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Cutivation of Sepecial Industial Raw Crop 课程编号:1623109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农学农村区域发展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后续课程:无 总学分:3.0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特种经济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上的重要 意义,了解烟草、薄荷、留兰香、麻类作物、食用保健作物百合、枸杞、特用粮食作物荞麦 饮品作物啤酒大麦和粮饲两用作物小黑麦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并掌握这些作物的生物学特 性、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规律以及优质高产途径和栽培技术关键,熟悉产品的初级加工过程 和质量品质指标,为培养从事特种作物生产、技术推广、加工和质检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打下 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学时分配 序号 章名 讲实上讨习其小 授验机论题它计 1 特种作物概论 4 2 薄荷留兰香裁培 6 6 麻作概论和苎麻栽培 6 6 4 枸杞栽培 4 5 烟草栽培 14 14 6 养麦栽培 4 4 7 小黑麦栽培 6 6 8 啤酒大麦栽培
特种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Cutivation of Sepecial Industial Raw Crop ) 课程编号:1623109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农学/ /农村区域发展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后续课程:无 总 学 分:3.0 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特种经济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上的重要 意义,了解烟草、薄荷、留兰香、麻类作物、食用保健作物百合、枸杞、特用粮食作物荞麦、 饮品作物啤酒大麦和粮饲两用作物小黑麦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并掌握这些作物的生物学特 性、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规律以及优质高产途径和栽培技术关键,熟悉产品的初级加工过程 和质量品质指标,为培养从事特种作物生产、技术推广、加工和质检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打下 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章 名 学 时 分 配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讨 论 习 题 其 它 小 计 1 特种作物概论 4 4 2 薄荷留兰香栽培 6 6 3 麻作概论和苎麻栽培 6 6 4 枸杞栽培 4 4 5 烟草栽培 14 14 6 荞麦栽培 4 4 7 小黑麦栽培 6 6 8 啤酒大麦栽培 4 4
第一章特种作物概论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特种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特种作物的种类及其划分依据: (3)掌握特种作物的生产特点。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特种作物的生产意义 一、定义 特种作物的概念 二、生产意义 特种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特种作物的种类及生产概况 一、特种经济作物 *特种经济作物的类型:*特种经济作物的分布、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 二、特种粮食作物 特种粮食作物的类型:特种经济作物的分布、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 三、特种作物的生产特点 对环境的要求:生产、加工、运输等要求:生产的原则。 第二章薄荷(留兰香)栽培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薄荷(留兰香)的起源、分布和生产概况: (2)掌握薄荷(留兰香)的器官建成和生物学特征: (3)掌握薄荷(留兰香)高产优质关键栽培技术: (4)了解薄荷油的提取技术和薄荷油质量检测技术
第一章 特种作物概论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特种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特种作物的种类及其划分依据; (3)掌握特种作物的生产特点。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特种作物的生产意义 一、定义 *特种作物的概念 二、生产意义 特种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特种作物的种类及生产概况 一、特种经济作物 *特种经济作物的类型;*特种经济作物的分布、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 二、特种粮食作物 *特种粮食作物的类型;*特种经济作物的分布、生产状况和发展趋势 三、特种作物的生产特点 *对环境的要求;生产、加工、运输等要求;生产的原则。 第二章 薄荷(留兰香)栽培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薄荷(留兰香)的起源、分布和生产概况; (2)掌握薄荷(留兰香)的器官建成和生物学特征; (3)掌握薄荷(留兰香)高产优质关键栽培技术; (4)了解薄荷油的提取技术和薄荷油质量检测技术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薄荷生产的经济意义 薄荷的起源和用途。 二、薄荷生产概况 世界主要产销国薄荷产销状况:我国薄荷的产销及江苏概况:薄荷发展前景 第二节薄荷的分类 一、亚洲薄荷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二、椒样薄荷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三、留兰香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四、胡薄荷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五、香柠檬薄荷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第三节薄荷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薄荷的形态与结构 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和形成特点。 二、荷的叶片脱落与保叶: *叶片脱落的规律及原因:保叶的主要途径。 三、荷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对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和土壤条件最佳范围:不利条件的影响。 第四节薄荷的栽培技术 一、耕作制度 间作方式:*夏扩秋改。 二、播种 播期:播种方法:播量:播后管理。 三、头刀薄荷的春后田间管理。 *调整密度:种去杂留纯:松土除草:摘心:*合理施肥。 四、二刀薄荷的栽培技术 *快刀齐泥收割二刀薄荷:*薄土覆盖:化学除草:*早施刹车肥:*提早收割:*二刀薄 荷早衰及防止。 第五节薄荷的收割和蒸馏 一、适时收割 *适时收割的植株标准:*适时收割的生育期和时间:*适时收制的气候条件:*薄荷收割 时注意点 二、薄荷的蒸馏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一、薄荷生产的经济意义 薄荷的起源和用途。 二、薄荷生产概况 世界主要产销国薄荷产销状况;我国薄荷的产销及江苏概况;薄荷发展前景 第二节 薄荷的分类 一、亚洲薄荷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二、椒样薄荷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三、留兰香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四、胡薄荷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五、香柠檬薄荷 *基本特征;分布和发展是景。 第三节 薄荷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薄荷的形态与结构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和形成特点。 二、荷的叶片脱落与保叶。 *叶片脱落的规律及原因;保叶的主要途径。 三、荷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对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和土壤条件最佳范围;不利条件的影响。 第四节 薄荷的栽培技术 一、耕作制度 *间作方式;*夏扩秋改。 二、播种 *播期;播种方法;播量;播后管理。 三、头刀薄荷的春后田间管理。 *调整密度;*#去杂留纯;松土除草;*摘心;*合理施肥。 四、二刀薄荷的栽培技术 *快刀齐泥收割二刀薄荷;*薄土覆盖;化学除草;*早施刹车肥;*提早收割;*二刀薄 荷早衰及防止。 第五节 薄荷的收割和蒸馏 一、适时收割 *适时收割的植株标准;*适时收割的生育期和时间;*适时收割的气候条件;*薄荷收割 时注意点 二、薄荷的蒸馏
*蒸馏的类型:水上蒸馏设备:*蒸馏工艺。 第六节薄荷的选留种 一、薄荷的留种技术 手摇目测法:凝固点法。 二、薄荷油掺假检出 泡沫检测法:溶解度测定法:挥发性实验:香气鉴别法:发烟硝酸试验法。 第七节薄荷原油质量简易检验法 一、检测方法 *片选留种:*复壮留种:*利用二刀薄荷苗留种:*确定好留种田与大田比例。 二、引种技术 注意事项:薄荷快速繁殖。 第三章麻作概论和苎麻栽培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麻业作物资源种类、分布和生产概况:掌握麻类纤维的形成和初 步加工技术。 (2)掌握苎麻的器官建成和生物学特征: (3)掌握苎麻高产优质关键栽培技术。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麻类作物概述 一、麻类作物概况 *满荷的种类:生产状况:经济意义。麻类作物生长对环境要求:*#麻类纤维初步加工。 二、麻类纤维的形成 韧皮纤维作物茎的一般结构:叶纤维叶的一般结构:*麻类纤维的形态和结构:*麻茎纤 维的形成 三、麻类作物生产与环境 *对光照、水分、温度和土壤的要求 四、麻类作物的初步加工 *意义和种类;生物脱胶,环境因素影响。 第二节苎麻栽培 一、苎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纤维的形态特征和形成特点。 二、苎麻的类型和品种 *苎麻的栽培种、*划分类型和品种
*蒸馏的类型;水上蒸馏设备;*蒸馏工艺。 第六节 薄荷的选留种 一、薄荷的留种技术 手摇目测法;凝固点法。 二、薄荷油掺假检出 泡沫检测法;溶解度测定法;挥发性实验;香气鉴别法;发烟硝酸试验法。 第七节 薄荷原油质量简易检验法 一、检测方法 *片选留种;*复壮留种;*利用二刀薄荷苗留种;*确定好留种田与大田比例。 二、引种技术 *注意事项;薄荷快速繁殖。 第三章 麻作概论和苎麻栽培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麻业作物资源种类、分布和生产概况;掌握麻类纤维的形成和初 步加工技术。 (2)掌握苎麻的器官建成和生物学特征; (3)掌握苎麻高产优质关键栽培技术。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麻类作物概述 一、麻类作物概况 *薄荷的种类;生产状况;经济意义。麻类作物生长对环境要求;*#麻类纤维初步加工。 二、麻类纤维的形成 韧皮纤维作物茎的一般结构;叶纤维叶的一般结构;*麻类纤维的形态和结构;*麻茎纤 维的形成 三、麻类作物生产与环境 *对光照、水分、温度和土壤的要求。 四、麻类作物的初步加工 *意义和种类;生物脱胶,环境因素影响。 第二节 苎麻栽培 一、苎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纤维的形态特征和形成特点。 二、苎麻的类型和品种 *苎麻的栽培种、*划分类型和品种
三、苎麻的生长发育 *年生长周期的生育进程:*一季麻生育进程:*生命周期:苎麻的生长:*些麻产量和 品质的形成 四、苎麻营养特性和施肥原则 苎麻的营养构成:*苎麻对N,P,K的吸收利用:*施肥原则和施肥量: 五、苎麻的栽培技 艺麻繁殖:*新麻园当年的管理:*壮龄期麻园栽培:收获与剥制:败苑及其复壮 第四章枸杞栽培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枸杞资源种类、分布和生产概况。 (2)掌握枸杞的器官建成和生物学特征: (3)掌握枸杞高产优质关键栽培技术。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枸杞的经济意义 分布:经济意义 第二节枸杞的生育期 一、枸杞生育期的划分 如生育期的划分和主要要特征 第三节枸杞的器官建成 一、枸杞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种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纤维的形态特征和形成特点。 二、枸杞树生长对环境要求 *对温度、光照、水分及土壤的要求 第四节枸杞的栽培技术 一、枸杞育苗技术 *苗周地建设:*有苗方法。 二、枸杞园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枸杞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技术:其他栽培技术。 第五节枸杞的初加工 一、枸杞采收 *采收时间:*采收方法。 二、果实制干和脱把
三、苎麻的生长发育 *年生长周期的生育进程;*一季麻生育进程;*生命周期;*苎麻的生长;*苎麻产量和 品质的形成 四、苎麻营养特性和施肥原则 苎麻的营养构成;*苎麻对 N,P,K 的吸收利用;*施肥原则和施肥量; 五、苎麻的栽培技 *苎麻繁殖;*新麻园当年的管理;*壮龄期麻园栽培;收获与剥制;*败蔸及其复壮 第四章 枸杞栽培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枸杞资源种类、分布和生产概况。 (2)掌握枸杞的器官建成和生物学特征; (3)掌握枸杞高产优质关键栽培技术。 2、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一、枸杞的经济意义 分布;经济意义 第二节 枸杞的生育期 一、枸杞生育期的划分 *#生育期的划分和主要要特征 第三节 枸杞的器官建成 一、枸杞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纤维的形态特征和形成特点。 二、枸杞树生长对环境要求 *对温度、光照、水分及土壤的要求 第四节 枸杞的栽培技术 一、枸杞育苗技术 *苗圃地建设;*育苗方法。 二、枸杞园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枸杞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技术;其他栽培技术。 第五节 枸杞的初加工 一、枸杞采收 *采收时间;*采收方法。 二、果实制干和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