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文 命题学校: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命题:李剑林审题:王文雄、杨红菊2014.12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蝉联/婵娟龟裂/隽秀虎视眈眈/肆无忌惮 B.煎熬/鏖战反诘/拮据画卷/胜券在握 C.针砭/匾额觊觎/给予前仆后继/风尘仆仆 D.蓓蕾/胳臂仓廪/租赁戕害/呼天抢地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990年国家教委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3年是素质教育思想形 成过程中标新立异的年份,这年2月,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吸纳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讨论的理论成果。然而,“素质”一词在《辞海》中 解释为: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心理学界普遍把它理解为“秉性、天资、天 赋”。由此可见,“素质”一词原本强调人先天的生理特性。“素质教育”这 概念,从词义上看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的天赋不可教育。但是,长达20多年 的“素质教育”宣传已经使这一词语具有了独立的意思,今天它已很少受到质 疑。 A.完整B.标新立异C.自相矛盾D.质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APEC北京会议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中 国对亚太持久发展繁荣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安排。 B.随着“双11”、“双12”、圣诞节、元旦等各个网购高峰的到来,预计今年 我国快递业务量将超过美国至少达140亿件左右。 C.大量案例表明,一些干部蜕化变质,多是从小爱好、小情趣开始的,然后逐渐 沉溺于安逸享乐奢靡之中,最终堕落成为腐败。 D.为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各地政府在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 政策的同时,也加快了新能源充电站的建设步伐。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寄托,一般来说只是一种艺术手法,,归根到底仍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倾向和他 对待现实的态度。 ①就往往只能借助文字游戏来消遣他的无聊日子 ②通过寄托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才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③而一个脱离现实、生活内容空虚的词家 ④一个热爱生活、面对现实的诗人 ⑤因此能不能正确运用寄托手法来写作 ⑥总是要通过寄托手法更强烈地表现他的思想感情 A.②④①③⑥⑤B.②④⑥③①⑤C.⑤④②①③⑥D.④⑥③①⑤②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李存勖为晋王,崇 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广东省五校协作体 2015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语 文 命题学校: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命题:李剑林 审题:王文雄、杨红菊 2014.12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蝉联/婵娟 龟裂/隽秀 虎视眈眈/肆无忌惮 B.煎熬/鏖战 反诘/拮据 画卷/胜券在握 C.针砭/匾额 觊觎/给予 前仆后继/风尘仆仆 D.蓓蕾/胳臂 仓廪/租赁 戕害/呼天抢地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990 年国家教委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3 年是素质教育思想形 成过程中标新立异的年份,这年 2 月,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吸纳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讨论的理论成果。然而,“素质”一词在《辞海》中 解释为: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心理学界普遍把它理解为“秉性、天资、天 赋”。由此可见,“素质”一词原本强调人先天的生理特性。“素质教育”这一 概念,从词义上看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的天赋不可教育。但是,长达 20 多年 的“素质教育”宣传已经使这一词语具有了独立的意思,今天它已很少受到质 疑。 A.完整 B.标新立异 C.自相矛盾 D.质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一 APEC 北京会议鲜明的主题,体现出中 国对亚太持久发展繁荣所作的深入思考和安排。 B.随着“双 11”、“双 12”、圣诞节、元旦等各个网购高峰的到来,预计今年 我国快递业务量将超过美国至少达 140 亿件左右。 C.大量案例表明,一些干部蜕化变质,多是从小爱好、小情趣开始的,然后逐渐 沉溺于安逸享乐奢靡之中,最终堕落成为腐败。 D.为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各地政府在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 政策的同时,也加快了新能源充电站的建设步伐。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寄托,一般来说只是一种艺术手法, ,归根到底仍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倾向和他 对待现实的态度。 ①就往往只能借助文字游戏来消遣他的无聊日子 ②通过寄托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才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③而一个脱离现实、生活内容空虚的词家 ④一个热爱生活、面对现实的诗人 ⑤因此能不能正确运用寄托手法来写作 ⑥总是要通过寄托手法更强烈地表现他的思想感情 A.②④①③⑥⑤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④②①③⑥ D.④⑥③①⑤②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李存勖为晋王,崇 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契丹入寇,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 韬曰:“契丹口来,非救文礼。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 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国号唐,拜崇韬兵部尚书 梁王彦章击破德胜,唐军东保杨刘,彦章围之。庄宗引短兵出战,大败而归。庄 宗问崇韬:“计安出?”是时,唐已得郓州矣,崇韬因曰:“彦章志在郓州。臣 愿得兵数千,筑垒口必争之地,以应郓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 也。”庄宗以为然,乃遣崇韬与毛璋将数千人,渡河筑垒于博州东。彦章果引兵 急攻之,及攻垒不克,还趋杨刘,庄宗败之 康延孝自梁奔唐,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尽得梁虚实。唐自失德胜,梁兵日 掠澶、相,又闻延孝言梁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口问诸将,诸将皆 曰:“不若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庄宗不悦,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 兴兵十余年矣。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此岂按兵持久之时乎?愿陛下长驱 捣梁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即日下令军中从郓州入袭汴,八 日而灭梁。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 功 及庄宗即位,宦者马绍宏当为枢密使,而崇韬不欲绍宏在己上,乃以张居翰为枢 密使。绍宏失职怨望,崇韬颇惧,语其故人子弟曰:“今群小交兴,吾欲避之, 庶几免祸,可乎?”故人子弟对曰:“今公权位已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势 能自安乎?”崇韬曰:“奈何?”对曰:“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 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玊”崇韬乃上书请 立刘氏为皇后。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今藩镇诸 侯,多梁旧将。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 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庄宗已郊,遂立刘氏为皇后。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见:拜见 B.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延:邀请 C.绍宏失职怨望,崇韬颇惧望:埋怨 D.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遗:赠送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契丹囗来,非救文礼 ②筑垒口必争之地 ③庄宗患之,口问诸将 A①之②于③以B.①且②则③以 C.①且②于③而D.①之②则③而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 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 B.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 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 C.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 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契丹入寇,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 韬曰:“契丹□来,非救文礼。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 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国号唐,拜崇韬兵部尚书。 梁王彦章击破德胜,唐军东保杨刘,彦章围之。庄宗引短兵出战,大败而归。庄 宗问崇韬:“计安出?”是时,唐已得郓州矣,崇韬因曰:“彦章志在郓州。臣 愿得兵数千,筑垒□必争之地,以应郓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 也。”庄宗以为然,乃遣崇韬与毛璋将数千人,渡河筑垒于博州东。彦章果引兵 急攻之,及攻垒不克,还趋杨刘,庄宗败之。 康延孝自梁奔唐,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尽得梁虚实。唐自失德胜,梁兵日 掠澶、相,又闻延孝言梁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问诸将,诸将皆 曰:“不若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庄宗不悦,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 兴兵十余年矣。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此岂按兵持久之时乎?愿陛下长驱 捣梁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即日下令军中从郓州入袭汴,八 日而灭梁。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 功。 及庄宗即位,宦者马绍宏当为枢密使,而崇韬不欲绍宏在己上,乃以张居翰为枢 密使。绍宏失职怨望,崇韬颇惧,语其故人子弟曰:“今群小交兴,吾欲避之, 庶几免祸,可乎?”故人子弟对曰:“今公权位已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势, 能自安乎?”崇韬曰:“奈何?”对曰:“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 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崇韬乃上书请 立刘氏为皇后。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今籓镇诸 侯,多梁旧将。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 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庄宗已郊,遂立刘氏为皇后。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见:拜见 B.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 延:邀请 C.绍宏失职怨望,崇韬颇惧 望:埋怨 D.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 遗:赠送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契丹□来,非救文礼 ②筑垒□必争之地 ③庄宗患之,□问诸将 A.①之 ②于 ③以 B.①且 ②则 ③以 C.①且 ②于 ③而 D.①之 ②则 ③而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 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 B.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 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 C.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 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
D.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 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崇韬为人处世明达敏捷,善于交际应对,又才能出众,得到了李存勖的信任 和重用。 B.李存勖无论为晋王时,还是称帝以后,在与梁的对垒中,郭崇韬都表现了非凡 的谋略。 C.郭崇韬大公无私、嫉恶如仇,直接免去了结党营私兴风作浪的宦者马绍宏枢密 使的职务。 D.在李存勖称帝以后,郭崇韬变得位高权重,他收受财物的行为受到了故人子弟 的误解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3分 ②今公权位已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势,能自安乎?(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郭崇韬“深谋远虑”的两个事例。(可用原文,也可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 想羡欢会,因寄此诗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注】①湖州的紫笋茶和常州的阳羡茶都被列为贡茶。二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 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当时的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和审定贡 茶的质量。 ②蒲黄:中药名。 1)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2)本诗采用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作赏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 (2)_,听臣微志。,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3)_,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苏轼《赤壁赋》) (4)沧海月明珠有泪,_。此情可待成追忆,_。(李商隐《锦瑟》)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服饰中的自我 华梅 在心理学中,个性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 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欧洲心理学学者将其称之为人 格,他们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不下五十种,可见对于个性或人格的分析也不是一件
D.今中宫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 退而乞/身虽有谗间/其可动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郭崇韬为人处世明达敏捷,善于交际应对,又才能出众,得到了李存勖的信任 和重用。 B.李存勖无论为晋王时,还是称帝以后,在与梁的对垒中,郭崇韬都表现了非凡 的谋略。 C.郭崇韬大公无私、嫉恶如仇,直接免去了结党营私兴风作浪的宦者马绍宏枢密 使的职务。 D.在李存勖称帝以后,郭崇韬变得位高权重,他收受财物的行为受到了故人子弟 的误解。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3 分) ②今公权位已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势,能自安乎?(4 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郭崇韬“深谋远虑”的两个事例。(可用原文,也可 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①, 想羡欢会,因寄此诗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②酒对病眠人。 【注】①湖州的紫笋茶和常州的阳羡茶都被列为贡茶。二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 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当时的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和审定贡 茶的质量。 ②蒲黄:中药名。 (1)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 分) (2)本诗采用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作赏析。(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孟子》) (2) ,听臣微志。 ,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3)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苏轼《赤壁赋》)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服饰中的自我 华梅 在心理学中,个性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 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欧洲心理学学者将其称之为人 格,他们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不下五十种,可见对于个性或人格的分析也不是一件
简单的事情。叶奕乾、祝蓓里所编的《心理学》一书中说个性是“客观现实与人 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个性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换而变化的”。 陈仲康、张雨新编著的《人格心理学》则认为,“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予他人印 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得和验证的特点。这些稳定而异于 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身 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一一人格。”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面具”,把面具指 定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两层意思,一层是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 层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根据这样的观点,结合服饰心理学中的着装心理学,得出人格或个性在服饰中得 到体现的结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广义地说,每个人的着装行为实际上都反映出 内心的真实的人格,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欲求体现个性。而狭义地说,在着装者群 中,某些人总是试图在个人的着装中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在自己的学说中将由面具演变而来的人格指为自我的外延。 按照荣格的观点,“文化要求他所充当的角色成为人格……这种包括外部自我和 内部自我真实的人,就是人格。”对于着装者来说,有些人总想通过个人的外部 形象,即着装形象向周围的人显示“我”与众不同,也就是将自己的爱好、兴趣、 需求以及对人生的看法都以物化的形象一一服饰,向人们展示,以赢得所有与之 交流的着装形象受众的肯定与另眼相看。 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不要只将其看作个人简单的一时好恶。其原初动 机的形成,完全有赖于个人的兴趣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有时说某人穿衣很特别, 或总是保持着自己的特征,这些评价很难说清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是表达个性的 人又有什么错误呢?评价者尽管评价,着裝者依旧“衣鸣惊人”。从服饰心理学 的角度来讲,那些人着装上的顽强意志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兴趣,而是根源于他从 小受到的教育,他生活的亲身体验以及在个人经历中所得出的对人生的看法,还 有他对借助服饰显示个性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形式的采用。所有这些主观、客观因 素的交融与碰撞,便培养出不遗余力想在服饰上显示个性的着装者。 如果仔细分析一些着装心理个性倾向表现较强的着装者,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着装 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个性决定的。有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外向,有的人深 沉、稳健、多思、内向。一般来说,前者喜欢宽松的、适宜活动的服装款式,喜 欢鲜艳的跳跃式的图案,喜欢漂亮、醒目的配饰以及便捷的着装配套形式;而后 者喜欢平稳庄重的服装款式,喜欢沉着雅静的、细小玲珑的图案或干脆选择素色 的衣物,喜欢精巧、细微、文静的配饰以及庄重的着装表征。服饰的选择以及个 人形象的塑造都必然染上性格的色彩,同时在着装中显示出的个性还带有鲜明的 典型性和反复交叉的多变性。 上层社会中不乏这类例子。相对于平民来讲,他们拥有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显赫的 社会地位,因而就更容易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着装形象。多数上层人物喜爱“ 贯装束”,那是因为他们希望确立较为稳定而又区别于他人的着装形象,从而给 受众以连续视觉刺激,形成深刻印象,进而体现其顽强并有张力的个性。显示个 性的着装心理,虽然可以通过真实的人物着装表征得以证实,但是仍然需要承认, 显示个性的心理在着装中的表现是抽象的。它与求异是不同的,个性从人出发, 求异是落实于物的。 (节选自《服饰心理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简单的事情。叶奕乾、祝蓓里所编的《心理学》一书中说个性是“客观现实与人 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个性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换而变化的”。 陈仲康、张雨新编著的《人格心理学》则认为,“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予他人印 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得和验证的特点。这些稳定而异于 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身 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人格。” 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面具”,把面具指 定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两层意思,一层是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 一层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根据这样的观点,结合服饰心理学中的着装心理学,得出人格或个性在服饰中得 到体现的结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广义地说,每个人的着装行为实际上都反映出 内心的真实的人格,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欲求体现个性。而狭义地说,在着装者群 中,某些人总是试图在个人的着装中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在自己的学说中将由面具演变而来的人格指为自我的外延。 按照荣格的观点,“文化要求他所充当的角色成为人格……这种包括外部自我和 内部自我真实的人,就是人格。”对于着装者来说,有些人总想通过个人的外部 形象,即着装形象向周围的人显示“我”与众不同,也就是将自己的爱好、兴趣、 需求以及对人生的看法都以物化的形象——服饰,向人们展示,以赢得所有与之 交流的着装形象受众的肯定与另眼相看。 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不要只将其看作个人简单的一时好恶。其原初动 机的形成,完全有赖于个人的兴趣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有时说某人穿衣很特别, 或总是保持着自己的特征,这些评价很难说清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是表达个性的 人又有什么错误呢?评价者尽管评价,着装者依旧“衣鸣惊人”。从服饰心理学 的角度来讲,那些人着装上的顽强意志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兴趣,而是根源于他从 小受到的教育,他生活的亲身体验以及在个人经历中所得出的对人生的看法,还 有他对借助服饰显示个性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形式的采用。所有这些主观、客观因 素的交融与碰撞,便培养出不遗余力想在服饰上显示个性的着装者。 如果仔细分析一些着装心理个性倾向表现较强的着装者,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着装 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个性决定的。有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外向,有的人深 沉、稳健、多思、内向。一般来说,前者喜欢宽松的、适宜活动的服装款式,喜 欢鲜艳的跳跃式的图案,喜欢漂亮、醒目的配饰以及便捷的着装配套形式;而后 者喜欢平稳庄重的服装款式,喜欢沉着雅静的、细小玲珑的图案或干脆选择素色 的衣物,喜欢精巧、细微、文静的配饰以及庄重的着装表征。服饰的选择以及个 人形象的塑造都必然染上性格的色彩,同时在着装中显示出的个性还带有鲜明的 典型性和反复交叉的多变性。 上层社会中不乏这类例子。相对于平民来讲,他们拥有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显赫的 社会地位,因而就更容易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着装形象。多数上层人物喜爱“一 贯装束”,那是因为他们希望确立较为稳定而又区别于他人的着装形象,从而给 受众以连续视觉刺激,形成深刻印象,进而体现其顽强并有张力的个性。显示个 性的着装心理,虽然可以通过真实的人物着装表征得以证实,但是仍然需要承认, 显示个性的心理在着装中的表现是抽象的。它与求异是不同的,个性从人出发, 求异是落实于物的。 (节选自《服饰心理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年,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引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的内容进行佐证,意在说明这两部著作的 观点是最准确的。 B.作者对“人格”一词进行词源的考证,得出两个层面的含意,仍是为了证明 人格”一词的复杂性 C.一个人的着装形象必将展示出来他的与众不同,以及个人的爱好、兴趣、需求 和对人生的看法。 D.如果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这不是简单的一时好恶,它完全有赖于兴趣 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 E.相对于平民,拥有丰厚物质条件和显赫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更容易形成具有个 性特征的着装形象。 13.下列着装形式不属于表达个性的一项是(3分) A.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终生都穿着当时英国只有未婚女子才能穿的袒肩露颈 的服装 B.美国著名流行歌手 Lady gaga着装时而前卫时而浪漫时而硬朗时而带有浓厚的 民族风情 C.中山装是民国政府确定的礼服,然而建国后毛泽东在重大的政治、外交场合都 穿中山装。 D.2014北京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高级定制的具有“最中国”色彩的宋锦华 服合影。 14.服饰与人的个性之间的关系怎样?请根据文意概括。(4分) 15.乔布斯的装束是黑色长袖高领套头衫和蓝色牛仔裤,这一着装风格十几年未 变。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苹果大型的媒体发布会上,乔布斯标志性的 着装给果迷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请结合文中观点作简要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邵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旧日红 [香港]董桥 我偏偏好说我是遗民。最近坊间邂逅几柄美丽的旧折扇,有两柄分别是阮性山和 郭若愚画的墨梅。寒梅幽雅,灵石清癯,这么的风月当是边远的绝响了。配起时 下这满城新潮和满街俗物,不啻在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浑似千瓣心香 年孟冬,老师亦梅先生来香港过年,礼拜六下午到我家谈天,说起他早年镇宅 之宝王冕墨梅册页,最近有人出美金重价要买,弄得他心境不宁。那本册页我曾 翻过好几回,还经老师逐页给我指导,册页所附历朝文士的题咏后来也都影印在 老师诗集的附录里,八成以上我都背诵得出。我劝老师不要卖,老师说:“这不 是第一回的引诱了。你该还记得萧姨吧?她耳提面命要我留给子孙。” 萧姨跟老师同龄,常年穿着浅色丝绸旗袍,斑白的头发梳得丝丝服贴,圆圆发髫 永久插着一枝翡翠发簪,宽宽厚厚油绿得谁也舍不得雕刻,只沿着四围阳刻一道 细致的花边。我忍不住赞扬两声。萧姨乐透了:“傻小子,等你讨个俏媳妇儿萧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分) A.作者引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的内容进行佐证,意在说明这两部著作的 观点是最准确的。 B.作者对“人格”一词进行词源的考证,得出两个层面的含意,仍是为了证明 “人格”一词的复杂性。 C.一个人的着装形象必将展示出来他的与众不同,以及个人的爱好、兴趣、需求 和对人生的看法。 D.如果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这不是简单的一时好恶,它完全有赖于兴趣 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 E.相对于平民,拥有丰厚物质条件和显赫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更容易形成具有个 性特征的着装形象。 13.下列着装形式不属于表达个性的一项是 (3 分) A.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终生都穿着当时英国只有未婚女子才能穿的袒肩露颈 的服装。 B.美国著名流行歌手 Lady Gaga 着装时而前卫时而浪漫时而硬朗时而带有浓厚的 民族风情。 C.中山装是民国政府确定的礼服,然而建国后毛泽东在重大的政治、外交场合都 穿中山装。 D.2014 北京 APEC 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高级定制的具有“最中国”色彩的宋锦华 服合影。 14.服饰与人的个性之间的关系怎样?请根据文意概括。(4 分) 15.乔布斯的装束是黑色长袖高领套头衫和蓝色牛仔裤,这一着装风格十几年未 变。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苹果大型的媒体发布会上,乔布斯标志性的 着装给果迷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请结合文中观点作简要分析。(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l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 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旧日红 [香港]董桥 我偏偏好说我是遗民。最近坊间邂逅几柄美丽的旧折扇,有两柄分别是阮性山和 郭若愚画的墨梅。寒梅幽雅,灵石清癯,这么的风月当是边远的绝响了。配起时 下这满城新潮和满街俗物,不啻在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浑似千瓣心香。 一年孟冬,老师亦梅先生来香港过年,礼拜六下午到我家谈天,说起他早年镇宅 之宝王冕墨梅册页,最近有人出美金重价要买,弄得他心境不宁。那本册页我曾 翻过好几回,还经老师逐页给我指导,册页所附历朝文士的题咏后来也都影印在 老师诗集的附录里,八成以上我都背诵得出。我劝老师不要卖,老师说:“这不 是第一回的引诱了。你该还记得萧姨吧?她耳提面命要我留给子孙。” 萧姨跟老师同龄,常年穿着浅色丝绸旗袍,斑白的头发梳得丝丝服贴,圆圆发髻 永久插着一枝翡翠发簪,宽宽厚厚油绿得谁也舍不得雕刻,只沿着四围阳刻一道 细致的花边。我忍不住赞扬两声。萧姨乐透了:“傻小子,等你讨个俏媳妇儿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