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毛泽东同志关 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给我们开辟了道路。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 的判断。他先是提出,国际形势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多 点时间不打仗。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后 来,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他又指出,世界政治力量 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 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 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 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 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 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 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 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
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毛泽东同志关 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给我们开辟了道路。”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 的判断。他先是提出,国际形势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多 一点时间不打仗。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后 来,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他又指出,世界政治力量 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 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1985 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 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4][④] 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 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 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 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 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 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
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 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 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 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从 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 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 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 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 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 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 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 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 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 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则是发达国家面 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 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世界相对和平的新历史条件,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 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
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 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 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 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从 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 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 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 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 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 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 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 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 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 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则是发达国家面 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 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世界相对和平的新历史条件,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 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
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 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 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 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 以巩固。邓小平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 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 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 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力量 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江泽 民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 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世 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技 术进步异常迅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的世界大战 时打不起来甚至可以避免。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 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 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 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 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
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 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 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 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 以巩固。邓小平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 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 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 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力量。 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江泽 民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 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5][⑤]世 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技 术进步异常迅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的世界大战一 时打不起来甚至可以避免。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 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 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 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 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
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 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 势 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进 一步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 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要和平、 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 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 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 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只有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实现共 同安全;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 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只有坚持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文明多样性是人类 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 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 贡献。只有坚持包容精神,才能共建和谐世界。 时代主题的变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 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 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加 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的发展,西方主导的经济全
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 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 势。 2005 年 9 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进 一步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 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要和平、 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 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 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 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只有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实现共 同安全;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 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只有坚持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文明多样性是人类 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 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 贡献。只有坚持包容精神,才能共建和谐世界。 时代主题的变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 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 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加 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的发展,西方主导的经济全
球化向各领域不断扩展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 巩固,又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没有得 到应有的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继续扩大,在国 际竞争中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 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 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 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 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 再到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二战 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 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20世纪 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阵营,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封锁 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20世纪60年代后, 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朝着霸权主义方向加速蜕变,中 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随后,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随着一些国家经济政
球化向各领域不断扩展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 巩固,又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没有得 到应有的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继续扩大,在国 际竞争中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 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 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 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 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 再到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二战 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 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阵营,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封锁 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20 世纪 60 年代后, 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朝着霸权主义方向加速蜕变,中 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随后,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随着一些国家经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