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考试将1—8题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其余试题在答题卷内作答,未按要求作答该题一律 作零分处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班级、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涂改液、改正纸 和透明胶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答题卷上交。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降解/押解矫捷廄洁吝啬Ⅷ租赁沦落/纶巾 B畜牧/罢黜猝然/荟萃怠慢/粉黛商贾/蛊惑 C血泊/停泊赦免/显赫膝盖/蹊跷弯曲/曲调 D粗犷达内讧哄骗熟稔/荏苒谩骂{蔓延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铬胶囊”事件被媒体如火如滎地曝光后持续发酵,9家被曝光的药企或许只是冰山一 角。国家药监局(SFDA)在其网站发出公告,勒令此次9家涉案企业的13个批次铬超标药用 胶囊产品立即暂停销售和使用。解决药品安全问题已然箭在弦上,但在事发12小时后的这 简单公告中,国家药监局对此不以为然,并未给出可能涉及产品的具体数量、召回时间及方 A.如火如茶B.冰山一角C.箭在弦上D.不以为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 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 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 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 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 之为“中和”,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
1 仁化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 考试将 1—8 题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其余试题在答题卷内作答,未按要求作答该题一律 作零分处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班级、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涂改液、改正纸 和透明胶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答题卷上交。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 降解./押解. 矫.捷/皎.洁 吝.啬/租赁. 沦.落/纶.巾 B 畜.牧/罢黜. 猝.然/荟萃. 怠.慢/粉黛. 商贾./蛊.惑 C 血泊./停泊. 赦.免/显赫. 膝.盖/蹊.跷 弯曲./曲.调 D 粗犷./旷.达 内讧./哄.骗 熟稔./荏.苒 谩.骂/蔓.延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组是( ) “铬胶囊”事件被媒体如火如荼地曝光后持续发酵,9 家被曝光的药企或许只是冰山一 角。国家药监局(SFDA)在其网站发出公告,勒令此次 9 家涉案企业的 13 个批次铬超标药用 胶囊产品立即暂停销售和使用。解决药品安全问题已然箭在弦上,但在事发 12 小时后的这一 简单公告中,国家药监局对此不以为然,并未给出可能涉及产品的具体数量、召回时间及方 式。 A.如火如荼 B.冰山一角 C.箭在弦上 D.不以为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 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 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 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 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 国 古 典 美 学 讲和 谐 。 , 可 高 度 概括 为 阴 阳 统一 , 刚 柔 统 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 之为“中和”, 。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④⑤③②①D.③⑤①②④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 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盗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 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 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 肃,广人大悦。 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 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 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予受天明命,肇造区夏, 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 相眚,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遺使 奉表迎降 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 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 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 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 人归,四海景丛。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 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 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以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诚。古云:令名, 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七月乙巳日,封何真为东莞伯。 (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 构:图谋 B.先遣人以书谕真 谕:上对下的文告 C.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籍:登记 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诣:前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分 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 慨然以生民为念
2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①②④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 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盗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 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 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 肃,广人大悦。 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 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 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予受天明命,肇造区夏, 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 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 奉表迎降。 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 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 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 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 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 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 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以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 以表来归之诚。古云: 令名, 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七月乙巳日,封何真为东莞伯。 (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 构:图谋 B.先遣人以书谕.真 谕:上对下的文告 C. 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籍:登记 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 诣:前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 慨然以.生民为念
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 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C.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 D.易乱为治者上也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 (3分) ①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 ②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③少英伟好书剑 ④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 ⑤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⑥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⑥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 B.何真曾率兵收复广州。他的队伍军纪严明,深得广州百姓欢迎 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军投降。 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3分) (2)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3分) (3)冷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4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 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2)每至晴初霜旦, 常有高猿长啸, 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赤壁赋》) (4)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叶朗 现在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国际上出现了 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 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
3 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 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C.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 D.易乱为治者.上也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 ) (3 分) ①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 ②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③少英伟好书剑 ④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 ⑤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 ⑥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 B.何真曾率兵收复广州。他的队伍军纪严明,深得广州百姓欢迎。 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军投降。 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 分) (1)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3 分) (2)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3 分) (3)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4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 (3 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 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2) 每至晴初霜旦, ,常有高猿长啸, ,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 (4)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叶 朗 现在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国际上出现了 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 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
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 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 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 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界上的民众都是 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仁者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样的话很多。这些 话都是说,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和这种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相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生态美学的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 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 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 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除,他说:“与自己意思一般。” 又说:“观天地生物气象。”周敦颐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 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这种体验给他一种快乐。程颢养鱼,时时观之,说:“欲观万物自 得意。”他又有诗描述自己的快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云淡风轻近午天, 望花随柳过前川。”他体验到人与万物的“生意”,体验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浑然与物同体”, 得到一种快乐。这是“仁者”的“乐”。 这种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和观天地万物“生意”的生态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多 长寿,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无非生机”。宋代董遖在《广川画跋》中强调画家赋形出象必须“发 于生意,得之自然”。清代王概的《画鱼诀》说:“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像。”“悠然羡其乐, 与人同意况。”中国画家从来不画死鱼、死鸟,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 生意盎然的。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 中国人的生态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如此。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贯穿着人与天地万物 体的意识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聊斋志异》的诗意, 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诗意。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幻化成美丽的少女, 并与人产生爱情。蒲松龄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 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 的“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 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把它们发掘出来,加以新的 阐释,并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使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交流,这将大大有助于不 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大大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 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 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 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 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 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界上的民众都是 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仁者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样的话很多。这些 话都是说,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和这种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相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生态美学的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 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 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 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除,他说:“与自己意思一般。” 又说:“观天地生物气象。”周敦颐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 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这种体验给他一种快乐。程颢养鱼,时时观之,说:“欲观万物自 得意。”他又有诗描述自己的快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云淡风轻近午天, 望花随柳过前川。”他体验到人与万物的“生意”,体验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浑然与物同体”, 得到一种快乐。这是“仁者”的“乐”。 这种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和观天地万物“生意”的生态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多 长寿,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无非生机”。宋代董逌在《广川画跋》中强调画家赋形出象必须“发 于生意,得之自然”。清代王概的《画鱼诀》说:“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像。”“悠然羡其乐, 与人同意况。”中国画家从来不画死鱼、死鸟,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 生意盎然的。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 中国人的生态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如此。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贯穿着人与天地万物 一体的意识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聊斋志异》的诗意, 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诗意。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幻化成美丽的少女, 并与人产生爱情。蒲松龄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 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 的“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 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把它们发掘出来,加以新的 阐释,并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使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交流,这将大大有助于不 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大大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 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2-13题为选择题,请再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充分体现了 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 B.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国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已经成为了生 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 C.作者认为,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造的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 的爱,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是一致的。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反映人类生态意识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 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E.“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画家的 审美意识与西方画家有明显的区别 13.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美学范畴的是( (3分) A.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 C.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D.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 14.请简要说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出现的背景以及发掘、阐释、传播和交流类似内容的 现实意义。(4分) 15综观全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有哪些具体内涵?请分点概括。(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星夜 龙应台 他把好几幅画在地上摊开。小店原本就挤,三张画铺在地上,我们就不能转身,一转身 就要踩到画布上了。“这一幅,”我指着梵高的《星夜》。他说,“一百块。”我说,“六十 块。”他做出夸张的痛苦的表情,指着地上的《星夜》说,“你看看你看看,画得多么好 画得多么像,就是颜料钱也不只六十块呀,小姐。”我说,“那好,我们再逛逛。”他一把 拉住,说,“算了算了,就六十块吧。” 油彩很浓,他用一张薄薄的塑胶膜覆盖在画面上,再把画小心地卷起来 我走出小店,踏入画家村的街。一整条街都卖画,颜色缤纷,琳琅满目,气氛像成衣市 集,只是挂得满坑满谷的不是衣服,是画。据说是一个奇人在这深圳的边缘荒村专门模仿梵 高的画,画得多,画得像,以致于国际媒体都纷纷来采访这中国深圳的“梵高”。没几年, 荒村已经变成画家一条街。梵高的画,人人能画,从这里批发到香港的小摊上,和开叉的旗 袍、绣着五彩金龙的衬衫、缎料的面纸盒等等“中国风味”礼品混在一起,卖给观光客
5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再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 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充分体现了 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 B.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国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已经成为了生 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 C. 作者认为,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造的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 的爱,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是一致的。 D.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反映人类生态意识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 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E. “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画家的 审美意识与西方画家有明显的区别。 13.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美学范畴的是( ) (3 分) A.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B.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 C.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D.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 14.请简要说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出现的背景以及发掘、阐释、传播和交流类似内容的 现实意义。(4 分) 15.综观全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有哪些具体内涵?请分点概括。(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星 夜 龙应台 他把好几幅画在地上摊开。小店原本就挤,三张画铺在地上,我们就不能转身,一转身 就要踩到画布上了。“这一幅,”我指着梵高的《星夜》。他说,“一百块。”我说,“六十 块。”他做出夸张的痛苦的表情,指着地上的《星夜》说,“你看看你看看,画得多么好, 画得多么像,就是颜料钱也不只六十块呀,小姐。”我说,“那好,我们再逛逛。”他一把 拉住,说,“算了算了,就六十块吧。” 油彩很浓,他用一张薄薄的塑胶膜覆盖在画面上,再把画小心地卷起来。 我走出小店,踏入画家村的街。一整条街都卖画,颜色缤纷,琳琅满目,气氛像成衣市 集,只是挂得满坑满谷的不是衣服,是画。据说是一个奇人在这深圳的边缘荒村专门模仿梵 高的画,画得多,画得像,以致于国际媒体都纷纷来采访这中国深圳的“梵高”。没几年, 荒村已经变成画家一条街。梵高的画,人人能画,从这里批发到香港的小摊上,和开叉的旗 袍、绣着五彩金龙的衬衫、缎料的面纸盒等等“中国风味”礼品混在一起,卖给观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