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农民是封建社会中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劳动生产提 供了封建大国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但农民不能成为封建大国的 组织力量。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商人的活动很重要,但受到种种限制。 和西欧封建社会一样,执行着地域间经济交往功能的商人,他 们的力量相对弱小,也不是封建大国的主要组织力量。 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皇室、贵族和地主。 如果他们之中不分化出一个特殊的阶层的话,情况又会怎样呢? 只有农民、农奴、商人、地主、贵族、皇室所组成的社会一般 是封建小国。秦汉帝国建立以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就是这种分裂 割据的形态。但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结构发生了 变化,土地可以买卖了,政治结构中出现了郡县行政管理制度, 并逐步形成了“士”这样个特殊阶层。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 道,“士“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十分活跃,所谓“入楚楚重,出齐齐 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①就描述了士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 用。士是素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官僚机构成员的最主要来源。 中国封建大国的建立,是和存在着士这样一个其他国家所没有 的特殊的社会成分有着密团关系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执行着主要社会联络功能的士的组织 能力如何呢?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一土,通常称为儒生,他们 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流动性大,组织能力也相当 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 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生动地猫写了儒生从小 远离家乡而老年回到故土的复杂心理。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主要 来自于地主阶级(当然也有极少数来自于农民),优越的经济 ④王充:《论衡第13卷《效力篇)。上海人出版社1974年版。第204页 *24
地位提供了有闲的条件,使他可以从小饱读诗书,熟习儒家 经典,游览火山名川,千里避迢求敦于名师,或在深山书院中 苦读,并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一旦他们获得必要的知识,就 有可能通过科举或其位途径被选拔为同家官员。应该强调的是, 他们主要不是靠土独而是馆所谓学问而被组织进封建宫僚机器 的大网中的,这就使得需生能够相对地摆脱土地的束缚,超越 小农经济的分散忙而处于流动之中,买行全国性的广泛交往。 中国儒生的游学、游宦生泺,正是这些特点的反映。顺便举一 个例子,著名清官海湍是海南岛人。他1554年考中举人后、被 分配到福速南平县作儒学教谕,1558年秘调往浙江淳安任知县, 1562年削职进北京,1563年任江西赣州府兴国县县,1564年 调北京任户部云南司主司,1567年义调往南京任右通政,接着 又到苏州任应天府巡抚。后来,他辞官在海南岛老家闲居十六 年、1584年他又以七于.二岁高龄调往南京任南吏部右待邵,上 任时,路途奔波两个多月。象海瑞这样由中央政府纵横万里、 接连调动的官员何止成千上万!以清代品明县知县的变更情祝 为例,从顺治到道光年问约一百八十年左右,历任知县四十二 人,其中除二人为满籍外,有三十九人来自闽薄江南或北方①。 根据这个材料可以算出,这一时期明知县任期平均为四点五 年,出任知县的绝大多数人是外省儒生。可见,官员流动何其 频繁。历代市僚占总人口比例并不很高,通常在百分之○点五 以下(见表1)②。但历代王朝就是依靠官滌塔成从中央到地方的 ①泰麒珩:《明代云南人口、土地问题及封建经济的发展,。《求是学刊> 1930年第3期。 @后算封建官你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一倍有爸义链文相当困推的事特。每 个朝代宜僚的设置不见,上制游后物官作数行变化也很火,而且各朝人口总数也有 争议。最好的办法是变清某前茫一煎定年份官你数和总人丁数,求出相应的比窜。 这里,为了分析问题,我!汉是菲常缸略地估算了一下,以求得一个总体印象。 ·25◆
政府机构的骨架,由各级宫僚指挥军队和带领办事人员(吏), 从而组成巨大的官僚机器,维护封建大国的统一。 表1 几个主要朝代封建宫僚情况 朝代 官 员 数① 口 数② 官员占总人门 的百分比 西汉 132,805 59,594,978(公元2年) 0.22% 东汉 152,986 56,486,856(公元157年) 0.27% 隋 195,937 16,019,956(公元609年) 0.42% 唐 368,668 52,919,309(公元755年) 0,76 宋 24,000 元 16,425 59,818,964(公元1291年) 0.03% 明 (洪武)24,683 59,873,305(公元1381年) (宪宗)80,000 61,852,810(公元1474年) 0.13% ① 数字来源于著价塑所著?论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历史问题论丛,人民 出版杜1962华版,第102页。 ② 数字来源于梁方仲《中国万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4一8页, 封建大国的维持,要依靠受中央或府牢牢控制的官僚机构。 各级机构必须把中央政府的号令、政策贯彻到所辖地区。统一 的号令、政策只有通过一定的通信系统才能传达到各级官员那 里。因此,对统一的大国来说,还必须有克服信息传递障碍的 统一的文字和发达的交通通讯网。中国封建社会正是如此。 象形表意的中国方块字,有利于克服由于地域辽阔所带来 的方言繁杂的障得,成为几千年来始终畅通的思想文化交流的 工具。只有具备这种重要逍信工具,才有可能建立一种跨地域 的文化联系。而掌操了这种通讯工具的儒生,也便成为组织官 僚机构所必需依靠的阶层。臣的政治地位是和他们的文化地 位紧密相关的。我国封建社会文化联系的通道较为畅通,造纸 和印刷术由我国发明正是反映。庙代就出现了官办报纸。北宋 ●26●
末年,民办报纸在社会上也广为流传@。 我国封建社会的交通也相当发达。泰以前就沟通了黄河、 长江、淮河三大水系,并有了邮传系统②。案始皇统一中国 后,又修筑了东起山东半岛、西至甘肃临跳、北抵辽东、南达 糊北的宽五十步的驰道,并完善了驿站和邮传制度。据云梦竹 简出土的桊律》,公文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受到法律的保 护,发伪书和耽搁命书急件,都要以律论处③。准确和迅速正 是信息传递过程中最重要的两条。秦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这对于建立统一政府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隋代又 疏通了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杭州,运 河全长二千五百公里。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度量衡、四通八达 的水陆交通网、驿站邮传制度,这是组建统一大国必不可少的 交通通讯工具和制度,为统一国家内部跨地域的经济政治、 文化联系,提供了畅达的通道。而执行这种联系功能,组成国 家宫僚机器的主要成分,则是儒生阶层。 2.4 郡县制、儒家国家学说及一体化结构 为了描述中国封建社会利用儒生阶层来组织官僚机构、实 现统一的独特历史现象,我们在本节中引入一个重要概念,这 就是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的一体化,简称“一体化。”一体 化概念是从社会组织方式角度提出的。一体花意味着把意识形 态结构的组织能力和政治结构中的组织力斌耦:起来,互相沟 ①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孟子·公孙丑中有这样的话:“孔于日,德之流行,速丁置邮而传命。 ③《蓉律:“发伪书,常知,货二甲。”4行命书及书器急者,辄行之,不急者, 日单,勿敢阴,图者以律论之”。 ◆270
通,从而形成-一种超级组织力量。我]知道,统一的信仰和画 家学说是意识形态结构中的组织力量,面官僚机构是政治结构 中的组织力量。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主要是通过儒生来组成官徐 机构的,这便使政治和文化两种组织能力结合起来,实现了一 体化结构。 为什么一体化结构具有把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组成稳定大 国的组织能力呢? 首先,国家可以利用具有统…信仰的知识分子建立官停机 构,来执行管理国家的功能。并且,它游源不断地把经过一定 方式挑选的儒生输送到官僚机器中,使同家官员无论是在职位 上还是在地区上都处于流动之中。其片的是防止官僚演化为贵 族,保特国家机器的运转和国家的统-,使国家罩握着和分裂 判据倾向作斗争的强大武器。 第二,一体化组织方式很符合特大系统的分层次调书的组 织原则,即一方而大系统内的各部分一定要有独立的调节能力, 另方面这些具有独立调节能力的各部分能够相互协调。在一 个复杂的旦大的官僚机构中,有两种使整个机构瘫痪的可 能。一是各级官员只对顶头上司负贵,只暇从顶头上司的 指挥。这就会使机构失却效率,还会出现类似欧洲那种“我的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各级官 员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我行我素。这也会使国家陷于混乱。 而一体化正好是保持特大系统协调,克服上达弊病的有效组织 手段。 在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下,各级官员都要受到“忠君保民” 信条的约束。他们分处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上,执行统 一的中央政府的号令,但在贯彻过程中义不斋要其事请示,而 往往是按统一的儒家国家学说处理火量的日常事务,从而自动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