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新语境进行仿造和创造性发挥考查考生的语言 运用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近年来高考题的一 个走向。 其次,仿写句大都围绕比喻、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等修辞格命题。比喻、排比、比拟出现率极高,所 以,应特别注意运用多种修辞仿写句子的训练。 山东高考卷中,2006、2007、2008连续三年没有 出现句式仿写题型,2009年应高度重视。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解说:准确、鲜明、生动,与语言的锤炼有密 切联系,它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连同“简明、连贯、得体”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 综合性。 “准确”是指表达意思、运用词语、选择句式和语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 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 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 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这类考题主要是考查思维的条理性,检测学生的阅读理
11 提供的新语境进行仿造和创造性发挥。考查考生的语言 运用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近年来高考题的一 个走向。 其次,仿写句大都围绕比喻、对偶、排比、设问、 反问等修辞格命题。比喻、排比、比拟出现率极高,所 以,应特别注意运用多种修辞仿写句子的训练。 山东高考卷中,2006、2007、2008 连续三年没有 出现句式仿写题型,2009 年应高度重视。 7.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解说:准确、鲜明、生动,与语言的锤炼有密 切联系,它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连同“简明、连贯、得体”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 综合性。 “准确”是指表达意思、运用词语、选择句式和语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 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 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 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这类考题主要是考查思维的条理性,检测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 即用语能跟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 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体现语境和语 体的要求。 命题趋势: 第一,语言表达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 出现,特别是“准确、鲜明、生动”既可以综合考 查,也可以单项考査。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述、 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 “简明、连贯、得体”的“简明”会呈现综合性命题 趋势,近年就出现了与语病考查结合命题,在“仿用”、 句式变换”的题干里出现“语言简明”的要求等;“连 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句子顺序调整,会向主观题、 选择题(全国和其他省市涉及第Ⅰ卷中的选择题)等 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从题型来说,主要有两种: 一是语句排序,一是语句复位。近几年出现的写串联 词、根据情景表达,都要考虑连贯。“得体”的考查以 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如串台 词、写广告语、情境对话等。 第二、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 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 和实用性。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
12 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 即用语能跟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 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体现语境和语 体的要求。 命题趋势: 第一,语言表达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 出现,特别是“准确 、鲜明 、生动”既可以综合考 查,也可以单项考查。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述、 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 “简明、连贯、得体”的“简明”会呈现综合性命题 趋势,近年就出现了与语病考查结合命题,在“仿用”、 “句式变换”的题干里出现“语言简明”的要求等;“连 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句子顺序调整,会向主观题、 选择题(全国和其他省市涉及第Ⅰ卷中的选择题)等 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从题型来说,主要有两种: 一是语句排序,一是语句复位。近几年出现的写串联 词、根据情景表达,都要考虑连贯。“得体”的考查以 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如串台 词、写广告语、情境对话等。 第二、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 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 和实用性。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
体现时代特色。 第三、考查题型将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 句、点评、情景对话、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写作 (包括应用文)、图表转换等形式出现。 连贯、得体合起来进行考查。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4分) (08山东卷)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 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 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师的台阶时,不 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 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 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示例: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 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这个材料是诗人莫非在北师大给学生所做的一个 报告中的小插曲。 现代文阅读
13 体现时代特色。 第三、考查题型将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 句、点评、情景对话、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写作 (包括应用文)、图表转换等形式出现。 连贯、得体合起来进行考查。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 30 字。(4 分) (08 山东卷)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 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 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师的台阶时,不 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 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 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示例: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 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这个材料是诗人莫非在北师大给学生所做的一个 报告中的小插曲。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解读: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读:重要,是就地位和作用而言;概念(与原来 的“词语”有区别),相对固定的专用术语;含义,也 作涵义,指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多指本义。特征:文章 的中心话题。如沙尘暴、转基因、转基因作物、克隆、 植物睡眠、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全国卷)植物多样 性(2007全国卷)、核心竞争力(2007北京卷)、人造 肌肉(2007天津卷)、民间艺术(2007重庆卷)、彩陶 (2007湖北卷)、嗜盐菌(2007湖南卷)、中国传统书 斋(2007江西卷)、光子结晶(2007福建卷)、艺术默 契(2007安徽卷)、包豪斯(2007上海卷)、“龙城”还 是“卢城”(2007山东卷)。 208年:盖天图仪考(全国卷I)、明代白银货币 化(全国卷Ⅱ)、绿色经济(天津卷)、人择原理(安徽 卷)、白日梦(江西卷)、湿地(湖北卷)、不对称性(湖 南卷)、生物钟(重庆卷)、文化符合趋同(浙江卷) 民间艺术(福建卷)、宋代书院教育(辽宁卷)、图腾与 社会制度(山东卷)等共12套。 如:2008年山东卷考查的就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7、下列对图腾制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4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解读: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读:重要,是就地位和作用而言;概念(与原来 的“词语”有区别),相对固定的专用术语;含义,也 作涵义,指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多指本义。特征:文章 的中心话题。如沙尘暴、转基因、转基因作物、克隆、 植物睡眠、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 全国卷)、植物多样 性(2007 全国卷)、核心竞争力(2007 北京卷)、人造 肌肉(2007 天津卷)、民间艺术(2007 重庆卷)、彩陶 (2007 湖北卷)、嗜盐菌(2007 湖南卷)、中国传统书 斋(2007 江西卷)、光子结晶(2007 福建卷)、艺术默 契(2007 安徽卷)、包豪斯(2007 上海卷)、“龙城”还 是“卢城”(2007 山东卷)。 2008 年:盖天图仪考(全国卷Ⅰ)、明代白银货币 化(全国卷Ⅱ)、绿色经济(天津卷)、人择原理(安徽 卷)、白日梦(江西卷)、湿地(湖北卷)、不对称性(湖 南卷)、生物钟(重庆卷)、文化符合趋同(浙江卷)、 民间艺术(福建卷)、宋代书院教育(辽宁卷)、图腾与 社会制度(山东卷)等共 12 套。 如:2008 年山东卷考查的就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7、下列对图腾制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制 度之前,是当时用来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 B、每一个社会组织都以动物、植物、无生命的自然 物等实物为图腾作为自己的名称和标志。 C、同一氏族的各个部落的图腾不能互相重复,是图 腾制度约定俗成的社会组织原则。 D、部落不同而图腾相同的群体,同出于一个祖先, 彼此都视为亲属,相互间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读:重要,指地位和作用;含意,指句子含有的 意思,指语境意思。位置与特征:①概括段落或者全文 的,②总领下文或者总收上文的,③承上启下或者前后 呼应的,④结构复杂的,⑤体现写作意图的句子。方法: 语境;位置,即语义范围;分析句子结构。(吞咽北平 的春天,茨威格《回望昨日的感伤》中的“体无完肤”)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读:只出一个题目;取消了推断和想象;紧扣文 本命题,不引申,不拓展。 古代诗文阅读
15 A、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制 度之前,是当时用来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 B、每一个社会组织都以动物、植物、无生命的自然 物等实物为图腾作为自己的名称和标志。 C、同一氏族的各个部落的图腾不能互相重复,是图 腾制度约定俗成的社会组织原则。 D、部落不同而图腾相同的群体,同出于一个祖先, 彼此都视为亲属,相互间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读:重要,指地位和作用;含意,指句子含有的 意思,指语境意思。位置与特征:①概括段落或者全文 的,②总领下文或者总收上文的,③承上启下或者前后 呼应的,④结构复杂的,⑤体现写作意图的句子。方法: 语境;位置,即语义范围;分析句子结构。(吞咽北平 的春天,茨威格《回望昨日的感伤》中的“体无完肤”)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读:只出一个题目;取消了推断和想象;紧扣文 本命题,不引申,不拓展。 古代诗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