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丛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赵鼎新著 夏江旗译 东周战争与 儒法国家的诞生
Opulentissimum Sinarum Imperium 中华帝国华彩图) 此图由德国18世纪绘图家Matthaus Seuter绘制 于1745年。在这幅地图中,最不平常的地方是中 国的士大夫与西洋的将军以及神祇和平共处 的 PDG
作者序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大地上上演了一场“批林批孔” 的闹剧。在此期间,极“左”势力控制下的宣传机器开足马力把 中国历史演绎成一部阶级斗争史,把所谓的儒、法斗争描述为中 国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以此影射现实政治和扩大文革 的打击面(即所谓“批林批孔批周公”)。“文革”期间,在“上山下 乡”的大环境下我离开上海去宁夏。“批林批孔”运动开始时我 在银川一家工厂当工人。该工厂主管宣传的干事是一个很能干 的人。据说他是著名散文家秦牧的高足,“文革”中因受牵连而 被下放到宁夏。“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极“左”势力动员普通 百姓在工厂甚至农村写各种批判文章,为运动造势。在此环境 下,我所在厂的宣传干事牵头组织了一个由五个青年工人组成 的学习和写作小组,我有幸忝列其中。 我们这代人成长于一个极其畸形的环境,在“批林批孔”运 动之前我从未有机会接触过任何教科书以外的中国历史和哲学 思想,而加入这一小组使我第一次有机会阅读荀子、韩非子、孟 子和孔子等人的哲学著作与《盐铁论》和《封建论》等历史名篇
2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以及郭沫若的《十批判书》、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杨荣国的《中 国古代思想史》等当代著述。虽然我当时的知识水平极低,所看 过的一些当代著述的观点也十分偏颇,但即便如此,在读了一些 原著和历史书籍后,直觉仍然告诉我:中国历代思想家不能简单 地被归类为儒家或法家;中国的历史也不是什么儒、法斗争史。 这就让我产生了困惑。在当时的环境下,任何思想上的困惑都 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远的不说,在我们的厂里就有一位青年工 人在小组会批判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时,仅仅因为说 了一句“刘少奇说的都是一些大实话”而受到批判并被处以记 过。在这种环境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结果,在参加学习 小组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没有贡献过一行字。我的这种表现使 我成了小组中的落后分子,特别是与我的一个好友相比一他 在小组中脱颖而出,连续在当时国内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批判 文章,笔锋犀利,所向披靡。在那位宣传干事眼里,我显然是一 个不求上进的青年。我能看出他对我的失望,有时也为之惭愧 不已。但是,这次学习小组的经历对我来说却很重要。它使我 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在当时本来是很难接触到的古籍,我对中国 的历史,特别是对春秋一战国时期历史的兴趣大大加深,并从此 经常思索中国历史的种种特点及其解释。 “四人帮”倒台后中国社会走向改革开放之路。此间出现了 “伤痕文学”、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关于马 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讨论,以及随后兴起的“文化热”(即把文革 的悲剧归因于中国文化的专制性,从而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鞭挞)。在这一波又一波的开放浪潮中有一本书特别引起我的 注意,那就是金观涛和刘青蜂所著的《兴盛与危机一论中国封 建社会超稳定结构》。该书提出了帝制中国历史“超稳定结构
作者序 3 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帝制中国的各个朝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都 免不了出现官僚体系膨胀、专制腐败、土地兼并、恶霸横行等“无 组织力量”的发展并最终导致王朝的垮台。但是,由于中国存在 着儒生这样一个阶层,他们所持的儒家学说为建立新的国家结 构起着理论指导作用,而儒生本身又是王朝重建的核心力量,所 以帝制中国的新兴王朝总是旧日王朝的翻版。帝制中国“系统” 这种强大的“修复性机制”使得它在朝代更替中永远停滞不前, 即所谓的“超稳定结构”。因此,中国的专制体制得以延续,资本 主义经济在中国顶多处于边缘状态,它们只是王朝崩溃之前出 现的“假资本主义”。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局限性是很 明显的。但是,它发表时正值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文革”悲剧 进行反思之际。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倾向于把“文革”的起源归 因于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制文化。而金、刘两氏的著 作则对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那么长久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他们的著作在机械的历史唯物主义尚很盛行的当时让人读起来 有耳目一新之感。该书一经发表马上就引起了它应有的轰动, 并对当时中国的社会思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在金观涛和 刘青峰工作的刺激下,当时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工作者的我却保 留了对社会科学的兴趣,特别是对中国大历史的兴趣。就这样, 在多年的治学生涯中,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以及这些特殊性得以 形成的历史原因,总是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悬在我的脑海中。 1990年我弃理从文转攻社会学。在此后的时间里,虽然研 究的都是中国当代的社会问题,但我对历史社会学和历史学的 兴趣始终浓厚。在此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社会学和历史 学著作(特别是围绕为什么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率先在欧洲兴 起这个问题所产生的种种分析和解释),阅读了许多西方学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