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浓度常数Kc Kc [H+][A] 各项分别为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 HA] K与K0的关系: =TAc])a) Y(HAc) [HAc] a(HAc) y(H)·y(Ac) Ka r(H*).r(Ac)
+ - C a H Ac (H ) (Ac ) (HAc) HAc (HAc) (H ) (Ac ) a a a K + − + − = = a (H ) (Ac ) K + − = [H+ ][ A- ] Ka c =—————各项分别为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 [ HA] 2. 浓度常数Ka c Ka c与Ka 0的关系:
3.混合常数Km: K. [HAI
3.混合常数Kα m: αH + [A- ] Ka m= ————— =Ka 0 / rA - [HA]
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浓度的计算 酸碱定义 ·电离理论 酸 能电离出H+的物质 碱 电离出OH的物质 酸——凡能接受电子的物质 ·电子理论 碱一凡能给出电子的物质 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质子理论 碱—一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平衡中有关组分浓度的计算 • 电离理论 • 电子理论 • 质子理论 酸碱定义 酸——能电离出H+的物质 碱——电离出OH-的物质 酸——凡能接受电子的物质 碱——凡能给出电子的物质 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14酸碱质子理论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一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特点: 1)具有共轭性 如:HA 尘 A-+H+ 2)具有相对性 如: HCO3既为酸,也为碱(两性) 3)始有6泛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
•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14酸碱质子理论 特点: 1)具有共轭性 2)具有相对性 3)具有广泛性 如: HA A- + H+ HCO3 如: -既为酸,也为碱(两性) 如: H2O 中性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
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半反应: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 醋酸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HAc(酸1) Ac(碱1)+H 半反应2 H+H0(碱2)±HO*(酸2) HAc(酸1)+H,0(碱2) 士 HO(酸2)+Ac(碱1) 共轭酸碱对 氨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NH(碱1)+H 三NH(酸1) 半反应2 H0(酸2)三OH(碱2)+H NH,(碱1)+H,0(酸2)三 OH(碱2)+NH4(酸1) 共轭酸碱对
酸碱半反应: 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 醋酸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HAc(酸1) Ac- (碱1) + H+ 半反应2 H+ + H2O(碱2) H3O+(酸2) HAc(酸1) + H2O (碱2) H3O+(酸2)+ Ac- (碱1) 共轭酸碱对 氨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NH3(碱1)+ H+ NH4 +(酸1) 半反应2 H2O(酸2) OH-(碱2)+ H+ NH3(碱1) + H2O (酸2) OH- (碱2)+ NH4 + (酸1) 共轭酸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