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军形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战国时期文字不 角8野失统一,同一个字,各国写法不同,甚至一国之内写法也不同 天学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准,令李斯等人用小篆书 写统一文字的样本,推行全国。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 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战国时期的度量衡制也很混乱,影响各地经济文化的交 上南澎」流和发展,秦始发布统一度量衡制的沼书官府制作标准 秦统一文字表 的度量衡器,将诏书和度量衡标准刻在标准器上,发放全国。 同时还将各国流行的形状、重量、大小、单位不一的货币统 起来。 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朝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 通,陆上交通由驰道、直道等各种规格不同的道路组成,水 上修筑人工渠道以沟通自然江河。 秦始皇的暴政 团罐 秦始皇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他发布 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 小系体砖文为“海内皆臣 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后来,一些生又批评秦始皇 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滥施刑罚。秦始皇大怒,认为这些生妖言惑众,下令追查, 结果活埋460名儒士 为了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南下,秦始皇在派大将蒙 【学思之窗】 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的同时,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 秦始皇制定了种种 连接扩建,形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长城。秦 严酷的刑法,如车褽、活 始皇强制征用40万民夫修筑长城。由于工程艰巨,施工条件 埋、弃市、腰斩、凌迟,还1简陋,民夫大量死亡。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 有割鼻子、朦面、刹脚、大的结晶,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辟等,秦朝有两千多万人 秦始皇穷奢极欲地大兴土木。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每 口,囚徒就有几十万 灭一国,他就下令绘制该国王室宫殿图样,在咸阳城北的山 你认为过于严酷的法律 对百姓和社会能产生什么影 麓上,逐一仿建。他还下令修建规模更大的阿房官。阿房官 的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上可同时坐一万人。所 需木材和石料要从现在江西、四川、湖北等地翻山越岭运送。 人民以童谣的形式咒骂秦始皇大兴土木的暴政:“阿房阿房, 始皇亡”。 此外,秦始皇还为自己修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 等其他徭役,每年征发200万人,导致民怨沸腾。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 6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 他的暴政又导致秦很快灭亡。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谈一谈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 2.秦统一后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主要措施?怎样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读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试从这篇想象力丰富的文学作品中,总结秦亡的教训。 2.阅读与思考 秦灭六国时,韩国采用“疲秦计”,派水工郑国入秦劝秦王修筑水梁,使之无力东伐韩国。“鄣国梁” 正在修筑过程中,秦王发現了韩国的计谍,想杀掉郸国、怀疑客卿,并下了“逐客令”,当时的客卿李 斯上陈《谏逐客书》,历数自秦穆公以来客卿对秦国的贯,擋出:“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 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黉敌国,损民以益雠,自内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 王接受李斯的陈词、取消遜客令 如果你是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赢政效力吗?试抒已见。 第1课绕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7
第∠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 唐太宗李世民亲历隋末农民大起义,经常反思隋朝的盛衰兴亡。他 对朝臣们说:人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剥夺民众来奉养人君、好 比割身上的肉来充饥.腹饱了身也就毙命,君富了国也就灭亡。所以人 君的灾祸不是从外面而来,而是由自己造成的。人君嗜欲大盛就要多费 财物,多费财物就要加重赋税,加重赋税民众就要愁苦.民众愁苦国家 就要危殆,国家危殆了人君哪得不丧亡。唐太宗对君、国、民之间关系 的认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治国之道。 【探究的主要问题】 O唐朝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重要概念】 O贞观之治 O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 O羁縻府州 玄武门之变 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自小演习骑射、研读兵书的青年李世民,追随任太原留 守的父亲李渊镇压农民起义。他判断隋朝气数已尽,果断地劝说李渊在太原东南的晋阳起 兵,终于推翻了隋朝。李世民为李渊称帝和铲 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统一战争胜利后,李世民身按贺金甲,率 铁骑万匹,凯旋长安。唐高祖李渊为他加号“天 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统一以 后,李世民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名士,使 他们成为自己的政治顾问。太子李建成感到了 严重的威胁,太子府的谋士魏征给他出主意, 建议他出兵攻打割据势力的余部,与李世民争 夺军功。太子与李渊的四子齐王李元吉结成反 李世民联盟,几次想加害李世民,并设计策将 他的智囊房玄龄、杜如晦调走。 随唐太宗征战的坐骑一沉露紫的浮雕 8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由于太子与齐王的联合排挤,李世民在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却成功地收买了太子府的 心腹人员。李世民得知太子谋害自己的计划后,当机立断,先发制人。他一面在宫城北门 玄武门作了秘密布置,一面向李渊告状,等待李渊次日招太子和齐王上朝质问。在李建成 和李元吉过玄武门入朝之际,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李世民的大将尉迟敬德射杀李元吉。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李渊惊愕地得到这一消息,已无可奈何,只好下诏立李世民为太 子 【学思之窗】 西周时期、王位嫡长子继永制确立、成为保讧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的理想模 或。但是,有时或因嫡出无人,或皇帝以个人好恶“废嫡立爱”,或权臣、外戚干扰破坏,继承皇 位的并非都是嫡长子。加上嫡长子继承制既不凭賢能,也不靠勛,嫡长子的品质与君主专制政休 的需要之间常常脱节、于是皇位的承经常伴隨着血腥与宫廷朗谍。 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的出现 626年,李世民登上皇位,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对隋 朝的灭亡深有感触,经常与大臣议论历代兴衰的往事,对“民 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深信不移。他选贤任能,虚怀纳 【学思之窗】 谏,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 一日万机,一人听 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断、虽复忧劳、安能尽 唐太宗 唐太宗选官不拘一格,“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魏征 兼听舅明、偏听则 曾为太子做谋士,但他为人刚直,李世民就任用他为谏议大暗. 魏征 夫、宰相。魏征果然不负所望,共进谏200多次,纠正唐太 想一想.这些名言对 宗的偏失,成为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唐太宗求贤若渴,用个封建带王会产生什么作 人扬长避短。他看到房玄龄和杜如晦虽不善处理顼事,但 用? 个能谋,一个善断,就分别提拔他们为左右仆射,掌尚书 省实权。 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唐太宗实行体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他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在他统治的23年间,全国的户数增加了将近一倍。 唐太宗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认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唐太宗统 治时期制定的法律《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比《隋律》减少160多条死 刑条款。当时人这样描述唐初的社会: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粮价低廉。 唐太宗主张文德治国,崇僑尊孔。他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看到进士科人才 济济,他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兮”。有人作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 头”。科举制也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9
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唐朝初年,中国北方的突厥、西部的薛延陀、吐蕃等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突厥遣 使到长安时,“颇多横恣”。唐高祖因为中原未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随着唐朝全国统 治的稳定与发展,唐太宗开始着手经营中国边疆,揭开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629年 以后,唐太宗派李勣和李靖等大将分别讨伐,随后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 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 东突厥部众约10万人归附唐朝后,唐太宗允许他们一部分人迁到中国内地,大部分仍 居原处,唐朝在那里设置羁縻府州①,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职可以世袭。此 后,羁縻府州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唐代在周边地区共设置几百个羁縻 府州。630年,西北各族首领请尊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大首领—“天可汗”,唐太宗欣然 接受。他们的后嗣由唐朝册封。唐朝在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 区。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遣使来长安,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决定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和 亲。松赞干布以恭敬的子婿之礼前往河源②迎亲,并在吐蕃为文成公主修建唐式官室。和 亲使唐朝与边疆民族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唐蕃和亲后,文成公主带去中原 的谷物蔬菜种子、各色工匠、书籍、农具制遣和冶金等技术,带去了中原的文化。松赞干 布还派贵族子弟到内地学习《诗》《书》。唐诗《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 风似汉家。这是和亲对 民族融合作用的写照。 唐太宗曾说:“自古 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 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 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 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 耿,愿意“世为唐臣”。 间立本《步辈图》描绘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 【历史纵横】 唐皇室有“胡人”妞统。唐高祖的學衤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 皇后长孙氏、唐審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唐朝皇室的“胡人”血皖、反映了中国各民族 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①羁來府州是唐朝对民族地方的一种间接统治形式,其部落列置州县,以其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子孙世袭.各安其居, 不编户藉,不上贡赋,通常由都督府节制,大者为府,小者为州。 ②今青海兴海东南 10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