迷信 B、“他信力”是仿造词,它有力地揭穿了反动政府的虚弱本质。 C、“自欺力”在文中具体是指人民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神佛上 D、“自欺力”是仿造词,它有力地揭穿了反动政府的自欺欺人 6、对本文段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段开头用三个句子反复强调“是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B、作者抓住敌论以偏概全的薄弱环节,运用了驳论证驳倒错误论点。 C、文段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揭露悲观论者由“他信”走向“自欺”。 D、文章语言泼辣,富于嘲讽,如“总自夸”“一味”等句都鲜明体现了这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8题。 神奇的中微子束通信 ①继靠电磁波传输信息的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之后,一种新颖的通信手段步 尘而来。它不受任何气候条件限制,通信信号也不会被任何手段所中断,可以穿过高山,通 过海洋,能从某一地点直线地穿过地球到达另一地点,它就是可以运载信息钻地入海的神奇 的中微子束通信。 中微子和质子、电子一样,也是构成粒子的基本粒子之一。可它是一种奇妙的基本粒子 它不带任何电荷,呈中性,质量极小,静止质量为零;它能以接近光速直线前进,方向性极 好,也不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它能量大,穿透力极强。电磁不能穿过厚厚的地层,中微
怀古伤今①——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 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 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 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 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注:①: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 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令”等。 5、对文中有关“他信力”和“自欺力”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他信力”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对地、物和国联的盲目迷信。 B、“他信力”是仿造词,它有力地揭穿了反动政府的虚弱本质。 C、“自欺力”在文中具体是指人民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神佛上。 D、“自欺力”是仿造词,它有力地揭穿了反动政府的自欺欺人。 6、对本文段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段开头用三个句子反复强调“是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B、作者抓住敌论以偏概全的薄弱环节,运用了驳论证驳倒错误论点。 C、文段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揭露悲观论者由“他信”走向“自欺”。 D、文章语言泼辣,富于嘲讽,如“总自夸”“一味”等句都鲜明体现了这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7-8 题。 神奇的中微子束通信 ①继靠电磁波传输信息的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之后,一种新颖的通信手段步 尘而来。它不受任何气候条件限制,通信信号也不会被任何手段所中断,可以穿过高山,通 过海洋,能从某一地点直线地穿过地球到达另一地点,它就是可以运载信息钻地入海的神奇 的中微子束通信。 中微子和质子、电子一样,也是构成粒子的基本粒子之一。可它是一种奇妙的基本粒子, 它不带任何电荷,呈中性,质量极小,静止质量为零;它能以接近光速直线前进,方向性极 好,也不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它能量大,穿透力极强。电磁不能穿过厚厚的地层,中微
子却能轻而易举地穿过地球。作为传输信息的_种更具优越性的无线通讯方式它传输极远, 不受障碍的限制,不怕外界干扰,保密性极好。 早在1956年,欧美学者通过复杂的核反应实验,证明中微子确实存在。上世纪70年 代,美科学家将中微子加速器产生的中微子束,发送至远隔干山万水的另一端接收装置中 结果成功地感测到了穿山涉水而来地中微子信号。8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进行了中微子通 信地试验,获得了成功。1984年美国—个海军基地的一艘核潜澘艇做水下环球潜行时,正是 采用中微子通信保证了联系。科学家分别进行的海下、地下种种实验,使中微子通信初显端 倪。 中微子通信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如果采用中微子束通信,则将为海军对潜艇进行保密 通信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即使是发生了热核战争,安置在岩石深处的指挥部的中微子束发射 机不会受到原子弹的破坏,还能正常工作;地质学家用中微子波束可给地球拍照,寻找地壳 中的矿藏资源。中微孑通信除用于全球人类通信外,还可以穿透月球,与月球背面的空间站 联系,或者作为“特殊信使”,遨游太空,与在宇宙中飞行的宇宙飞船直接联系,为人类征 服宇宙服务。科学家还设想发射中微子讯号让它在太空中穿行,去寻找外星人 中微子通信,只需要中微子发射装置(高能质子加速器)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发射中 微子包含的信息,经接收装置解读,就能实现信息交流。把所有的信息,如视音频信号、数 据信号等,加载到中微子束上面,即可实现任意距离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无论通信两点之间 的距离有多远,哪怕是地球的两端,也无需任何中继站或借助卫星转送。中微孑通信具有微 波和光通信的高容量、直线性和保密性,可双向传输多路电视和高频信号,如果与发送和接 收的计算机进行并网,可进行遥控、遥测。可见,神奇的中微子束通信,在人类通信领域中 可大显身手 7、对文段中“中微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微子”能以光速直线前进,不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 B、“中微子”能轻而易举地穿过电磁也能穿过的厚厚的地层 C、“中微子”不带电荷,呈中性,质量小,静止质量为零 D、“中微子”和质子、电子一样,是一种平常的基本粒子 8、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A、未来的通信手段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中微子通信 B、在热核战争中,原子弹也破坏不了埋在岩石深处的中微子发射机 C、上世纪80年代进行的第一次中微子通信试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D、中微子通信可以直接交流信息,无需借助中继站或卫星装置来解读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小题,130分) 三、积累与综合运用(3小题,20分) 9、积累。(10分)
子却能轻而易举地穿过地球。作为传输信息的一种更具优越性的无线通讯方式,它传输极远, 不受障碍的限制,不怕外界干扰,保密性极好。 早在 1956 年,欧美学者通过复杂的核反应实验,证明中微子确实存在。上世纪 70 年 代,美科学家将中微子加速器产生的中微子束,发送至远隔千山万水的另一端接收装置中, 结果成功地感测到了穿山涉水而来地中微子信号。80 年代,前苏联和美国进行了中微子通 信地试验,获得了成功。1984 年美国一个海军基地的一艘核潜艇做水下环球潜行时,正是 采用中微子通信保证了联系。科学家分别进行的海下、地下种种实验,使中微子通信初显端 倪。 中微子通信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如果采用中微子束通信,则将为海军对潜艇进行保密 通信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即使是发生了热核战争,安置在岩石深处的指挥部的中微子束发射 机不会受到原子弹的破坏,还能正常工作;地质学家用中微子波束可给地球拍照,寻找地壳 中的矿藏资源。中微子通信除用于全球人类通信外,还可以穿透月球,与月球背面的空间站 联系,或者作为“特殊信使”,遨游太空,与在宇宙中飞行的宇宙飞船直接联系,为人类征 服宇宙服务。科学家还设想发射中微子讯号让它在太空中穿行,去寻找外星人。 中微子通信,只需要中微子发射装置(高能质子加速器)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发射中 微子包含的信息,经接收装置解读,就能实现信息交流。把所有的信息,如视音频信号、数 据信号等,加载到中微子束上面,即可实现任意距离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无论通信两点之间 的距离有多远,哪怕是地球的两端,也无需任何中继站或借助卫星转送。中微子通信具有微 波和光通信的高容量、直线性和保密性,可双向传输多路电视和高频信号,如果与发送和接 收的计算机进行并网,可进行遥控、遥测。可见,神奇的中微子束通信,在人类通信领域中 可大显身手。 7、对文段中“中微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微子”能以光速直线前进,不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 B、“中微子”能轻而易举地穿过电磁也能穿过的厚厚的地层。 C、“中微子”不带电荷,呈中性,质量小,静止质量为零。 D、“中微子”和质子、电子一样,是一种平常的基本粒子。 8、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一致的一项 A、未来的通信手段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中微子通信。 B、在热核战争中,原子弹也破坏不了埋在岩石深处的中微子发射机。 C、上世纪 80 年代进行的第一次中微子通信试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D、中微子通信可以直接交流信息,无需借助中继站或卫星装置来解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13 小题,130 分) 三、积累与综合运用(3 小题,20 分) 9、积累。(10 分)
(1)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3分,4个任选3个作答) 有暗香盈袖。 ②亲小人,远贤臣, 背灼炎天光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2)根据课文,默写陆游的《卜算子咏梅》(4分) (3)古往今来,不少诗人留下了咏春、借春的诗句,请写出三句描写春天花开花落的古诗 词的句子。(3分) 10、请写出《水浒》里任意两个人物的姓名,并用一个四字词语分别概括其人物特点。(4 分) 例如:鲁智深一一嫉恶如仇 11、语言表达(6分)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査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时文杂志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0字)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四、古诗文阅读(4小题,20分) 『甲」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
(1)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3 分,4 个任选 3 个作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②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默写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往今来,不少诗人留下了咏春、惜春的诗句,请写出三句描写春天花开花落的古诗 词的句子。(3 分) 10、请写出《水浒》里任意两个人物的姓名,并用一个四字词语分别概括其人物特点。(4 分) 例如:鲁智深——嫉恶如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语言表达(6 分) 下面是一份对 200 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 30 字)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阅读(4 小题,20 分)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
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土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 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 土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6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秦王色挠 (3)寡人谕矣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时时而间进 (6)虽欲言,无可进者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4、如果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与齐威王都是非常有勇气的人,请说说他们勇气表现 的异同
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 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 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6 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秦王色挠. (3)寡人谕.矣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时时而间.进 (6)虽.欲言,无可进者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4、如果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与齐威王都是非常有勇气的人,请说说他们勇气表现 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