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六大题18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 姜赟 在“世界城市日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和研究者, 围绕“城市设计,共创宜居”的主题各抒己见,并展示了优秀城市设计案例,“希 望城市多一些绿地、广场和街道空间”“希望保护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 忆”……参观的市民在现场留言板上写下的心声,表达了“文化引领城市更新 的企盼。 回首城市文化的昨天,我们曾经历过鳞次栉比“火柴盒”建筑的千城一 面,也曾兴起过似是而非的“复古风”、贪奇求洋的“欧陆风”、熏染迷信的“风 水潮”,尽管中国城市跳动着一个一个“凝固的音符”,却常遗憾难以奏出令人 赏心悦目的“交响乐”。把其脉,吴良镛说中国的设计师失之于方向不明;断其 症,贝聿铭说中国建筑缺少自己的文化味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城市规划 陷入了集体文化迷失。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之于城市就是灵魂,就是软实力 放眼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日益趋同,而文化差别赋予了它们 独特的风貌。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如苏州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 平遥和丽江古色古香的历史风韵……这些城市内在的文化,铸就了各自的生活空 间和城市性格,吸引着游客的脚步,惟有城市文化,能为旧城复兴注入新生的力 量,为新城崛起升华不灭的灵魂,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岀提供土壤 和资源。 然而,我国一些城市仍然没有摆脱“特色困境”。一方面,旧城改造中, 少了些如履薄冰的文化敬畏,让优秀的历史文化葬送在了推土机的滚滚狼烟里 城市独特的传统文化即便被简单复制,也丢失了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城市记忆 变得不伦不类甚至消失殆尽。另一方面,在新城建设中,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 任,国际化大都市被简化为林立的玻璃幕墙摩天大厦,甚至陷入城市模仿秀,以 至于游人走到哪里,都碰到一样的步行街、相似的大广场、山寨的建筑景观,难 免产生单调、浅薄和生硬的观感。没有文化艺术滋养的现代都市,只是工业逻辑 不合时宜的堆砌 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企业模式管治城市的印迹,用经济逻辑取代人与 城市的亲和关系。拆,是为了拆除阻碍经济建设的地理环境和旧有社区,尽管兑 现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想象,却丧失了传统的家园感;建,则是为了发展新型旅 游项目、高档商区、主题公园等城市景观,却抽离传统城市中集体回忆、身份认 同的文化因素。尽管局部也攀附了一些青花瓷、秦砖汉瓦等设计,观感却是芜杂 的陈设,让市民无法愉悦享受。文化维度的隐没,令城市感觉突兀、凌乱、焦躁。 如今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拥有造化天地的能力,但只有在“文化的土 壤”中汲取精髓,才能校准自身的城市品格。今天,中国54.7%的城镇化率已
辽宁省沈阳市 2016 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 10 页,六大题 18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 姜赟 在“世界城市日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和研究者, 围绕“城市设计,共创宜居”的主题各抒己见,并展示了优秀城市设计案例,“希 望城市多一些绿地、广场和街道空间”“希望保护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 忆”……参观的市民在现场留言板上写下的心声,表达了“文化引领城市更新” 的企盼。 回首城市文化的昨天,我们曾经历过鳞次栉比“火柴盒”建筑的千城一 面,也曾兴起过似是而非的“复古风”、贪奇求洋的“欧陆风”、熏染迷信的“风 水潮”,尽管中国城市跳动着一个一个“凝固的音符”,却常遗憾难以奏出令人 赏心悦目的“交响乐”。把其脉,吴良镛说中国的设计师失之于方向不明;断其 症,贝聿铭说中国建筑缺少自己的文化味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城市规划 陷入了集体文化迷失。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之于城市就是灵魂,就是软实力, 放眼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日益趋同,而文化差别赋予了它们 独特的风貌。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如苏州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 平遥和丽江古色古香的历史风韵……这些城市内在的文化,铸就了各自的生活空 间和城市性格,吸引着游客的脚步,惟有城市文化,能为旧城复兴注入新生的力 量,为新城崛起升华不灭的灵魂,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土壤 和资源。 然而,我国一些城市仍然没有摆脱“特色困境”。一方面,旧城改造中, 少了些如履薄冰的文化敬畏,让优秀的历史文化葬送在了推土机的滚滚狼烟里; 城市独特的传统文化即便被简单复制,也丢失了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城市记忆 变得不伦不类甚至消失殆尽。另一方面,在新城建设中,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 任,国际化大都市被简化为林立的玻璃幕墙摩天大厦,甚至陷入城市模仿秀,以 至于游人走到哪里,都碰到一样的步行街、相似的大广场、山寨的建筑景观,难 免产生单调、浅薄和生硬的观感。没有文化艺术滋养的现代都市,只是工业逻辑 不合时宜的堆砌。 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企业模式管治城市的印迹,用经济逻辑取代人与 城市的亲和关系。拆,是为了拆除阻碍经济建设的地理环境和旧有社区,尽管兑 现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想象,却丧失了传统的家园感;建,则是为了发展新型旅 游项目、高档商区、主题公园等城市景观,却抽离传统城市中集体回忆、身份认 同的文化因素。尽管局部也攀附了一些青花瓷、秦砖汉瓦等设计,观感却是芜杂 的陈设,让市民无法愉悦享受。文化维度的隐没,令城市感觉突兀、凌乱、焦躁。 如今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拥有造化天地的能力,但只有在“文化的土 壤”中汲取精髓,才能校准自身的城市品格。今天,中国 54.77%的城镇化率已
将7.5亿人卷入其中,更加需要重新表达城市,要知道,城市文化的发展,相 对易得的是物质进步、形态塑造及时尚外壳,但最难完成的是精神培育、品质锤 炼和境界提升。我们不仅要将文化厚植在城市建筑景观中,更要融汇和固化于产 业传统、社会网络、市民素养等方方面面。既要呼唤城市文脉的积淀,也要倡导 城市文化的创新,才能在旧的建筑,街道上焕发出类似北京798艺术区、成都宽 窄巷子的文化生机。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相信未来,在文化理念的引领 下,中国城市的面貌会像母亲的面孔一般让人永远难忘,城市的姿态也变得越来 越有魅力,城市的空间 更会拥有足够的细心去与人对话,生活其中,人们一定能感受得到四季、看得见 乡愁,拥 有情感寄托、认同归属和心灵栖息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世界城市日论坛”上,市民们既企盼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实现宜居,又希望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忆得到保护 B.回首城市文化的昨天,中国城市规划陷入了集体文化迷失,曾经历过 千城一面,也曾兴起过“复古风”、“欧陆风”、“风水潮”。 C.文化使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差别,从而赋予 了它们独特的城市风貌,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 D.有着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的苏州和有着古色古香的历史风韵的丽江, 以它们各自的生活空间和城市性格,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只有城市文化,才能为旧城复兴和新城崛起带 来生机与活力,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土壤和资源。 B.我国一些城市缺少文化敬畏,在其发展过程中葬送了优秀的历史文化, 即便将独特的传统文化简单地复制,也丧失了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 C.我国一些城市用企业模式管治城市,用经济逻辑取代人与城市的亲和 关系,忽视文化艺术滋养,至今仍然没有摆脱“特色困境”。 D.城市文化要融汇和固化于产业传统、社会网络、市民素养等方方面面,其中 最难完成的是对市民的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城市都存在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忆。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 设,都应该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民众情感。 B.真正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不会使人有单调、浅薄和生硬的观感,如古老 沧桑的米兰大教堂,又如灰墙灰瓦、平易朴素的北京四合院。 C.城市文化是人们寻求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载体,要想使其焕发生机,就要 倡导创新,提升其综合价值,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 D.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缺乏 神韵;在文化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城市的姿态会变得越来越有魅力。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将 7.5 亿人卷入其中,更加需要重新表达城市,要知道,城市文化的发展,相 对易得的是物质进步、形态塑造及时尚外壳,但最难完成的是精神培育、品质锤 炼和境界提升。我们不仅要将文化厚植在城市建筑景观中,更要融汇和固化于产 业传统、社会网络、市民素养等方方面面。既要呼唤城市文脉的积淀,也要倡导 城市文化的创新,才能在旧的建筑,街道上焕发出类似北京 798 艺术区、成都宽 窄巷子的文化生机。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相信未来,在文化理念的引领 下,中国城市的面貌会像母亲的面孔一般让人永远难忘,城市的姿态也变得越来 越有魅力,城市的空间 更会拥有足够的细心去与人对话,生活其中,人们一定能感受得到四季、看得见 乡愁,拥 有情感寄托、认同归属和心灵栖息。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世界城市日论坛”上,市民们既企盼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实现宜居,又希望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忆得到保护。 B.回首城市文化的昨天,中国城市规划陷入了集体文化迷失,曾经历过 千城一面,也曾兴起过“复古风”、“欧陆风”、“风水潮”。 C.文化使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差别,从而赋予 了它们独特的城市风貌,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 D.有着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的苏州和有着古色古香的历史风韵的丽江, 以它们各自的生活空间和城市性格,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只有城市文化,才能为旧城复兴和新城崛起带 来生机与活力,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土壤和资源。 B.我国一些城市缺少文化敬畏,在其发展过程中葬送了优秀的历史文化, 即便将独特的传统文化简单地复制,也丧失了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 C.我国一些城市用企业模式管治城市,用经济逻辑取代人与城市的亲和 关系,忽视文化艺术滋养,至今仍然没有摆脱“特色困境”。 D.城市文化要融汇和固化于产业传统、社会网络、市民素养等方方面面,其中 最难完成的是对市民的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很多城市都存在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忆。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 设,都应该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民众情感。 B.真正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不会使人有单调、浅薄和生硬的观感,如古老 沧桑的米兰大教堂,又如灰墙灰瓦、平易朴素的北京四合院。 C.城市文化是人们寻求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载体,要想使其焕发生机,就要 倡导创新,提升其综合价值,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 D.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缺乏 神韵;在文化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城市的姿态会变得越来越有魅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十五而孤,母吴氏力贫教 之。登庆元五年进士第,继试,中博学宏词科。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时 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 不肯为从官之人。”遂力请去,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江东旱蝗,广德、太平为甚。 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傍丛冢泣曰此皆往 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新徽州守林琰无廉声,宁国守张忠恕私匿振济 米,皆劾之。嘉定十年,以右文殿修撰知泉州。番舶畏苛征,至者岁不三四,德 秀首宽之,至者骤增至三十六艘。输租令民自概,听讼惟揭示姓名,人自诣州。 泉多大家,为闾里患,痛绳之。海贼作乱,将逼城。官军败衄,德秀祭兵死者, 乃亲授方略,禽之。复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増屯要害处,以备不虞。理宗即位, 擢礼部侍郎。上问谦吏,德秀以知袁州赵夫对,亲擢之直秘阁、为监司。具手笥 ①入谢,因言崔与之帅蜀,杨长儒帅闽,皆有廉声,乞广加咨访。德秀屡进鲠言 上皆虚心开纳,而弥远益严惮之,乃谋所以相撼,畏公议未敢发。后给事御史交 劾之,落职。绍定五年,起复知泉州,迎者塞路。端平元年,召为户部尚书,入 见,上迎谓曰:“卿去国十年,每切思贤。”乃以《大学衍义》进,谓“敬者德 之聚。仪狄之酒,南威之色,盘游弋射之娱,禽兽狗马之玩,有一于兹,皆足害 敬”。上欣然嘉纳,改翰林学士,时政多所论建。逾年,知贡举,已得疾,拜参 知政事。无何,遗表闻,上震悼,辍视朝,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文忠。 (选自《宋史·真德秀传记》,有删改) 【注】①手笥(zha):手札,即亲笔信、手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 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B.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 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C.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 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D.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 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 而无父曰孤。 B.“博学宏词”是封建时代为选拔学识渊博、善于作文的人才而设置的考试科 目 C.旧时用斗斛量米,人们常用一块木片刮平其中过满的粮食,这个木片叫做 概 D.遗表是古代大臣于临终前上奏给朝廷的一种章表,多表达其对君主的忠诚和 希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德秀为人耿介,不与权贵为伍。他不受丞相史弥远笼络,自请离京外放任 职;后因屡进忠言,令史弥远忌惮,又被人弹劾,一度罢职丢官。 B.真德秀施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他赈灾江东,扶危济困;他任职泉州,实 行优惠政策,发展对外贸易,又缉捕海盗,保护居民和商旅安全
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十五而孤,母吴氏力贫教 之。登庆元五年进士第,继试,中博学宏词科。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时 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 不肯为从官之人。”遂力请去,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江东旱蝗,广德、太平为甚。 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傍丛冢泣曰此皆往 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新徽州守林琰无廉声,宁国守张忠恕私匿振济 米,皆劾之。嘉定十年,以右文殿修撰知泉州。番舶畏苛征,至者岁不三四,德 秀首宽之,至者骤增至三十六艘。输租令民自概,听讼惟揭示姓名,人自诣州。 泉多大家,为闾里患,痛绳之。海贼作乱,将逼城。官军败衄,德秀祭兵死者, 乃亲授方略,禽之。复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增屯要害处,以备不虞。理宗即位, 擢礼部侍郎。上问谦吏,德秀以知袁州赵夫对,亲擢之直秘阁、为监司。具手劄 ①入谢,因言崔与之帅蜀,杨长儒帅闽,皆有廉声,乞广加咨访。德秀屡进鲠言, 上皆虚心开纳,而弥远益严惮之,乃谋所以相撼,畏公议未敢发。后给事御史交 劾之,落职。绍定五年,起复知泉州,迎者塞路。端平元年,召为户部尚书,入 见,上迎谓曰:“卿去国十年,每切思贤。”乃以《大学衍义》进,谓“敬者德 之聚。仪狄之酒,南威之色,盘游弋射之娱,禽兽狗马之玩,有一于兹,皆足害 敬”。上欣然嘉纳,改翰林学士,时政多所论建。逾年,知贡举,已得疾,拜参 知政事。无何,遗表闻,上震悼,辍视朝,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文忠。 (选自《宋史·真德秀传记》,有删改) 【注】①手劄(zhā):手札,即亲笔信、手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 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B.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 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C.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 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D.亲至广德/以便宜发廪振给/竣事而还/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 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 而无父曰孤。” B.“博学宏词”是封建时代为选拔学识渊博、善于作文的人才而设置的考试科 目。 C.旧时用斗斛量米,人们常用一块木片刮平其中过满的粮食,这个木片叫做 “概”。 D.遗表是古代大臣于临终前上奏给朝廷的一种章表,多表达其对君主的忠诚和 希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真德秀为人耿介,不与权贵为伍。他不受丞相史弥远笼络,自请离京外放任 职;后因屡进忠言,令史弥远忌惮,又被人弹劾,一度罢职丢官。 B.真德秀施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他赈灾江东,扶危济困;他任职泉州,实 行优惠政策,发展对外贸易,又缉捕海盗,保护居民和商旅安全
C.真德秀惩恶肃贪,为官清正廉明。徽州、宁国地方官因贪腐均受到他的弹劾; 在泉州,许多豪富之家为患乡里,真德秀严厉地惩治了他们。 D.真德秀忠谏举贤,得宋理宗信仼。他曾举荐和提拔袁州知州赵夫等廉吏;他 进献著作《大学衍义》,规劝皇上要远离声色犬马,恭谨为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5分) (2)复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增屯要害处,以备不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睦州四韵 杜牧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睦州刺史任上所作,时已迁官外放多年。睦州,治所在 今浙江省建德县。②钓台:东汉名儒严子陵垂钓处,位于富春江畔。③杜陵客: 杜牧自谓。杜牧家在长安万年县杜陵原 8.请结合颔联和颈联,谈谈你对“溪山实可怜”一句的理解。(5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请从四个小题中任选三个完成。(6分 (1)《蜀道难》中“ 两句,用鸟儿的啼鸣 与互逐渲染了蜀道悲凉孤寂的氛围 (2)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足以让一个愁绪满怀的人哭 成泪人。《琵琶行》中,诗人就这样以“ 束了琵琶女的倾诉。 (3)《赤壁赋》中“ 两句,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4)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壮志未酬。然而,政治上的失意激发了其创作热情, 使他获得了爱国词人的美誉,正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所写, 虽未能“ 却也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看水 汪曾祺
C.真德秀惩恶肃贪,为官清正廉明。徽州、宁国地方官因贪腐均受到他的弹劾; 在泉州,许多豪富之家为患乡里,真德秀严厉地惩治了他们。 D.真德秀忠谏举贤,得宋理宗信任。他曾举荐和提拔袁州知州赵夫等廉吏;他 进献著作《大学衍义》,规劝皇上要远离声色犬马,恭谨为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5 分) (2)复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增屯要害处,以备不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睦州四韵 杜牧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睦州刺史任上所作,时已迁官外放多年。睦州,治所在 今浙江省建德县。②钓台:东汉名儒严子陵垂钓处,位于富春江畔。③杜陵客: 杜牧自谓。杜牧家在长安万年县杜陵原。 8.请结合颔联和颈联,谈谈你对“溪山实可怜”一句的理解。(5 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概括并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请从四个小题中任选三个完成。(6 分) (1)《蜀道难》中“ , ”两句,用鸟儿的啼鸣 与互逐渲染了蜀道悲凉孤寂的氛围。 (2)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足以让一个愁绪满怀的人哭 成泪人。《琵琶行》中,诗人就这样以“ , ”结 束了琵琶女的倾诉。 (3)《赤壁赋》中“ , ”两句,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4)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壮志未酬。然而,政治上的失意激发了其创作热情, 使他获得了爱国词人的美誉,正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所写, 虽未能“ ”,却也“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看 水 汪曾祺
①下班了,小吕把擦得干干净净的铁铣搁到“小仓库”里,正在脚蹬着 个旧辘轴系鞋带,组长大老张走过来,跟他说:“小吕,你今天看一夜水 ②看一夜水,甭打算睡了!这倒还没有什么。主要的是,他没有看过水,他不知 道看水是怎么个看法。一个人,黑夜里,万一要是渠塌了,水跑了,淹了庄稼 灌了房子……那他可招架不了!一种沉重的,超过他的能力和体力的责任感压迫 着他。 ③但是大老张说话的声音、语气,叫他不能拒绝。吃了晚饭,小吕早早地就上了 ④一来,小吕就去找大老张留下的两个志子。小吕沿着渠岸巡视了一遍。走着走 着,又有点紧张起来。渠沿有好几处渗水,沁得堤土湿了老大一片,黑黑的。有 不少地方有蚯蚓和蝼蛄穿的小眼,汩汩地冒水。小吕觉得这不祥得很,越看越担 心,越想越害怕,觉得险象丛生,到处都有倒塌的可能!他不知道怎么办,就选 定了一处,用手电照着,定定地守着它看,看看它有什么变化没有。 上,走在斑驳的树影里,风吹着,渠根的绿草幽幽地摇拂着。他脚下是一渠流 水……他觉得看水很有味道。 ⑥现在,真可以休息了,他开始感觉有点疲倦了。他爬上小石桥头的一棵四 杈糖槭树上,半躺半坐下来。他一来时就选定了这个地方。这棵树,在不到一人 高的地方岔出了四个枝杈,坐上去,正好又有靠背,又可以舒舒服服地伸开腿脚。 而且坐在树上就能看得见那一根志子。月亮照在水上,水光晃晃荡荡,水面上隐 隐有一根黑影。用手电一射,就更加看得清清楚楚。 ⑦今天月亮真好,——快要月半了。天上真干浄,透明透明、蔚蔚蓝蓝的 点渣滓都没有,像一块大水晶。小吕还很少看到过这样深邃、宁静而又无比温 柔的夜空。说不出什么道理,天就是这样,老是这样,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 片蓝。可是天上似乎隐隐地有一股什么磁力吸着你的眼睛。你的眼睛觉得很舒服, 很受用,你愿意一直对着它看下去,看下去。真好看,真美,美得叫你的心感动 起来。小吕看着看着,心里总像要想起一点什么很远很远的,叫人快乐的事情 他想了几件,似乎都不是他要想的,他就在心里轻轻地唱:哎 ⑧四周围安静极了。远远听见大闸的水响,支渠的水温静地,生气勃勃地流着 “活一一活一一活”。风吹着庄稼的宽大的叶片,沙拉,沙拉。远远有一点灯火 在密密的丛林后面闪耀,那是他父亲工作的医院。母亲和妹妹现在一定都睡了 ⑨小吕觉得,月光暗了。抬起头来看看。好快!它怎么一下子就跑到西边去 了?什么时候跑过去的?而且好像灯尽油干,快要熄了似的,变得很薄了,红红 的,简直不亮了,好像它疲倦得不得了,在勉强支撑着。小吕知道,快了,它就 要落下去了。现在大概是夜里三点钟,大老张告诉他,这几天月亮都是这时候落 说着说着,月亮落了,好像是唿噜一下孑棹下去似的。立刻,眼前一片昏黑。 ⑩真黑,这是一夜里最黑的时候。小吕一时什么也看不见了,过了一会,才 勉强看得见一点模模糊糊的影子。小吕忽然觉得自己也疲倦得不行,有点恶心, 就靠着糖槭树坐下来,铁铣斜倚在树干上。他的头沉重起来,眼皮直往下搭拉 心里好像很明白,不要睡!不要睡!但是不由自主。他觉得自己直往一个深深的 黑黑的地方掉下去,就跟那月亮似的,拽都拽不住,他睡着了那么一小会。人有 时是知道自己怎么睡着了的。 l1忽然,他惊醒了!他觉得眼前有一道黑影子过去,他在迷糊之中异常敏 锐明确地断定:一一狼!一挺身站起来,抄起铁铣,按亮手电一照;已经走过去
①下班了,小吕把擦得干干净净的铁铣搁到“小仓库”里,正在脚蹬着 一个旧辘轴系鞋带,组长大老张走过来,跟他说:“小吕,你今天看一夜水。” ②看一夜水,甭打算睡了!这倒还没有什么。主要的是,他没有看过水,他不知 道看水是怎么个看法。一个人,黑夜里,万一要是渠塌了,水跑了,淹了庄稼, 灌了房子……那他可招架不了!一种沉重的,超过他的能力和体力的责任感压迫 着他。 ③但是大老张说话的声音、语气,叫他不能拒绝。吃了晚饭,小吕早早地就上了 渠。 ④一来,小吕就去找大老张留下的两个志子。小吕沿着渠岸巡视了一遍。走着走 着,又有点紧张起来。渠沿有好几处渗水,沁得堤土湿了老大一片,黑黑的。有 不少地方有蚯蚓和蝼蛄穿的小眼,汩汩地冒水。小吕觉得这不祥得很,越看越担 心,越想越害怕,觉得险象丛生,到处都有倒塌的可能!他不知道怎么办,就选 定了一处,用手电照着,定定地守着它看,看看它有什么变化没有。 ⑤小吕沿着支渠来回溜达着,不过心里安详多了。他走在月光照得着的渠岸 上,走在斑驳的树影里,风吹着,渠根的绿草幽幽地摇拂着。他脚下是一渠流 水……他觉得看水很有味道。 ⑥现在,真可以休息了,他开始感觉有点疲倦了。他爬上小石桥头的一棵四 杈糖槭树上,半躺半坐下来。他一来时就选定了这个地方。这棵树,在不到一人 高的地方岔出了四个枝杈,坐上去,正好又有靠背,又可以舒舒服服地伸开腿脚。 而且坐在树上就能看得见那一根志子。月亮照在水上,水光晃晃荡荡,水面上隐 隐有一根黑影。用手电一射,就更加看得清清楚楚。 ⑦今天月亮真好,——快要月半了。天上真干净,透明透明、蔚蔚蓝蓝的, 一点渣滓都没有,像一块大水晶。小吕还很少看到过这样深邃、宁静而又无比温 柔的夜空。说不出什么道理,天就是这样,老是这样,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是一 片蓝。可是天上似乎隐隐地有一股什么磁力吸着你的眼睛。你的眼睛觉得很舒服, 很受用,你愿意一直对着它看下去,看下去。真好看,真美,美得叫你的心感动 起来。小吕看着看着,心里总像要想起一点什么很远很远的,叫人快乐的事情。 他想了几件,似乎都不是他要想的,他就在心里轻轻地唱:哎—— ⑧四周围安静极了。远远听见大闸的水响,支渠的水温静地,生气勃勃地流着, “活——活——活”。风吹着庄稼的宽大的叶片,沙拉,沙拉。远远有一点灯火, 在密密的丛林后面闪耀,那是他父亲工作的医院。母亲和妹妹现在一定都睡了。 ⑨小吕觉得,月光暗了。抬起头来看看。好快!它怎么一下子就跑到西边去 了?什么时候跑过去的?而且好像灯尽油干,快要熄了似的,变得很薄了,红红 的,简直不亮了,好像它疲倦得不得了,在勉强支撑着。小吕知道,快了,它就 要落下去了。现在大概是夜里三点钟,大老张告诉他,这几天月亮都是这时候落。 说着说着,月亮落了,好像是唿噜一下子掉下去似的。立刻,眼前一片昏黑。 ⑩真黑,这是一夜里最黑的时候。小吕一时什么也看不见了,过了一会,才 勉强看得见一点模模糊糊的影子。小吕忽然觉得自己也疲倦得不行,有点恶心, 就靠着糖槭树坐下来,铁铣斜倚在树干上。他的头沉重起来,眼皮直往下搭拉。 心里好像很明白,不要睡!不要睡!但是不由自主。他觉得自己直往一个深深的、 黑黑的地方掉下去,就跟那月亮似的,拽都拽不住,他睡着了那么一小会。人有 时是知道自己怎么睡着了的。 11 忽然,他惊醒了!他觉得眼前有一道黑影子过去,他在迷糊之中异常敏 锐明确地断定:——狼!一挺身站起来,抄起铁铣,按亮手电一照;已经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