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模式。 2.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关 键原理和重点难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把握本课程 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学的含义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反展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的一般概述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3.认知教学理论 4.情感教学理论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二)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 1.系统分析模式 2.目标模式 3.过程模式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的含义 2.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二)教学内容设计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29
29 1.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模式。 2.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关 键原理和重点难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把握本课程 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学的含义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反展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的一般概述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3.认知教学理论 4.情感教学理论 第二节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二、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二)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 1.系统分析模式 2.目标模式 3.过程模式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的含义 2.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二)教学内容设计 1.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三)教学时间设计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 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 4.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四)教学设施设计 1.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3.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 (五)教学评价设计 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说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1.对教学策略的不同认识 2.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3.教学策略的定义 (二)教学策略的特征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 二、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三、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一)讲述策略 (二)对话的策略 (三)指导策略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重点: 1.学生生活环境 2.学生心理失范 3.学生行为失范 30
30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3.策略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三)教学时间设计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 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 4.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四)教学设施设计 1.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3.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 (五)教学评价设计 第三节 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说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1.对教学策略的不同认识 2.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3.教学策略的定义 (二)教学策略的特征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 二、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三、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一)讲述策略 (二)对话的策略 (三)指导策略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重点: 1.学生生活环境 2.学生心理失范 3.学生行为失范
4.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5.终身学习 难点: 1.知识 2.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3.同辈群体 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关 键原理和重点难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把握本课程 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学生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一、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 (一)学生的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二)学生的同辈群体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三)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四)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 (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二)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三)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四)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二)学校教有失误问题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心理学解释 (二)社会学解释 第二节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 一、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态度 (一)学生自身特征对学校态度的影响 (二)学校特征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 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 31
31 4.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5.终身学习 难点: 1.知识 2.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3.同辈群体 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关 键原理和重点难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把握本课程 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 学生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一、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 (一)学生的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二)学生的同辈群体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三)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四)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 (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二)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三)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四)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二)学校教育失误问题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心理学解释 (二)社会学解释 第二节 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 一、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态度 (一)学生自身特征对学校态度的影响 (二)学校特征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 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
(一)重要他人的概念 (二)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三)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 三、学生生活与学习压力 (一)学习压力的含义 (二)学习压力的现状 (三)学习压力影响 (四)学习压力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一、什么是知识 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三、生活经验 四、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 第四节把传授知识的学校转变为培育丰富人性的学校 一、学校教育实践的重心应该转变 二、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 三、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重点: 1.使学习者认识到班级组织在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2.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难点: 1.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2.形成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理念、掌握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方法。 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关 键原理和重点难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把握本课程 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一)班级组织概念的历史考察 (二)班级组织的改造 (三)班级组织概念的界定 32
32 (一)重要他人的概念 (二)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三)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 三、学生生活与学习压力 (一)学习压力的含义 (二)学习压力的现状 (三)学习压力影响 (四)学习压力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一、什么是知识 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三、生活经验 四、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 第四节 把传授知识的学校转变为培育丰富人性的学校 一、学校教育实践的重心应该转变 二、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 三、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重点: 1.使学习者认识到班级组织在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2.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难点: 1.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2.形成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理念、掌握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方法。 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并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对关 键原理和重点难点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把握本课程 的内容体系。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一)班级组织概念的历史考察 (二)班级组织的改造 (三)班级组织概念的界定
二、班级组织的发有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 四、班级组织的特点 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二)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组织建设 二、班级制度管理 (一)成文的制度 (二)非成文的制度 三、班级教学管理 1.确立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班级活动的管理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一)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二)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 33
33 二、班级组织的发育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 四、班级组织的特点 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二)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组织建设 二、班级制度管理 (一)成文的制度 (二)非成文的制度 三、班级教学管理 1.确立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班级活动的管理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一)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二)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