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测量一身 3岁以下儿童身长测量 (1)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 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为身高计 (2)测试方法;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成60度,足跟、骸骨部及两肩间 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 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3)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 平”的测量姿势要求
人体测量-身高 • 3岁以下儿童身长测量 (1)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 • 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为身高计 (2)测试方法;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 足尖分开成60度,足跟、骸骨部及两肩间 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 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3)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 平”的测量姿势要求
人体测量高,坐高 膝高:不受年龄影响 坐高:①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使骶 骨部紧靠立柱而后坐下,以保证测量姿 势正确。②较小儿童应选择宽度适宜的 坐板和合适的足踏板高度
人体测量-膝高、坐高 • 膝高:不受年龄影响 • 坐高:①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使骶 骨部紧靠立柱而后坐下,以保证测量姿 势正确。②较小儿童应选择宽度适宜的 坐板和合适的足踏板高度
人体测量一围 头围:对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胸围: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在 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 第四肋骨平齐 腰围ε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骼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 点,注意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 臀围:是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度。 小腿围:反映长期卧床或运动不便的老年人的营养 状况 上臂围:利用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松弛围二者之差 表示肌肉的发育状况
人体测量-围度 • 头围: 对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 • 胸围:男生及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在 • 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 第四肋骨平齐。 • 腰围: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骼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 点,注意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 • 臀围:是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度。 • 小腿围:反映长期卧床或运动不便的老年人的营养 状况 • 上臂围:利用上臂紧张围与上臂松弛围二者之差, 表示肌肉的发育状况
腰围:WHO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102cm,女 性腰围>88cm 腰臀比(WHR):正常成人WHR男性<0.9, 女性<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 型、内脏型)肥胖。 体脂含量(BF%): I轻度肥胖:男性BF%>20%~25%,女性 BF%>25%~30% Ⅱ中度肥胖男>25%30%,女>30%~35% Ⅲ重度肥胖男>30%,女>35%
• 腰围:WHO 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102cm,女 性腰围≥88cm • 腰 臀 比(WHR):正常成人WHR男性<0.9, 女性<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 型、内脏型)肥胖。 • 体 脂 含 量(BF%): I轻度肥胖:男性BF%>20%~25%,女性 BF%>25%~30%; II中度肥胖男>25%~30%,女>30%~35%; Ⅲ重度肥胖男>30%,女>35%
人体测童上臂围与上臂肌围 上臂围(AC):反映上臂肌肉发育程度 和皮下脂肪的沉积 上臂自然下垂,取上臂中点,用软尺测量 上臂肌围(AMC): 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贮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 水平相关,当白蛋白值小于2.8g%时,87%的 患者出现AMC值下降; AMC (cm)=AC(cm)-TSF X314(cm) 正常值:男性24.8cm;女性21.0cm
人体测量-上臂围与上臂肌围 • 上臂围(AC):反映上臂肌肉发育程度 和皮下脂肪的沉积 上臂自然下垂,取上臂中点,用软尺测量 • 上臂肌围(AMC): 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贮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 水平相关,当白蛋白值小于 2.8g%时,87%的 患者出现AMC值下降; AMC(cm)=AC(cm)-TSF×3.14(cm) 正常值:男性24.8cm;女性2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