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市龙山中学2013届高三段考三语文试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请帖/字帖 混淆/佳肴 蔓延/顺蔓摸瓜 兴奋/兴师 动众 B、誊写/眷恋 殷红/湮没 筵席/垂涎欲滴 熏陶/叨天 幸 C、中肯/中听 采撷/仓颉 呜咽/狼吞虎咽 装载/载入 史册 D、诤友/挣脱 膝盖/油漆 戏谑/不屑一顾 着急/着手 成春 2.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市体育馆举办的“2009中国李白诗歌节”开幕式,给观众带来了如诗如画 的视听体验,每当节目结束时,全场就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B、市中心商厦一楼的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 法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C、崔颢的《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 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D、可在空中持续飞行长达五年的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一经问世,石破天惊, 举打破了无人驾驶机的飞行时间记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天安门广场、北大红楼等7个景点,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北京首批红色旅游 景点。对于天安门广场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旅游局新闻发言人方泽华给予了否认。 B、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 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C、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达到“三 个面向”的要求,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D、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最近的“糖高宗”“苹什么 这些词汇无一不显示了市民对于不断上涨的农产品价格感到担心和无奈。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 (1)3月25日,欧盟贸易总干事奥沙利文在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中国 应该能够帮助世界 金融危机,这是全球共同的利益。 (2)20多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开始 并研究中国古钱币,历经 40多年,终于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古钱币收藏大家 (3)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 ,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4)北京市公安局原网络监察处处长与国内著名的瑞星公司联手制造了 起的业界假案。 A.渡过收集原形 耸人听闻 B.度过收 集原型耸人听闻 C.度过搜集原形骇人听闻 D.渡过搜 集原型骇人听闻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
广东中山市龙山中学2013届高三段考三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请帖/字帖 混淆/佳肴 蔓延/顺蔓摸瓜 兴奋/兴师 动众 B、誊写/眷恋 殷红/湮没 筵席/垂涎欲滴 熏陶/叨天 之幸 C、中肯/中听 采撷/仓颉 呜咽/狼吞虎咽 装载/载入 史册 D、诤友/挣脱 膝盖/油漆 戏谑/不屑一顾 着急/着手 成春 2.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在市体育馆举办的“2009 中国李白诗歌节”开幕式,给观众带来了如诗如画 的视听体验,每当节目结束时,全场就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B、市中心商厦一楼的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 法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C、崔颢的《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 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D、可在空中持续飞行长达五年的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一经问世,石破天惊,一 举打破了无人驾驶机的飞行时间记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天安门广场、北大红楼等 7 个景点,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北京首批红色旅游 景点。对于天安门广场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旅游局新闻发言人方泽华给予了否认。 B、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 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C、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达到“三 个面向”的要求,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D、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最近的“糖高宗”“苹什么”, 这些词汇无一不显示了市民对于不断上涨的农产品价格感到担心和无奈。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 ) (1)3 月 25 日,欧盟贸易总干事奥沙利文在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中国 应该能够帮助世界 金融危机,这是全球共同的利益。 (2)20 多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开始 并研究中国古钱币,历经 40 多年,终于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古钱币收藏大家。 (3)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 ,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4)北京市公安局原网络监察处处长与国内著名的瑞星公司联手制造了一 起 的业界假案。 A.渡过 收集 原形 耸人听闻 B.度过 收 集 原型 耸人听闻 C.度过 搜集 原形 骇人听闻 D.渡过 搜 集 原型 骇人听闻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 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 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 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 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 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者可坐。予与 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岀地底。溪之外 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 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 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 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 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 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 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 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者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 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 哉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仄:狭窄 B.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 适:到、去 C.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踵:脚跟 D.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 顾:然而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②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 之区 B.①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 ②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C.①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 ②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 以摈斥流离 D.①出则豁然平旷 ②则好游者踵相接 7、下列句子与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予自顾而嘻 背有石如床者,可坐 C、与微之会于夷陵 D、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 伟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一行从夷陵州府出发,先走陆路,再走水路,然后登山,经过 番波折才一睹处于荒远偏僻之地的三游洞真面目。 B.对三游洞得名由来的交待对阐发本文主旨有着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三 游洞是因白乐天(居易)等三人共游此洞,不忍离去,于是游览了三次而得名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 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 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 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 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 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者可坐。予与二三 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 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 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 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 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 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 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 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 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者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 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 哉?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 仄:狭窄 B.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 适:到、去 C.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踵:脚跟 D.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 顾:然而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②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 之区 B.①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 ②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C.①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 ②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 以摈斥流离 D.①出则豁然平旷 ②则好游者踵相接 也 7、下列句子与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予自顾而嘻 B、背有石如床者,可坐 C、与微之会于夷陵 D、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 伟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一行从夷陵州府出发,先走陆路,再走水路,然后登山,经过一 番波折才一睹处于荒远偏僻之地的三游洞真面目。 B.对三游洞得名由来的交待对阐发本文主旨有着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三 游洞是因白乐天(居易)等三人共游此洞,不忍离去,于是游览了三次而得名
C.作者以白乐天、元微之等人作比,不难体会作者内心深沉的悲凉和不 平,但作者并不直抒愤懑,而是点到为止,委婉含蓄,体现了其“文贵远,远必 含蓄”的文学主张。 D.作者善于将自己人生的不幸推及开去,与山川风物紧密相连,本文尤 其注重突出三游洞“美好不外见”的特点,在感叹山川之不幸中寄予作者对自己 和一切怀才不遇者的深深叹惋。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给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 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者可坐 (2)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①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3分) ②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 兴 (1)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2)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C.作者以白乐天、元微之等人作比,不难体会作者内心深沉的悲凉和不 平,但作者并不直抒愤懑,而是点到为止,委婉含蓄,体现了其“文贵远,远必 含蓄”的文学主张。 D.作者善于将自己人生的不幸推及开去,与山川风物紧密相连,本文尤 其注重突出三游洞“美好不外见”的特点,在感叹山川之不幸中寄予作者对自己 和一切怀才不遇者的深深叹惋。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给划线的句子断句(4 分):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 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者可坐。 (2)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①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 (3 分) ②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 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 兴。 (1)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 分) (2)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6分) (1)积雨空林烟火 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2)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赤壁赋》苏轼 (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 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4)可怜楼上月徘徊, 。玉户 帘中卷不去,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即兴与推敲 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 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即兴的特点是趁热打铁。作家内在形象被唤醒并活 动时,文思泉涌,势不可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王勃写《滕王阁序》 李白“斗酒诗百篇”,都属即兴创作。有时,即兴表现为“我不觅诗诗觅我”的 紧急状态。一连串的形象、意念、词句以及主要脉络的情节如排山倒海般自动涌 现,写都写不及,作家只能抓住轮廓匆忙记下,过后再补充和完善。司汤达53 天写出《巴马修道院》,巴尔扎克于1831年写出75种作品,都属此类。即兴作 品大都有首尾贯通,情感炽热,有一气呵成之势。 但即兴不是没有酝酿而凭空出现的。首先,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王勃铺排大量典故,李白诗歌中丰富的社会和人生经验,都是长期积累和有意储 备的。任何酣畅淋漓的即兴创作,都是作家调集平生的记忆信息,厚积薄发形成 的。其次,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刹那似乎容易,实际上兴会的来临 极难。没有气氛和契机,即兴无由发生。王勃拥被而卧,李白饮酒,巴尔扎克喝 黑咖啡,便都是借此来制造某种刺激情境,以待兴会到来。第三,即兴的外在表 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沖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期 酝酿的产物。司汤达写《巴马修道院》虽53天,但其准备和酝酿却花了6年 最后,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它和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 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 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如果说即兴表现为灵感飞溅的快乐,那么推 敲则表现了物化过程跋涉的艰难。李频“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复活》 中马丝洛娃的初次登台亮相的一个场景,托尔斯泰花费了10年时间,修改达23 处之多。徐志摩说他作诗,从一点意思的晃动到一篇诗的完成,没有一次不经过 “唐僧取经”似的苦难 推敲不仅表现为词句的精选,也包括细节的提炼,人物的安排,章节的转换,意 境的合成等等。由于文学创作的工具和媒介都是语言文字,因此,所有的推敲也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1) 积雨空林烟火 迟, 。 ,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2)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赤壁赋》苏轼 (3)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 暝。 , 。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4) 可怜楼上月徘徊, 。玉户 帘中卷不去,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即兴与推敲 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 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即兴的特点是趁热打铁。作家内在形象被唤醒并活 动时,文思泉涌,势不可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王勃写《滕王阁序》, 李白“斗酒诗百篇”,都属即兴创作。有时,即兴表现为“我不觅诗诗觅我”的 紧急状态。一连串的形象、意念、词句以及主要脉络的情节如排山倒海般自动涌 现,写都写不及,作家只能抓住轮廓匆忙记下,过后再补充和完善。司汤达 53 天写出《巴马修道院》,巴尔扎克于 1831 年写出 75 种作品,都属此类。即兴作 品大都有首尾贯通,情感炽热,有一气呵成之势。 但即兴不是没有酝酿而凭空出现的。首先,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王勃铺排大量典故,李白诗歌中丰富的社会和人生经验,都是长期积累和有意储 备的。任何酣畅淋漓的即兴创作,都是作家调集平生的记忆信息,厚积薄发形成 的。其次,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刹那似乎容易,实际上兴会的来临 极难。没有气氛和契机,即兴无由发生。王勃拥被而卧,李白饮酒,巴尔扎克喝 黑咖啡,便都是借此来制造某种刺激情境,以待兴会到来。第三,即兴的外在表 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期 酝酿的产物。司汤达写《巴马修道院》虽 53 天,但其准备和酝酿却花了 6 年。 最后,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它和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 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 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如果说即兴表现为灵感飞溅的快乐,那么推 敲则表现了物化过程跋涉的艰难。李频“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复活》 中马丝洛娃的初次登台亮相的一个场景,托尔斯泰花费了 10 年时间,修改达 23 处之多。徐志摩说他作诗,从一点意思的晃动到一篇诗的完成,没有一次不经过 “唐僧取经”似的苦难。 推敲不仅表现为词句的精选,也包括细节的提炼,人物的安排,章节的转换,意 境的合成等等。由于文学创作的工具和媒介都是语言文字,因此,所有的推敲也
都以语、词为主来进行。推敲的好处是精雕细琢,表达心象精确鲜明,无处不使 人感到作家的匠心。正如即兴创造需要推敲一样,推敲创造有时也会出现颇为畅 达的即兴。较长时间的词句斟酌,常常伴随着一连串的灵感和兴会 即兴和推敲是同一操作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可把它们绝对分开。对于具体作 家来说,有的可能以即兴为主而以推敲为辅,有的则相反。不管他采用哪种操作 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完满地把构思体现在纸上,把内在不可捉摸的形象物化为可 以通过文字欣赏来消费的文学作品 如果把即兴与推敲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也许更有利于物化的实现。在语言文字的 操作实践中,凡著名作家都能发挥即兴与推敲之所长,为己所用。李贺每有兴会, 便立刻记取一鳞半爪,存之“诗囊”,回家后反复修改。欧阳修兴会突至,即使 如厕,也要马上笔录,过后挂于墙壁,再三推 敲 节选自童庆炳《文学理论 教程》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不给 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虽然即兴创作在表面上具有突发性,但实际上,它是作家情感和经验累积后 的必然结果。 B、一部经过推敲而创作的作品,无处不使人感到作家的匠心;而即兴创作的作 品,我们很难感受到作家的匠心 C、由于徐志摩的作品没有一次不是推敲出来的,因此,读徐志摩诗,我们是感 受不到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的 D、为了完满地把构思体现在纸上,作家就必须借助即兴和推敲两种方式,把内 在不可捉摸的形象物化为可消费的文学作品 E、即兴创作是比较感性的,但它的背后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积淀:推敲创作 是比较理性的,但它的背后又常常伴随着一连串的即兴、灵感 13、下列各项,最不能直接表现作者推蔽过程的一句是 A、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 练当空舞 C、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D、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14、请简要概述即兴创作产生的条件。(4分) 5、文中说到“如果说即兴表现为灵感飞溅的快乐,那么推敲则表现了物化过 程跋涉的艰难”。根据文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简要说明。(4分) 四、选考文阅读(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会思想的芦苇 赵丽宏
都以语、词为主来进行。推敲的好处是精雕细琢,表达心象精确鲜明,无处不使 人感到作家的匠心。正如即兴创造需要推敲一样,推敲创造有时也会出现颇为畅 达的即兴。较长时间的词句斟酌,常常伴随着一连串的灵感和兴会。 即兴和推敲是同一操作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可把它们绝对分开。对于具体作 家来说,有的可能以即兴为主而以推敲为辅,有的则相反。不管他采用哪种操作 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完满地把构思体现在纸上,把内在不可捉摸的形象物化为可 以通过文字欣赏来消费的文学作品。 如果把即兴与推敲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也许更有利于物化的实现。在语言文字的 操作实践中,凡著名作家都能发挥即兴与推敲之所长,为己所用。李贺每有兴会, 便立刻记取一鳞半爪,存之“诗囊”,回家后反复修改。欧阳修兴会突至,即使 如厕,也要马上笔录,过后挂于墙壁,再三推 敲。 ——节选自童庆炳《文学理论 教程》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多选、错选不给 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 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虽然即兴创作在表面上具有突发性,但实际上,它是作家情感和经验累积后 的必然结果。 B、一部经过推敲而创作的作品,无处不使人感到作家的匠心;而即兴创作的作 品,我们很难感受到作家的匠心。 C、由于徐志摩的作品没有一次不是推敲出来的,因此,读徐志摩诗,我们是感 受不到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的。 D、为了完满地把构思体现在纸上,作家就必须借助即兴和推敲两种方式,把内 在不可捉摸的形象物化为可消费的文学作品。 E、即兴创作是比较感性的,但它的背后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积淀;推敲创作 是比较理性的,但它的背后又常常伴随着一连串的即兴、灵感。 13、下列各项,最不能直接表现作者推敲过程的一句是 A、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 练当空舞? C、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D、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14、请简要概述即兴创作产生的条件。(4 分) 15、文中说到“如果说即兴表现为灵感飞溅的快乐,那么推敲则表现了物化过 程跋涉的艰难”。根据文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简要说明。(4 分) 四、选考文阅读(15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会思想的芦苇 赵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