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二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二00九年十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端倪(n)寥落(lio)赁屋(lin)不可估量( liang) B、砥砺(dI)踌暨(chu)攒射cudn)追媚(chan) C、葛苣woj)桀鳌ao)f戒fng)毛骨悚然(sng) D、气馁(nei)不惮(dan)蹂躏(rou)言简意赅(gd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隔膜诅咒甘败下风义气风发 B.遨翔间牒原驰蜡象红装素裹 C.沉缅妖娆英雄气慨浮想联翩 D.遏制翔实中流砥柱沧海桑田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松柏苍翠,鲜花盛开,少先队员们_在巍然_的纪念碑前,向烈士致哀 ②反帝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以及后来的抵制英货、日货运动,在的大地上 蓬勃展开 ③“大丈夫能屈能伸”是,是坚强的意志和气概。 A.伫立屹立寥廓意气 B.屹立伫立辽阔义气 C.伫立屹立辽阔意气 D.屹立伫立寥廓义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批对艺术十分钟情而又有高质量的运作水平的经济人的出现,对艺术市场的发 展以至画家的作品进入流通领域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B、电视剧制作追求高收视率的观点,在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中饱受批评,这种做法 是错误的
1 阳新二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二 OO 九年十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倪(nì) 寥落(liáo) 赁屋(lìn) 不可估量(liǎng) B、砥砺(dǐ) 踌躇(chú) 攒射(cuán) 谄媚(chǎn) C、莴苣(wōjù) 桀骜(áo) 儆戒(jǐng) 毛骨悚然(sǒng) D、气馁(něi) 不惮(dān) 蹂躏(róu)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隔膜 诅咒 甘败下风 义气风发 B.遨翔 间牒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C.沉缅 妖娆 英雄气慨 浮想联翩 D.遏制 翔实 中流砥柱 沧海桑田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张今年 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松柏苍翠,鲜花盛开,少先队员们 在巍然 的纪念碑前,向烈士致哀。 ②反帝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以及后来的抵制英货、日货运动,在 的大地上 蓬勃展开。 ③“大丈夫能屈能伸”是 ,是坚强的意志和气概。 A.伫立 屹立 寥廓 意气 B.屹立 伫立 辽阔 义气 C.伫立 屹立 辽阔 意气 D.屹立 伫立 寥廓 义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一批对艺术十分钟情而又有高质量的运作水平的经济人的出现,对艺术市场的发 展以至画家的作品进入流通领域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B、电视剧制作追求高收视率的观点,在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中饱受批评,这种做法 是错误的
C、在21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 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神舟”七号的安全着陆和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 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是我国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 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回到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B、①④⑤⑥③②C、①②③⑥⑤④D、③②①⑥⑤④ 科技论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 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 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 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 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 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 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 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己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 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 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 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 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 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
2 C、在 21 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 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神舟”七号的安全着陆和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 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是我国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 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回到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 二、科技论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 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 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 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 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 1971 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 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 1972 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 1978 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 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 37 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 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 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 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 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 20 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 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 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
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 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 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査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 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 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7、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文言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响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 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 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 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 矣! 10、下列各项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乘B、终已不顾回头看
3 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 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 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 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 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7、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8、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三、文言阅读(12 分,每小题 3 分) 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 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㈡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 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 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 矣!” 10、下列各项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登上,乘 B、终已不顾 回头看
C、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从小道 D、张良入谢道谢 11.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已骈,间至军中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项伯杀人,臣活之 12.与例句“荆轲和而歌”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D.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 B.亚父者,范增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四、14.翻译:(7分)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分)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⑧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分) 15.默写。(6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 《再别康桥》)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4)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 16.阅读下列诗歌,回答文后问题(8分)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 C、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从小道 D、张良入谢 道谢 11.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已骈,间.至军中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项伯杀人,臣活.之 12.与例句“荆轲和而歌”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D.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 B.亚父者,范增也 C.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四、14.翻译:(7 分)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 分)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 分) ○3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 分) 15.默写。(6 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 《再别康桥》)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4)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 16.阅读下列诗歌,回答文后问题(8 分)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这首诗写了、树阴、 四种景物。(3分) (2)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2分) 答: 五、(18分) 父父子子 薛尔康 当我、父亲、我的儿子同桌进餐,而妻子总是在炉子和餐桌间穿梭,没有比这会儿更 能感受到人类的传承关系了。我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暗示着宇宙的奥秘。生命存在的 价值以及更替的意义,自然也在此刻呈现出来 祖孙三代同桌进餐的时候,我儿子显得特别兴奋,目光左右闪动,这个刚满6岁的小 东西感到滑稽:怎么人的面孔那么相像,说话吃饭的腔调也极相似,就连嘴角上转瞬即逝 的笑靥都如出一辙,于是便傻笑起来。而我,既与无知的儿子无法对话,又与饱经沧桑的 父亲难以沟通,我沉默不语,处境尴尬 父亲在席间不断说话,嗓音洪亮。他已过古稀之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但不可避 免地眼皮松弛,满脸皱褶,背佝偻着,人萎缩了一圈,显出垂老者通常的丑陋。在餐桌上, 我始终不必认真打量他,因为我从他身上看到,若干年后,我也必定成为一个丑陋的老头 坐到父亲现在坐的位子上,除了享受天伦之乐之外,就只有表现一下不服老的乐趣。此刻 的一切多么强烈地提醒我该如何去获得生命的价值啊! 可是,一个令人心悸的念头闪过脑际,当我老了,坐在一旁的儿子即使与我搭话,也 仅仅出于敷衍,像我今天所做的一样。这家伙可能还没有我这份涵养,不懂得什么纲常伦 理,会把我撇在一边受窘。没有比明白这一点更为痛苦的了。 每当祖孙三代待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产生被冷落的感觉。我竟是多余的。祖父一出 现,孙儿便以嗲得发颤的拉长的声音呼唤“爷爷——”’,惹得老人热泪盈眶。他从不曾用 这种声调叫过“爸爸”。孙子对爷爷的亲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刚刚学舌叫人时,就这 般叫“爷爷”了,恍若天然明了他与他的血脉联系。孩子与爷爷其实不多见面,有时一两 个月才见一次,孩子非但不疏远,一旦见面,那一声“爷爷”喊得格外亲昵,憋足了思念
5 (1)这首诗写了 、树阴、 、 四种景物。(3 分) (2)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3)“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2 分) 答: 五、(18 分) 父父子子 薛尔康 当我、父亲、我的儿子同桌进餐,而妻子总是在炉子和餐桌间穿梭,没有比这会儿更 能感受到人类的传承关系了。我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暗示着宇宙的奥秘。生命存在的 价值以及更替的意义,自然也在此刻呈现出来。 祖孙三代同桌进餐的时候,我儿子显得特别兴奋,目光左右闪动,这个刚满 6 岁的小 东西感到滑稽:怎么人的面孔那么相像,说话吃饭的腔调也极相似,就连嘴角上转瞬即逝 的笑靥都如出一辙,于是便傻笑起来。而我,既与无知的儿子无法对话,又与饱经沧桑的 父亲难以沟通,我沉默不语,处境尴尬。 父亲在席间不断说话,嗓音洪亮。他已过古稀之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但不可避 免地眼皮松弛,满脸皱褶,背佝偻着,人萎缩了一圈,显出垂老者通常的丑陋。在餐桌上, 我始终不必认真打量他,因为我从他身上看到,若干年后,我也必定成为一个丑陋的老头, 坐到父亲现在坐的位子上,除了享受天伦之乐之外,就只有表现一下不服老的乐趣。此刻 的一切多么强烈地提醒我该如何去获得生命的价值啊! 可是,一个令人心悸的念头闪过脑际,当我老了,坐在一旁的儿子即使与我搭话,也 仅仅出于敷衍,像我今天所做的一样。这家伙可能还没有我这份涵养,不懂得什么纲常伦 理,会把我撇在一边受窘。没有比明白这一点更为痛苦的了。 每当祖孙三代待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产生被冷落的感觉。我竟是多余的。祖父一出 现,孙儿便以嗲得发颤的拉长的声音呼唤“爷爷——”,惹得老人热泪盈眶。他从不曾用 这种声调叫过“爸爸”。孙子对爷爷的亲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刚刚学舌叫人时,就这 般叫“爷爷”了,恍若天然明了他与他的血脉联系。孩子与爷爷其实不多见面,有时一两 个月才见一次,孩子非但不疏远,一旦见面,那一声“爷爷”喊得格外亲昵,憋足了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