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的力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n 与时俱进看发展——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前不久,一些省市在调研中发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学习贯彻 在逐步深入,干部群众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也有一些同志提出疑问。有人说,提出科学发 展观,是不是说以前的发展思路错了?提出以人为本,是不是说要肯定人本主义?提出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不是说全党的工作中心要改变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 政治、文化建设是什么关系?提出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是不是说不要再强调爱国主义和民 族精神?只有澄清这些模糊认识,才能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要义在发展 发展,是当今中国叫得最响亮的一个词,是贯穿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主旋律。 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深化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 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论著,提出了一系列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根本 任务、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一系列理论观点。 这些重要思想理论观点,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来源和重要内涵。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 与时俱进的关系。如果没有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积累,没有改革开放 20多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见,科学发展观没有丢掉而是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贯思想。它强调以人为本 是突出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发展目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突出了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它 不是不重视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围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创 新了发展的理念。说到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航程中,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 是一个重大跨越。在我们面前,摆着两种前途:一种是跃起腾飞,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另一种是盘桓不前,导致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前途,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 战。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党的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 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通向光明前景的正确航道。 以人为本是本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既吸收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 的有益内容,又与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 的概念。他在《管子·霸言》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 国危。”孟子、荀子、墨子、黄宗羲等我国古代思想家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论述,逐步形成 了“民本君末”、“民贵君轻”、“民主君客”的思想。这些在客观上有利于减轻当权者对 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他们提出以人为本或民本思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 治者的统治地位 经历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社会提出了以人为中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与时俱进看发展——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前不久,一些省市在调研中发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学习贯彻 在逐步深入,干部群众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也有一些同志提出疑问。有人说,提出科学发 展观,是不是说以前的发展思路错了?提出以人为本,是不是说要肯定人本主义?提出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不是说全党的工作中心要改变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 政治、文化建设是什么关系?提出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是不是说不要再强调爱国主义和民 族精神?只有澄清这些模糊认识,才能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要义在发展 发展,是当今中国叫得最响亮的一个词,是贯穿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主旋律。 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深化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 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论著,提出了一系列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根本 任务、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一系列理论观点。 这些重要思想理论观点,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来源和重要内涵。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 与时俱进的关系。如果没有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积累,没有改革开放 20 多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见,科学发展观没有丢掉而是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贯思想。它强调以人为本, 是突出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发展目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突出了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它 不是不重视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围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创 新了发展的理念。说到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航程中,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000 美元到 3000 美元, 是一个重大跨越。在我们面前,摆着两种前途:一种是跃起腾飞,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另一种是盘桓不前,导致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前途,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 战。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党的发展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了 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通向光明前景的正确航道。 以人为本是本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既吸收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 的有益内容,又与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 的概念。他在《管子·霸言》中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 国危。”孟子、荀子、墨子、黄宗羲等我国古代思想家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论述,逐步形成 了“民本君末”、“民贵君轻”、“民主君客”的思想。这些在客观上有利于减轻当权者对 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他们提出以人为本或民本思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 治者的统治地位。 经历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社会提出了以人为中
意省用知識酌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m 心的人本主义学说,来对抗以神为中心的神本主义。它高扬人的价值,强调保护个人权利, 反对神学统治和封建特权,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但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 关系,从抽象的人和永恒不变的人性出发来考察社会历史运动,其历史观必然是唯心主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本主义逐渐蜕变为一种口头宣言,实质上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反对 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工具。 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出发,从社会历史现象中找到了决定历史 发展的基本矛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认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 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 放自己,实现共产主义。这就科学指示了人的本质,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把人 民比作“上帝”,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比作“母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铸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激情纵言:“相信谁、为了谁、 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明确提 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中 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 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人们看到,在偏僻山区,在困难国企,在遇难矿工的家里,在抗击非典的生死战场上,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提高征地拆迁补 偿,解救在海外被绑架的人质,帮助海啸中的受难者,追讨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重奖贡献卓 著的科学家,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以人为本的自觉实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而是为了 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无论现在还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经济 发展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撇开发展谈全面、偏离经济建设中心求发展,而是 要克服过去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 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强调协调发展,就 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而不能彼 此分割、各行其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不能吃祖宗 饭、断子孙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为城乡之间、区 域之间、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共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心的人本主义学说,来对抗以神为中心的神本主义。它高扬人的价值,强调保护个人权利, 反对神学统治和封建特权,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但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 关系,从抽象的人和永恒不变的人性出发来考察社会历史运动,其历史观必然是唯心主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本主义逐渐蜕变为一种口头宣言,实质上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反对 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工具。 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出发,从社会历史现象中找到了决定历史 发展的基本矛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认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 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 放自己,实现共产主义。这就科学指示了人的本质,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把人 民比作“上帝”,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比作“母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铸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激情纵言:“相信谁、为了谁、 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吸收了人本主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明确提 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它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中 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 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人们看到,在偏僻山区,在困难国企,在遇难矿工的家里,在抗击非典的生死战场上,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提高征地拆迁补 偿,解救在海外被绑架的人质,帮助海啸中的受难者,追讨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重奖贡献卓 著的科学家,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以人为本的自觉实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而是为了 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无论现在还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经济 发展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绝不是撇开发展谈全面、偏离经济建设中心求发展,而是 要克服过去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 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强调协调发展,就 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而不能彼 此分割、各行其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不能吃祖宗 饭、断子孙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为城乡之间、区 域之间、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共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
意省用知識酌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n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适应。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自觉实践。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项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西部开发的节奏在加快,东北振兴迈开实 质性步伐,中部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所有这些表明,促进城乡、区域共同发展正在不断扎 实推进。“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声音响彻中华大地,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 绿色GDP,这些崭新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绿色GDP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经济产出总量的 个指标。但它只反映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影响 20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国家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 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把计算结果称之为“绿色 GDP”。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目前,虽然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但还没有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 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辩证地看待GDP指标。GDP是衡量 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GDP的持续 较快增长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 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在GDP的持续较快增长上。但我们不能片面强调GDP而忽视社会生 活的其他指标。作为综合经济考核指标,GDP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体现增长代价,也不能反映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对于GDP指标,既要给予应有 的重视,也不能作为惟一指标去刻意追求,而要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经 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使经济社会综合指标全面提升。 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过去我们讲两个文明一起抓,后来发展为三大文明全面推进,现在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发展包含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就必然提出社会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党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了经济 的增长、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发展不平衡的 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 社会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果单纯重视城市发展而忽视农村发展,像有些国家那样 出现“发达的城市、凋敝的农村”,高楼大厦掩映着大片的贫民窟,社会冲突加剧、动荡不 安,那么,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不仅现代化建设 将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推进三大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 化解。三大文明建设的成果要体现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上,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进发,让 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适应。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自觉实践。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项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西部开发的节奏在加快,东北振兴迈开实 质性步伐,中部崛起的号角已经吹响。所有这些表明,促进城乡、区域共同发展正在不断扎 实推进。“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声音响彻中华大地,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 绿色 GDP,这些崭新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绿色 GDP GDP 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经济产出总量的一 个指标。但它只反映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影响。 20 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国家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 现行 GDP 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把计算结果称之为“绿色 GDP”。绿色 GDP 占 GDP 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目前,虽然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 GDP,但还没有公认的绿色 GDP 核算模式。 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GDP 指标。GDP 是衡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 GDP 的持续 较快增长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 实现,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在 GDP 的持续较快增长上。但我们不能片面强调 GDP 而忽视社会生 活的其他指标。作为综合经济考核指标,GDP 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体现增长代价,也不能反映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对于 GDP 指标,既要给予应有 的重视,也不能作为惟一指标去刻意追求,而要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经 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使经济社会综合指标全面提升。 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过去我们讲两个文明一起抓,后来发展为三大文明全面推进,现在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发展包含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就必然提出社会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党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了经济 的增长、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发展不平衡的 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 社会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如果单纯重视城市发展而忽视农村发展,像有些国家那样, 出现“发达的城市、凋敝的农村”,高楼大厦掩映着大片的贫民窟,社会冲突加剧、动荡不 安,那么,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不仅现代化建设 将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推进三大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 化解。三大文明建设的成果要体现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上,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 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f用知識的刀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m 构建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在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又为三大文明建设创造 社会条件,它们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 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世界上有人担心,有人猜疑,也有人诽谤,“中国威 胁论”至今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对 此,我们究竟如何看? 从历史上来看,一些大国在发展中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往往对其他国家采取战争、强 权、奴役等手段。英、法等欧洲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对殖民地的大肆盘 剥:美国的早期发展,与对太平洋、加勒比地区的掠夺分不开:日本近现代的发展,也是建 立在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侵略和掠夺的基础上的。无论它们现在用什么遮羞布,也难以掩盖这 些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的血腥和罪恶。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和战乱的历史。内忧外患阻滞了中国向现代化迈进 的步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封锁,受到了霸权主义的挑衅和威胁。 中国人民深切地感受到,和平的国际环境来之不易,它和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一样,对于我 们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正是得益于和 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 中国的发展,只有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靠军事扩张 和掠夺来发展自己。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为人类贡献了四大发明,却没有侵占过别人一寸 土地。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强大船队,不是去侵略和掠夺,而是带去了友谊和先进的文明。我 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不会以牺牲别人为代价来发展自己。 别说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是今后强大了,也永远不会搞侵略和扩张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的旗帜,妥善处理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 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我们党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面对国际上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在涉及我国主权和核心利益 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原则;在其他一些具体问题上,则要把握好斗争的时机和分寸。应 该看到,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国际上总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总会千 方百计制造各种事端。对此,要充分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有办法妥善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广大群众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应该充分肯定,但表达的行为和方式必须冷静理智、合法有序。 否则,可能会在一时一事上占据上风,但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于事无补,甚至得不偿失。我 们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健康的国民心态,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 办事情,绝不能图一时之痛快,而损长远之前景 深度阅读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求是》2005年第1期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w.chgwy<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构建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在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又为三大文明建设创造 社会条件,它们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 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世界上有人担心,有人猜疑,也有人诽谤,“中国威 胁论”至今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对 此,我们究竟如何看? 从历史上来看,一些大国在发展中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往往对其他国家采取战争、强 权、奴役等手段。英、法等欧洲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对殖民地的大肆盘 剥;美国的早期发展,与对太平洋、加勒比地区的掠夺分不开;日本近现代的发展,也是建 立在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侵略和掠夺的基础上的。无论它们现在用什么遮羞布,也难以掩盖这 些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的血腥和罪恶。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和战乱的历史。内忧外患阻滞了中国向现代化迈进 的步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封锁,受到了霸权主义的挑衅和威胁。 中国人民深切地感受到,和平的国际环境来之不易,它和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一样,对于我 们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正是得益于和 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 中国的发展,只有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而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靠军事扩张 和掠夺来发展自己。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为人类贡献了四大发明,却没有侵占过别人一寸 土地。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强大船队,不是去侵略和掠夺,而是带去了友谊和先进的文明。我 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不会以牺牲别人为代价来发展自己。 别说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是今后强大了,也永远不会搞侵略和扩张。 本世纪头 20 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的旗帜,妥善处理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 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我们党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面对国际上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在涉及我国主权和核心利益 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原则;在其他一些具体问题上,则要把握好斗争的时机和分寸。应 该看到,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国际上总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总会千 方百计制造各种事端。对此,要充分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有办法妥善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广大群众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应该充分肯定,但表达的行为和方式必须冷静理智、合法有序。 否则,可能会在一时一事上占据上风,但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于事无补,甚至得不偿失。我 们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健康的国民心态,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 办事情,绝不能图一时之痛快,而损长远之前景。 深度阅读 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求是》2005 年第 1 期
用知的力量 武装自已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chgwy.cn/index.htn 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1日《人 民日报》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求是杂志社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继续前进》,《求是》2005年第1期 钟轩理:《天地之间莫贵于民——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2004年9月13日《人民 日报 “有形的手”显威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003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中央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控的决策。对于这次宏观调控,一开始就有一些不同说法和意见。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宏观 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比较 快、效益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说明,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是完全正确和十分 及时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重要作用, 又要注重发挥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重要作用 调控决策果断及时 众所周知,市场机制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增强经济活力 的同时,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 至破坏性 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如果在全社会范围扩散,直接后果是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给经济发 展带来巨大损害。20世纪头40年,美国经济运行曾发生过8次剧烈波动,都导致经济衰退 特别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大萧条。惨痛的教训,使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必 须对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进行引导和调控,发挥好“有形的手”的作用。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伟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ww. chewy.cn/ index. 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QQ2:674145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 年 3 月 1 日《人 民日报》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9 月 版 求是杂志社论:《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继续前进》,《求是》2005 年第 1 期 钟轩理:《天地之间莫贵于民——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2004 年 9 月 13 日《人民 日报》 “有形的手”显威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003 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中央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控的决策。对于这次宏观调控,一开始就有一些不同说法和意见。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宏观 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缓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比较 快、效益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说明,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是完全正确和十分 及时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重要作用, 又要注重发挥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重要作用。 调控决策果断及时 众所周知,市场机制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增强经济活力 的同时,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 至破坏性。 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如果在全社会范围扩散,直接后果是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给经济发 展带来巨大损害。20 世纪头 40 年,美国经济运行曾发生过 8 次剧烈波动,都导致经济衰退, 特别是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大萧条。惨痛的教训,使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必 须对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进行引导和调控,发挥好“有形的手”的作用。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