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食海、水产品;熟食要严格蒸煮;消灭苍蝇、蟑螂及老鼠;高危人群可 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 旦有人患上肠道传染病,首先要管理好传染源,立即对患者和带菌者予以 隔离,不准他们与别人共同进餐,并把他们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其次,应 尽量保存好可疑不洁食物的标本,以便提供给卫生部门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 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因为明确发病原因对及时和有效的救治 来说非常重要。如有多人同时发病,则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及 时联系医院就诊,明确病情,早期治疗。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邮编:100850 联系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 虫媒传染病防治技术 (-)功能与用途 主要为疫区人群易发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虫媒传染病的暴 发与流行。 (二)技术简介 1.主要病症 包括恙虫病、疟疾、鼠疫、登革热、流行性岀血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1 不生食海、水产品;熟食要严格蒸煮;消灭苍蝇、蟑螂及老鼠;高危人群可 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 一旦有人患上肠道传染病,首先要管理好传染源,立即对患者和带菌者予以 隔离,不准他们与别人共同进餐,并把他们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其次,应 尽量保存好可疑不洁食物的标本,以便提供给卫生部门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 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因为明确发病原因对及时和有效的救治 来说非常重要。如有多人同时发病,则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及 时联系医院就诊,明确病情,早期治疗。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 27 号,邮编:100850 联 系 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 三、虫媒传染病防治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主要为疫区人群易发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虫媒传染病的暴 发与流行。 (二)技术简介 1.主要病症: 包括恙虫病、疟疾、鼠疫、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传染源: 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以感染上病原体的脊椎动物,包括野生的脊椎动物 和牧养的家畜和家禽为主,尤其啮齿动物,人类作为传染源的较少。在自然 疫源性疾病中,动物感染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外排出病原体,如粪便、尿液、 唾液、乳汁以及鼻腔、生殖器或溃疡的分泌物均携带病原体,再通过一定的媒介 感染另一易感动物,如人类食人各种感染动物的组织、昆虫以及被宿主排出物污 染的食物、水等经消化道而感染;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尘埃等经呼吸道而感 染;接触带有病原体的疫水、土壤、排泄物、分泌物、物品等,经破损的皮肤、 粘膜而感染等。 3.传播形式 在自然界传播形式是以动物一昆虫一动物的形式传播。而在疫情时可能以人 一昆虫一人的形式传播。 4.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节肢动物媒介的刺叮吸血而感染为传播途径,媒介有蜱、螨、蚊、 蠓、虱、蚤、白蛉等节肢动物,除外,一些虫媒传染病还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 及破损的皮肤粘膜等途径感染。如鼠疫、流行性岀血热、虱传斑疹伤寒等均可通 过上述多种途径传播。 5.诊断技术包括:(1)临床诊断:易感人群的特点,疾病的潜伏期,典型 的临床症状;(2)实验室诊断技术:病毒PCR检测技术复合PCR体系的建立 微孔板杂交技术实时荧光PCR技术UCP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未知病毒核酸的 提取及富集方法与核酸筛査技术。 6.预防措施:虫媒传染病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预防原则是强调控制传染源
22 2. 传染源: 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以感染上病原体的脊椎动物,包括野生的脊椎动物 和牧养的家畜和家禽为主,尤其啮齿动物,人类作为传染源的较少。 在自然 疫源性疾病中,动物感染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外排出病原体,如粪便、尿液、 唾液、乳汁以及鼻腔、生殖器或溃疡的分泌物均携带病原体,再通过一定的媒介 感染另一易感动物,如人类食人各种感染动物的组织、昆虫以及被宿主排出物污 染的食物、水等经消化道而感染;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尘埃等经呼吸道而感 染;接触带有病原体的疫水、土壤、排泄物、分泌物、物品等,经破损的皮肤、 粘膜而感染等。 3. 传播形式: 在自然界传播形式是以动物一昆虫一动物的形式传播。而在疫情时可能以人 —昆虫—人的形式传播。 4.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节肢动物媒介的刺叮吸血而感染为传播途径,媒介有蜱、螨、蚊、 蠓、虱、蚤、白蛉等节肢动物,除外,一些虫媒传染病还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 及破损的皮肤粘膜等途径感染。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虱传斑疹伤寒等均可通 过上述多种途径传播。 5. 诊断技术包括:(1)临床诊断:易感人群的特点,疾病的潜伏期,典型 的临床症状;(2)实验室诊断技术:病毒 PCR 检测技术,复合 PCR 体系的建立 微孔板杂交技术,实时荧光 PCR 技术,UCP 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未知病毒核酸的 提取及富集方法与核酸筛查技术。 6. 预防措施:虫媒传染病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预防原则是强调控制传染源
和切断传播途径,并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与提高人群免疫力,特别控制传播媒介这 环节。应采取灭虫、防虫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因虫媒传染病通过媒介 传播,所以对媒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效果也常常十分明显。但因传染病 的发生和流行过程受到复杂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因地、因 时制宜进行综合防治。根据各种传染病发生的时间性,适时地进行卫生教育,普 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民众的防病意识也很必要。为了有效地防止虫媒传染病 的发生和流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环境治理:在査清虫情的基础上采取以改造环境为重点,控制和淸除媒介 孳生地,减少媒介栖息地,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减少人虫接触机会 做到“标本兼治、治本为主"。野外临时驻地多为农村或山区,环境复杂,蚊虫 孳生场所多,不能清除时,也要尽可能进行室内外卫生整顿。实行24h值班和 疫情网络零报告制度,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 要隔离 ②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杀虫药,以不同的剂型(粉剂、 乳剂、油剂、悬浮剂、颗粒剂、缓释剂等),通过不同的途径(胃毒、触杀、熏杀 内吸等)毒杀或驱避或引诱媒介节肢动物。具有快速、高效,施行方便等优点, 其缺点是大量使用易使昆虫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等。对其选用的药物和使用方 法因防治对象而异。 ③物理防治:清除孳生水体或集中捕捞卵块、幼虫和蛹,可大大减少蚊虫孳 生。此外,发动广大群众,采用捕打、兜捕、灯光诱杀等方法减少昆虫搔扰。 ④个人防护:常用的措施有∶戴防虫帽、头部和四肢使用防蚊网和涂擦驱避 剂等。采用氨菊酯、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浸泡蚊帐,也是有效的防虫、灭虫方法
23 和切断传播途径,并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与提高人群免疫力,特别控制传播媒介这 一环节。应采取灭虫、防虫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因虫媒传染病通过媒介 传播,所以对媒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效果也常常十分明显。但因传染病 的发生和流行过程受到复杂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因地、因 时制宜进行综合防治。根据各种传染病发生的时间性,适时地进行卫生教育,普 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民众的防病意识也很必要。为了有效地防止虫媒传染病 的发生和流行,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环境治理:在查清虫情的基础上采取以改造环境为重点,控制和清除媒介 孳生地,减少媒介栖息地,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减少人虫接触机会, 做到“标本兼治、治本为主”。野外临时驻地多为农村或山区,环境复杂,蚊虫 孳生场所多,不能清除时,也要尽可能进行室内外卫生整顿。实行 24h 值班和 疫情网络零报告制度,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病人 要隔离。 ②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杀虫药,以不同的剂型(粉剂、 乳剂、油剂、悬浮剂、颗粒剂、缓释剂等),通过不同的途径(胃毒、触杀、熏杀、 内吸等)毒杀或驱避或引诱媒介节肢动物。具有快速、高效,施行方便等优点, 其缺点是大量使用易使昆虫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等。对其选用的药物和使用方 法因防治对象而异。 ③物理防治:清除孳生水体或集中捕捞卵块、幼虫和蛹,可大大减少蚊虫孳 生。此外,发动广大群众,采用捕打、兜捕、灯光诱杀等方法减少昆虫搔扰。 ④个人防护:常用的措施有:戴防虫帽、头部和四肢使用防蚊网和涂擦驱避 剂等。采用氯菊酯、氯氰菊酯或溴氰菊酯浸泡蚊帐,也是有效的防虫、灭虫方法
另外,在住地周围100米内清除杂草和昆虫孳生地;并做到室内通风明亮,使 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 ⑤预防接种:震区常见的流行病以流感、流脑、痢疾、伤寒、乙脑为多见, 根据疫情监测动态,及时给对灾区群众及支援灾区人员进行普遍预防接种,使人 体产生免疫力,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做好斯锑黑克、喷他脒、 乙胺嘧啶、伯氨喹等紧缺药物的储备,一旦发生黑热病和疟疾方可有效治疗。目 前我国硏制成功并在人群应用的虫媒病疫苗有乙脑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黄热病 疫苗、流行性斑疹伤寒疫苗和鼠疫菌苗等。 ⑥以往经验:在震区防疫具体工作中,除上述消毒灭蚊蝇工作外,要大范围 喷洒药物,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 场所。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烧、头痛、 呕吐、脖子发硬等,就应赶快找医生诊治。进行大范围的喷药杀灭蚊蝇的工作, 一是飞机喷药具有效、速效、面广、费用低的优点。但因受气象、地面建筑植被 的限制,还要同时与汽车喷药、室内及个别角落的喷雾器喷药相配合。所用药物 有马拉硫磷、杀暝松、辛硫磷、倍硫磷、害虫敌乳剂,六六六、敌敌畏、敌百虫、 西维因、速灭威等烟剂,或野生植物熏杀。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邮编:100850 联系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
24 另外,在住地周围 100 米内清除杂草和昆虫孳生地;并做到室内通风明亮,使 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 ⑤预防接种:震区常见的流行病以流感、流脑、痢疾、伤寒、乙脑为多见, 根据疫情监测动态,及时给对灾区群众及支援灾区人员进行普遍预防接种,使人 体产生免疫力,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做好斯锑黑克、喷他脒、 乙胺嘧啶、伯氨喹等紧缺药物的储备,一旦发生黑热病和疟疾方可有效治疗。目 前我国研制成功并在人群应用的虫媒病疫苗有乙脑疫苗、森林脑炎疫苗、黄热病 疫苗、流行性斑疹伤寒疫苗和鼠疫菌苗等。 ⑥以往经验:在震区防疫具体工作中,除上述消毒灭蚊蝇工作外,要大范围 喷洒药物,要利用汽车在街道喷药,用喷雾器在室内喷药,不给蚊蝇留下孳生的 场所。在有疟疾发生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病人突然发高烧、头痛、 呕吐、脖子发硬等,就应赶快找医生诊治。进行大范围的喷药杀灭蚊蝇的工作, 一是飞机喷药具有效、速效、面广、费用低的优点。但因受气象、地面建筑植被 的限制,还要同时与汽车喷药、室内及个别角落的喷雾器喷药相配合。所用药物 有马拉硫磷、杀暝松、辛硫磷、倍硫磷、害虫敌乳剂,六六六、敌敌畏、敌百虫、 西维因、速灭威等烟剂,或野生植物熏杀。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 27 号,邮编:100850 联 系 人:杨根锁 联系电话:13910292130
四、人畜共患病防治技术 (-)功能与用途 主要为疫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暴 发与流行。 (二)技术简介 1.主要病症 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 为重要的有89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90种。按病原体种类进行分 类如下:①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鼻疽、炭疽、猪丹毒、 结核病等;②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用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口蹄疫等 ③由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鹦鹉热等滩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如恙虫病、Q热等;⑤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念珠菌病等;⑥由寄生虫引 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弓形体病、旋毛虫病、绦虫病等。其中:属于原虫有弓形体、 肉孢子虫、隐孢子虫;属于吸虫有东毕血吸虫、肝片吸虫、中华双腔吸虫、卫氏 并殖吸虫、华枝睾吸虫;属于绦虫有猪囊尾蚴、棘球蚴、多头绦虫、牛囊尾蚴、 犬复殖孔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属于线虫有旋毛虫、弓首蛔虫、肾膨结线虫;蝇 蛆有羊狂绳蛆 在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之中,当前最重要的传染病是狂犬病、炭疽病、布氏 杄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土拉杄菌病、沙门氏菌病、鹦鹉热、日 本吸血虫病、日本乙型脑炎和禽流行性感冒等。 2.传播途径 人畜共患病有多种传播途径:①通过唾液传播,如患狂犬病的猫、狗,它们
25 四、人畜共患病防治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 主要为疫区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暴 发与流行。 (二)技术简介 1.主要病症: 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 250 多种,其中较 为重要的有 89 种,我国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 90 种。按病原体种类进行分 类如下:①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鼻疽、炭疽、猪丹毒、 结核病等;②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用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口蹄疫等; ③由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鹦鹉热等;④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如恙虫病、Q 热等;⑤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念珠菌病等;⑥由寄生虫引 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弓形体病、旋毛虫病、绦虫病等。其中:属于原虫有弓形体、 肉孢子虫、隐孢子虫;属于吸虫有东毕血吸虫、肝片吸虫、中华双腔吸虫、卫氏 并殖吸虫、华枝睾吸虫;属于绦虫有猪囊尾蚴、棘球蚴、多头绦虫、牛囊尾蚴、 犬复殖孔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属于线虫有旋毛虫、弓首蛔虫、肾膨结线虫;蝇 蛆有羊狂绳蛆。 在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之中,当前最重要的传染病是狂犬病、炭疽病、布氏 杆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土拉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鹦鹉热、日 本吸血虫病、日本乙型脑炎和禽流行性感冒等。 2. 传播途径: 人畜共患病有多种传播途径:①通过唾液传播,如患狂犬病的猫、狗,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