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概述 来源:天然甜味剂主要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的甜味物质, 主要有甘草、甜叶菊糖苷、糖醇类甜味剂等。人工甜味剂主 要是一些具有甜味但又不是糖类的化学物质,甜度一般是蔗 糖的数十倍至数百倍,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主要有糖精、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和天门冬酰胺酸 钠等。 ■方法:HPLC、GC、TLC等
2.1 概述 ◼ 来源:天然甜味剂主要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的甜味物质, 主要有甘草、甜叶菊糖苷、糖醇类甜味剂等。人工甜味剂主 要是一些具有甜味但又不是糖类的化学物质,甜度一般是蔗 糖的数十倍至数百倍,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主要有糖精、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和天门冬酰胺酸 钠等。 ◼ 方法:HPLC、GC、TLC等
2.2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 糖精(saccharin)是我国允许使用的人工甜味剂之一, 我国政府采取压减糖精政策,并规定不允许在婴儿食 品中使用。1997年FAO/WHO规定糖精的ADI值为每日 每千克体重05mg。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化学名为 邻磺酰苯酰亚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加热会逐渐 分解,在H3.8以下加热会失去甜味;易溶于乙醚,难 溶于水,故常用钠盐
2.2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 ◼ 糖精(saccharin)是我国允许使用的人工甜味剂之一, 我国政府采取压减糖精政策,并规定不允许在婴儿食 品中使用。1997年FAO/WHO规定糖精的ADI值为每日 每千克体重0~5mg。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化学名为 邻磺酰苯酰亚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加热会逐渐 分解,在pH3.8以下加热会失去甜味;易溶于乙醚,难 溶于水,故常用钠盐
制取方法:煤焦油中提炼出甲苯,经过硫酸磺化、五 氯化磷和氨处理后,再用高锰酸钾氧化,最后经过结 晶、脱水而得到白色结晶体,叫做“糖精”,芳香族 磺酸化合物
◼ 制取方法:煤焦油中提炼出甲苯,经过硫酸磺化、五 氯化磷和氨处理后,再用高锰酸钾氧化,最后经过结 晶、脱水而得到白色结晶体,叫做“糖精”,芳香族 磺酸化合物
毒理作用:一般认为糖精在体内不能被利用,大部分 从尿中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目前尚未发现对人体的 毒害作用。 ■分析方法:常用PLC法,可用于果汁、配制酒、汽水、 蜜饯、糕点、食醋等样品的测定,灵敏度高,快速准 确;TLC主要用于果汁、汽水、饮料、酱油、果酱、 糕点、饼干等样品的测定,条件简单,适用性广,但 只能作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
◼ 毒理作用:一般认为糖精在体内不能被利用,大部分 从尿中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目前尚未发现对人体的 毒害作用。 ◼ 分析方法:常用HPLC法,可用于果汁、配制酒、汽水、 蜜饯、糕点、食醋等样品的测定,灵敏度高,快速准 确;TLC主要用于果汁、汽水、饮料、酱油、果酱、 糕点、饼干等样品的测定,条件简单,适用性广,但 只能作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样品加热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调节H值至中 性,过滤后采用HPLC法,经C18柱分离,紫外检测器 在230nm下测定,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入 样品处理:汽水,称取适量放入小烧杯,微温搅拌除 去二氧化碳,用氨水调至中性,加水定容后过滤;果 汁,称取适量,氨水调至中性,加水定容,离心取上 清液;配制酒,称取适量,水浴加热除去乙醇,氨水 调至中性,加水定容后过滤。 。 测定:取相同体积的样液和标准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 相色谱仪
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原理:样品加热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调节pH值至中 性,过滤后采用HPLC法,经C18柱分离,紫外检测器 在230nm下测定,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 样品处理:汽水,称取适量放入小烧杯,微温搅拌除 去二氧化碳,用氨水调至中性,加水定容后过滤;果 汁,称取适量,氨水调至中性,加水定容,离心取上 清液;配制酒,称取适量,水浴加热除去乙醇,氨水 调至中性,加水定容后过滤。 ◼ 测定:取相同体积的样液和标准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 相色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