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偌大/诺言 滂沱/磅礴 酗酒/抚恤 B、健硕/朔气 篆书/椽子 跻身/侪辈 C、蹩脚/别扭 暧暧/名媛 诘问/拜谒 D、肆虐/肄业 盘踞/据点 荟萃/市侩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 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 B、可是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作者把一切厮杀半中间截断了,推说堂吉诃德的 生平事迹的记载只有这么一点。 C、许多人宁可否认结局,也不肯惦量一下在精神方面把这件事和那件事暗中连 结的千丝万缕、千纽百结、丝丝入扣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D、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 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 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B、据《中国日报》报道,英国伦敦当地时间2月5日,世界首个完整的“仿生人” 在科学博物馆揭开神秘的面纱。这个名为“雷克斯”的仿生人,是英国科学家利 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造假肢和器官打造。 C、1月以来,中国中东部连遭雾霾袭扰,多地出现20天以上的雾霾天。“雾霾 围城”的现状令环保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高层连续表态,各地各部门 纷纷制定应对措施,各媒体也相继呼吁告别“口头环保”。 D.今年春节,南开大学共有100余名研究生选择留校过年,学校在留校研究生 中开展了“亲情春节感恩父母”主题活动,在新春佳节给父母寄一张“感恩贺 卡”、打一通“亲情电话”,送上新春祝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不是把学问当做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而只是当做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 治学怎么可能做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呢? ②治学成功与否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人之道。 ③不良的学风固然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但也与学者个人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 养有关。 ④这就要求学者善于与别人合作,而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又是和学者本人的眼光、 胸襟,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紧紧连在一起的。 ⑤现在,我们痛感缺乏创新性硏究成果,这与当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学风有很大 关系 ⑥另外,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不同学者、不同学科间的大协作研 究,例如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由多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学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②④⑥ ②⑤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⑥④
湖南省怀化市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题卷共 7 道大题,21 道小题,共 8 页,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偌大/诺言 滂沱/磅礴 酗酒/抚恤 B、健硕/朔气 篆书/椽子 跻身/ 侪辈 C、蹩脚/别扭 暧暧/名媛 诘问 /拜谒 D、肆虐/肄业 盘踞/据点 荟萃 /市侩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 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 B、可是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作者把一切厮杀半中间截断了,推说堂吉诃 德的 生平事迹的记载只有这么一点。 C、许多人宁可否认结局,也不肯惦量一下在精神方面把这件事和那件事暗中连 结的千丝万缕、千纽百结、丝丝入扣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D、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 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 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B、据《中国日报》报道,英国伦敦当地时间 2 月 5 日,世界首个完整的“仿生人” 在科学博物馆揭开神秘的面纱。这个名为“雷克斯”的仿生人,是英国科学家利 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造假肢和器官打造。 C、1 月以来,中国中东部连遭雾霾袭扰,多地出现 20 天以上的雾霾天。“雾霾 围城”的现状令环保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高层连续表态,各地各部门 纷纷制定应对措施,各媒体也相继呼吁告别“口头环保”。 D.今年春节,南开大学共有 100 余名研究生选择留校过年,学校在留校研究生 中开展了“亲情春节感恩父母”主题活动,在新春佳节给父母寄一张“感恩贺 卡”、打一通“亲情电话”,送上新春祝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不是把学问当做自己的热爱与追求,而只是当做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 治学怎么可能做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呢? ②治学成功与否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人之道。 ③不良的学风固然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但也与学者个人的思想品德与道德修 养有关。 ④这就要求学者善于与别人合作,而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又是和学者本人的眼光、 胸襟,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紧紧连在一起的。 ⑤现在,我们痛感缺乏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与当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学风有很大 关系。 ⑥另外,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不同学者、不同学科间的大协作研 究,例如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由多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学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②④⑥ C、 ②⑤③①⑥④ D、⑤②①③⑥④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断句、简答6分;翻译题 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夲京师遗予,称蜀之十曰黎生、安生者。既 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 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 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 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 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 甚于予乎!今牛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 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泙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 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 君以为何如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辱以顾予 顾:探望 B、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补:补授 C、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斯文:儒士 D、庸讵止于笑乎? 庸讵:难道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1)知信乎古 (2)相与枕藉乎舟中 C、(1)将何言哉 (2)泣下沾襟,何其衰 D、(1)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 2)吾其还也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 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8、作者给了黎生、安生二人怎样的建议?(3分)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3分) (2)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3分)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断句、简答 6 分;翻译题 1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 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 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 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 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予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 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 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 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 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 君以为何如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辱以顾予 顾:探望 B、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补:补授 C、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斯文:儒士 D、庸讵止于笑乎? 庸讵:难道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⑴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⑵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⑴知信乎古 ⑵相与枕藉乎舟中 C、⑴将何言哉 ⑵泣下沾襟,何其衰 也 D、⑴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 ⑵吾其还也 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谓 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违 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离乎道 矣。 8、作者给了黎生、安生二人怎样的建议?(3 分)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3 分) ⑵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3 分)
(3)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末词,完成题目。(8分)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晩,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 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①差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②红影:花影。 (1)作为一首咏物词,《双双燕》获得了前人最高的评价。王士祯说:“咏物至此 人巧极天工错矣!结合上片简析词人是如何刻画双燕形象的。(4分) (2)这首词题为《咏燕》,结尾两句却写红楼思妇,如何理解?(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 沙。(杜牧《阿房宫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分析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 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莫言得奖,可以说既必然又偶然,我们对此应既在意,又不必太在意。毕竟在中 国,和莫言大体处在同一个级别的作家还有很多,这是一批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作 家,莫言获奖只是一个开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既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 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来整体创作成就的一种肯定。莫言获奖代 表着中国文学被世界接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对已 极大边缘化的文学创作有所提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 了解逐步深入、真实,对莫言作品的认可,就显现了这种趋势,这对中国文化 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意义 作为拥有无数经典作品的文化大国,之前惟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成为 国人的遗憾。然而,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当代文学创作就达到了世界的高度,也 不能说明中国进入现代以来的文学经典化的完成,或已经出现了传世的伟大文学
⑶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4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 分)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②。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 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①差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 ②红影:花影。 ⑴作为一首咏物词,《双双燕》获得了前人最高的评价。王士祯说:“咏物至此, 人巧极天工错矣!结合上片简析词人是如何刻画双燕形象的。(4 分) ⑵这首词题为《咏燕》,结尾两句却写红楼思妇,如何理解?(4 分)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⑴总角之宴, 。(《诗经·氓》) ⑵ ,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⑶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⑷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⑸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 沙。(杜牧《阿房宫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分析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 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 4 题。 莫言得奖,可以说既必然又偶然,我们对此应既在意,又不必太在意。毕竟在中 国,和莫言大体处在同一个级别的作家还有很多,这是一批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作 家,莫言获奖只是一个开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既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 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来整体创作成就的一种肯定。莫言获奖代 表着中国文学被世界接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对已 极大边缘化的文学创作有所提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 了解逐步深入、真实,对莫言作品的认可,就显现了这种趋势,这对中国文化、 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意义。 作为拥有无数经典作品的文化大国,之前惟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成为 国人的遗憾。然而,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当代文学创作就达到了世界的高度,也 不能说明中国进入现代以来的文学经典化的完成,或已经出现了传世的伟大文学
经典。尽管莫言的作品有特色和很成功,但就作品境界的开创、世界观的拓展方 面,离中国新文学的经典尚有不少的距离。莫言的获奖,反倒提示我们:作为世 界上一支重要的文学力量,我们离世界文学高塔还有多远?无论在文学的境界、 思想的高度,还是汉语言书写的创造性上,当代文学的成就尚无法超越鲁迅等汉 语白话文写作的开拓者们 莫言通过展示“吃 性”等本能欲望,张扬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激情,建 构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和外国报刊上报道的中国不太一样,给人许多陌生的 东西,会让人看到中国成长进程中的复杂性。莫言不是一味写中国美好的一面, 他的作品会让读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莫言以其作 品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认知视阈中的“中国形象”,这种形象已被世界所接 受。当下文化自觉成为热门话题,但文化自觉是要自觉到民族文化上来,是说要 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地位。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发展不是亦步亦 趋于西方,而是与西方世界互看,相互激发,相互丰富。不能采取本质主义的立 场,理解当代中国的意义;不能从纯粹的僵化的“中国性”出发,而是从现实的 中国出发,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更真切地书写中国的文学内容。换言之,要从 独特的“中国性”中显现出普世性的价值追求。正如莫言说,“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 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文学要关心、关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 态,有人性的亮色,要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莫言的得奖,反倒愈加显现出中国当下文学创作中被遮蔽的一些问题:境界的粗 俗、奇观的渲染、内容的空洞、价值观的混乱、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髙度,作家缺 乏担当意识和反思能力,文体缺乏魅力,文字缺乏美感,导致文学难以走入读者 的内心。中国的文学、文化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就要追求价值高尚、精神髙贵, 而不是低俗和自我人格矮化。 (节选自2012年第31期《人民论坛》,有改动) 12、下列对莫言获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获奖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这不仅是对莫言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 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来整体创作的一种肯定 B.莫言获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提振了已极大边 缘化的文学创作,意味着中国文学为世界接受 C.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意义。在全球化语境 下,中国的文化要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地位,要与西方世界互看,不 是亦步亦趋于西方 D.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已经达到了世界高度并完成经典化的 工作,也不能说明中国出现了传世的伟大文学经典。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获奖表明他的作品有特色、很成功,但并不说明在文学的境界、思想的 高度以及汉语言书写的创造性上,汉语白话文写作的开拓者们的成就我们已经超 越 B.莫言的作品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认知视阈中的、已被世界所接受的“中国 形象”,让读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 C.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要从现实的中国出发,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文学作品 中要关心、关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
经典。尽管莫言的作品有特色和很成功,但就作品境界的开创、世界观的拓展方 面,离中国新文学的经典尚有不少的距离。莫言的获奖,反倒提示我们:作为世 界上一支重要的文学力量,我们离世界文学高塔还有多远?无论在文学的境界、 思想的高度,还是汉语言书写的创造性上,当代文学的成就尚无法超越鲁迅等汉 语白话文写作的开拓者们。 莫言通过展示“吃”、“性”等本能欲望,张扬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激情,建 构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和外国报刊上报道的中国不太一样,给人许多陌生的 东西,会让人看到中国成长进程中的复杂性。莫言不是一味写中国美好的一面, 他的作品会让读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莫言以其作 品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认知视阈中的“中国形象”,这种形象已被世界所接 受。当下文化自觉成为热门话题,但文化自觉是要自觉到民族文化上来,是说要 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地位。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发展不是亦步亦 趋于西方,而是与西方世界互看,相互激发,相互丰富。不能采取本质主义的立 场,理解当代中国的意义;不能从纯粹的僵化的“中国性”出发,而是从现实的 中国出发,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更真切地书写中国的文学内容。换言之,要从 独特的“中国性”中显现出普世性的价值追求。正如莫言说,“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 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文学要关心、关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 态,有人性的亮色,要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莫言的得奖,反倒愈加显现出中国当下文学创作中被遮蔽的一些问题:境界的粗 俗、奇观的渲染、内容的空洞、价值观的混乱、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高度,作家缺 乏担当意识和反思能力,文体缺乏魅力,文字缺乏美感,导致文学难以走入读者 的内心。中国的文学、文化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就要追求价值高尚、精神高贵, 而不是低俗和自我人格矮化。 (节选自 2012 年第 31 期《人民论坛》,有改动) 12、下列对莫言获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获奖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这不仅是对莫言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 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来整体创作的一种肯定。 B.莫言获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提振了已极大边 缘化的文学创作,意味着中国文学为世界接受。 C.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意义。在全球化语境 下,中国的文化要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地位,要与西方世界互看,不 是亦步亦趋于西方。 D.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已经达到了世界高度并完成经典化的 工作,也不能说明中国出现了传世的伟大文学经典。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莫言获奖表明他的作品有特色、很成功,但并不说明在文学的境界、思想的 高度以及汉语言书写的创造性上,汉语白话文写作的开拓者们的成就我们已经超 越。 B.莫言的作品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认知视阈中的、已被世界所接受的“中国 形象”,让读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 C.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要从现实的中国出发,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文学作品 中要关心、关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
D.如果中国文学或文化将自我人格矮化,那么,中国文学或文化就不能赢得世 界的尊重。中国作家缺乏担当意识和反思能力,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高度,那么文 学将不会走入读者的内心世界 1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莫言得奖,“既在意,又不必太在意”的理解。(4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黄昏 萨特(法国) (1)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 晚,暮色苍茫,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 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 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 上,毫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2)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 看来,是失败者的时刻。 (3)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 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 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4)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但是他面部的神情 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5)“看来您心情不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 引起自己的注意。 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 起来 (6)“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 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 (7)“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8)“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 着说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 到了我的住处,就出去买香皂了一一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 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 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这多 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一先令。买了块香皂, 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9)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 大概想,我讲的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 (10)“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
D.如果中国文学或文化将自我人格矮化,那么,中国文学或文化就不能赢得世 界的尊重。中国作家缺乏担当意识和反思能力,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高度,那么文 学将不会走入读者的内心世界。 1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莫言得奖,“既在意,又不必太在意”的理解。(4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黄 昏 萨特(法国) (1)诺尔曼• 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 晚,暮色苍茫,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 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 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 上,毫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2)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 看来,是失败者的时刻。 (3)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 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 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4)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但是他面部的神情 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5)“看来您心情不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 引起自己的注意。 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 起来。 (6)“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 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 (7)“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8)“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 着说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 到了我的住处,就出去买香皂了——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 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 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这多 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一先令。买了块香皂, 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9)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 大概想,我讲的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 (10)“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 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