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文件。 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的主要作用 1.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危害信息,保护化学产品使用者 2.确保安全操作,为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 3.提供有助于紧急救助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技术信息 4.指导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和安全使用 5.是化学品登记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信息来源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硏究所北京危险化学品 应急技术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均具有高素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及 应急预警预案相关专家,可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具体的危险化学品安 全技术说明可通过如下网站进行查询:http://www.bcec.org.cn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邮编:100089 联系人:陈舜琮 联系电话:010-68419656;13501211834 二、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苯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 处理和个体防护
11 综合性文件。 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的主要作用: 1. 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危害信息,保护化学产品使用者 2. 确保安全操作,为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 3. 提供有助于紧急救助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技术信息 4. 指导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和安全使用 5. 是化学品登记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信息来源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危险化学品 应急技术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均具有高素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及 应急预警预案相关专家,可提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具体的危险化学品安 全技术说明可通过如下网站进行查询:http://www.bcec.org.cn/。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089 联系人: 陈舜琮 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 二、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苯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 处理和个体防护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至少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撒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迸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吹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 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 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溢漏液收 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 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
12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吹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 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 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溢漏液收 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 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 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
4.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徹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 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邮编:100089 联系人:陈舜琮 联系电话:010-68419656;13501211834 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氯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 处理和个体防护。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13 4.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 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089 联系人: 陈舜琮 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 三、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氯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 处理和个体防护。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 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 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 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 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 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邮编:100089 联系人:陈舜琮 联系电话:010-68419656;13501211834
14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 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 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 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 隔离 150m,大泄漏时隔离 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 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 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 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三)技术来源 单位名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 邮编:100089 联系人: 陈舜琮 联系电话:010-68419656 ;13501211834
四、氨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氨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 处理和个体防护。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 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 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迸行人工呼吸。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増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 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 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
15 四、氨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氨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 处理和个体防护。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 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 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 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 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 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 150m,严格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