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省用知識酌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m 大创举。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村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宏观调控,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为自觉,也更为有效。在这些年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我们 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水平。2003年开始的这次宏观调 控,就是党和政府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2002年下半年,我国经济明显呈现出新一轮的增长趋势。到2003年第一季度,GDP增 速已经达到9.9%,是1997年以来的新高:第二季度以后,虽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一度使 经济增速放慢,但很快又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对此,中央始终保持冷静,在进一步激发 经济潜力、保护经济活力的同时,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2002年下半年,特别是2003年非典以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 方面,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粮食供 求关系趋紧;另一方面,新开工项目多,在建规模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扩张加速,尤其 是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出现增长过热的趋势。这两方面的问题又进一步 引发信贷规模过大、煤电油运紧张、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在这种情 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就可能发生 逆转 党中央、国务院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果 断作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2004年1月,中央发出1号文件,出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 接补贴制度,把土地管理定位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2月,国务院召开电视电 话会议,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3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提高钢铁、电解铝、水 泥、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集中整顿土地市场:5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 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 问题的通知》: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方案;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 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 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就这样,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了一套漂亮 的宏观调控“组合拳”,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 组合拳”初显威力 实践是最好的答案。两年来,这次宏观调控的一整套“组合拳”,逐步在实践中显出成 效。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呈现出稳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4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趋势,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2936元,增长6.8%,增长速度是近几年最快的: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増长过 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整体增幅回落20%以上,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速明 显趋缓,货币信贷增势减缓;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2.57万亿元,增长25.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1万亿元,增长38.1%;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 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增长35.7%,外商直接投资突破600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980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9%, 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大创举。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村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宏观调控,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为自觉,也更为有效。在这些年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我们 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水平。2003 年开始的这次宏观调 控,就是党和政府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2002 年下半年,我国经济明显呈现出新一轮的增长趋势。到 2003 年第一季度,GDP 增 速已经达到 9.9%,是 1997 年以来的新高;第二季度以后,虽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一度使 经济增速放慢,但很快又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对此,中央始终保持冷静,在进一步激发 经济潜力、保护经济活力的同时,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2002 年下半年,特别是 2003 年非典以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 一方面,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粮食供 求关系趋紧;另一方面,新开工项目多,在建规模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扩张加速,尤其 是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出现增长过热的趋势。这两方面的问题又进一步 引发信贷规模过大、煤电油运紧张、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有的还相当突出。在这种情 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就可能发生 逆转。 党中央、国务院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果 断作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2004 年 1 月,中央发出 1 号文件,出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 接补贴制度,把土地管理定位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2 月,国务院召开电视电 话会议,要求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3 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4 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提高钢铁、电解铝、水 泥、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集中整顿土地市场;5 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 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 问题的通知》;7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方案;10 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 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2 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 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就这样,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了一套漂亮 的宏观调控“组合拳”,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这艘大船平稳较快地航行。 “组合拳”初显威力 实践是最好的答案。两年来,这次宏观调控的一整套“组合拳”,逐步在实践中显出成 效。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呈现出稳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4 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 5 年下滑的趋势,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 2936 元,增长 6.8%,增长速度是近几年最快的;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 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整体增幅回落 20%以上,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速明 显趋缓,货币信贷增势减缓;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财政收入 2.57 万亿元,增长 25.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突破 1 万亿元,增长 38.1%;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 口总额突破 1 万亿美元,增长 35.7%,外商直接投资突破 600 亿美元;城镇新增就业 980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422 元,增长 7.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3.9%, 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意省用知識酌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m 这些成绩说明,这次宏观调控使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得到抑制,避免了经济运行大的起伏,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 较强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是一次成功的宏观调控。 具体来看,这次宏观调控有四个不同以往的突出特点: 一是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经济运行态势,我们共进行了五次收缩 型的宏观调控。前四次宏观调控,针对的都是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超过11%的“大起” 高峰,都是经济的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都是难以为继而不得不进行的调整。这次宏观调控, 对于过热的部分行业来说,是及时的调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全局来说,是见事早、行动 快,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主动调整 二是把握全局、有抑有扬的调控。既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又采 取得力措施加强农业等薄弱环节:既控制投资、信贷、土地等重点环节,又区别对待,有保 有压,不搞“一刀切”:既加强供求总量控制,又注重调整结构。有人讲,这次宏观调控是 拿非公有制企业“开刀”,打压“民营经济”。这是一种误解,更不符合实际。这次宏观调 控不是以所有制划线,而是坚持一视同仁、依法办事。无论对何种所有制企业和单位,符合 法律法规的,都坚决支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则严肃査处。事实上,2004年上半年 私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近56.2%,高于国有企业投资42个百分点。2005年2月,国务院 又进一步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是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的调控。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主 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新情况,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重 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正确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在信贷手段的运用上,重点从源头上运用 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在投资手段的运用上,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严格市场准入;在价格杠杆的运用上,重点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法律手段的 运用上,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办法,达到调控的目的。 四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调控。这次宏观调控不仅仅是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实践中 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 出新措施,农村税费、出口退税、増值税转型等税收制度改革迈岀新步伐,投资体制改革全 面铺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国有保险企业改革等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归结起来,这次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一次重大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科学 发展观的认识。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 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 涵,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巩固成果勿松懈 有人说,既然这次宏观调控已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不是就可以见好就收,以免把经济 发展的良好势头打压下去,丧失发展机遇?这种观点对不对,关键是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的经 济形势 在充分肯定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这些成绩说明,这次宏观调控使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缓解,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得到抑制,避免了经济运行大的起伏,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 较强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是一次成功的宏观调控。 具体来看,这次宏观调控有四个不同以往的突出特点: 一是有预见性的主动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经济运行态势,我们共进行了五次收缩 型的宏观调控。前四次宏观调控,针对的都是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超过 11%的“大起” 高峰,都是经济的全面过热或总量过热,都是难以为继而不得不进行的调整。这次宏观调控, 对于过热的部分行业来说,是及时的调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的全局来说,是见事早、行动 快,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主动调整。 二是把握全局、有抑有扬的调控。既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又采 取得力措施加强农业等薄弱环节;既控制投资、信贷、土地等重点环节,又区别对待,有保 有压,不搞“一刀切”;既加强供求总量控制,又注重调整结构。有人讲,这次宏观调控是 拿非公有制企业“开刀”,打压“民营经济”。这是一种误解,更不符合实际。这次宏观调 控不是以所有制划线,而是坚持一视同仁、依法办事。无论对何种所有制企业和单位,符合 法律法规的,都坚决支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则严肃查处。事实上,2004 年上半年, 私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近 56.2%,高于国有企业投资 42 个百分点。2005 年 2 月,国务院 又进一步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是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的调控。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主 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新情况,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重 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正确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在信贷手段的运用上,重点从源头上运用 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在投资手段的运用上,重点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严格市场准入;在价格杠杆的运用上,重点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法律手段的 运用上,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办法,达到调控的目的。 四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调控。这次宏观调控不仅仅是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实践中 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消除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 出新措施,农村税费、出口退税、增值税转型等税收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投资体制改革全 面铺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国有保险企业改革等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归结起来,这次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一次重大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科学 发展观的认识。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 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 涵,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巩固成果勿松懈 有人说,既然这次宏观调控已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不是就可以见好就收,以免把经济 发展的良好势头打压下去,丧失发展机遇?这种观点对不对,关键是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的经 济形势。 在充分肯定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
f用知識的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m 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 完全消除。 首先,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有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2004年虽然粮食增 产较多,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反弹压力很大,特别是新上项目较多,投资结构不合理,新 的盲目投资有所显现;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 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推波助澜,使社会零售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 其次,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明显增多,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非法融资活动加剧,金融领域风险 隐患增加:在解决瓶颈制约过程中,又出现了电站项目等无序建设的情况。目前,在建电力 总装机规模达到2.8亿千瓦,其中相当一批是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机组或燃油机组,不仅 加剧了煤炭供应、交通运输和发电设备制造能力紧张的矛盾,严重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 能力,而且潜伏着高耗能工业与电站建设相互推进、恶性循环的可能性,给国民经济健康发 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特别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有不少。经济 增长的粗放方式还未根本改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农业基础脆弱、产业技术水平 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推 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体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 根源,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要不要宏观调控,而是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如果我们稍 有放松,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那就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采取更大的调控 措施、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自觉性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般来说,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三种基本状态:第一种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 求不足;第二种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过度膨胀;第三种是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面对这三种不同的宏观经济状态,应分别实 行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是趋于中性与支持发展的辩证统一,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 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増收节支”,具体来说有四个取向:既不扩张也不紧缩、“松紧适度” 的增量平衡取向,“有保有控”、“有进有退”的结构优化取向,大力推进改革、实现制度 创新的市场化取向,完善财政增收节支机制的效率取向 就当前来说,主要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 和重点。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继续搞好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 的协调配合,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 弹: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政策间的相互配合,将政府投资的功能和使 用方向转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 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物价监管,保持价格总水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约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 完全消除。 首先,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有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2004 年虽然粮食增 产较多,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反弹压力很大,特别是新上项目较多,投资结构不合理,新 的盲目投资有所显现;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 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推波助澜,使社会零售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 其次,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明显增多,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非法融资活动加剧,金融领域风险 隐患增加;在解决瓶颈制约过程中,又出现了电站项目等无序建设的情况。目前,在建电力 总装机规模达到 2.8 亿千瓦,其中相当一批是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机组或燃油机组,不仅 加剧了煤炭供应、交通运输和发电设备制造能力紧张的矛盾,严重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 能力,而且潜伏着高耗能工业与电站建设相互推进、恶性循环的可能性,给国民经济健康发 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特别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有不少。经济 增长的粗放方式还未根本改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农业基础脆弱、产业技术水平 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推 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体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 根源,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 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要不要宏观调控,而是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如果我们稍 有放松,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那就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采取更大的调控 措施、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自觉性。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三种基本状态:第一种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 求不足;第二种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过度膨胀;第三种是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面对这三种不同的宏观经济状态,应分别实 行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是趋于中性与支持发展的辩证统一,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 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具体来说有四个取向:既不扩张也不紧缩、“松紧适度” 的增量平衡取向,“有保有控”、“有进有退”的结构优化取向,大力推进改革、实现制度 创新的市场化取向,完善财政增收节支机制的效率取向。 就当前来说,主要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 和重点。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继续搞好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 的协调配合,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 弹: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政策间的相互配合,将政府投资的功能和使 用方向转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 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物价监管,保持价格总水
f用知識的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m 平基本稳定;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硏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坚持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引导经济发展的水平。 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总结,注意借鉴 其他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努力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规律, 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节 约型社会,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深度阅读 温家宝: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3月6日《人民日报》 温家宝: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马凯:《全面正确积极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2004年11月5日《经 济日报》 《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发展——一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2005年3月1日《人民日报》 李德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几点认 识》,《求是》2005年第7期 从《财富》500强的新变化谈起——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 革 《财富》杂志是美国一家颇有影响力的财经类媒体。它每年对全球范围内各种企业,按 照实力的大小进行排名,评选出当年的500强。时至今日,一个国家有多少家企业入围《财 富》全球500强,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该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一个反映。前些年,我国内 地入围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到2004年,已有15家企业入围,它们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 业。全球500强排名的这个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近些年来我们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 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包括产权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平基本稳定;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坚持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引导经济发展的水平。 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总结,注意借鉴 其他国家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努力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规律, 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建设节 约型社会,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深度阅读 温家宝: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4 年 3 月 6 日《人民日报》 温家宝: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 年 3 月 6 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马凯:《全面正确积极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2004 年 11 月 5 日《经 济日报》 《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发展——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2005 年 3 月 1 日《人民日报》 李德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几点认 识》,《求是》2005 年第 7 期 从《财富》500 强的新变化谈起——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 革 《财富》杂志是美国一家颇有影响力的财经类媒体。它每年对全球范围内各种企业,按 照实力的大小进行排名,评选出当年的 500 强。时至今日,一个国家有多少家企业入围《财 富》全球 500 强,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该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一个反映。前些年,我国内 地入围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到 2004 年,已有 15 家企业入围,它们都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 业。全球 500 强排名的这个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近些年来我们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 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包括产权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f用知識的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n 近几年我国内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情况 年份数量企业名称 19983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粮集团 19995中国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粮集团、中化集团 20009中国石化、国家电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国 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粮集团 200111中国石化、国家电力、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化 集团、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中粮集团、中国农业银行 200314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 电信、中化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宝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上汽集 团 200415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 电信、中化集团、宝钢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南方电网、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 粮集团、一汽集团 不懈探索的结论 我国的国有企业,原来叫国营企业。“国有”与“国营”虽只有一字之差,定位却迥然 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是由国家来“经营”的,国营企业作为政府计划的生产 单位,并没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如果挣钱了,利润全部上缴:如果亏损了,损失由国家承 担。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一无动力、二无压力,很难有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们党一直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国有企 业的改革之路进行积极探索,努力寻找从根本上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办法 197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允许企业 在完成国家配额的前提下,有部分采购与销售的自主权,并且利润可以留成,开始了国有企 业放权让利的改革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政企 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 经营者。1988年,国务院又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作为落 实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一种形式,承包经营的改革开始推行。 1992年,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 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积极推进股份制试点。1993年,十 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 企业改革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自此,国有企 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得到明确 1997年,十五大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 会主义也可以用。强调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通过 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搞活国有小型企 业。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进一步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组国有企业,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近几年我国内地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的情况 年份 数量 企业名称 1998 3 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粮集团 1999 5 中国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粮集团、中化集团 2000 9 中国石化、国家电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国 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粮集团 2001 11 中国石化、国家电力、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化 集团、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中粮集团、中国农业银行 2003 14 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 电信、中化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宝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上汽集 团 2004 15 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 电信、中化集团、宝钢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南方电网、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 粮集团、一汽集团 不懈探索的结论 我国的国有企业,原来叫国营企业。“国有”与“国营”虽只有一字之差,定位却迥然 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是由国家来“经营”的,国营企业作为政府计划的生产 单位,并没有经营的自主权。企业如果挣钱了,利润全部上缴;如果亏损了,损失由国家承 担。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一无动力、二无压力,很难有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们党一直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国有企 业的改革之路进行积极探索,努力寻找从根本上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办法。 1979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允许企业 在完成国家配额的前提下,有部分采购与销售的自主权,并且利润可以留成,开始了国有企 业放权让利的改革。 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政企 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 经营者。1988 年,国务院又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作为落 实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一种形式,承包经营的改革开始推行。 1992 年,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 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积极推进股份制试点。1993 年,十 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 企业改革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自此,国有企 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得到明确。 1997 年,十五大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 会主义也可以用。强调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通过 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搞活国有小型企 业。1999 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进一步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组国有企业,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