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流行病学课程名称:课程编号:y100615授课学期:2012-2013秋季学期授课班级:08预防范红敏任课教师: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生
讲 稿 课程名称: 流行病学 课程编号: y100615 授课学期:2012-2013 秋季学期 授课班级: 08 预防 任课教师: 范红敏 河北联合大学 公共卫生 学院
课程名称:《流行病学》第12周,第2讲次摘要职业流行病学第一节职业流行病学概论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职业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研究方法、常用的统计指标SMR、SPMR、SRR、质量控制;熟悉职业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史及在职业医学上的用途:了解职业流行病学与其它流行病学分支的关系。【重点】职业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研究方法、常用的统计指标SMR、SPMR、SRR计算。【难点】常用的统计指标SMR、SPMR、SRR计算。。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研究职业性疾病在职业人群中发生、发展、分布和控制的规律,探讨及确定职业有害因素对人的安全接触水平,为评价和制订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多为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横断面调查、队列调查、病例对照调查。【本讲课程的内容】第一节职业流行病学概论一、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职业流行病学(OccupationalEpidemiology)研究各类职业人群中健康与疾病的分布以及影响分布的因素,并研究其监测、控制与预防措施的科学。1.是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一门科学。2.是流行病学与劳动卫生学、职业医学相互渗透结合的边缘科学。二、职业流行病学发展史(一)国外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18世纪,英国著名外科医生PerciralPott发现扫烟工作和阴囊癌相关。这是在职业流行病学史上,第一个职业性癌症的案例报告,他被认为是临床职业流行1
1 课程名称:《流行病学》 第 12 周,第 2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职业流行病学 第一节 职业流行病学概论 第二节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节 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职业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研究方法、常用的统计指标 SMR、SPMR、SRR、质量控制;熟悉职业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史及在职业医学上的用途;了解职 业流行病学与其它流行病学分支的关系。 【重 点】职业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研究方法、常用的统计指标 SMR、SPMR、SRR 计算。 【难 点】常用的统计指标 SMR、SPMR、SRR 计算。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研究 职业性疾病在职业人群中发生、发展、分布和控制的规律,探讨及确定职业有害因 素对人的安全接触水平,为评价和制订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多为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常用横断面调查、队列调查、病例对照调查。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一节 职业流行病学概论 一、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 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职业流行病学(Occupational Epidemiology)研究各类职业人群中健康与疾病 的分布以及影响分布的因素,并研究其监测、控制与预防措施的科学。 1.是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一门科学。 2.是流行病学与劳动卫生学、职业医学相互渗透结合的边缘科学。 二、职业流行病学发展史 (一)国外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 18 世纪,英国著名外科医生 Perciral Pott 发现扫烟囱工作和阴囊癌相关。这 是在职业流行病学史上,第一个职业性癌症的案例报告,他被认为是临床职业流行
病学的首创者,1801年英国开始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1839年WilliamFarr被任命为英格兰和威尔士注册登记总部医学统计监督。他在1851年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职业一项。因此有人认为他是首创职业与死亡之间关系评价的人。1950前后Doll与Hill首先设计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以研究肺癌与吸烟的关系。Seltser对1951-1958年间死亡的3521名放射病人,利用队列研究调查其白血病的发病,结果发现职业暴露对放射人员白血病的死亡是五官科医师的2.52倍。(二)国内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对全国18个省市,326个工厂进行高温调查。7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地运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例如八种职业肿瘤回顾性死亡率调查。80年代获得更大发展,各高等院校或卫生机构多次举办职业流行病学培训班,不少学者翻译或编写了一些职业流行病学方面的书籍。第二节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一、基本概念(一)流行与非流行流行与非流行的界限是相对的:超出“非流行”的疾病频率,就称为流行;(二)群体健康效应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金字塔型)群体:职业流行病学的群体指具有劳动负荷和工作能力的职业人群,可细分。(三)健康工人效应指职业病研究中观察到工人总死亡率较一般人群为低的现象。健康工人效应多源于职业选择因素:初次自我选择;二次自我选择:用人单位主动选择(四)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特异职业有害因素所致2
2 病学的首创者。 1801 年英国开始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1839 年 William Farr 被任命为英格 兰和威尔士注册登记总部医学统计监督。他在 1851 年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 加了职业一项。因此有人认为他是首创职业与死亡之间关系评价的人。 1950 前后 Doll 与 Hill 首先设计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以研究肺癌与吸 烟的关系。 Seltser 对 1951-1958 年间死亡的 3521 名放射病人,利用队列研究调查其白血病 的发病,结果发现职业暴露对放射人员白血病的死亡是五官科医师的 2.52 倍。 (二)国内职业流行病学的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对全国 18 个省市,326 个工厂进行高温调查。 70 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地运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例如八种 职业肿瘤回顾性死亡率调查。 80 年代获得更大发展,各高等院校或卫生机构多次举办职业流行病学培训班, 不少学者翻译或编写了一些职业流行病学方面的书籍。 第二节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一、基本概念 (一)流行与非流行 流行与非流行的界限是相对的; 超出“非流行”的疾病频率,就称为流行; (二)群体健康效应 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 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金字塔型) 群体:职业流行病学的群体指具有劳动负荷和工作能力的职业人群,可细分。 (三)健康工人效应 指职业病研究中观察到工人总死亡率较一般人群为低的现象。 健康工人效应多源于职业选择因素: 初次自我选择;二次自我选择 ;用人单 位主动选择 (四)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 职业病:特异职业有害因素所致
工作有关疾病:多因素所致,与职业有害因素有关,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特点及意义(一)职业流行病学在探索病因时,具有很大优势:1.通过就业记录,可获得个体详细接触史资料;2.职工有定期体检,可提供健康状况的动态连贯资料:3.职业接触比较明确,接触强度较高,利于发现和确定接触-反应关系;(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1发展和分布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2阐明接触水平-反应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描述职业性损害在职业人群中的发生、关系4评价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及其预防措施效果5进一步验证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结果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内容1.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通过对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时空分布监测。2.工人健康状况:门诊记录、职业病档案、既往史、家族史、生育史、个人生活方式、嗜好等;利用现有记录或针对性检测。3.人口统计资料厂矿、地区或全国四、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收集1.职业接触史资料作业史记录,作业环境监测资料,生物监测资料2.职业人群的健康效应资料门诊记录、职业病档案、既往史、家族史、生育史个人生活方式、嗜好等;观察指标通常是一系列生理、生化、生物学检查,要注意监测误差和正常的变异情况。3.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某些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五、流行病学调查设计的基本要求1.明确调查目的:调查致病原因;阐明致病条件;寻找接触水平-反应关系评价预防措施效果2.定调查人群e
3 工作有关疾病:多因素所致,与职业有害因素有关,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 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特点及意义 (一)职业流行病学在探索病因时,具有很大优势: 1.通过就业记录,可获得个体详细接触史资料; 2.职工有定期体检,可提供健康状况的动态连贯资料; 3.职业接触比较明确,接触强度较高,利于发现和确定接触-反应关系; (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 1 发展和分布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阐明接触水平-反应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 描述职业性损害在职业人群中的发生、关系 4 评价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及其预防措施效果 5 进一步验证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结果 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内容 1.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 通过对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时空分布监测。 2.工人健康状况:门诊记录、职业病档案、既往史、家族史、生育史、个人生 活方式、嗜好等; 利用现有记录或针对性检测。 3.人口统计资料 厂矿、地区或全国 四、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收集 1.职业接触史资料 作业史记录,作业环境监测资料,生物监测资料 2.职业人群的健康效应资料门诊记录、职业病档案、既往史、家族史、生育史、 个人生活方式、嗜好等;观察指标通常是一系列生理、生化、生物学检查,要. 注意监测误差和正常的变异情况。 3.相关危险因素资料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某些社 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 五、流行病学调查设计的基本要求 1.明确调查目的:调查致病原因 ;阐明致病条件 ;寻找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2.定调查人群
一般围绕一组职业暴露人群对研究对象要有严格的定义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自身对照3.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要有统一规范的环境监测、生物监测方法和健康检查指标的判断标准及疾病的诊断标准。4.表格设计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预先设计调查表和分析表通过预调查进行修正第三节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横断面调查研究(一)概念在某一较短的特定时间内的一次性调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者的健康状况,并与不接触组进行比较以研究接触与健康损害的关系。优点是费用低获得结果迅速。缺点是不能进行时间上因果联系的分析。不适用于研究罕见的病程短的职业性病损。横断面调查也称为现况调查或劳动卫生学调查。一、横断面调查研究1.目的:查明某种疾病的流行强度和该疾病的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确定疾病的高位人群,为进一步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查出现患病人,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2.类型:描述性横断面调查:是对某种病损与职业接触间关系的定量描述,可获得不同年龄、性别、工种、工龄的患病率,及其在厂矿车间的分布。分析性横断面调查:精心设计,控制各种偏倚,将职业接触与相关病损联系起来,即抽样调查。3.调查的设计和实施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确定调查的目的和类型确定研究对象抽样4
4 一般围绕一组职业暴露人群 对研究对象要有严格的定义 对照人群的选择 内对照,外对照,自身对照 3.确定接触和疾病的含义 要有统一规范的环境监测、生物监测方法和健康检查指标的判断标准及疾病的诊 断标准。 4.表格设计 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预先设计调查表和分析表 通过预调查进行修正 第三节 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横断面调查研究 (一)概念 在某一较短的特定时间内的一次性调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者的健 康状况,并与不接触组进行比较以研究接触与健康损害的关系。优点是费用低, 获得结果迅速。缺点是不能进行时间上因果联系的分析。不适用于研究罕见的、 病程短的职业性病损。横断面调查也称为现况调查或劳动卫生学调查。 一、横断面调查研究 1.目的: 查明某种疾病的流行强度和该疾病的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分布 特点,确定疾病的高位人群,为进一步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 查出现患病人,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 发生。 2.类型: 描述性横断面调查:是对某种病损与职业接触间关系的定量描述,可获得不 同年龄、性别、工种、工龄的患病率,及其在厂矿车间的分布。 分析性横断面调查:精心设计,控制各种偏倚,将职业接触与相关病损联系 起来,即抽样调查。 3.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 确定调查的目的和类型 确定研究对象 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