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荷山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科期末考试卷 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4)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6)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 隐《锦瑟》)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8)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 考城隍蒲松龄 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 公言:“文宗末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病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 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 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有八字,云:“ 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 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日:“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 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 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过,曰:“有阳算九年。”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箓
- 1 - 2009 年荷山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科期末考试卷 一、 古代诗文阅读(31 分)ks5u.com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⑴ ,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⑵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⑶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杜牧 《阿房宫赋》) ⑷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⑸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 隐《锦瑟》) ⑺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⑻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⑼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 2-4 题。 考城隍 蒲松龄 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 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病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 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 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有八字,云: “一 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 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 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 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曰:“有阳算九年。”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
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 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 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 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岀,半日始能语。 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华,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 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幀,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 则已殁矣。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瓜代:春秋时齐襄公叫连称和管至父两个人去戍守葵丘地方,那时正当瓜熟的季节,就对 他们说,明年吃瓜的时候叫人来接替(见于《左传》庄公八年)。后来把任期已满换人接替叫做“瓜 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俄题纸飞下 俄:片刻B、即命稽母寿籍 稽:考证 C、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诸:众人D、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摄:代理 3.下列各组分别表现宋公的才干和孝顺的一项是()(3分 A 吏不言但敦促之 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 诸神传赞不已 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 C、「登其堂,一拜而行 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 D、「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文宗未临,何遽得考?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腐宠命,何敢多辞?4分) (2)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泊歙浦 方岳
- 2 - 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 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 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 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 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华,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 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幩,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 则已殁矣。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瓜代:春秋时齐襄公叫连称和管至父两个人去戍守葵丘地方,那时正当瓜熟的季节,就对 他们说,明年吃瓜的时候叫人来接替(见于《左传》庄公八年)。后来把任期已满换人接替叫做“瓜 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俄.题纸飞下 俄:片刻 B、即命稽.母寿籍 稽:考证 C、秀才握手,送诸.郊野 诸:众人 D、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 摄:代理 3.下列各组分别表现宋公的才干和孝顺的一项是( ) (3 分) A、 吏不言 但敦促之。 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 B、 诸神传赞不已。 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 C、 登其堂,一拜而行。 、 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 D、 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文宗未临,何遽得考?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1)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腐宠命,何敢多辞? (4 分) (2)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 (5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5.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泊 歙 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3分)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1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任选一题)(5分)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 “幸福?幸福究竟在什么地方?人间果然有所谓幸福吗?”觉新叹息道。 觉慧看了觉新一眼,又埋下头把书页往前面翻过去,翻到有折痕的一页,便高声念着下面的 好像在答复觉新一般: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家》 7.简述唐吉诃德与风车“交战”的故事。(5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日:“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 子夏②日:“贤贤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③ 贤贤:尊重贤者。④易色:改变好色之心。⑤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 生命奉献给君主。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是一个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即使在只有10户 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孔子在承认自己不具有忠信的优越性的同时,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 才能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好学”。 C.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他却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子夏认 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知识高深的人 D.在子夏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
- 3 -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3 分)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1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 ....)(5 分)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5 分) “幸福?幸福究竟在什么地方?人间果然有所谓幸福吗?”觉新叹息道。 觉慧看了觉新一眼,又埋下头把书页往前面翻过去,翻到有折痕的一页,便高声念着下面的 话,好像在答复觉新一般: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家》) 7.简述唐吉诃德与风车“交战”的故事。(5 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 子夏②曰:“贤贤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③ 贤贤:尊重贤者。④易色:改变好色之心。⑤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 生命奉献给君主。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是一个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即使在只有 10 户 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B.孔子在承认自己不具有忠信的优越性的同时,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 才能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好学”。 C.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他却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子夏认 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知识高深的人。 D.在子夏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
孔子时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2)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雅盗 余新锋 满目芦花,天高地阔。乘舟在清粼粼巛的古河道中,士子李涉油然而生诗情。 这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年轻的江南才俊李涉由扬州赴长安赶考。 船到途中遇到大风,李涉刚让船家把船泊在江边,便见一条小船飞也似的向他这边靠近, 船上十来个人正大声吆喝:“留下买路钱! 李涉打个寒噤:“我命休矣!”连忙道:“我·介书生,并无金银财宝,大王莫伤我们性命!” 为首的虬髯汉子笑道:“我何曾要你性命?借几两银子度日罢了。” 李涉道:“小生李涉,是进京赶考的扬州土子,身上只带些许盘缠,大王若要,拿去便是 “李涉?”那虬髯汉子道,“莫不是那善咏梅花,人称‘李梅花’的扬州才孑李涉? 李涉慌忙道:“小生正是李涉……李梅花。” 那汉子喜道:“早闻先生诗名!我也是爱诗之人,只因官税繁重,官府盘剥,无奈做了强 人……先生既是当今诗坛才俊,请题一诗,权且当作买路钱吧。” 李涉大喜:“只要不伤我们性命,随便怎样都行。 虬髯汉子道:“只请先生题诗!” 李涉喏喏。当下遥望天边,便口占一诗:“两年为客悲秋凉,干里孤舟济水旁。忽见黄花 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好诗!”虬髯汉子复诵三遍,叹道,“明日便是重阳,我该回去与老父一起插莱萸了!多
- 4 - 孔子时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2)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雅 盗 余新锋 满目芦花,天高地阔。乘舟在清粼粼的古河道中,士子李涉油然而生诗情。 这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年轻的江南才俊李涉由扬州赴长安赶考。 船到途中遇到大风,李涉刚让船家把船泊在江边,便见一条小船飞也似的向他这边靠近, 船上十来个人正大声吆喝:“留下买路钱!” 李涉打个寒噤:“我命休矣!”连忙道:“我一介书生,并无金银财宝,大王莫伤我们性命!” 为首的虬髯汉子笑道:“我何曾要你性命?借几两银子度日罢了。” 李涉道:“小生李涉,是进京赶考的扬州士子,身上只带些许盘缠,大王若要,拿去便是 了。” “李涉?”那虬髯汉子道,“莫不是那善咏梅花,人称‘李梅花’的扬州才子李涉? 李涉慌忙道:“小生正是李涉……李梅花。” 那汉子喜道:“早闻先生诗名!我也是爱诗之人,只因官税繁重,官府盘剥,无奈做了强 人……先生既是当今诗坛才俊,请题一诗,权且当作买路钱吧。” 李涉大喜:“只要不伤我们性命,随便怎样都行。” 虬髯汉子道:“只请先生题诗!” 李涉喏喏。当下遥望天边,便口占一诗:“两年为客悲秋凉,千里孤舟济水旁。忽见黄花 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好诗!”虬髯汉子复诵三遍,叹道,“明日便是重阳,我该回去与老父一起插莱萸了!多
谢赠诗,就此别过!”说罢掉船而去 李涉长岀一口气:“好险!正要回舱,忽见那汉子又驾着小船飞速折回,不禁魂飞魄。 “先生勿惊,我只想跟先生说一句话。”虬髯汉子道,“李先生此番进京,定能金榜题名, 他日为官,还望勿忘天下黎民苍生!” 李涉正不知如何作答,只听他一声唿哨,船在江中飞也似的去远了 李涉入京后,抖擞精神,果然高中进士。十多年苦心经营,宦海沉浮,终于官至司刑少卿 也就在那一年,衣锦还乡的李涉又经水路回扬州省亲。 船经济水,在一条三叉水道,忽听一声唿哨,四周钻出数条小船,一条虬髯汉子喝道:“留 下买路钱来!” 车涉定晴看,喝道:“莫要胡来!还认得本官吗 那汉子定睛瞧了半天:“莫非是扬州李涉……李梅花? 李涉拈须而答:“本官正是司刑少卿李涉。” 虬髯汉子高声说道:“李先生果然高中,仕途得意!不知先生都为天下苍生黎民做了哪些 李涉张张嘴,不知如何作答。 虬髯汉子笑道:“既然跟大人如此有缘,此番还是请大人题诗一首做买路钱、如何?” “大胆!”李涉怒道,复一想,又强笑道,“草莽之徒也配谈诗!”吩咐随从:“把昨日写 好的一诗拿出来!” 几个随从依言抽出箱子里一条白绢,只见上面写道:“及第全用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船头渐八扬州廊,为报时人洗眼看 虬髯汉子道:“李大人可否把此诗送给小人?” 李涉说:“既如此,送与你吧!” 那虬髯汉子接过诗绢,突然往江中一丢
- 5 - 谢赠诗,就此别过!”说罢掉船而去。 李涉长出一口气:“好险!正要回舱,忽见那汉子又驾着小船飞速折回,不禁魂飞魄。 “先生勿惊,我只想跟先生说一句话。”虬髯汉子道,“李先生此番进京,定能金榜题名, 他日为官,还望勿忘天下黎民苍生!” 李涉正不知如何作答,只听他一声唿哨,船在江中飞也似的去远了…… 李涉入京后,抖擞精神,果然高中进士。十多年苦心经营,宦海沉浮,终于官至司刑少卿。 也就在那一年,衣锦还乡的李涉又经水路回扬州省亲。 船经济水,在一条三叉水道,忽听一声唿哨,四周钻出数条小船,一条虬髯汉子喝道:“留 下买路钱来!” 车涉定晴一看,喝道:“莫要胡来!还认得本官吗?”。 那汉子定睛瞧了半天:“莫非是扬州李涉……李梅花?” 李涉拈须而答:“本官正是司刑少卿李涉。” 虬髯汉子高声说道:“李先生果然高中,仕途得意!不知先生都为天下苍生黎民做了哪些 事?” 李涉张张嘴,不知如何作答。 虬髯汉子笑道:“既然跟大人如此有缘,此番还是请大人题诗一首做买路钱、如何?” “大胆!”李涉怒道,复一想,又强笑道,“草莽之徒也配谈诗!”吩咐随从:“把昨日写 好的一诗拿出来!” 几个随从依言抽出箱子里一条白绢,只见上面写道:“及第全用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船头渐八扬州廊,为报时人洗眼看!” 虬髯汉子道:“李大人可否把此诗送给小人?” 李涉说:“既如此,送与你吧!” 那虬髯汉子接过诗绢,突然往江中一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