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选修试卷 命题人:赵海波 注意: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1-17页是第I卷,第18-24页是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 现代文阅读 边塞与边塞诗 ①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一一基本上是陇右 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 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便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 山,西达沙州(今甘肃敦煌):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 以东至陇山。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 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 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 帝国迁都。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 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 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边塞的战事,使众多的诗人们豪情 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 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章。 ②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 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防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 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 成为典型的边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突厥的骚扰逐渐平 息,就在髙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一一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 碎叶河以南地区。在那个鼎盛的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 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汉书》、《后汉书》、 《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 主要在三边一一西北、朔方、东北。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 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③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 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 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因为边防的战事
1 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选修试卷 命题人:赵海波 注意: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1-17 页是第Ⅰ卷,第 18-24 页是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51 分) 一、现代文阅读 边塞与边塞诗 ①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 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 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便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 山,西达沙州(今甘肃敦煌);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 以东至陇山。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 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 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 帝国迁都。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 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 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边塞的战事,使众多的诗人们豪情 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 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章。 ②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 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防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 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 成为典型的边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突厥的骚扰逐渐平 息,就在高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 碎叶河以南地区。在那个鼎盛的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 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汉书》、《后汉书》、 《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 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 2000 首, 而其中 1500 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③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 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 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因为边防的战事
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 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 展和商贸往来。这些,在边塞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然而,随着战争的 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 开始黯然神伤 ④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 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遥远 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在边塞诗中旅行,边塞的风,边塞的沙 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 的豪情。放这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2期) 1.根据第③段,下列选项不属于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 A.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 拔地而起 B.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 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 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D.格调高挑的边塞诗开始黯然神伤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边塞即陇右。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狭义 的陇右则是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 B.边塞是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是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 C.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因而那时的边塞是指东起陕西甘肃的界 山陇山,西达沙州一带地区 D.边塞就是指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时期,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而修筑的扼 守边防的长城和沿之修筑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 域的各少数民族就可以保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这说明唐代边战最频繁的地区在西北,其它地域几乎没有战事。 C.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锤炼了边塞诗,造就了 边塞诗,边塞特有的地理、文化、物质、环境特点是边塞诗形成的全部原因。 D.“边塞”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域概念,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生变 化。边塞诗记录着边塞,表现着边塞。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 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达。 、文言文阅读 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
2 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 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 展和商贸往来。这些,在边塞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然而,随着战争的 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 开始黯然神伤。 ④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 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遥远, 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在边塞诗中旅行,边塞的风,边塞的沙 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 的豪情。放这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 年第 2 期) 1.根据第③段,下列选项不属于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 ) A.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 拔地而起。 B.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 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 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D.格调高挑的边塞诗开始黯然神伤。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边塞即陇右。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狭义 的陇右则是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 B.边塞是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是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 C.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因而那时的边塞是指东起陕西甘肃的界 山陇山,西达沙州一带地区。 D.边塞就是指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时期,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而修筑的扼 守边防的长城和沿之修筑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 域的各少数民族就可以保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 2000 首,而其中 1500 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这说明唐代边战最频繁的地区在西北,其它地域几乎没有战事。 C.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锤炼了边塞诗,造就了 边塞诗,边塞特有的地理、文化、物质、环境特点是边塞诗形成的全部原因。 D.“边塞”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域概念,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生变 化。边塞诗记录着边塞,表现着边塞。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 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达。 二、文言文阅读 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
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 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 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 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 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 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 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梦溪笔谈》 4.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玮知镇戎军日知:主管。B.牛羊无用,徒縻军縻:束缚 C.比其复来 比:等到。D.几行百里矣 几:几次。 5.比较下列每组红色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不欲乘人之怠r乃止以待之 若乘锐便战 L故为贪利以诱之 A.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6.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颇失部伍②少选决战 A.①很是让一部分人掉了队 ②隔一会儿就决战 B.①很是不成军队行列 ②隔一会儿就决战 C.①很是不成军队行列 ②少选一些士兵决战 D.①很是让一部分人掉了队 ②少选一些士兵决战 7.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歇定可相驰矣②人气亦阑 A.①歇息稳定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②人气也不足了 B.①歇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②人气也不足了 C.①歇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②人气也残尽了 D.①歇息稳定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②人气也残尽了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曹玮用兵智慧的一组是( ①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②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 ③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④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⑤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⑥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驱赶缴获的牛羊辎重缓慢地返还 B.曹玮部下为此忧虑,认为应抛弃牛羊而使军队整齐地返回
3 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 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 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 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 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 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 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梦溪笔谈》) 4.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玮知镇戎军日 知:主管。 B.牛羊无用,徒縻军 縻:束缚。 C.比其复来 比:等到。 D.几行百里矣 几:几次。 5.比较下列每组红色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不欲乘人之怠 ┏乃止以待之 ┗若乘锐便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 A.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C.两个“乘”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乘”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6.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①颇失部伍 ②少选决战 A. ①很是让一部分人掉了队 ②隔一会儿就决战 B.①很是不成军队行列 ②隔一会儿就决战 C.①很是不成军队行列 ②少选一些士兵决战 D.①很是让一部分人掉了队 ②少选一些士兵决战 7.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歇定可相驰矣 ②人气亦阑 A.①歇息稳定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②人气也不足了 B.①歇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②人气也不足了 C.①歇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②人气也残尽了 D.①歇息稳定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 ②人气也残尽了 8.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曹玮用兵智慧的一组是( ①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 ②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 ③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④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 ⑤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⑥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驱赶缴获的牛羊辎重缓慢地返还。 B.曹玮部下为此忧虑,认为应抛弃牛羊而使军队整齐地返回
C.敌人还军来袭击,离得很近时,曹玮派人告诉已行近百里疲劳的敌 人休憩再战。 D.敌军歇定后,双方鼓军而进,敌人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逃回去了。 诗歌鉴赏(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 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弯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 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了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1.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 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基础知识运用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都有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粉黛(dai) 田父(fu)涕泗(si)催眉折腰 B.纤(xian)尘乾(qidn)坤中( zhong)音架梁之椽(yuan) C.剽(piao)掠庖丁(bao) 锱(zi)铢碉栏玉砌 D.鼎铛( cheng)锦囊(nang)贿赂(l0)切中肯綮 1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的头脑一般来说是比较聪明的,很有才华,而且精力相对旺盛 能够同时应付几件事情而又游刃有余。 B.由于个人收入征信系统不健全,难以准确做到对收入标准的审查,私 开证明甚至出具假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高收入者鱼龙混杂享受了优惠 政策 C.《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出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 城府的腐儒形象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4 C.敌人还军来袭击,离得很近时,曹玮派人告诉已行近百里疲劳的敌 人休憩再战。 D.敌军歇定后,双方鼓军而进,敌人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逃回去了。 三、诗歌鉴赏(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8~9 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 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弯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 谐。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 “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了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11.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 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基础知识运用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都有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粉黛(dài) 田父(fù) 涕泗(sì) 催眉折腰 B.纤(xiān)尘 乾(qián)坤 中( zhōng )音 架梁之椽(yuán) C.剽(piāo)掠 庖丁(bāo) 锱(zī)铢 碉栏玉砌 D.鼎铛(chēng) 锦囊(náng) 贿赂(lù) 切中肯綮 1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的头脑一般来说是比较聪明的,很有才华,而且精力相对旺盛, 能够同时应付几件事情而又游.刃.有.余.。 B.由于个人收入征信系统不健全,难以准确做到对收入标准的审查,私 开证明甚至出具假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高收入者鱼.龙.混.杂.享受了优惠 政策。 C.《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出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 城.府.的腐儒形象。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1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考结束后,他踌躇 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 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陈锋来自贫困的山区,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高二就自学完了全 部高中课程,国内表示愿意免试录取他的知名大学已经罄竹难书。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且无全生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 我感到失望。 1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 效机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B.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 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C.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鼓励各省采取平行志愿投档,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 D.通过广东粤通公司出口烟花爆竹储存爆炸事故,反映出烟花爆竹在生 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和安全监管中存在重大隐患。 16.填入下段文字中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 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 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_①,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②, 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①空气、水源和土壤 ②“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B.①土壤、水源和空气②“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C.①沃野、蓝天和河流 ②“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D.①天空、河流和大地②“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①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②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③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④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⑤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②⑤
5 1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考结束后,他踌躇 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 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陈锋来自贫困的山区,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高二就自学完了全 部高中课程,国内表示愿意免试录取他的知名大学已经罄.竹.难.书.。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 我感到失望。 1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 效机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B.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 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C.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鼓励各省采取平行志愿投档,努力降低新生报到流失。 D.通过广东粤通公司出口烟花爆竹储存爆炸事故,反映出烟花爆竹在生 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和安全监管中存在重大隐患。 16.填入下段文字中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 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 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 ① ,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 ② , 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①空气、水源和土壤 ②“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B.①土壤、水源和空气 ②“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C.①沃野、蓝天和河流 ②“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D.①天空、河流和大地 ②“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 。 , 。 , ,成 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1 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2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3 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4 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5 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