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髙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 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 漏岀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內。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 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4.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徹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 5.废气回收 液氨整理加工过程有废气排出,其组成有水蒸气、空气和氨气,其中氨气是 有害气体,影响健康污染环境,为此要减少排放,加强回收,一方面可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可保护环境。 氨的回收有吸收法,把来自液氨整理机排出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回收装 置的洗涤塔(吸收塔),把混有空气的氨气在此塔内用水吸收成氨水,此时空气 被清洗并排岀塔外,然后通过蒸馏塔将氨和水分离,氨被蒸馏吸收制成浓氨水, 浓氨水经精馏即成浓氨气,再将浓氨气经压缩机加压和冷凝冷却成液氨,最后输 入贮存罐
16 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 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 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 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4.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 5. 废气回收 液氨整理加工过程有废气排出,其组成有水蒸气、空气和氨气,其中氨气是 有害气体,影响健康污染环境,为此要减少排放,加强回收,一方面可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可保护环境。 氨的回收有吸收法,把来自液氨整理机排出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回收装 置的洗涤塔(吸收塔),把混有空气的氨气在此塔内用水吸收成氨水,此时空气 被清洗并排出塔外,然后通过蒸馏塔将氨和水分离,氨被蒸馏吸收制成浓氨水, 浓氨水经精馏即成浓氨气,再将浓氨气经压缩机加压和冷凝冷却成液氨,最后输 入贮存罐
在氨的回收装置中,洗涤塔顶部有排气口,要控制排放气体中的含氨量,要 低于环保要求。澄江纺机厂和南京化工大学协作创制的氨回收系统,是吸收和压 缩相结合的方法。当年200年1月由中国纺机器材协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考察, 致认为该氨回收循环系统是成功的,在整个回收系统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低压吸 收、低压精馏、低温除水、压缩冷凝的“三低压″技术,既简化设备又节约能 源,该法是在低温低压下操作运转,安全系数大,还有利于减少维修力量。主要 有洗涤塔〔吸收塔λ精馏塔、压缩杋、冷凝器、液氨贮存罐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邮编:100089 联系人:陈舜琮 联系电话:010-68419656;13501211834 第五章地震灾后重大疫情的预警与防治技术 不明成分危害物的分析检测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 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 发生的潜在因素。采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分析仪器,实现对 末知样品的定性分析,为危险物的处置提供依据。本技术可用于不明原因的突发
17 在氨的回收装置中,洗涤塔顶部有排气口,要控制排放气体中的含氨量,要 低于环保要求。澄江纺机厂和南京化工大学协作创制的氨回收系统,是吸收和压 缩相结合的方法。当年 2000 年 1 月由中国纺机器材协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考察, 一致认为该氨回收循环系统是成功的,在整个回收系统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低压吸 收、低压精馏、低温除水、压缩冷凝的“三低一压”技术,既简化设备又节约能 源,该法是在低温低压下操作运转,安全系数大,还有利于减少维修力量。主要 有洗涤塔(吸收塔)、精馏塔、压缩机、冷凝器、液氨贮存罐。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089 联系人: 陈舜琮 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 第五章 地震灾后重大疫情的预警与防治技术 一、不明成分危害物的分析检测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 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 发生的潜在因素。采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分析仪器,实现对 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为危险物的处置提供依据。本技术可用于不明原因的突发
事件原因分析等 (二)技术简介 1.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带玒源的高分辨质谱,实现对以不挥发 有机物为主成分的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玒源的 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结合样品分子量,碎片质量实现未 知样品的定性分析,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2.对于不挥发有机物为次成分的未知样品,采用酸碱处理或三氯甲烷,甲 醇分步提取,去除主成分,富集次成分,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E源的 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易挥发的有机物采用 GC-TOF-MS 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最后实现未知样品的鉴定。 3.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 GC-TOF质谱,实现对未知样品中可挥 发物的定性分析。样品:固体、液体、气体、组织、体液、细胞等,易挥发有 机小分子直接采用 GC-TOF-MS分析,不易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进行衍生化处 理,衍生后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以采用GC-TOF-MS分析,GC- TOF-MS数据 进行数据库检索,实现样品鉴定,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4.无机金属毒物采用 ICP-MS分析; 5.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质谱仪器,实现对未知样品 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定性分析。 a)蛋白质蛋白提取出来后采用电泳分离然后进行消化处理↓LC-MS/MS 分析,利用LCMS/MS数据实现鉴定,必要时采用IR,UV技术进行佐 b)核酸:核酸从样本里提取出来后,电泳分离,然后进行序列分析,实现
18 事件原因分析等。 (二)技术简介 1.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带 EI 源的高分辨质谱,实现对以不挥发 有机物为主成分的未知样品的定性分析。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 EI 源的 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结合样品分子量,碎片质量实现未 知样品的定性分析,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2. 对于不挥发有机物为次成分的未知样品,采用酸碱处理或三氯甲烷,甲 醇分步提取,去除主成分,富集次成分,难挥发的有机物,直接选择带 EI 源的 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易挥发的有机物,采用 GC-TOF-MS 分析,然后进行数据库检索,最后实现未知样品的鉴定。 3.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 GC-TOF 质谱,实现对未知样品中可挥 发物的定性分析。 样品:固体、液体、气体、组织、体液、细胞等,易挥发有 机小分子直接采用 GC-TOF-MS 分析,不易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进行衍生化处 理,衍生后挥发的有机小分子可以采用 GC-TOF-MS 分析,GC-TOF-MS 数据 进行数据库检索,实现样品鉴定,必要时选用标准品进行验证。 4. 无机金属毒物采用 ICP-MS 分析; 5. 利用不同的样品制备技术,选择不同性能的质谱仪器,实现对未知样品 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定性分析。 a) 蛋白质:蛋白提取出来后,采用电泳分离,然后进行消化处理,LC-MS/MS 分析,利用 LC-MS/MS 数据实现鉴定,必要时采用 IR,UV 技术进行佐 证。 b) 核酸:核酸从样本里提取出来后,电泳分离,然后进行序列分析,实现
鉴定,必要时采用IR,UV技术进行佐证。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邮编:100850 联系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技术 (-)功能与用途 主要为疫区人群易发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暴 发与流行。 (二)技术简介 1主要病症 霍乱、甲肝、戊肝、伤寒及副伤寒、细菌性及阿米巴性痢疾、感染性腹泻、 肠炎等 2.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进并发症,如脱水、 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3传播形式 肠道传染病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肠道中病原体→排泄物→水、食物、手、 苍蝇等→易感的健康人口→新病人或带菌者″的形式传播
19 鉴定,必要时采用 IR,UV 技术进行佐证。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 27 号,邮编:100850 联 系 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 二、 肠道传染病防治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主要为疫区人群易发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暴 发与流行。 (二)技术简介 1.主要病症: 霍乱、甲肝、戊肝、伤寒及副伤寒、细菌性及阿米巴性痢疾、感染性腹泻、 肠炎等 2.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通常的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等,还会引进并发症,如脱水、 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3.传播形式: 肠道传染病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肠道中病原体→排泄物→水、食物、手、 苍蝇等→易感的健康人口→新病人或带菌者”的形式传播
4.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 传播; 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 5.诊断技术 诊断技术包括:(1)临床诊断∶易感人群的特点,疾病的潜伏期,典型的临 床症状;(2)实验室诊断技术:病毒PCR检测技术复合PCR体系的建立微孔 板杂交技术实时荧光PCR技术UCP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未知病毒核酸的提取 及富集方法与核酸筛查技术 6.预防措施 任何一种肠道传染病都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 品(如衣服、玩具、餐貝等)、手和蟑螂、苍蝇等媒介侵入肠道而发病,并能从粪 便中排出病原体,是典型的“病从口入”或吃出来的疾病 ①防控要点 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病人及时隔离治疗,严防病从口入,密切接触者服 药或应急接种疫苗。 ②应急处理 进行床边隔离、对吐泄物消毒;吐泄严重者,适量饮用盐开水;及时到医院 就诊,遵医嘱治疗;饮用开水和食用蒸煮熟的食物;消毒餐饮器具;密切接触者 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 ③疾病预防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败变质食物
20 4. 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 传播; 苍蝇、蟑螂等非吸血性节肢动物传播。 5. 诊断技术 诊断技术包括:(1)临床诊断:易感人群的特点,疾病的潜伏期,典型的临 床症状;(2)实验室诊断技术:病毒 PCR 检测技术,复合 PCR 体系的建立微孔 板杂交技术,实时荧光 PCR 技术,UCP 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未知病毒核酸的提取 及富集方法与核酸筛查技术。 6. 预防措施 任何一种肠道传染病都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 品(如衣服、玩具、餐具等)、手和蟑螂、苍蝇等媒介侵入肠道而发病,并能从粪 便中排出病原体,是典型的“病从口入”或吃出来的疾病。 ①防控要点 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病人及时隔离治疗,严防病从口入,密切接触者服 药或应急接种疫苗。 ②应急处理: 进行床边隔离、对吐泄物消毒;吐泄严重者,适量饮用盐开水;及时到医院 就诊,遵医嘱治疗;饮用开水和食用蒸煮熟的食物;消毒餐饮器具;密切接触者 服药或应急接种疫苗。 ③疾病预防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败变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