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省泉州外国语中学高考语文预测卷 (本试卷分六大题,满分150分,完考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君子生非异也,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独夫之心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今夜闻君琵琶语,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4)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 (5)羽扇纶巾,谈笑间, 锦瑟无端五十弦 (6)少焉, 徘徊于斗牛之间。 但见悲鸟号枯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王遇,字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 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父守贵,为郡功曹,卒。遇既 贵。追赠安西将军、秦州刺史、澄城公。 遇坐事腐刑,为中散,迁内行令、中曹给事中,加员外散骑常侍、右将军,赐爵富平子。 迁散骑常侍、安西将军,进爵宕昌公。拜尚书,转吏部尚书,仍常侍。例降为侯。出为安西将 军、华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幽后之前废也,遇颇言其过。及后进幸,高祖对李冲等申后无咎, 而称遇谤议之罪。冲言:“果尔,遇合死也。”高祖曰:“遇旧人,未忍尽之,当止黜废耳
育 2009 年福建省泉州外国语中学高考语文预测卷 (本试卷分六大题,满分 150 分,完考时间: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 分) (1)彼童子之师,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君子生非异也, 。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 独夫之心, 。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今夜闻君琵琶语,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4)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 。 (5)羽扇纶巾,谈笑间, 。 锦瑟无端五十弦, 。 (6)少焉, ,徘徊于斗牛之间。 但见悲鸟号枯木,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 王遇,字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 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父守贵,为郡功曹,卒。遇既 贵。追赠安西将军、秦州刺史、澄城公。 遇坐.事腐刑,为中散,迁内行令、中曹给事中,加员外散骑常侍、右将军,赐爵富平子。 迁散骑常侍、安西将军,进爵宕昌公。拜尚书,转吏部尚书,仍常侍。例降为侯。出.为安西将 军、华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幽后之前废也,遇颇言其过。及后进幸,高祖对李冲等申后无咎, 而称遇谤议之罪。冲言:“果尔,遇合死也。”高祖曰:“遇旧人,未忍尽之,当止黜废耳
遂遣御史驰驿免遇官,夺其爵,收衣冠,以民还私第。世宗初,兼将作大匠。未几,拜光禄大 夫,复夺爵。 废后冯氏之为尼也,公私罕相供恤。遇自以常更奉接,往来祗谒,不替旧敬,衣食杂物, 每有荐奉。后皆受而不让。又至其馆,遇夫妻迎送谒伏,侍立执臣妾之礼。 遇性巧,强于部分。北都方山灵泉道俗居宇及文明太后陵庙,洛京东郊马射坛殿修广文昭 太后墓园太极殿及东西两堂、内外诸门制度,皆遇监作。虽年在耆老,朝夕不倦,跨鞍驱驰, 与少壮者均其劳逸。又长于人事,留意酒食之间,每逢僚旧,具设餚果,觞膳精丰。然竞于荣 利,趋求势门。赵脩之宠也,遇往还宗承,受敕为之监作第宅,增于本旨,笞击作人,莫不嗟 怒。卒于官。初,遇之疾也,太傅、北海王与太妃俱往临问,视其危慑,为之泣下。其善奉诸 贵,致相悲悼如此。赠使持节、镇西将军、雍州刺史,侯如故。 始遇与抱嶷并为文明太后所宠,前后赐以奴婢数百人,马牛羊他物称是,二人俱号富室。 遇养弟子厉,本郡太守。稍迁至右军将军,袭爵宕昌侯。产业有过于遇时 (选自《魏书·王遇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遇坐事腐刑 坐:因犯……罪B.出为安西将军 出:外出 C.后皆受而不让 让:推让 D.受敕为之监作第宅敕:命令 3.下列句子中,能表现王遇“善奉诸贵”的一组是()(3分) ①往来袛谒,不替旧敬②虽年在耆老,朝夕不倦③每逢僚旧,具设餚果④竞于 荣利,趋求势门⑤受敕为之监作第宅,增于本旨⑥视其危惱,为之泣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遇旧人,未忍尽之,当止黜废耳。(4分) (2)每逢僚旧,具设餚果,觞膳精丰。(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柳梢青春感
育 遂遣御史驰驿免遇官,夺其爵,收衣冠,以民还私第。世宗初,兼将作大匠。未几,拜光禄大 夫,复夺爵。 废后冯氏之为尼也,公私罕相供恤。遇自以常更奉接,往来祗谒,不替旧敬,衣食杂物, 每有荐奉。后皆受而不让.。又至其馆,遇夫妻迎送谒伏,侍立执臣妾之礼。 遇性巧,强于部分。北都方山灵泉道俗居宇及文明太后陵庙,洛京东郊马射坛殿,修广文昭 太后墓园,太极殿及东西两堂、内外诸门制度,皆遇监作。虽年在耆老,朝夕不倦,跨鞍驱驰, 与少壮者均其劳逸。又长于人事,留意酒食之间,每逢僚旧,具设餚果,觞膳精丰。然竞于荣 利,趋求势门。赵脩之宠也,遇往还宗承,受敕为..之监作第宅,增于本旨,笞击作人,莫不嗟 怒。卒于官。初,遇之疾也,太傅、北海王与太妃俱往临问,视其危惙,为之泣下。其善奉诸 贵,致相悲悼如此。赠使持节、镇西将军、雍州刺史,侯如故。 始遇与抱嶷并为文明太后所宠,前后赐以奴婢数百人,马牛羊他物称是,二人俱号富室。 遇养弟子厉,本郡太守。稍迁至右军将军,袭爵宕昌侯。产业有过于遇时。 (选自《魏书·王遇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遇坐.事腐刑 坐:因犯……罪 B.出.为安西将军 出:外出 C.后皆受而不让. 让:推让 D.受敕.为之监作第宅 敕:命令 3.下列句子中,能表现王遇“善奉诸贵”的一组是( )(3 分) ①往来祗谒,不替旧敬 ②虽年在耆老,朝夕不倦 ③每逢僚旧,具设餚果④竞于 荣利,趋求势门 ⑤受敕为之监作第宅,增于本旨 ⑥视其危惙,为之泣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遇旧人,未忍尽之,当止黜废耳。(4 分) (2)每逢僚旧,具设餚果,觞膳精丰。(5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柳梢青 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λ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 从事著述。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城”之“愁”?(3分) 答 (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岀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妺妹爱怎样就怎样 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 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为的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 拄着拐杖到荣国府请凤姐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 王夫人同意的便应承下来。(《红楼梦》) B.堂·吉诃德说:“桑丘朋友,你连着打吧,别泄气;我把价钱抬高一倍就是了。”在 回家路上,桑丘在堂·吉诃德的请求下偿清了三千三百鞭的鞭打,以便让杜尔西内娅脱离魔法。 但他的鞭子打得既轻,而且又作弊。他一面把鞭子抽在堂·吉诃德身上,一面大叫,当做是打 在自己的屁股上。(《堂·吉诃德》) C.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人。刘备听闻 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 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不久,刘备就以截击袁术为名脱离了曹操。(《三 国演义》) D.他们开始捶门,又叫“三少爷”,也没有用。觉慧在里面大声说:“我不开。我屋里没 有鬼!”他索性走到床前,躺下去,用手蒙住耳朵,不去听外面的叫声。(《家》 E.国王的侍卫弓手抱着一根长梁撞向教堂门的同时,数不清的大石头从上面高处雨点般地
育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 从事著述。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城”之“愁”?(3 分) 答: (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 分) A.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 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 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为的了。”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 拄着拐杖到荣国府请凤姐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 王夫人同意的便应承下来。(《红楼梦》) B.堂·吉诃德说:“桑丘朋友,你连着打吧,别泄气;我把价钱抬高一倍就是了。”在 回家路上,桑丘在堂·吉诃德的请求下偿清了三千三百鞭的鞭打,以便让杜尔西内娅脱离魔法。 但他的鞭子打得既轻,而且又作弊。他一面把鞭子抽在堂·吉诃德身上,一面大叫,当做是打 在自己的屁股上。(《堂·吉诃德》) C.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人。刘备听闻 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 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不久,刘备就以截击袁术为名脱离了曹操。(《三 国演义》) D.他们开始捶门,又叫“三少爷”,也没有用。觉慧在里面大声说:“我不开。我屋里没 有鬼!”他索性走到床前,躺下去,用手蒙住耳朵,不去听外面的叫声。(《家》) E.国王的侍卫弓手抱着一根长梁撞向教堂门的同时,数不清的大石头从上面高处雨点般地
落下,向进攻者砸来。原来这是加西莫多在向弓手们投的石头,他的这一抵抗使弓手们愤怒不 已。但是,尽管落石随处砸得头颅开花,他们撞击大门的狂劲不减。(《巴黎圣母院》)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您去过医院,那里的大人大概对您说过 那没什么,那是您的事。”聂赫留朵夫皱起眉头,冷冰冰地说。 这是聂赫留朵夫离开彼得堡,回到莫斯科,见到了玛丝洛娃时候的表现。为什么他会有 这样的表现? (2)“紫酱色的一张方脸,湘浓眉毛,圆眼睛,脸上有许多小疱”“声音洪亮而清晰”“大 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即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 这些人物描写指的是谁?《子夜》中充满了利益的明争暗斗,“吴荪甫扼住了朱吟秋的咽 喉,赵伯韬又从后面抓住了吴荪甫的头发”具体指什么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 是 【注释】①终食:吃顿饭的工夫。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孔子认为,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那就不能叫做君子了 B.孔子主张君子一辈子宁守清贫而不必要去追求享受富裕和显贵。 C.“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见孔子对仁的追求已达到何等热 切、执著的程度。 D.孔子在这里承认人们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 (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毎个人的心,灾难发生以后,全国人民捐赠热情如潮。“守望相助
育 落下,向进攻者砸来。原来这是加西莫多在向弓手们投的石头,他的这一抵抗使弓手们愤怒不 已。但是,尽管落石随处砸得头颅开花,他们撞击大门的狂劲不减。(《巴黎圣母院》)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您去过医院,那里的大人大概对您说过……” “那没什么,那是您的事。”聂赫留朵夫皱起眉头,冷冰冰地说。 这是聂赫留朵夫离开彼得堡,回到莫斯科,见到了玛丝洛娃时候的表现。为什么他会有 这样的表现? (2)“紫酱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圆眼睛,脸上有许多小疱”“声音洪亮而清晰”“大 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即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 这些人物描写指的是谁?《子夜》中充满了利益的明争暗斗,“吴荪甫扼住了朱吟秋的咽 喉,赵伯韬又从后面抓住了吴荪甫的头发”具体指什么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 是。” 【注释】①终食:吃顿饭的工夫。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认为,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那就不能叫做君子了。 B.孔子主张君子一辈子宁守清贫而不必要去追求享受富裕和显贵。 C.“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见孔子对仁的追求已达到何等热 切、执著的程度。 D.孔子在这里承认人们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 (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3 分)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 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灾难发生以后,全国人民捐赠热情如潮。“守望相助
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灾难袭来,13亿人与灾区人民同甘苦、 共患难,再次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坚毅的精神。这次灾难将中国的平民慈善推向高潮。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慈善,似乎是“达官贵人”们的事。确实, 慈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可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尽管有人捐赠5000万元,但也有乞讨 老人把讨来的零钱换成整钱捐了105元,还有更多的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做志愿者, 认领孤儿的热线电话也被打爆….可见,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民政部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曾说 中国人的风尚,为何不能用金钱表现?平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平民的慈善,是最可贵的慈善。毎增加1块钱的慈善支出,对于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来说, 它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一个家产只有100块钱的穷人,如果他能捐出1%,他就是一个非 常有爱心的人;而一个有数百亿资产的大富翁,即使捐出了一半,谁敢说他就一定比那个穷人 更有爱心呢? 从理性角度来看,一个乞丐是绝对不会去施舍的;相同的道理,也只有充分盈余的人才会 有能力在经济上去帮助别人。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慈善作为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 道德事业,尽管受经济规律影响,但同样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有不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可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大家有钱出钱,有力 出力,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了一种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显然,从个体来讲,平民捐助的钱 并不多,但是,平民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而具有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团结 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也看 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支 配能力越来越高。广大老百姓参与慈善救助活动,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岀人们理性的财富观念。 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种耻辱。″西方人乐善好施源于理性的财富观和基督文明的价 值观。在我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义是人的立身之本,精神追求应重于物质追求。不散不
育 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灾难袭来,13 亿人与灾区人民同甘苦、 共患难,再次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坚毅的精神。这次灾难将中国的平民慈善推向高潮。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慈善,似乎是“达官贵人”们的事。确实, 慈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可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尽管有人捐赠 5000 万元,但也有乞讨 老人把讨来的零钱换成整钱捐了 105 元,还有更多的人自发地从全国各地赶往灾区做志愿者, 认领孤儿的热线电话也被打爆……可见,慈善并不是富人的专利。民政部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曾说: “中国人的风尚,为何不能用金钱表现?平民慈善不开发,中国的慈善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平民的慈善,是最可贵的慈善。每增加 1 块钱的慈善支出,对于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来说, 它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一个家产只有 100 块钱的穷人,如果他能捐出 1%,他就是一个非 常有爱心的人;而一个有数百亿资产的大富翁,即使捐出了一半,谁敢说他就一定比那个穷人 更有爱心呢? 从理性角度来看,一个乞丐是绝对不会去施舍的;相同的道理,也只有充分盈余的人才会 有能力在经济上去帮助别人。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慈善作为一种以爱心为基础的 道德事业,尽管受经济规律影响,但同样与社会和道德风尚紧密相连。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社会上有不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可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大家有钱出钱,有力 出力,通过慈善救助,营造出了一种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显然,从个体来讲,平民捐助的钱 并不多,但是,平民慈善超越了施舍和恩赐的狭隘含义,而具有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团结 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内涵。 “平民慈善”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积极、阳光的一面,也看 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时代的来临,老百姓的可支 配能力越来越高。广大老百姓参与慈善救助活动,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理性的财富观念。 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西方人乐善好施源于理性的财富观和基督文明的价 值观。在我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义是人的立身之本,精神追求应重于物质追求。不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