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省用知識酌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m 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 形式 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除极 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规范 的公司制改革,积极推行股份制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 代产权制度。 就这样,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探索中,我们对产权和产权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国 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放权还是让利,无论 承包还是租赁,虽然都在解决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仍并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问题。归根到底,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 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这是其他方面改革的基础 必须坚持的方向 2004年,围绕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曾在国内引发一些争论。那么,到底怎样评价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成效,如何看待中央确定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呢? 大家知道,从1998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国有企 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国有经济布局得到改善,股份制改革步伐加 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 高,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1998年到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从14.9万亿元增加到19.7万亿元, 净资产从5.21万亿元增加到8.36万亿元:2003年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为4951.2亿 元和8104.5亿元,均占全国工商企业的1/2。 这些数字变化有力表明,中央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采取的 措施是有效的,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大方向必须坚持 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首先是要从整体上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也就是说,要 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 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十五大以来,通过结构调整, 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了一批国有中小企业。但从整体 上看,我国国有经济分布仍然比较宽泛,投资涉及的领域太多,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必须进一步加快调整和改革步伐 就企业层面来说,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中心任务是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要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03年底,全国4223家国有大中型 骨干企业中,有2514家通过多种形式改制成为多元持股的公司制企业,改制面近60%,国 有中小企业的改制面达85%左右。通过股份制改革,推动了国有资本的流动重组,放大了 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 形式。 2002 年,十六大提出,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除极 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规范 的公司制改革,积极推行股份制。 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 代产权制度。 就这样,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长期探索中,我们对产权和产权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国 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放权还是让利,无论 承包还是租赁,虽然都在解决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仍并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问题。归根到底,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 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这是其他方面改革的基础。 必须坚持的方向 2004 年,围绕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曾在国内引发一些争论。那么,到底怎样评价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成效,如何看待中央确定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呢? 大家知道,从 1998 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国有企 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企分开迈出重大步伐,国有经济布局得到改善,股份制改革步伐加 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步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 高,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1998 年到 2003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从 14.9 万亿元增加到 19.7 万亿元, 净资产从 5.21 万亿元增加到 8.36 万亿元;2003 年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为 4951.2 亿 元和 8104.5 亿元,均占全国工商企业的 1/2。 这些数字变化有力表明,中央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采取的 措施是有效的,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大方向必须坚持。 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首先是要从整体上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也就是说,要 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质量,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 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十五大以来,通过结构调整, 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了一批国有中小企业。但从整体 上看,我国国有经济分布仍然比较宽泛,投资涉及的领域太多,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必须进一步加快调整和改革步伐。 就企业层面来说,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中心任务是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要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截至 2003 年底,全国 4223 家国有大中型 骨干企业中,有 2514 家通过多种形式改制成为多元持股的公司制企业,改制面近 60%,国 有中小企业的改制面达 85%左右。通过股份制改革,推动了国有资本的流动重组,放大了 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
f用知識的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m 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了企业融资能力,促进了企业做大 做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实现了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 济的更好结合。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前提。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 企业制度的基础。没有完备的产权制度作保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将无所依从。十六届三中 全会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任务。近年来, 为了适应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我国在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 极探索,在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资产转让、国有股权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规范 性文件,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产权有序流转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产权 制度改革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需要,必须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加快改革步伐,使现代产权制度早日得到确立。 积极稳妥地推进 有人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导致某些人借机席卷国家财富,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因此产权改革走错了路。那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不是必然带来国有资产流失? 必须承认,这几年在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确实出现了一定的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而且有的案例数额巨大,令人触目惊心 对实践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作粗略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是财务审 计不严,资产评估不实,虚构虚增成本,转移企业资产;有的是产权转让不规范、不透明, 低估贱卖国有资产;有的甚至内外勾结、违规审批、隐匿转移、侵占私吞国有资产。剖析造 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产权 交易监管不到位等。 也应看到,准确判定国有产权在转让中的价格是十分复杂、非常不易的。还应该看到, 如果大量的国有资产长期闲置,或者虽然也在从事生产,但效益低下、竞争无力,最终被市 场挤在角落里,甚至被淘汰出局,这对国有经济的损失和危害更为严重。要解决国有企业改 革中出现的问题,根本的途径还是继续推进产权改革,建立健全各项产权制度,保证产权转 让规范有序地进行。 事实上,国家有关部门在促进和规范产权的流动和转让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特别是针对前一段时间争论最激烈的管理层收购问题,明确作出规定,在目前情况下,国有 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可以探索试行管理层收 购或控股,但要切实做到规范推进、公开公正,有效维护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群众的合法 权益。 也有人说,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质上就是要推行“国退民进”。对此该怎么看? 现在,确有一些地方、一些人把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 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采用下指标、派任务、定时限、赶进度的做法,用搞 运动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简单地理解为 个“卖”字,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急于甩掉,一卖了之。 这些理解和做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的,绝不是让国有企业从 竞争性领域中都退出来,更不是把国有企业都卖掉。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确定的方针政 策,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使国有经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了企业融资能力,促进了企业做大 做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实现了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 济的更好结合。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前提。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 企业制度的基础。没有完备的产权制度作保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将无所依从。十六届三中 全会提出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任务。近年来, 为了适应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我国在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 极探索,在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资产转让、国有股权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规范 性文件,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产权有序流转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产权 制度改革还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需要,必须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加快改革步伐,使现代产权制度早日得到确立。 积极稳妥地推进 有人说,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导致某些人借机席卷国家财富,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因此产权改革走错了路。那么,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不是必然带来国有资产流失? 必须承认,这几年在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确实出现了一定的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而且有的案例数额巨大,令人触目惊心。 对实践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作粗略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有的是财务审 计不严,资产评估不实,虚构虚增成本,转移企业资产;有的是产权转让不规范、不透明, 低估贱卖国有资产;有的甚至内外勾结、违规审批、隐匿转移、侵占私吞国有资产。剖析造 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产权 交易监管不到位等。 也应看到,准确判定国有产权在转让中的价格是十分复杂、非常不易的。还应该看到, 如果大量的国有资产长期闲置,或者虽然也在从事生产,但效益低下、竞争无力,最终被市 场挤在角落里,甚至被淘汰出局,这对国有经济的损失和危害更为严重。要解决国有企业改 革中出现的问题,根本的途径还是继续推进产权改革,建立健全各项产权制度,保证产权转 让规范有序地进行。 事实上,国家有关部门在促进和规范产权的流动和转让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特别是针对前一段时间争论最激烈的管理层收购问题,明确作出规定,在目前情况下,国有 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可以探索试行管理层收 购或控股,但要切实做到规范推进、公开公正,有效维护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群众的合法 权益。 也有人说,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质上就是要推行“国退民进”。对此该怎么看? 现在,确有一些地方、一些人把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 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采用下指标、派任务、定时限、赶进度的做法,用搞 运动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简单地理解为一 个“卖”字,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急于甩掉,一卖了之。 这些理解和做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目的,绝不是让国有企业从 竞争性领域中都退出来,更不是把国有企业都卖掉。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确定的方针政 策,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使国有经
意省用知識酌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n 济更好地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把握“进”与“退”的关系,总的来看,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 关键领域,国有资本不但要进入,而且要争取做大做强,发挥主导作用。对于非关键性行业 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但一定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决不能搞“一刀切”,用行政命令推进国 有企业改制,更不能一阵风,盲目出售国有资产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国 有企业产权改革,决不能因为出现一些问题而否定改革的方向和取得的成效,放慢改革步伐 也决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 督管理等多方面努力,使改革在推进中不断规范,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深度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27日《人民 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22日《人 民日报》 相关链接 国资委研究室:《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国企改制》,2004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编辑部:《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05年1月19日《经济日报》 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如何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农村的方针 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 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 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 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 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把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济更好地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把握“进”与“退”的关系,总的来看,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 关键领域,国有资本不但要进入,而且要争取做大做强,发挥主导作用。对于非关键性行业 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但一定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决不能搞“一刀切”,用行政命令推进国 有企业改制,更不能一阵风,盲目出售国有资产。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国 有企业产权改革,决不能因为出现一些问题而否定改革的方向和取得的成效,放慢改革步伐; 也决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 督管理等多方面努力,使改革在推进中不断规范,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深度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 年 9 月 27 日《人民 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 年 10 月 22 日《人 民日报》 相关链接 国资委研究室:《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国企改制》,2004 年 9 月 29 日《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编辑部:《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05 年 1 月 19 日《经济日报》 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如何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农村的方针 在 2004 年 9 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 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 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 12 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 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 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把
了用知識的万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n 钥匙 “两个趋向”如何看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关系、城乡关 系的科学概括 般来讲,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为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 发展水平,应当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 导产业,为使工农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实行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 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 时,如果及时扶持农业,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就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如果继续忽视农业,就会导致农业萎缩,城乡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 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以日本、韩国为例,它们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当各 自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转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实现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加快 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从我国的情况看,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建立独立完整的工 业体系,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1952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50多美元, 农业所占比重达70%,农业劳动力占83.5%。在这样一个水平上实现工业化,农业必然成 为筹集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据测算,1979年以前的29年,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 为4500亿元。这种向工业倾斜的政策,从全局来看是必要的。但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农业 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使本来就落后的农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而 且,还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体制,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虽然经 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那么,现在我国是否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呢?据测算,目前我 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 值结构约为15:85。这说明,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 验,在我国工业已经发展壮大的情况下,应该由以农业支持工业转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 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新阶段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仅是由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而且也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关。对于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 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扶持和保护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我国人口60%以上居住在农村,农民安居乐业对于政权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加 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工业才有广阔的 市场,城乡关系才能协调,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的保障。 正是在深刻分析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在借鉴国际经验的 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推 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工促农如何促 现在,工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200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财政收入2,6万亿元。从国家财力来看,我们已经具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钥匙。 “两个趋向”如何看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关系、城乡关 系的科学概括。 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为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 发展水平,应当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 导产业,为使工农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实行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 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 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 时,如果及时扶持农业,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就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如果继续忽视农业,就会导致农业萎缩,城乡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 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以日本、韩国为例,它们分别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60 年代末,当各 自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转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实现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加快 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从我国的情况看,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建立独立完整的工 业体系,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1952 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 50 多美元, 农业所占比重达 70%,农业劳动力占 83.5%。在这样一个水平上实现工业化,农业必然成 为筹集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据测算,1979 年以前的 29 年,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 为 4500 亿元。这种向工业倾斜的政策,从全局来看是必要的。但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农业 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使本来就落后的农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而 且,还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体制,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虽然经 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那么,现在我国是否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呢?据测算,目前我 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 1000 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 值结构约为 15:85。这说明,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 验,在我国工业已经发展壮大的情况下,应该由以农业支持工业转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 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新阶段。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仅是由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而且也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关。对于我们这个 13 亿人口的大 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扶持和保护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我国人口 60%以上居住在农村,农民安居乐业对于政权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加 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工业才有广阔的 市场,城乡关系才能协调,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的保障。 正是在深刻分析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在借鉴国际经验的 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推 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工促农如何促 现在,工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200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3 万亿元,财政收入 2,6 万亿元。从国家财力来看,我们已经具
f用知識的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n 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 我们这里讲以工促农,不是让工业企业直接支持农业,而主要是指通过适当的政策,加 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总的来说就是六个字:少取 多予、放活 首先是要少取。种地纳粮,天经地义,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在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 产税后,党和政府决定2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农民 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是实施以工促农的重大举措。免征农业税,将为农民每年 减轻900多亿元的税收负担。广大农民为此欢欣鼓舞,真正感受到支农政策的实惠 美、欧、日对农业的支持政策 美国:通过立法来保护农业发展,并对农业采取有力的价格保护和收入支持政策。主要 是:为生产者提供充足的贷款,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政策,实行农业 税收优惠政策等。据统计,每年对农业的补贴达到几千亿美元。 欧盟:取消各成员国之间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关税和其他限制,实行自由流通,统一农产 品价格,实行价格支持制度;对外严格实行贸易保护,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非关税壁垒, 对农产品出口予以扶持,对农产品进口实行许可证制度。每年对农业的补贴也达到几千亿美 日本:通过立法形成农业法律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立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和各种各样的 农业信贷等财政金融政策对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建立价格管理制度、价格稳定制度、保 证最低价格制度等价格政策保证农民收入和保护国内农业生产。 其次是要多予。继续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 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和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 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围,加大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 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 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进一步 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幅度增加对 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第三是要进一步放活。少取、多予说到底毕竟还是外部条件,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 靠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在全部取消农业税以后,要全面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 育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改革;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起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 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着眼于保护农民合法利益,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进一步推进农 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以城带乡如何带 2001年,浙江取消了农民进城控制指标和“农转非”计划指标,对进城落户人员的待 遇享受作了政策规定,建立了全省相对统一的户籍改革政策体系。据统计,近几年来,浙江 城镇净迁入人口超过300万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浙江的农民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 的实惠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 我们这里讲以工促农,不是让工业企业直接支持农业,而主要是指通过适当的政策,加 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总的来说就是六个字:少取、 多予、放活。 首先是要少取。种地纳粮,天经地义,几千年来一直如此。在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 产税后,党和政府决定 2006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征农业税,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农民 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是实施以工促农的重大举措。免征农业税,将为农民每年 减轻 900 多亿元的税收负担。广大农民为此欢欣鼓舞,真正感受到支农政策的实惠。 美、欧、日对农业的支持政策 美国:通过立法来保护农业发展,并对农业采取有力的价格保护和收入支持政策。主要 是:为生产者提供充足的贷款,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政策,实行农业 税收优惠政策等。据统计,每年对农业的补贴达到几千亿美元。 欧盟:取消各成员国之间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关税和其他限制,实行自由流通,统一农产 品价格,实行价格支持制度;对外严格实行贸易保护,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非关税壁垒, 对农产品出口予以扶持,对农产品进口实行许可证制度。每年对农业的补贴也达到几千亿美 元。 日本:通过立法形成农业法律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立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和各种各样的 农业信贷等财政金融政策对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建立价格管理制度、价格稳定制度、保 证最低价格制度等价格政策保证农民收入和保护国内农业生产。 其次是要多予。继续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 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和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 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围,加大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 2005 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 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 2007 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进一步 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到 2010 年基本建立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幅度增加对 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第三是要进一步放活。少取、多予说到底毕竟还是外部条件,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 靠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在全部取消农业税以后,要全面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 育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改革;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起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 着眼于控制耕地征占规模,着眼于保护农民合法利益,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进一步推进农 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以城带乡如何带 2001 年,浙江取消了农民进城控制指标和“农转非”计划指标,对进城落户人员的待 遇享受作了政策规定,建立了全省相对统一的户籍改革政策体系。据统计,近几年来,浙江 城镇净迁入人口超过 300 万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浙江的农民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 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