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 1本试题分基础知识运用、阅读、写作三大版块,共100分。时间:45分钟。 2.书法抄写分四等。一等奖6-5分,二等奖4-3分,三等奖2-1分,四等0分 知识积累(共15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4分,每个注音解释各0.5分) 惬()意:解释: 分道扬镳():解释: 攒()聚:解释: 恍惚()()解释 2、根据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7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那清脆如弹拔者,是 ;那厚重如倍司者,应为 那雄浑如铜管齐 鸣者,定是 (2)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富含哲理的诗句 (3)黄河远上白云间 3、古诗文中,歌颂四季的诗歌很多,试找出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一句。(4分) 春夏秋冬 二、阅读点津(共35分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 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 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 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髙低, 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 (1)这段文字从觉来写泉水,写得有声有色,其中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2 (2)作者先写声响,然后由声响琢磨出是哪一类泉水在怎样的环境中发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把顺序颠倒过来可以不可以?谈一下你的看法。(4分) 狼虎谷是个可怕的地名,可它却是泰山东麓、莱芜西南一块美丽的谷地,现在是莱芜市圣井乡的祥沟 村。海拔600多米的草谷顶、虎山和像旗杆一样矗起的旗山,从东南、南、西三面环绕着这块谷地,一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A 卷 1.本试题分基础知识运用、阅读、写作三大版块,共 100 分。时间:45 分钟。 2.书法抄写分四等。一等奖 6—5 分,二等奖 4—3 分,三等奖 2—1 分,四等 0 分。 一、知识积累(共 15 分) 题号 一 二 三 书法 抄写 总分 得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4 分,每个注音解释各 0.5 分) 惬.( )意:解释: 分道扬镳.( ):解释: 攒.( )聚:解释: 恍惚..( )( )解释: 2、根据原文填空。(每空 1 分,共 7 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那清脆如弹拔者,是 ;那厚重如倍司者,应为 ;那雄浑如铜管齐 鸣者,定是 。 (2)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富含哲理的诗句 是: , 。 (3)黄河远上白云间, 。 3、古诗文中,歌颂四季的诗歌很多,试找出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一句。(4 分) 春: 。 夏: 。 秋: 。 冬: 。 二、阅读点津(共 35 分) (一)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 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 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 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 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 (1)这段文字从 觉来写泉水,写得有声有色,其中还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2 分) (2)作者先写声响,然后由声响琢磨出是哪一类泉水在怎样的环境中发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把顺序颠倒过来可以不可以?谈一下你的看法。(4 分) (二) 狼虎谷是个可怕的地名,可它却是泰山东麓、莱芜西南一块美丽的谷地,现在是莱芜市圣井乡的祥沟 村。海拔 600 多米的草谷顶、虎山和像旗杆一样矗起的旗山,从东南、南、西三面环绕着这块谷地,一条
季节河从中流过。古代这里是森林,有虎狼活动,故称狼虎谷。公元884年6月17日,唐末农民起义领 袖黄巢兵败于此地,被统治者的虎狼吞噬,留下一个悲壮的故事,狼虎谷从此载入史册,声名远播。 历时10年、转战半个中国、一度占领长安城的黄巢起义军,是在粮食匮乏、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一路 退到狼虎谷的。最盛时百万大军,到这里只剩下亲故数人。面对追兵,黄巢知道大势已去。他对外甥林言 说:“我想讨伐奸臣贼子未成而失败。我自杀后你可取我的首级献给朝廷,或许他们会饶你一命。”他壮 烈地自刎,林言割下他的头颅,又残忍地杀了其他几位亲属,妄想用亲属的头颅向敌人乞命,可是,刽子 手没有开恩,立斩林言的头,将他和黄巢的头一起献给了朝廷。()是英雄黄巢还是叛徒林言,() 错误地估计了统治者的残忍 这悲壮惨烈的一幕就发生在狼虎谷。村头一棵高大的三人合抱的唐代槐树,据说是黄巢拴马处,黄巢 就在树下自杀。一千一百多年来,人民一直把这棵浸润了黄巢鲜血的槐树视为神树,没人砍伐它,孩子也 不爬树,连赶集的人摆摊都离它一段路。无限的精神力量保护了这棵树,连大炼钢铁时都没被砍掉。一千 多年来它始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英雄的鲜血,滋润了唐槐的千年生机 当地农民直到今天还记住黄巢自杀前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发间留下这样一个传说:黄巢看见一老妪 在舀水喝,心中不忍,上前一步,用手中长枪在河岸旁边连捣了三个洞,清泉立即汩汩地流淌出来。这传 说中的“一步三井”今天还在。这显然是为覆土遮盖的三个天然泉眼,被关心人民疾苦的黄巢用枪捣通了。 想当年,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时,曾对欢迎的百姓说:“黄巢起兵,本为百姓,不像李姓皇朝不爱你们。 汝曹但安无恐。”狼虎谷的“一步三井”,铭记着黄巢义军“本为百姓”的一贯主张。民间传说,包含着 历史真实的颗粒 当地农民告诉我,每当朔风四起,狼虎谷就回旋着呼啸的大音响。村头的那棵唐槐的摇曳声,初淅沥 似飒飒,忽奔腾而澎湃,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如金铁皆鸣,。这是狼虎谷的历史回声。它倾诉农民的 苦难、反抗和失败的教训,也铭记着人民的业绩。同行的山东大学孟祥才教授对我说:“黄巢是我们山东 的一条好汉。”黄巢起事于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最后又壮烈牺牲在自己的故乡。他反抗到底, 始终没有投降。统治者曾把狼虎谷的这个小村庄命名为“降寇村”。可人民群众不答应,把它改为“祥沟 村”,()英雄黄巢壮烈牺牲在这里 汽车远离了狼虎谷的群山,我依然能听到狼虎谷的历史回声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2分) ①亲故 ②汝曹: (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①()是英雄黄巢还是叛徒林言,()错误地估计了统治者的残忍。 ②可人民群众不答应,把它改为“祥沟村”,()英雄黄巢壮烈牺牲在这里。 (3)“祥沟村”史称狼虎谷并被载入史册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为什么一千多年来的唐槐始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2分) (5)从什么事例可看出黄巢起义军“本为百姓”?(2分) (6)作者所说的狼虎谷的回声包括哪几种声音?(2分)
季节河从中流过。古代这里是森林,有虎狼活动,故称狼虎谷。公元 884 年 6 月 17 日,唐末农民起义领 袖黄巢兵败于此地,被统治者的虎狼吞噬,留下一个悲壮的故事,狼虎谷从此载入史册,声名远播。 历时 10 年、转战半个中国、一度占领长安城的黄巢起义军,是在粮食匮乏、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一路 退到狼虎谷的。最盛时百万大军,到这里只剩下亲故..数人。面对追兵,黄巢知道大势已去。他对外甥林言 说:“我想讨伐奸臣贼子未成而失败。我自杀后你可取我的首级献给朝廷,或许他们会饶你一命。”他壮 烈地自刎,林言割下他的头颅,又残忍地杀了其他几位亲属,妄想用亲属的头颅向敌人乞命,可是,刽子 手没有开恩,立斩林言的头,将他和黄巢的头一起献给了朝廷。( )是英雄黄巢还是叛徒林言,( ) 错误地估计了统治者的残忍。 这悲壮惨烈的一幕就发生在狼虎谷。村头一棵高大的三人合抱的唐代槐树,据说是黄巢拴马处,黄巢 就在树下自杀。一千一百多年来,人民一直把这棵浸润了黄巢鲜血的槐树视为神树,没人砍伐它,孩子也 不爬树,连赶集的人摆摊都离它一段路。无限的精神力量保护了这棵树,连大炼钢铁时都没被砍掉。一千 多年来它始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英雄的鲜血,滋润了唐槐的千年生机。 当地农民直到今天还记住黄巢自杀前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发间留下这样一个传说:黄巢看见一老妪 在舀水喝,心中不忍,上前一步,用手中长枪在河岸旁边连捣了三个洞,清泉立即汩汩地流淌出来。这传 说中的“一步三井”今天还在。这显然是为覆土遮盖的三个天然泉眼,被关心人民疾苦的黄巢用枪捣通了。 想当年,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时,曾对欢迎的百姓说:“黄巢起兵,本为百姓,不像李姓皇朝不爱你们。 汝曹但安无恐。”狼虎谷的“一步三井”,铭记着黄巢义军“本为百姓”的一贯主张。民间传说,包含着 历史真实的颗粒。 当地农民告诉我,每当朔风四起,狼虎谷就回旋着呼啸的大音响。村头的那棵唐槐的摇曳声,初淅沥 似飒飒,忽奔腾而澎湃,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如金铁皆鸣,。这是狼虎谷的历史回声。它倾诉农民的 苦难、反抗和失败的教训,也铭记着人民的业绩。同行的山东大学孟祥才教授对我说:“黄巢是我们山东 的一条好汉。”黄巢起事于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最后又壮烈牺牲在自己的故乡。他反抗到底, 始终没有投降。统治者曾把狼虎谷的这个小村庄命名为“降寇村”。可人民群众不答应,把它改为“祥沟 村”,( )英雄黄巢壮烈牺牲在这里。 汽车远离了狼虎谷的群山,我依然能听到狼虎谷的历史回声……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2 分) ①亲故: ②汝曹: (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2 分) ①( )是英雄黄巢还是叛徒林言,( )错误地估计了统治者的残忍。 ②可人民群众不答应,把它改为“祥沟村”,( )英雄黄巢壮烈牺牲在这里。 (3)“祥沟村”史称狼虎谷并被载入史册的原因是什么?(2 分) (4)为什么一千多年来的唐槐始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2 分) (5)从什么事例可看出黄巢起义军“本为百姓”?(2 分) (6)作者所说的狼虎谷的回声包括哪几种声音?(2 分)
(7)文章末尾说,“我依然听到狼虎谷的历史回声”,其中的“历史回声”包含哪些内容?(3分) (8)下面这首诗是黄巢的《题菊花》,请回答诗中包含了黄巢的什么思想?(3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三)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支去。”巨伯曰:“远来相 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 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 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人名。②值:适逢。③胡贼:胡人。贼,强盜,对入侵者的贬称。 ④郡:城。⑤相谓:互相说话,即对同伙说。⑥我辈:我们⑦班军: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此处 指撤回部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远看: ②子可去 ③败义以求生 ④贼既至 子败既 2、选出下列“以”字的正确答案,把相应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2分) A因为B连词“而”C用D.已经 ①败义以求生 ②成,将以攻宋( ③固以怪之矣 ④徒以有先生也() 3、解释下列句中的“止”字。(2分) ①尔敢独止 ②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4、胡贼“遂班军而还”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说):(3分) 三、迁移延伸(共50分) “路”,在《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人们往来通行的地方。”大地上的路有种种:有野花野草 镶嵌的田间小路,有人来车往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有蜿蜒远伸的铁路,等等;人的一生也像一条路,人 们在走着各自的路,有时可能风雨泥泞,有时可能平直坦荡,一路欢歌 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除诗歌外,文 体不限;自拟题
(7)文章末尾说,“我依然听到狼虎谷的历史回声”,其中的“历史回声”包含哪些内容?(3 分) (8)下面这首诗是黄巢的《题菊花》,请回答诗中包含了黄巢的什么思想?(3 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三)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④。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支去。”巨伯曰:“远来相 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 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⑤曰:“我辈⑥无义之人,而 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⑦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人名。 ②值:适逢。 ③胡贼:胡人。贼,强盗,对入侵者的贬称。 ④郡:城。 ⑤相谓:互相说话,即对同伙说。 ⑥我辈:我们 ⑦班军: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此处 指撤回部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远看: ②子.可去 子: ③败.义以求生 败: ④贼既.至 既: 2、选出下列“以”字的正确答案,把相应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2 分) A.因为 B.连词“而” C.用 D.已经 ①败义以.求生 ( ) ②成,将以.攻宋 ( ) ③固以.怪之矣 ( ) ④徒以.有先生也 ( ) 3、解释下列句中的“止”字。(2 分) ①尔敢独止 止: ②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 4、胡贼“遂班军而还”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说):(3 分) 三、 迁移延伸(共 50 分) “路”,在《新华字典》的解释是:“……人们往来通行的地方。”大地上的路有种种:有野花野草 镶嵌的田间小路,有人来车往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有蜿蜒远伸的铁路,等等;人的一生也像一条路,人 们在走着各自的路,有时可能风雨泥泞,有时可能平直坦荡,一路欢歌…… 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除诗歌外,文 体不限;自拟题目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B卷 1本试题分基础知识运用、阅读、写作三大版块,共100分。时间:45分钟。 2.书法抄写分四等。一等奖6-5分,二等奖4-3分,三等奖2-1分,四等0分 一、知识积累(共11分) 题号 书法 总分 得分 1、解释下列词语。(5分) 怅惘: 万籁俱寂: 浮想联翩 望而生畏 玲珑剔透 2、《鼎湖山听泉》的作者是 ,当代_作家。(1分) 3 ,春风不度玉门关。(1分) 、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 的聚积,就没有 5、古诗赏析(分)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 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点津(共39分)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 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的“雁 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这里是有科学道理的 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10℃以下,可激发北雁南飞。若日照增 长,气温稳定在3℃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于我国冬季最冷的一月平 均气温o℃等温线以南,8℃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4-6℃,冬季日平均气温0℃的天数10天左右 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长。回雁峰以北处于冬季10℃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渔米乡物产 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 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 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宜。况且几 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南海之滨,体力难持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B 卷 1.本试题分基础知识运用、阅读、写作三大版块,共 100 分。时间:45 分钟。 2.书法抄写分四等。一等奖 6—5 分,二等奖 4—3 分,三等奖 2—1 分,四等 0 分。 一、知识积累(共 11 分) 题号 一 二 三 书法 抄写 总分 得分 1、解释下列词语。(5 分) 怅惘: 万籁俱寂: 浮想联翩: 望而生畏: 玲珑剔透: 2、《鼎湖山听泉》的作者是 ,当代 作家。(1 分) 3、 ,春风不度玉门关。(1 分) 4、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2 分)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 的聚积,就没有 。 5、古诗赏析(2 分)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 ,诗 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点津(共 39 分) (一)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 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的“雁 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这里是有科学道理的。 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 10℃以下,可激发北雁南飞。若日照增 长,气温稳定在 3℃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于我国冬季最冷的一月平 均气温 0℃等温线以南,8℃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 .......4.-.6.℃,冬季日平均气温 .........0.℃的天数 ....10..天左右, .... 雪日 5-10 天,日照又比北方长。回雁峰以北处于冬季 10℃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渔米乡物产 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 镜, , ,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 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宜。况且几 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南海之滨,体力难持
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营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南雁声甚少。 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畔休整,补 充营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畔气候异常,河湖封冻 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越冬场所。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 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选自1986年7月20日《长沙晚报》,作者张健鑫,有改动) 1.仿照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再写出两个比喻,填在文中空白处。(3分) 2.作为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3分) 3.选文第二段中加着重号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3分) 5.选文第一段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3分) 6.选文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请分别概括出来。(4分) 7.选文引用了古诗文中对“衡阳雁”描写的句子。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想一 想,写在下面。(3分) (二)井冈瀑布 黄文山 ①六月,井冈的杜鹃已然谢了,再看不到山野间那一丛丛火焰般燃烧的热烈景象。但经过整整一个春 天雨水的滋润,满山的草木却如墨染似的浓绿。此时最让人动心的当然还是瀑布。 ②井冈山瀑布最集中的地方是龙潭。一道长仅两公里的峡谷里,竟汇集了五潭十瀑。大小瀑布在悬崖 峭壁之间,奔腾呼啸,引得峰鸣谷应,将大山的生命演绎得如此豪壮 ③到龙潭看瀑布,既可以乘缆车,也可以步行,当然各有好处。缆车是从高空俯瞰,有一段几乎是贴 着瀑布的水面缓缓下降,离开了缆车,无论是谁,也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在这样的高度看着万斛(hu,容 器)泉流最初跌落的景象。当然,要观赏瀑布最后的跌落,则须下了缆车,徒步走到瀑布近前。这最后的 刻,似乎不像起始那样有序,但却变化万千,极其壮观。瀑布的下方,是一面空潭。瀑布落到潭中,发出 喧雷般的响声,溅起的水花,化作漫天大雨。风忽忽闪闪,挟着水花和雾气,在峡谷间游荡。其实,在瀑 布的中段,瀑流的下落就起了变化。有急急忽忽,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 作落脚点,悄然离队,但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于是,一帘瀑布里,景象万千, 每一股大瀑布里都藏着无数小瀑布,水流纵横交错,穿梭来往,溅珠喷玉,展开了一幅幅纷纭变幻的生命 景象。 ④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飞龙瀑布则在五指峰下的水口。150米高的瀑布如同一幅巨大的壁挂高悬 于天地之间。沿着石砌小道往下走,老远就能听到喧腾的水声,在山谷轰鸣。待走到瀑布近前,更觉得气
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营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南雁声甚少。 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畔休整,补 充营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畔气候异常,河湖封冻, 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越冬场所。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 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选自 1986 年 7 月 20 日《长沙晚报》,作者张健鑫,有改动) 1.仿照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再写出两个比喻,填在文中空白处。(3 分) 2.作为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3 分) 3.选文第二段中加着重号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 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3 分) 5.选文第一段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3 分) 6.选文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请分别概括出来。(4 分) 7.选文引用了古诗文中对“衡阳雁”描写的句子。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想一 想,写在下面。(3 分) (二)井 冈 瀑 布 黄文山 ①六月,井冈的杜鹃已然谢了,再看不到山野间那一丛丛火焰般燃烧的热烈景象。但经过整整一个春 天雨水的滋润,满山的草木却如墨染似的浓绿。此时最让人动心的当然还是瀑布。 ②井冈山瀑布最集中的地方是龙潭。一道长仅两公里的峡谷里,竟汇集了五潭十瀑。大小瀑布在悬崖 峭壁之间,奔腾呼啸,引得峰鸣谷应,将大山的生命演绎得如此豪壮。 ③到龙潭看瀑布,既可以乘缆车,也可以步行,当然各有好处。缆车是从高空俯瞰,有一段几乎是贴 着瀑布的水面缓缓下降,离开了缆车,无论是谁,也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在这样的高度看着万斛(hú,容 器)泉流最初跌落的景象。当然,要观赏瀑布最后的跌落,则须下了缆车,徒步走到瀑布近前。这最后的一 刻,似乎不像起始那样有序,但却变化万千,极其壮观。瀑布的下方,是一面空潭。瀑布落到潭中,发出 喧雷般的响声,溅起的水花,化作漫天大雨。风忽忽闪闪,挟着水花和雾气,在峡谷间游荡。其实,在瀑 布的中段,瀑流的下落就起了变化。有急急忽忽,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 作落脚点,悄然离队,但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于是,一帘瀑布里,景象万千, 每一股大瀑布里都藏着无数小瀑布,水流纵横交错,穿梭来往,溅珠喷玉,展开了一幅幅纷纭变幻的生命 景象。 ④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飞龙瀑布则在五指峰下的水口。150米高的瀑布如同一幅巨大的壁挂高悬 于天地之间。沿着石砌小道往下走,老远就能听到喧腾的水声,在山谷轰鸣。待走到瀑布近前,更觉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