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读:立足于常用;含义,文中的概念意义 2007年山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 2008年山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畜甘脆饵诚 饵:给……吃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恶:不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解读:重点掌握12个,而、乃、其、且、若、为、 以、因、于、与、则、之。山东今年“焉”“何”“而
16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读:立足于常用;含义,文中的概念意义 2007 年山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 坐:犯罪 2008 年山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畜甘脆饵.诚 饵:给……吃 B、值.大风雨,避身岩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恶.能多樵 恶:不 D、汗交颐.不少休 颐:脸颊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 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解读:重点掌握 12 个,而、乃、其、且、若、为、 以、因、于、与、则、之。 山东今年“焉”“何”“而
“以”。原因:因文命题,就地取材。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读:重点落实常见实词的含义;文言句式。 2.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07年山东卷 《晋书·王戎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2008年18套文言文阅读题目有12套题目是人物传 记,山东卷是小说《聊斋志异·张诚》。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 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 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 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 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 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 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 “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 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 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 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 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 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 不知何往,业夏⑨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
17 “以”。原因:因文命题,就地取材。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读:重点落实常见实词的含义;文言句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07 年山东卷: 《晋书·王戎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2008年 18套文言文阅读题目有 12套题目是人物传 记,山东卷是小说《聊斋志异·张诚》。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 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 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 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1 ,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 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 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 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 “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 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 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 “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 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 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 不知何往,业夏○2 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